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强化踝关节运动训练对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运动训练方式差异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强化踝关节运动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以及步行能力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干预后,实验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强化踝关节运动训练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能够促进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踝关节护理模式的康复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74例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踝关节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评分、康复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相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4、8周后实验组下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平衡量表评分较高,实验组脑卒中偏瘫护理满意度(94.59%)高于参照组(75.6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踝关节护理模式能够促进其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踝关节护理模式对其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该院接收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踝关节护理。比较两组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IM)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前FMA评分与FIM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护理模式运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能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加强日常生活能力,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细致分析踝关节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选来自2017年3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的患者(50例),按照抽签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使用踝关节护理,探索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对于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均大大提升,两组差距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大大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距明显;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SAS以及SDS评分无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SAS以及SDS评分明显较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踝关节护理,能够提升生活质量以及下肢运动功能,可有效避免不良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脑卒中偏瘫实施踝关节护理模式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踝关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以及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价值;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FMA评分以及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和护理后的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踝关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同时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结合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对治疗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都给予常规护理及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踝关节部中药熏蒸治疗,治疗为4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踝关节综合痉挛量表(CSS)、下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来评定患者踝关节痉挛程度、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踝关节综合痉挛量表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对脑卒中后踝关节功能恢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踝关节的痉挛,改善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该次研究分析在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采用早期踝关节护理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从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20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6月—2019年6月,按照患者不同护理方式分为2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实验组患者则采用早期踝关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结果数据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结果数据对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进行分析,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结果数据对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Brunnstrom分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下肢功能分析较为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采用早期踝关节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下肢功能,还能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7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6)与实验组(n=36),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施以家庭康复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康复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66.67%,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7.22%;其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晓莉 《新中医》2020,52(21):162-164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68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 例。对照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2 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 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较护理前升高,CSS 评分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肢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C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配合中医护理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偏瘫是脑卒中后的主要功能障碍,而下肢踝关节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疾病的治疗难点,严重影响患者的步行能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采用熏动洗一体化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下肢功能、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周围肌力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踝关节护理对其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18年10月该院接收的7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成参照组和干预组,参照组(n=35)行常规护理,干预组(n=35)行踝关节护理。比较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护理1周时两组患者患侧踝关节和下肢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4周时两组踝关节功能障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侧下肢运动功能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踝关节护理效果显著,能减少后遗症,促进步行功能恢复,临床推荐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踝关节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额外开展踝关节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和护理2个月时MBI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一周内,观察组患者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患侧踝关节的背伸活动度、10 m自由步行速度、患侧步频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患侧跨步长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F-36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开展踝关节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3月1日—9月30日期间,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3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66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肢体功能、神经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生活能力及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下肢功能、运动能力及平衡能力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及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2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生命体征平稳后即给予康复训练,另一组仅给治疗和护理常规。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来测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早期康复训练组日常生活活动及肢体运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采用早期踝关节护理干预对患者下肢功能Brunn Strom分级的影响。方法该次研究样本从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100例,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将护理方案作为分组依据,实验组患者采用早期踝关节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下肢Brunn Strom分级,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下肢Brunn Strom分级较为优异,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数据分析两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研究得知,实验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得知,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采用早期踝关节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还能对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提高,对患者下肢功能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继发偏瘫侧痉挛患者痉挛发生率、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脑卒中继发偏瘫侧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加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疗程为4周,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FMA评价法与BI评分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痉挛防治情况及治疗前后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痉挛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MA、BI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所增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大(P0.05)。结论:早期采用针灸辅以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继发偏瘫侧痉挛有助于防治痉挛,并提升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观察。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0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0%(P 0.05);观察组护理后FMA、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足外翻等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显著,可有效促进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提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药透敷改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中药透敷法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及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联合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下肢运动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均有所增加,联合组患者的髋关节、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透敷联合针灸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行走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增加关节活动度,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平衡功能以及下肢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躯干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取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可有效调节平衡功能以及下肢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毫针浮刺肌—腱移行部对治疗卒中患者患侧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方法 收集我科室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普通针刺治疗,实验组毫针浮刺患侧下肢肌肌—腱移行部.采用Holden功能步行分级、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和下肢FMA简化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实验前后进行评分.结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