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新疆阿克苏地区HIV/AIDS抗病毒治疗患者病毒载量和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阿克苏地区5个区(县)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毒载量判断治疗成功或失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2019—2021年共检测3 912例HIV/AIDS患者,其中813例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3 099例病毒载量<1 000拷贝/ml,抗病毒治疗有效率为79.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χ2=12.548)、性别(χ2=10.913)、受教育程度(χ2=15.731)及治疗方案(χ2=89.441)是病毒载量的影响因素(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女(OR=0.807,95%CI:0.687~0.948)和初中教育程度(OR=0.760,95%CI:0.614~0.941)治疗有效率较高;21~30岁(OR=1.950,95%CI:1.071~3.551)、3TC+TDF+...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河南艾滋病中医项目地区转服二线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艾滋病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治疗1年后发生病毒抑制的失败率和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河南省“艾滋病常规治疗数据库”收集河南省艾滋病中医项目地区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转服二线抗病毒药物HIV/AIDS患者抗病毒情况的相关信息等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二线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治疗1年后发生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4 118名患者HIV/AIDS患者纳入本回顾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OR=1.235,95%CI:1.053~1.448),感染途径为输血(OR=1.566,95%CI:1.238~1.980),HIV阳性时长>6年(OR=1.676,95%CI:1.206~2.330),抗病毒治疗初始方案为D4T+3TC+EFV/NVP(OR=1.385,95%CI:1.135~1.691),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21年新疆阿克苏地区6个区(县)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阿克苏地区6个区(县)2021年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检测其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的病毒载量(VL)结果,采用单因素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检测3 034例HIV/AIDS患者,其中541例VL≥1 000 copies/mL,2 493例VL<1 000 copies/mL,为治疗有效,抗病毒治疗有效率为82.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药物方案及治疗时间的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有效率不同(P<0.05或P<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264)HIV/AIDS患者ART有效率较高;维吾尔族(OR=0.382)、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OR=0.549)、药物方案中3TC+AZT+EFV(OR=0.649)与其他方案(OR=0.420)、治疗时间>2年(OR=0.674)的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有效率较低。结论 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失败人群的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苏州市2019—2020年抗病毒治疗满6个月后,治疗失败的HIV感染者(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L)为研究对象,分析人口学特征、对抗病毒药物的认知、社会支持程度等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治疗失败HIV感染者212人,过去1个月全部按时吃药145人,占6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所方便服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OR=4.59,95%CI:1.05~19.96)和自我报告健康状况好(OR=3.58,95%CI:1.36~9.39)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高。结论 苏州市抗病毒治疗失败人员服药依从性较低,服药依从性跟住所服药方便程度和患者自我健康状况等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枞阳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HIV/AIDS)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后病毒抑制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枞阳县接受ART6个月以上HIV/AIDS数据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RT患者病毒抑制失败影响因素。结果 211例HIV/AIDS治疗后首次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 L者15例,病毒抑制失败率为7.11%。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有无漏服药、HIV抗体确证距离治疗时间及家人支持情况组间病毒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以ART成功为对照,无漏服药(OR=0.189,95%CI:0.039~0.919)是病毒抑制失败的保护因素,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12.252,95%CI:1.611~93.175)、家人歧视/不知情(OR=11.964,95%CI:2.520~56.799)是病毒抑制失败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无漏服药、文化程度、家人支持情况是ART患者病毒抑制失败的影响因素,应加强依从性教育及家庭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配偶的HI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0年1月—2016年8月六安市报告的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开展人口学和相关行为调查;调查前配偶已感染HIV的双阳家庭,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IV/AIDS配偶感染HIV的影响因素;调查前配偶未感染HIV的单阳家庭,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至2016年12月31日,其间配偶定期检测HIV抗体。