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种分离纯化甘草超滤液中甘草苷的络合萃取及反萃取制备技术。方法以甘草苷萃取率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确定最佳的络合萃取剂组成,再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络合萃取工艺条件。以甘草苷反萃取率为指标,通过考察反萃取剂的种类及浓度,确定反萃取甘草苷的工艺条件。结果经络合萃取研究发现,络合萃取剂宜选用由三烷基氧化膦(TRPO)和磺化煤油组成的二元络合萃取剂。甘草苷的最佳络合萃取工艺条件为TRPO-磺化煤油(9∶91)、甘草超滤液pH值调至4、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1,甘草苷平均萃取率达到99.6%。反萃取工艺研究发现,在有机相与反萃取剂体积比为1∶1的条件下,17.5mmol/LNa OH水溶液为最佳反萃取剂,甘草苷的反萃取率为99.3%。结论在优选所得条件下,甘草超滤液中的甘草苷可实现从超滤液到络合萃取剂再到碱性反萃取剂的顺利转移,甘草苷总转移率高达98.9%,可为甘草苷的分离纯化提供一种全新的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芹糖甘草苷的萃取率、反萃取率为评价指标,建立一种甘草超滤液中芹糖甘草苷的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以芹糖甘草苷的萃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U5(53)均匀设计筛选最佳的络合萃取剂组成、配比及萃取时间;以芹糖甘草苷的反萃取率为指标,筛选最佳的反萃取剂种类、质量分数及反萃取时间。结果 最佳络合萃取条件为13%三烷基氧膦(TRPO)+87%磺化煤油(TBP)萃取30min,芹糖甘草苷萃取率达85.69%;最佳反萃取条件为0.05%Na OH水溶液反萃取30 min,芹糖甘草苷反萃取率达88.35%。结论 优选所得的络合萃取-反萃取工艺条件可高效分离甘草超滤液中的芹糖甘草苷,可为芹糖甘草苷的制备提供一种新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络合萃取异甘草苷时萃取与反萃取工艺条件对异甘草苷转移情况的影响。方法以异甘草苷萃取率为指标,确定最佳的络合萃取剂组成及质量分数;以异甘草苷反萃取率为指标,考察反萃取剂的种类、质量分数,最终得到从甘草超滤液中萃取与反萃取制备异甘草苷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络合萃取条件为三烷基氧化膦(TRPO)-磺化煤油(7∶93)对异甘草苷的萃取率达到97.60%。最佳反萃取剂为0.26%NaOH水溶液,异甘草苷的反萃取率达到95.40%。结论在该实验所得萃取与反萃取最佳条件下,可实现将异甘草苷从甘草超滤液转移至络合萃取剂再到碱性反萃取剂中,最终通过萃取反萃取得到异甘草苷。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从甘草超滤液中制备甘草素的工艺路线。方法以甘草素保留率为指标,采用U5(53)均匀设计优化超滤工艺;以萃取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络合萃取工艺;以甘草素反萃取率为指标,确定反萃取甘草素的工艺条件。结果甘草素的最佳超滤条件为孔径10 nm的无机陶瓷膜、压力0.12 MPa、料液温度25℃,甘草素保留率98.74%;1%三烷基氧化膦(TRPO)、萃取10 min、5 mL有机相溶液为最佳络合萃取条件,甘草素萃取率99.44%;12.5 mmol/L NaOH水溶液为最佳反萃取剂,反萃取率98.88%。结论作为一种新兴的中药萃取技术,超滤-络合萃取反萃取技术具有高选择、高效、萃取剂循环利用等优点,可为甘草素的研究提供一种全新的制备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采用超滤-络合萃取技术制备甘草酸的工艺。方法考察pH值(p H 4~8)对超滤液中甘草酸萃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络合萃取甘草酸的工艺条件;通过考察反萃取剂种类及浓度,确定甘草酸的反萃取工艺条件。结果所得甘草酸最佳络合萃取工艺条件为超滤液pH值应调至2、萃取剂为三烷基氧化膦(TRPO)-磺化煤油(5∶95)、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1,甘草酸平均萃取率达到99.2%。甘草酸最佳反萃取工艺条件为22.5 mmol/L NaOH水溶液为反萃取剂、有机相与反萃取剂体积比1∶1,甘草酸单次反萃取率达到98.8%,甘草酸总转移率为98.1%。结论超滤-络合萃取技术可作为甘草酸制备的一种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固体膜萃取技术制备甘草超滤液中的异甘草苷,以期得到该技术分离异甘草苷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异甘草苷的萃取和反萃取率为指标,考察膜萃取过程中三相体积流量及反萃取温度对异甘草苷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最佳固体膜萃取条件为甘草超滤液体积流量94 mL/min、萃取剂体积流量188 mL/min、反萃取剂体积流量188 mL/min,反萃取温度35℃。在此条件下,异甘草苷的平均萃取率可达到97.15%,反萃取率达到80.41%,最终异甘草苷的转移率达到78.12%。结论 作为中药有效成分分离的一种新型技术,固体膜萃取技术具有高效、简单、萃取剂可循环利用等诸多优点,可为异甘草苷的分离制备提供一种新的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酸水解法提取甘草中异甘草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以甘草粉末为原料,研究了酸水解法提取异甘草素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考察盐酸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料液比(甘草重量:盐酸体积)4个因素对异甘草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酸水解法提取异甘草素的最佳工艺。结果酸水解法提取异甘草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盐酸浓度1mol·L-1,水解作用时间2h,水解温度90℃,料液比1∶5。水解后碱中和pH为7,过滤后用体积分数80%乙醇提取滤渣,料液比1∶10,超声20min,提取2次;乙酸乙酯萃取滤液,液液比1∶1,萃取2次。结论酸水解法提取异甘草素的提取率为2.47‰,浸膏中异甘草素含量为3.01%,其提取率和含量分别是索氏提取的8.82和10.03倍,是乙醇超声提取的9.88和9.41倍。  相似文献   

8.
