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及其应用价值。方法56例经CT扫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胰腺炎,就超声表现、分型和诊断价值加以分析。结果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超声诊断为急性胰腺炎42例(75%),急性水肿型31例(73.8%),超声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界清晰,实质回声减低。急性出血坏死型11例(26.2%),超声表现为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回声减低且不均匀,漏诊14例(25%)。结论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检出率较高,并能做出分型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CEUS)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确诊AIP患者的常规超声特点及其中8例的CEUS表现.结果 AIP二维超声表现为弥漫性(15例)或局灶性(1例)胰腺肿大伴回声减低,胆道梗阻征象较常见(13例),部分病例胰腺炎症累及胆总管(9例)、肝内胆管(3例)及胆囊(3例),壁增厚出现“三明治征”.CEUS显示6例弥漫性AIP均匀性增强及消退;1例胰头明显肿大的弥漫性AIP血管期胰头区高增强,实质灌注期胰腺整体等增强;1例局灶型AIP血管期呈低增强,实质灌注期呈等增强.结论 AIP二维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借助CEUS可进行鉴别诊断,常规超声及CEUS有助于AIP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TL)超声和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诊断为PTL的39例超声和21例CT影像学表现。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5岁。超声表现:弥漫型PTL 10例,其中8例甲状腺肿大,9例腺体回声不均匀性减低,8例腺体后方回声增强,2例腺体内出现钙化;结节型PTL 29例,其中19例出现甲状腺回声不均匀性减低和腺体后方回声增强,26例结节回声减低,3例结节内出现钙化;39例PTL中2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CT表现:弥漫型PTL 4例,2例病灶呈低密度,1例病灶内出现钙化;结节型17例,14例病灶呈低密度,2例病灶出现钙化,以上21例PTL的CT在分型与超声分型呈现对应关系,8例颈部淋巴结肿大,4例上纵隔淋巴结肿大。在14例增强CT中10例为轻中度强化,9例为均匀强化。结论:PTL超声与CT表现各自具有特征性,两者可相互补充,有助于PTL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结果 20例原发甲状腺淋巴瘤后方回声均可见增强(100%),17例(85%)甲状腺腺体增大.13例(65%)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回声结节,边界不规则,肿瘤后方同声增强,归为结节型.3例(15%)表现为甲状腺一侧腺体增大.回声减低,后方回声增强,归为弥漫型.4例(20%)表现介于前两类表现之间,与桥本氏病表现相似,回声不均匀,片状减低,后方回声增强,归为混合型.结论 原发甲状腺淋巴瘤超声表现多样,甲状腺增大、淋巴瘤病灶后方回声增强是其主要超声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在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并试图分型。方法对116例急性胰腺炎进行一次或多次B超检查。结果B超分型①急性水肿型73例(63%),超声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缘清晰,实质回声减低。其中4例手术后,病理主要表现为胰腺间质的水肿、充血。超声表现与病理大致吻合;②出血坏死型21例(18%),超声表现为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回声减低且不均匀,其中16例手术,病理主要为胰腺实质的局灶性或融合性坏死,细胞结构消失。超声表现与病理吻合。结论二维超声根据超声表现,结合临床,对急性胰腺炎初步分型,能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162例急性胰腺炎的声像图进行测量、分析,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162例中超声诊断为急性胰腺炎158例,漏诊4例。158例中,急性水肿型121例,超声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界清晰、实质回声减低呈不均匀的片状低回声、无回声或弱回声,夹杂有稀疏光点,少部分出现胰周少量积液。急性出血坏死型37例,超声表现为超声主要改变为胰腺体积弥漫性轻度增大,边缘模糊、回声减低且不均匀,胰腺周围积液。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方法直接、简便、无痛、无创、迅速,对制定治疗方案与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经腹超声表现.方法 应用亚洲标准诊断AIP 16例,回顾性分析16例患者的经腹超声表现,对AIP的超声表现进行分型.结果 依据病变累及胰腺的范围将AIP的超声表现分为3种类型:弥漫型、节段型及局灶型,16例患者中8例表现为弥漫型(2例治疗前表现为弥漫型,治疗后1例表现为节段型,1例表现为局灶型),6例表现为节段型(包括治疗前表现为弥漫型的1例),4例表现为局灶型(包括治疗前表现为弥漫型的1例),6例回声较均匀,13例被膜增粗、增强、不光滑,3例病变内出现结节样改变,16例均无钙化,仅3例出现囊性变.