结果共调查HIV/AIDS病例及其配偶各231例,其中配偶感染HIV 47例,感染率为20.35%;HIV/AIDS病例确证时已有45例配偶感染HIV,感染率为19.48%;随访中2例配偶感染HIV,阳转率为0.39/100人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IV/AIDS病例确证前性行为频次高(≥1次/周OR=6.268,95%CI:2.313~16.985;半个月1次OR=3.760,95%CI:1.268~11.150)、确证时间为2011—2014年(OR=3.079,95%CI:1.209~7.841)是其配偶感染HIV的危险因素;HIV/AIDS病例确证时25岁(OR=0.042,95%CI:0.004~0.467)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300拷贝/m L(OR=0.115,95%CI:0.045~0.295)是其配偶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AIDS配偶HIV感染与HIV/AIDS病例的确证前性行为频次、确证时间、确证时年龄和初期病毒载量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21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中青年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病毒载量检测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阿克苏地区6个县25~44岁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病毒治疗6个月以上患者的病毒载量结果及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药物方案和治疗时间等数据。依据病毒载量(VL)检测结果分为治疗失败(VL≥1 000 copies/mL)和治疗成功(VL<1 000 copies/mL),采用Logistic分析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检测1848例中青年艾滋病患者,其中360例VL≥1000copies/mL,1488例VL<1000copies/mL,抗病毒治疗有效率为8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χ2=2.032,P>0.05)、年龄(χ2=2.964,P>0.05)、婚姻(χ2=2.103,P>0.05)、民族(χ2=3.400,P>0.05)患者抗病毒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福建省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病例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所有符合条件的HIV/AIDS病例进行调查,收集基本人口学、疾病状态、CD4细胞检测和抗病毒治疗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法探讨抗病毒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1987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未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病例4 054例,占累计报告病例的37.6%。报告死亡1 274例,占31.4%,病例报告当月发生死亡350例,占27.5%。CD4细胞计数为(439.97±245.93)个/μL,明显高于接受抗病毒治疗组[(283.73±196.06)个/μL](t=29.985,P0.01)。女性(OR=1.244,95%CI=1.079~1.434)、35~44岁(OR=1.249,95%CI=1.059~1.474)和45~54岁(OR=1.420,95%CI=1.177~1.712)、高中或中专(OR=1.369,95%CI=1.062~1.764)和大专及以上(OR=1.526,95%CI=1.175~1.983)、AIDS(OR=4.370,95%CI=3.597~5.309)、CD4细胞计数200~349个/μL(OR=2.800,95%CI=2.238~3.503)和350~49个/μL(OR=1.400,95%CI=1.115~1.758)等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有利因素,2016年及之后报告(OR=0.207,95%CI=0.165~0.259)、确认阳性后3~6个月(OR=0.689,95%CI=0.568~0.836)和≥6个月(OR=0.446,95%CI=0.367~0.541)进行CD4细胞检测、CD4细胞计数≥500个/μL(OR=0.445,95%CI=0.355~0.556)等是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不利因素。结论福建省HIV/AIDS病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较高。应针对抗病毒治疗实施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高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降低艾滋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安全套使用情况,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阻断传播途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访谈法调查安全套使用情况,分析HIV感染者/AIDS患者(HIV/AIDS)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及其特征.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汁分析.结果 艾滋病患者的安全套使用率为41.6%,高于对照人群(χ2=220.62,P<0.05).每次性生活均使用安全套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对HIV性传播途径、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认知好于性交时非每次均使用安全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1.504;95%CI=1.128~2.007)、文化水平(OR=6.234;95%CI=3.860~10.069)、健康状况(OR=0.744;95%CI=0.615~0.900)、接受上门健康教育(OR=1.461;95%GI=1.107~1.927)、年龄(OR=0.337;95%CI=0.244~0.465).结论 河南省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避孕意识较高,但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尚未达到国家的控制目标;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接受健康教育情况是HIV/AIDS患者安全套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例(HIV/AIDS)流动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 纳入凉山州2020年有随访记录的28 772例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其流动情况,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流动的相关因素, 绘制HIV/AIDS流入地的疫情地图。结果 28 772例HIV/AIDS中, 2020年发生流动的占20.89%(6 010/28 7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HIV/AIDS流动的促进因素包括15~24岁年龄组(相比于0~14岁年龄组, OR=2.74, 95%CI:2.04~3.69)、彝族(相比于汉族, OR=2.44, 95%CI:2.19~2.72)、初中文化程度(相比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 OR=1.25, 95%CI:1.14~1.38)、未婚(相比于已婚, OR=1.29, 95%CI:1.20~1.39)、职业为商业服务(相比于农民, OR=1.96, 95%CI:1.31~2.92)、抗病毒治疗时间<1年(相比于抗病毒治疗时间>3年, O...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盐城市2005-2015年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盐城市2005-2015年HIV/AIDS的生存、死亡信息,采用寿命表法分析患者的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可能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 结果 共有670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截止到研究结束时,有48例病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占7.16%。抗病毒治疗后患者1~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0.93、0.91、0.91、0.88和0.8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首次确诊HIV阳性时年龄25~<50岁组的死亡风险低于年龄≥50岁组(HR=0.350,95%CI:0.196~0.625,P<0.001),相对于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50~<200个/mm3组、≥200个/mm3组的病例死亡风险均降低(HR=0.447,95%CI:0.216~0.925,P=0.030;HR=0.286,95%CI:0.148~0.552,P<0.001)。 结论 首次确诊HIV阳性时的年龄和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影响HIV/AIDS的生存时间,提示扩大HIV监测检测覆盖面,早诊早治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丁晨  张娜  靳廷丽  雷达  刘琼 《现代预防医学》2022,(21):4014-4019
