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湿泻浊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用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用利湿泻浊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5%、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沉、尿酸等指标改善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利湿泻浊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利湿通络中药汤剂联合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A)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8年4月来我科就诊的GA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联合别嘌醇治疗,观察组给予健脾益肾利湿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ESR、UA、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P0.05)。结论:健脾益肾利湿通络汤联合针灸用于GA患者治疗中,可以更好减轻患者中医症候,改善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炎性反应指标,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7,(8):1049-1050
目的:研究利湿泻浊汤对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同时观察对于患者血沉、尿酸等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利湿泻浊汤进行治疗;治疗1疗程后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愈率为30%,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13.33%,总有效率为73.33%;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胀、VAS评分与颜色均有所改善,组内对比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研究组上述各项症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UA、ESR均有所好转,组内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BUA、ESR及Scr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利湿泻浊汤能够有效改善痛风关节炎急性期患者的患关节相关症状,促进血沉、尿酸等指标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清热利湿逐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逐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河北省中医院骨科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2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等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清热利湿逐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和血沉(ESR),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和总有效率;对两组随访3个月,比较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积分,ESR,UA,CRP,IL~(-1)β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关节疼痛、红肿缓解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月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逐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清热利湿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扶他林缓释片口服,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两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在中医证候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均P0.01);两组临床疗效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UA、ESR、CRP等检测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中ESR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均P0.01)。治疗前后,两组在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测方面均未出现与用药安全性评价相关的异常。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清热利湿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同时能够明显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候,降低UA、ESR、CRP,安全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棒皮砂莲方外敷联合棒皮苦胆四妙汤口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秋水仙碱片联合依托考昔片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棒皮砂莲方外敷联合棒皮苦胆四妙汤口服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和中医证候评分变化,统计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UA、ESR及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74.0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12.00%,P0.05)。结论棒皮砂莲方外敷联合棒皮苦胆四妙汤口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能明显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症状,降低UA、ESR及CRP水平,疗效确切,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栀子金花散外敷配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以栀子金花散外敷及小剂量秋水仙碱口服,对照组以常规剂量秋水仙碱口服治疗,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观察。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UA、ESR、hs-CRP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栀子金花散外敷合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汤治疗原发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0例多烯磷脂酰胆碱,2粒/次,3次/d;中等程度热量限制,改变饮食组分,低糖低脂平衡膳食;中等量有氧运动;避免使用损害肝脏药物。治疗组40例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汤(茵陈30g,栀子10g,大黄后下6g,泽泻10g,车前子布包15g,薏苡仁30g,佩兰、茯苓、柴胡、郁金、香附、赤芍各10g,丹参30g,决明子20g,生山楂30g;胁痛加元胡、川楝子炒各10g;腹胀加枳壳、厚朴各10g;乏力加黄芪15g;恶心欲吐加半夏9g,竹茹10g;纳呆加焦三仙各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分服。连续治疗6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ALT、AST、GGT、TG、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7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ALT、AST、GGT两组均有改善(P0.01),TG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汤治疗原发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合金黄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加院内制剂金黄膏外敷治疗,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疗程均为5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尿酸(UA)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67%、对照组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积分、ESR、CRP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1),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UA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合中药金黄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除湿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维持液体和电解质平衡,注意补充蛋白质,改善营养状况。对照组60例柳氮磺吡啶,初始1~2g/d,温水送服,每次用药间隔8h,后根据身体状态适当调整。治疗组40例健脾除湿汤(白术12g,陈皮15g,白芍20g,木香、甘草各5g,当归、茯苓各15g,黄芪、薏苡仁各20g,黄连15g,肉桂5g),水煎500mL,早晚分服;柳氮磺吡啶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腹痛评分、腹泻评分、便血评分、IL-6、IL-10、IL-13、hs-CRP、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8周),判定疗效。[结果]腹痛评分、腹泻评分、便血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降低多于对照组(P0.01)。