乌拉尔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青  苗文娟  向诚  果德安  叶敏 《中草药》2012,43(10):1886-1890
目的 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RP-HPLC等技术对乌拉尔甘草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7-二甲基甘草黄酮醇(1)、甘草宁Ⅰ(2)、甘草香豆酮(3)、8-甲雷杜辛(4)、2'-hydroxyisolupalbigenin(5)、异驴食草酚(6)、去氢粗毛甘草素D(7)、glycyrin (8)、甘草酚(9)、刺甘草查耳酮(10)、甘草查耳酮B (11)、isoangustoneA(12)、甘草宁G(13)、5,7,4’-三羟基-6,8-二异戊烯基异黄酮(1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复方四逆汤水煎剂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复方四逆汤水煎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 ,波谱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四逆汤水煎剂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 6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香草酸 (1) ,芒柄花素 (2 ) ,异甘草素(3) ,甘草素 (4) ,华良姜素B(5 )和尿嘧啶 (6 )。结论 :均为首次从复方四逆汤水煎剂中分得 ,其中化合物 2~ 5来源于植物甘草 ;化合物 6来源于植物附子 ;化合物 1的指认尚待确定。每个化合物在复方中的作用正在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甘草饮片的炮制工艺。方法:以饮片外观性状、含水量、总灰分及甘草苷、甘草酸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考察软化温度、闷润时间、润透时吸水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甘草炮制质量的影响,优选适合生产实际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甘草最佳炮制工艺: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分档,洗净,软化温度5~25℃,小档闷润时间18~24 h,大档闷润时间48~72 h,至内外湿度一致,润透时吸水量为28%~38%,切厚片,60~70℃条件下干燥4~5 h。结论:优选的甘草软化和干燥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大生产,为甘草饮片的规范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具有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的甘草黄酮分离、纯化工艺.方法:以甘草总黄酮含量及酪氨酸酶抑制率为指标,对甘草黄酮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考察不同分离条件对其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影响.结果:甘草黄酮的最佳分离纯化工艺为30 ~ 60目聚酰胺,上样液pH 6,料液比(甘草黄酮粗提物-聚酰胺)32.48:1,上样液质量浓度3.215 g·L-1,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3 mL·min-1·g-1,洗脱剂用量1 BV.结论:采用该优选工艺成本低,收率高,安全,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在大鼠体内甘草次酸对橙皮素血浆浓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将72只SD大鼠,体质量150~210g,随机分成4组,即实验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对照组的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每组中又包括三个小组即3,4,4.4 h。高浓度实验组灌胃20 mg/kg橙皮素+50 mg/kg甘草次酸,低浓度实验组灌胃10 mg/kg橙皮素+50mg/kg甘草次酸。对照组只灌胃橙皮素,剂量与实验组相同。灌胃给药后分别于3 h、4 h和4.4 h用摘眼球取血法取血,接着大鼠被断头处死,取出组织。血浆在85℃水浴中,加盐酸水解120 min,然后以乙腈为萃取剂,超声波为辅助提取,组织匀浆液用乙腈提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浆及组织中橙皮素的浓度。结果血浆和组织中橙皮素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5~10μg/ml和0.05~5μg/g,检测限分别是血浆0.012μg/ml和肝、肾0.005 7μg/g,肺0.011μg/g。测定回收率在是91%~104%之间。结论大鼠口服橙皮素后在血浆未能检测到游离橙皮素;灌胃20 mg/kg橙皮素时,甘草次酸对其药代动力学有影响(P0.05);灌胃后橙皮素在大鼠体内分布特征是肝肾肺。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甘草药渣提取物中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及甘草酸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双波长法对甘草药渣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和甘草酸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085%磷酸水(B)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0~8 min,81%B;8~35 min,81%→50%B;35~60 min,50%B),流速1.0 m L/min,进样量10μL,柱温为室温,双波长检测(λ1=237 nm,λ2=254 nm)。结果甘草苷在0.040 8~0.816μg、异甘草苷在0.052 8~1.056μg、甘草素在0.022 4~0.448μg、异甘草素在0.021 2~0.424μg、甘草酸在0.044 8~0.896μg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9%、98.31%、99.10%、98.55%、99.14%,RSD分别为1.39%、1.29%、1.78%、2.14%、1.15%。结论本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结果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草药渣提取物中上述5种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均匀设计优选桂枝甘草汤的半仿生提取工艺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学兰  徐萍 《中成药》2006,28(8):1116-1119