目的 分析江西省2015—2019年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感染者/AIDS)的基线病毒载量水平与其细胞免疫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15—2019年在江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的HIV感染者/AIDS进行基线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检测,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 513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209个/μl,CD4+/CD8+比值中位数为0.233,病毒载量中位数为5.06 log10 拷贝/ml。病毒载量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总体呈显著负相关; CD4+/CD8+比值<0.20 的HIV感染者/AIDS其病毒载量≥105拷贝/ml的风险为CD4+/CD8+比值≥0.20的3.775倍。结论 江西省新报告HIV感染者/AIDS中高病毒载量比例高,中位病毒载量高,CD4+/CD8+比值<0.2是高病毒载量的预测因素。应进一步加强扩大检测人群和比例,尽早发现感染者并进行抗病毒治疗,提高患者期望寿命。  相似文献   

13.
Optimal antiretroviral strategies for HIV-infected patients still need to be established. To this end a decision tree including different antiretroviral strategies that could be adopted for HIV-infected patients was built. A 10-year follow-up was simulated by using transitional probabilities estimated from a large cohort using a time-homogeneous Markov model. The desired outcome was for patients to maintain a CD4 cell count of >500 cells/mm3 without experiencing AIDS or death. For patients with a baseline HIV viral load ≥5 log10 copies/ml, boosted protease inhibitor-based immediate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allowed them to spend 12% more time with CD4 ≥500/mm3 than did delayed HAART (6·40 vs. 5·69 and 5·57 vs. 4·90 years for baseline CD4 ≥500 and 350-499/mm3, respectively). In patients with a baseline HIV viral load ≤3·5 log10 copies/ml, delayed HAART performed better than immediate HAART (6·43 vs. 6·26 and 5·95 vs. 5·18 for baseline CD4 ≥500 and 350-499/mm3, respectively). Immediate HAART is beneficial in patients with a baseline HIV viral load 5 log10 copies/ml, whereas deferred HAART appears to be the best option for patients with CD4 ≥350/mm3 and baseline HIV viral load <3·5 log10 copies/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简称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1∶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2019年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的相关信息,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HIV/AIDS死亡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4 347例HIV/AIDS,其中死亡组1 449例,对照组2 898例。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影响抗病毒治疗HIV/AIDS死亡的危险因素中,发生耐药、最近一次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L且未检测耐药、最近一次病毒载量无结果且未检测耐药分别是不耐药的1.75倍(95% CI: 1.22~2.52, P=0.003)、2.26倍(95% CI: 1.69~3.03, P<0.001)、35.27倍(95% CI: 26.54~46.87, P<0.001);30~50岁和≥50岁分别是18~30岁的1.40倍(95% CI: 1.01~1.94, P=0.042)和4.02倍(95% CI: 2.80~5.77, P<0.001);男性是女性的1.37倍(95% CI: 1.08~1.74, P=0.011);注射吸毒传播途径是异性传播途径的6.27倍(95% CI: 2.00~19.61, P=0.002);治疗前WHO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是Ⅰ期/Ⅱ期的1.41倍(95% CI: 1.12~1.76, P=0.007);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是≥350个/μL的1.95倍(95% CI: 1.50~2.54, P<0.001)。  结论  耐药、耐药检测、年龄、性别、传播途径、治疗前WHO临床分期、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发生死亡的影响因素。加强HIV/AIDS的耐药监测对减少艾滋病死亡具有重要意义,应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及时进行病毒载量和耐药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贵州省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患者的HIV亚型分布特征,为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策略,收集贵州省2013-2017年间8 583份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的在治艾滋病患者血浆,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HIV检测等横断面调查。  结果  其中有1 511例HIV病毒抑制失败(病毒载量,viral load,VL>1 000 copies/ml),成功对1 410例(93.31%)HIV抑制失败患者的HIV pol基因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51.42%为CRF01_AE基因型,26.67%为CRF07_BC基因型,16.1%为CRF08_BC基因型。  