结论 AIP的超声表现分为弥漫型、节段型及局灶型3种,经腹超声对其与胰腺肿瘤、普通胰腺炎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在老年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最终证实的7例老年AIP患者影像学资料,并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7例AIP患者超声检查后,4例行CT平扫+增强,3例行MRI扫描.超声、CT、MRI示AIP均表现为胰腺体积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超声检查AIP形态多不规则,实质回声显著或稍减低.其中2例胰体头部肿大明显,略呈分叶状,内回声欠均匀,彩色多普勒示胰头区周边见少许点、条状血流信号,血流不丰富;2例表现为胰体尾部局限性增大;3例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肝损伤声像图表现,肝内胆管和胆总管轻度扩张.2例胆总管中上段壁增厚,4例胆总管中下段略呈“鸟嘴样”狭窄,1例患者出现颌下腺、腮腺及多处淋巴结肿大(双侧颌下区、锁骨上窝、双侧腋窝、腹股沟处及腹腔腹膜后).6例AIP患者经治疗后,胰腺功能和形态基本恢复正常,复发1例.另1例患者高度怀疑肿瘤,但术中未见癌细胞,后对症治疗.结论 AIP超声图像具有一定特征,超声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助于AIP的早期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39例早期声像图改变与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对早期急性胰腺炎不同年龄段的声像变化及其诊断价值。胰腺实质回声随年龄增长呈增强趋势,老年人应依据其超声测值和回声特点来判断。方法对确诊的39例急性胰腺炎的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并对39例急性胰腺炎胰周积液情况和其中的3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胰腺大小、回声特征分19~40岁,41~60岁,61~79岁3个年龄组重点讨论。内容包括胰腺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周围结构、胰周积液及病理分型等。结果39例急性胰腺炎中急性水肿型30例(76.9%),急性出血坏死型9例(23%),小网膜囊积液17例(43.6%),有30例胰腺呈弥漫性或局限性不同程度的肿大,7例大小正常,2例因肠腔气体干扰显示不清。超声诊断符合率94.9%。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形态饱满,22例肿大,7例回声偏低,18例弥漫性增强,边界清晰或稍显模糊,尚规则,10例小网膜囊积液,8例主胰管扩张。其中在18例回声增强中19~40岁11例回声增强2例(18.2%),41~60岁11例回声增强9例(81.8%),61~79岁8例回声增强7例(87.5%),回声高低与年龄增长有相关性;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形态欠规则或极不规则,回声强弱不均,8例肿大,以头尾肿大显著,边界模糊或清晰,7例伴有程度不等的小网膜囊窄带状,不规则片状无回声或低回声积液,2例主胰管扩张。39例急性胰腺炎胰周积液17例19~40岁13例发生3例(17.6%),41~60岁15例发生10例(58.8%),61~79岁11例发生4例(23.5%)。41~60岁年龄段小网膜囊积液发生率增高,不同年龄回声各有其特征。结论超声对不同年龄段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高频超声在颌下腺导管结石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颌下腺导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例颌下腺导管结石,应用高频超声观察腺体内外导管扩张及结石位置,颌下腺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周缘淋巴结,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确诊18例,漏诊1例,诊断符合率94.7%。颌下腺导管结石位于腺内3例、腺体与主导管交界处4例、主导管内12例,伴有导管内径扩张17例,不扩张2例。腺体内部回声不同程度减低,欠均匀或不均匀。CDFI示颌下腺慢性炎症血流信号不丰富,慢性炎症伴急性发作血流信号丰富。结论高频超声对颌下腺导管结石诊断准确性高,二维声像图表现伴CDFI检查血流增加提示颌下腺急性炎症,对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有较大帮助,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显像在腹股沟肿块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sHD3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对73例腹股沟肿块检查并诊断,诊断结果全部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腹股沟疝29例(符合率93.1%),隐睾(腹股沟型)30例(复合率100%),精索鞘膜积液6例(复合率100%),股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声像图表现为非均匀中高回声或低弱回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证实完全相符。腹股沟淋巴结包块5例(其中恶性1例,良性4例),声像图表现为低弱回声。结论彩超对腹股沟肿物的诊断在临床上有重要作用,准确率较高。结合临床,超声检查是腹股沟包块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胆管内乳头状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neoplasm of bile duct,IPN-B)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病理确诊的IPN B患者共9个病灶的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表现.超声造影采用SonoVue造影剂和低机械指数连续实时成像技术.