目的:为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的剂改优选提取工艺。方法:以肉桂酸、甘草次酸、挥发油、总黄酮、干浸膏含量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选其半仿生提取法(简称SBE法)的工艺条件。结果:确定其工艺条件为:3煎用水pH值依次为2.00、7.30、8.50;煎煮时间依次为190、90、50 m in。结论:桂枝甘草汤优选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赵晓莉  崔小兵  吴皓 《中成药》2002,24(3):175-178
目的:研究以HPLC法同时测定甘草合剂中甘草苷,甘草素及异甘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romasil C18柱,以甲醇-0.5%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测定波长λ1=276nm,λ2=372nm,结果:甘草苷在50-125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甘草素在5.0-125.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异甘草素在3.0-6.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甘草苷为98.30%,RSD为1.01%(n=6),甘草素为98.01%,RSD为0.68%(n=6),异甘草素为98.73%,RSD为0.89%(n=6),结论: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甘草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胡耿  黄绮韵  张甜  梅玉丹  唐曦阳  孟鹤  于洋  戴毅  姚新生 《中草药》2019,50(21):5187-5192
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大孔树脂、硅胶、ODS、凝胶等多种柱色谱,结合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6,7-三羟基-2′-甲氧基查耳酮(1)、3′,4′,5,7-四羟基-8-(3-羟基-3-甲基丁基)-异黄酮(2)、异甘草素(3)、异甘草苷(4)、刺甘草查耳酮(5)香豌豆酚(6)、芒柄花苷(7)、2(S)-3′,5′,7-三羟基二氢黄酮(8)、南酸枣苷(9)、4′,7-二羟基黄酮(10)。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异甘草查耳酮B和甘草异黄酮G,化合物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甘草中甘草酸的微波萃取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 研究利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甘草中甘草酸的方法。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甘草酸含量和提取总时间的影响,确定微波萃取甘草中甘草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在优选出的微波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下,考察了提取溶剂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并与超声波提取法、室温冷浸法和索氏提取法比较。结果 微波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0.5%氨水为提取溶媒,微波功率为2000W,体系温度升至60℃后保温提取40min。微波萃取54min与索氏提取4h、室温冷浸44.3h的甘草酸得率相当。结论 微波萃取具有快速、高效、节能、选择性好的特点,可用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降低哈蟆油中雌激素含量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雌激素(雌二醇、雌三醇)含量,以哈蟆油中雌激素的平均去除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夹带剂用量对雌激素CO2超临界萃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温度50℃,压力30 MPa,乙醇夹带剂用量35 mL,萃取时间4 h;雌激素平均除去率32.12%,1-甲基海因剩余率88.7%。结论:优选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稳定可行,能有效降低哈蟆油中雌激素含量且基本保留了哈蟆油润肺止咳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9.
HPLC法测定甘草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的含量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何三民  石森林 《中草药》2003,34(7):618-6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收载有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in-flata Bat.、光果甘草 G. glabra L .3个种。为了保证临床疗效 ,本实验对甘草中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的含量进行了比较。1 仪器与材料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 ,Lambdal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PE) ,Metter AE1 63电子分析天平。乙腈、二水醋酸、甲醇均为分析纯 ,水为重蒸水。甘草购自浙江中医学院实验药厂 ,胀果甘草和光果苷草均购自浙江省金华市医药站药材公司。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苷 (自制 ,均经光谱学鉴定 ,采用面积归一化法…  相似文献   

20.
李越峰  严兴科 《中药材》2012,(2):202-203
目的:通过优选甘肃道地药材甘草微波炮制工艺,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甘草的最佳微波炮制工艺,采用HPLC方法,梯度洗脱,测定甘草中的甘草苷含量。结果:从甘草苷含量及炒制得率来看,甘草炒制最佳工艺为:高火,厚度3 cm,微波5 min。结论:建立甘草微波炒制工艺,为甘草炮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