结论  通过对贵州省近年来HIV流行亚型和主要传播途径的变化分析,提示HIV基因突变引起亚型的改变应先于HIV主要传播途径的改变,及时监测HIV亚型变化可作为防治艾滋病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未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耐药情况,进行病毒载量结果相关性分析,为黑龙江省艾滋病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黑龙江省132例未治疗HIV/AIDS进行基因型耐药及病毒载量检测,分析耐药突变位点及耐药发生情况以及病毒载量结果相关性。结果 132例未治疗的HIV/AIDS中,11例存在原发性耐药情况,占总检测数的8. 3%(11/132)。其中,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率为36. 4%(4/11),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率为18. 2%(2/11),蛋白酶类(PI)耐药率为45. 4%(5/11)。原发性耐药患者的病毒载量平均值为3. 04×10~5拷贝/m L(最高值为8. 65×10~5拷贝/m L,最低值为1. 41×10~2拷贝/m L),未发生原发性耐药患者的病毒载量平均值为4. 59×10~5拷贝/m L(最高值为1. 00×10~7拷贝/m L,最低值为1. 31×10~2拷贝/m L)。结论证据显示耐药毒株已经开始在黑龙江省进行传播。在开展抗病毒治疗前有必要进行治疗前耐药检测,同时应将艾滋病也有耐药毒株传播情况增加到艾滋病防治宣传内容中,进一步加强黑龙江省艾滋病防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7-2018年台州市新报告且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HIV/AIDS血浆巨细胞病毒血症现患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台州市新报告且未接受ART的成年HIV/AIDS血浆样本,提取核酸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巨细胞病毒DNA水平,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对象6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荆州市数据为例,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死亡病例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相关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荆州市1 580例COVID-19病例,根据患者结局分为存活组(1 528例)和死亡组(52例)。收集并比较两组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暴露史等相关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部分血常规指标,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指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在评估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年龄(χ2=78.603,P<0.001)、临床严重程度(χ2=173.994,P<0.001)、疾病史(χ2=29.644,P<0.001)、高血压史(χ2=31.143,P<0.001)、糖尿病史(χ2=6.218,P=0.013)、心脑血管疾病史(χ2=12.737,P<0.001)、入院时是否有气促症状(χ2=5.889,P=0.015)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0岁(OR=8.913,95%CI:4.481~17.730)、高血压史(OR=2.004,95%CI:1.084~3.708)及入院时有气促症状(OR=2.302,95%CI:1.016~5.216)对COVID-19患者死亡具有显著影响(P<0.05)。死亡组相较于存活组,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更低,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更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评估COVID-19患者预后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2、0.745、0.760。 结论 ≥60岁、高血压史以及入院时具有气促症状是影响COVID-19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变化可辅助评估COVID-19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山东省50岁及以上首次接受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方法 收集2003-2014年底在山东省内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50岁及以上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基线和治疗后的相关资料,分析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322例,其中男性占76.7%,女性占23.3%;平均年龄为(56.9±6.4)岁;以已婚或同居者为主,占63.4%;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54.3%;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是194.0(83.5~301.0)个/mm3,基线时仅不同感染途径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200,P=0.003)。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与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比较,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治疗前机会性感染情况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均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病毒完全抑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3,P=0.719)。结论 山东省50岁以上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病毒载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简称德宏州)接受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简称HIV/AIDS) 糖尿病3年累积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队列设计,于2017年7月―2018年6月招募接受ART的HIV/AIDS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1月―2021年7月进行队列随访,采集静脉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糖尿病判定标准为符合其中任意一项:HbA1c≥6.5%或最近1次FPG≥7.0 mmol/L。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糖尿病发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分析纳入3 647例基线未患糖尿病的HIV/AIDS,平均年龄为42(36, 49)岁,男性占比51.4%,抗HCV IgG阳性率为21.5%,HIV感染确证平均时间为12.1(9.3, 14.6)年,ART平均时间为9.3(7.6, 12.2)年。糖尿病3年累积发病率为6.0%,其中HbA1c≥6.5%发病率为2.5%,FPG≥ 7.0 mmol/L发病率为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年龄≥50岁、男性、HCV合并感染、基线TG升高、基线HIV病毒载量≥50 copies/mL和基线ART药物含依非韦伦(efavirenz, EFV)与糖尿病发病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  结论  德宏州HIV/AIDS糖尿病累积发病率较高,应对该人群针对性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糖尿病累积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