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2.
《亚太传统医药》2017,(9)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总结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胃脘痛的方剂,研究其组方规律。结果: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共有474首处方符合纳入要求,共有318味药物被收录,使用频次≥40次的药物有28味,以甘草、干姜、肉桂、木香、陈皮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药物为主,基于关联规则(支持度设为37,置信度为0.9)22条,关联度5,惩罚度2,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到潜在的3味新药物组合8个,演化出包括白术-茯苓-人参-枳实-黄连-半夏、木香-沉香-槟榔-青皮-三棱等8个核心组合,新处方8个。结论: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胃脘痛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治疗胃脘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现代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方法,挖掘郑钦安的用药规律,为深入研究郑钦安的临床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提供统计学依据。方法从《医理真传》与《医法圆通》中收集组成明确的方剂。利用Excel建立方药数据库,采用SPSS 17.0和clementine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方剂来源医著不少于3次者15种,来源于《伤寒论》的方剂最多,为42首。使用频次不少于10次的中药32味,排在前10味的中药主要是桂枝汤和四君子汤的药物组成。相关系数大于0.2的药对30对。关联规则分析提取出84条规则。聚类分析得出6组药和7对核心药对。结论发现郑钦安在用药上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法宗伤寒,推崇仲景;(2)辨分二纲,药有阴阳;(3)善补脾胃,协和营卫;(4)配伍灵活,用药圆通。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6)
目的分析李东垣著作中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传承其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李东垣著作所记载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的用药规律。结果李东垣著作含方剂470首,使用频次≥30次的药物有44味;高频药物组合共19个,包括11味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4条药物关联规则,演化得到核心药物组合54个,新处方27首。结论本研究结果体现了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学术思想指导下治疗以补中、升阳、益气、益胃药物为主的用药规律,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骨质疏松症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0年—2015年期间治疗骨质疏松症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文献研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275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用药频次、归经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挖掘出7个新方组合。结论: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用药以补阳、活血化瘀、补气、补血为主,常辅以补阴、祛风湿等药。药物归经主要为肝、肾两经,治法主要是补益肝肾,兼以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6.
7.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1)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外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2000年1月1日~2020年5月1日发表的中药外洗治疗新生儿黄疸相关文献,用Excel 2016软件建立中药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对纳入处方药物使用频次、常用药对、四气五味归经、核心药物组合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99首中药外洗处方,涉及中药103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中药为茵陈、栀子、大黄、黄芩、甘草等;性味以寒性及苦、辛味为主;归经多属肝、胃、脾经。中药配伍关联分析结果显示高频药对有栀子-茵陈、大黄-茵陈、大黄-栀子等。通过聚类分析,得到聚类处方4个;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为茵陈蒿汤合小柴胡汤化裁而来。结论:数据挖掘为总结中药外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用药规律提供较大帮助,分析结果可为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云南燥证的证候规律,为下一步研究燥证病因病机奠定基础。方法:充分利用中医文献学信息资源,选择云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论著与医案,回顾性地进行燥证症状与证候信息检索整理,选取频数较高症状,应用聚类分析找出云南燥证的证候群,再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主要证型。以明确云南燥证的证候特征与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运用中医理论知识阐释统计结果,从而归纳总结出燥证的常见证型及证候特点。结果:云南燥证常见证型为燥邪犯肺证、肝火犯肺证、血燥证及肝郁脾虚证。结论:云南燥证的证候具有外燥与内燥并存,干燥与湿阻共见,常兼肝脾症状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硬皮病中医用药规律。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搜索1999年1月—2019年10月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数据处理,提取中药方剂建立硬皮病收集中药数据库,采用Excel 2010对所有中药使用频次、药物种类、药物归经及药性进行统计,并利用SPSS 22.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利用SPSS Modeler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中医治疗硬皮病以选用补气药、活血调经药、补血药和发散风寒药为主。使用频率前三的药分别是:黄芪(78.79%)、当归(72.73%)和川芎(57.58%);药性主要以温性和寒性为主;药味以甘、辛和苦味居多。结论本文统计总结了硬皮病的中医用药规律和特点,为后续中医工作者治疗硬皮病分清病理因素、适当选药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治疗老年肺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7年6月文献中治疗老年肺炎的中药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文献有效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对筛选出的108个有效处方进行分析,确定用药频次、归经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5个新方组合。结论:中药治疗老年肺炎主要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健脾益肺为法,药物归经主要为肺、脾、胃,常用药有甘草、黄芩、茯苓、苦杏仁、桔梗等,常用药物配伍和潜在新方等用药规律为老年肺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探白塞病中医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白塞病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近30年白塞病中医证治研究相关文献,用Excel建立中医用药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22.0和SPSS Modeler 14.2进行药物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白塞病相关文献共269篇,其中用药频次>25的药物共45味,用药次数最多的是生甘草;药对主要以生甘草合用清热解毒药,如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等;药物聚类共分为7类,以清热利湿、安中解毒为主。