结果 常规超声5个病灶表现为“胆道扩张型”,即胆管内有乳头状肿物4例、菜花状肿物1例,均有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血供稀少;3个病灶表现为“囊实混合型”肿物,实性病灶内可见多个小片状无回声区,病灶均与周围轻度扩张胆管相通,血供丰富或稀少;超声造影8个病灶实性成分具有动脉期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门脉期、延迟期减退为低增强的特点,1个病灶超声及超声造影未见明确肿瘤性病变.结论 胆管内乳头状肿瘤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术前诊断率低,需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常规超声发现扩张的胆管内有乳头状结节或菜花状肿物,超声造影提示动脉期呈高增强,门脉期、延迟期减退为低增强,需考虑胆管内乳头状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甲状腺均明显肿大.9例表现为甲状腺内极低回声肿物或弥漫性甲状腺回声减低,后方回声增强.3例表现为甲状腺病变部位呈高、低混合的肿物回声.5例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回声极低.5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些特征,超声检查结合临床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纤维腺瘤的超声分型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苏州市立医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纤维腺瘤患者43例的超声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病理诊断结果对其超声影像特点进行总结与分型。结果43例乳腺纤维腺瘤,超声正确诊断40例,诊断符合率为93.0%;3例(7.0%)误诊为乳腺癌,其中线条型纤维腺瘤1例及钙化型纤维腺瘤2例。超声分型:均匀型21例(48.8%),肿块内部回声为低回声,分布均匀;线条型9例(20.9%),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主要为低回声,并伴有带状高回声;双色型5例(11.6%),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部分区域呈低回声,部分区域呈高回声;囊实混合型3例(6.98%),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低回声中伴有囊性无回声区;钙化型5例(11.6%),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伴随多个钙化灶,大小不一。结论了解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分型及特征,有助于提高纤维腺瘤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滑膜血管瘤(SHK)的超声表现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SHK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临床资料,并与MRI检查结果、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诊断提示血管瘤者7例(弥漫型6例、局限型1例),来源于血管的占位1例、髌上囊占位1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提示血管瘤伴血栓1例、伴骨侵蚀和骨赘形成2例、伴关节腔积液3例。SHK患者的超声声像显示:7例弥漫型肿块二维超声呈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不均匀回声团,5例呈混合回声团、内见管网状无回声,站立位时体积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显示加压试验阳性;1例呈不均匀弱回声团伴多数结节样低回声,CDFI显示加压试验阳性;1例二维超声呈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不均质稍强回声团,加压前后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3例局限型肿块超声表现无特征性。结论弥漫型SHK超声声像图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局限型及伴显著滑膜增生的SHK超声声像图表现无特异性,仅采用超声诊断容易误诊。超声检查不仅能准确评估膝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受累情况,且方便、无创、价廉,可作为弥漫型SHK常规首选无创性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脏淋巴瘤超声声像图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手术切除和病理确诊的15例肝脏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其中原发性肝淋巴瘤4例,继发性肝淋巴瘤1l例,2例采用超声造影检查(1例为原发性肝淋巴瘤,1例为继发性肝淋巴瘤)。结果常规超声发现有9例肝脏占位,其中原发性肝淋巴瘤4例,继发性肝淋巴瘤5例;6例继发性者肝内未见占位。原发性肝淋巴瘤2例单发,2例多发,所有肿块二维超声均表现为低回声:3例合并肝脏肿大。5例有明显肿块的继发性淋巴瘤表现为2例单发,3例多发,其中3例肿块二维超声表现为低回声,l例为高回声,1例为等回危3例肝脏肿大合并2例脾脏肿大及1例脾脏内片状低回声区。6例肝内未见占位的继发性者脾脏均肿大,4例肝脏肿大,1例脾脏内可见片状低回声区。1例原发性肝淋巴瘤超声造影后表现为团块动脉期周边呈厚环状轻度高增强;l例继发性肝淋巴瘤超声造影后表现为团块动脉期不均匀强化,中央见小片无强化区。