结论 中药治疗白塞病主要以用药以清热解毒、补益脾胃肝肾、利水渗湿为主,兼顾豁痰活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治疗疫病的藏药用药规律进行挖掘,为COVID-19的藏药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来寻找藏医药的用药规律.结果:藏医治疗疫病以清热、化痰、消炎、活血、燥湿为主;药性多偏温,药味多偏甘、辛、苦,归经多入肺、胃经.结论:数据挖掘方法总结藏医治疗疫病的用药规律,以清热、凉血...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挖掘的冠心病辨证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分析冠心病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首先搜集整理名家医案处方,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构建冠心病处方数据库;再借助统计学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0.0对药物频次、病位证素频次及病性证素频次的分布进行统计;最后应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等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潜藏的用药配伍规律。结果对遴选出的145首处方进行分析,涉及216味常用中药、8个病位证素和12个病性证素;挖掘出用药频次大于平均频次的药物46味,使用频次前5位的中药分别为丹参、甘草、栝楼、半夏、川芎,病位证素以心、肾、脾、肝为主,病性证素以血瘀、气虚、痰、阳虚、气滞、阴虚为主;当满足最小支持度为15%且最小置信度为70%时,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共得到药对关联规则15条,3味药组关联规则26条,其中置信度前3位的药对规则分别为薤白→栝楼、五味子→麦冬、郁金→丹参,置信度前3位的3味药组关联规则分别为薤白+半夏→栝楼、丹参+薤白→栝楼、薤白+甘草→栝楼。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辨证用药主以活血化瘀、行气导滞、补气益气、涤痰行气为法,与其主要病性证素血瘀、气虚等相符,药物大多归心经,与其主要病位证素相一致。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冠心病组方用药规律,对于临床用药指导与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近20年中药复方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急性湿疹提供科学的组方依据和研究方向。方法 以“急性湿疹”和“中药”、“湿敷”、“塌渍”、“外洗”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检索2002年1月—2022年4月与中药外治湿疹相关的所有文献,并收集文献中记载的外用药方。运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并对其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18.0、IBM SPSS Statistics28.0.1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09篇文献,记载了109个外用药方,频次排名前10的高频药物依次为苦参、黄柏、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马齿苋、甘草、苍术、大黄、防风,中药以性寒味苦为主,主入肝、胃二经,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二阶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最高的是黄柏-苦参,三阶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最高的是蛇床子-黄柏-苦参,聚类分析分类为9类中药。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总结中药外用治疗急性湿疹的以“清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TCMISS V2.5)分析中医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2007—2017年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中药处方,应用TCMISS系统分析129个处方中各种中药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以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在筛选出的129个中药处方中,共出现300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15的中药有22味,而甘草、桔梗以及苦杏仁为使用频次高的前3位。使用频次高的前3位归经分别是肺、脾、胃经。中药四气属性前3位的分别是温、平、寒,而五味属性前3位的分别是苦、甘、辛。根据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进行排序,依次是"甘草,桔梗""桔梗,苦杏仁"和"甘草,苦杏仁"。结论: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常用中药以宣肺化痰止咳药、健脾益肺药等为主,药物归经主要集中在肺、脾、胃经,而四气五味以性温、平、寒,味苦、甘、辛为主,其中甘草、桔梗、苦杏仁、陈皮、茯苓、蝉蜕、前胡、麦冬、黄芩、白术、桑白皮是临床治疗小儿慢性咳嗽常用的核心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敦煌医方辨治疾病用药配伍规律,为敦煌医方的传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敦煌学大辞典》《敦煌石窟秘方与针灸图》《敦煌中医药全书》收载的方剂,建立敦煌方药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集成的关联规则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敦煌医方治疗疾病用药配伍规律。结果整理敦煌医方300首,涉及中药297味,用药总频次1661次。高频药物有甘草、肉桂、生姜、人参、白芍等。数据挖掘得到药物组合31组,关联规则9条,演化出3味药核心组合Ⅰ和Ⅱ共28对,进一步聚类得到新处方28首。结论敦煌医方临证重视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补血益气。挖掘得到核心药物是治疗天行病小阴旦汤的主要组成药物,其配伍规律及新处方可为敦煌医方的传承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近10年各数据平台关于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方法:搜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的方剂或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处方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结果:研究共纳入61首处方,涉及149味中药,用药频次≥10次的中药有15味,其中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黄芪(38)、熟地黄(30)、茯苓(25)、白花蛇舌草(22)、补骨脂(21);中药分类统计结果显示,补虚药和清热药使用频率最多(58.35%),其次为利水渗湿药(11.45%)、活血化瘀药(10.97%)等;四气分布以温性药(40.10%)使用最多;五味分布以甘味药(40.35%)使用最多;归经前5位分别为脾、肾、肝、肺、胃,占全部药物归经的77.24%;支持度个数设为12时,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得到常用药对14个,涉及中药10味,排名前5位的药对为姜黄-黄芪(17)、黄芪黄-补骨脂(17)、黄芪-茯苓(16)、党参-黄芪(16)、白花蛇舌草-半枝莲(16);基于熵层次聚类法的药对关联度分析,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外治专利用药规律,为临床外治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作为数据信息来源,以中药和外治为主题词,搜索2010年9月1日至2018年9月1号专利文献,收集专利记载的外用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13、SPSS Modeler14.1、SPSS 19.0统计软件对纳入的专利进行年申请趋势、疾病种类、中药剂型的分析,并对专利中涉及的中药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专利180项,涉及疾病99种,前3种分别是痔疮、关节炎和白癜风;剂型23种,前3种分别是贴膏、洗剂和散剂;108项专利涉及的外治复方包含中药607味,607味中药的功效分类中,以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补虚药最多;药性药味中,药味以辛、苦、甘最多,药性以温、寒、平最多;归经分类中,以肝、心、脾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中发现关联强度最高的药对组合为5种,因子分析提取8个公因子。结论:中药复方外治申请的专利中,以活血化瘀药为主,该结果与关联规则和因子分析结果一致;频率≥8次的44味中药内,有11个收录于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