结论肝脏淋巴瘤多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楚,血流不丰富,造影以动脉期周边不均匀增强为主;肝或脾肿大而常规超声未发现占位者不能完全排除肝淋巴瘤浸润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乳腺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淋巴瘤的超声和病理表现,提高超声对乳腺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复习2002~2007年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淋巴瘤10例的超声图文报告及病理报告,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0例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乳腺肿块大小1~13cm,超声表现为单发5例,多发5例,共发现肿块17个;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肿块16个,不均匀高回声肿块1个,其中极低回声有类似囊肿样表现近似无回声肿块12个,形态不规则及不均匀肿块16个,形态规则均匀肿块1个,后方回声增强肿块17个,内部血流丰富肿块15个,多为高阻血流(2/3),伴发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7例。结论:肿块回声极低类似囊肿样,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信号丰富是乳腺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有较强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超声BI-RADS分类分析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有明确病理结果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其中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63例,浆细胞性乳腺炎(PCM)25例。比较两者的超声BI-RADS分类及声像图表现。结果 88例慢性乳腺炎患者共累及90个乳房,术前乳腺病变超声BI-RADS分类均为4类。GLM好发于乳腺外周,40%(26/65)病灶表现为实质回声不均匀减低,33.8%(22/65)为不均匀低回声包块,15.4%(10/65)为低回声结节,4.6%(3/65)为脓肿型,6.2%(4/65)为混合型。PCM好发于乳晕区,44%(11/25)表现为实质回声不均匀减低,20%(5/25)为囊实混合性,36%(9/25)为实性肿块。周围脂肪组织回声增强更常见于GLM。结论两种类型的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声像图表现相似,GLM更好发于乳腺外周,常表现为实质回声不均匀减低,伴有周围脂肪组织增强;PCM好发于乳晕区。超声检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两种疾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腺癌(MBC)的超声表现及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MBC的声像图,分析MBC的超声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37例MBC中,单纯型19例,混合型18例,混合型全部是MBC与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存在,其中MBC所占比例范围为2%~98%。(2)78.4%的MBC肿块超声表现为边界清,43.2%的肿块形态欠规则,8.1%的肿块纵横比≥1,51.4%的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21.6%的肿块内部可见无回声区(或液化区),24.3%的肿块内部可见点状钙化,75.7%的肿块后方回声增强,62.2%的肿块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13.5%的肿块出现腋下淋巴结转移。(3)乳腺单纯型MBC与混合型超声声像图比较,除边界(χ2=6.741,P=0.019)外,其余超声表现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BC因所含组织成分的不同,超声表现有所差异,但因其含有黏液,超声声像图常常表现为乳腺肿块内部回声欠均匀、后方回声增强、血流信号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儿童胰腺炎超声表现,探讨超声检查对儿童胰腺炎及其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81例临床确诊及手术后胰腺炎患儿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本组81例患儿中,有明确病因的60例(74.1%,60/81).其中确诊的先天性胆道畸形29例(35.8%,29/81).10例(12.3%)超声检查胰腺及其周围未见明确改变,71例(87.7%)超声检查胰腺及其周围可见明确改变.超声声像图改变分为胰腺改变和胰外改变两部分.胰腺改变包括:(1)形态改变,多数表现为胰腺增厚(64/81),偶见变薄(4/81)或不完整(3/81);(2)回声增粗增强,偶见减低(1/81),可均匀或不均匀;(3)胰管可均匀(42/81)或不均匀扩张,偶见囊状扩张,扩张胰管内偶见结石(3/81).胰外改变包括:(1)假性胰腺囊肿(18/81),呈壁厚不均匀,囊液浑浊,有全或不全分隔的囊状回声,多数位于胰头(50%,9/18);(2)周围软组织增厚、回声增强,胰腺周围不规则低回声粘连;(3)小网膜囊及腹盆腔积液(24/81);(4)胃肠道积气积液淤张(14/81);(5)胸腔积液等(3/81).胆道畸形继发的胰腺炎同时可发现胆总管囊状或柱状扩张;胆囊和(或)扩张胆总管内多发胆泥或胆色素结石堆积;均合并胆囊炎症等改变.结论儿童胰腺炎超声诊断符合率高,而且对于占儿童胰腺炎病因约1/3的胆总管扩张症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超声对儿童胰腺炎的定性诊断及病因探寻有重要作用,可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