IL-6、IL-10、IL-13、hs-CRP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除湿汤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祛湿通络方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西药秋水仙碱治疗(常规性),治疗组48例在口服秋水仙碱基础上加用自拟汤剂祛湿通络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VAS评分和UA、ESR、CRP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RP、ESR及UA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VAS评分和复发率上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祛湿通络方联合秋水仙碱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妙苓仙子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予妙苓仙子汤,对照组予秋水仙碱,联合组予妙苓仙子汤联合秋水仙碱,每组30例。3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尿酸(UA)、炎症指标、肾功能和不良反应;统计对照组、联合组的秋水仙碱减量所需时间。结果①治疗后联合组关节疼痛、肿胀、功能评分均低于中药组、对照组(P0.05),中药组、对照组两组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中药组、联合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中药组、联合组降尿酸(UA)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中药组、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⑤联合组的秋水仙碱减量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妙苓仙子汤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在抗炎止痛疗效上不劣于秋水仙碱,同时具有降尿酸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热泻浊通腑方对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血清中嘌呤能受体(P2X7R)、血尿酸(UA)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9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11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A组给予秋水仙碱片治疗,B组给予清热泻浊通腑方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积分(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急性红肿、关节活动障碍)及炎性反应指标、P2X7R、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UA、血沉(ESR)水平变化,并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和体征积分及血清P2X7R、HMGB1、UA、ESR、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B组症状和体征积分及炎性反应指标、P2X7R、HMGB1、UA、ESR水平低于A组(P0.05)。治疗期间,B组不良反应率(10.91%)与A组(9.09%)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泻浊通腑方治疗老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可减轻炎性反应,降低P2X7R、HMGB1、UA、ESR的表达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健脾理气化浊方联合西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0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双环醇,25mg/次,3次d;多烯磷脂酰胆碱,2粒/次,3次/d,最大≤6粒/d。治疗组100例健脾理气化浊方(郁金15g,苍术10g,荷梗12g,泽兰15g,醋柴胡6g,赤芍20g,茯苓21g,山楂12g,决明子15g,丹参12g),水煎100m L,2次/d,1剂/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5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50例,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00%;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40例,有效2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8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双环醇、多烯磷脂酰胆碱、血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理气化浊方联合西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逐痹汤加外敷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苗族药逐痹汤内服加苗族药外服散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诊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西药秋水仙碱、双氯芬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苗族药逐痹汤内服加苗族药外敷散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83.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疼痛缓解时间及红肿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尿酸(UA),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细胞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苗族药逐痹汤内服加苗族药外敷散外敷可快速消肿止痛,降低UA,ESR及CRP水平,减少对外周血损害及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萆薢蠲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予以萆薢蠲痛汤,日1剂,常规水煎,分2次早晚服。对照组予以塞来昔布胶囊0.2g、日1次,别嘌醇0.1g、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20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检测实验室指标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4%,对照组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分析(UA、ESR、CR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P0.05),治疗组各项实验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萆薢蠲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可靠,并可明显降低血尿酸及炎症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利湿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的疗效。方法将104例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洛索洛芬钠片等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清热利湿汤治疗。治疗14 d后统计2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中医症状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全身症状、活动受限情况,并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尿酸(UA)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全身症状、活动受限评分及血清CRP、MMP-3、IL-1β、UA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各项评分及各血清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清热利湿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证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腹泻(脾胃虚弱)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2例门诊患儿按就诊顺序号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双歧三联活菌,6个月:0.5g/次,3次/d;6个月,1g/次,3次/d,温牛奶或温水送服;轻度脱水加补液盐口服;合并腹胀、中度脱水或严重呕吐腹泻对症静脉补液等。治疗组41例健脾止泻汤(葛根~煨、薏苡仁~炒各10g,茯苓、山药~炒、白术~炒、扁豆~炒、莲子肉各6g,车前子~炒5g,甘草3g),水煎100mL,50mL/次,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IL-6、IL-10、TNF-α、IgA、IgG、退热时间、腹痛改善时间、排便正常时间、呕吐缓解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7d),判定疗效。[结果]IL-6、IL-10、TNF-α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IgA、IgG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症状消失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止泻汤联合西药治疗小儿腹泻(脾胃虚弱),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周淑娟  辛凯  罗珊珊 《河南中医》2016,(11):1998-1999
目的:观察千金二陈四妙汤(千金苇茎汤、二陈汤、四妙散)治疗原发性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痛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联合别嘌醇治疗,治疗组给予千金二陈四妙汤治疗,急性期配合秋水仙碱1~2天,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证侯积分、UA积分、CRP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千金二陈四妙汤健脾除湿泄浊化瘀定痛,急性期配合秋水仙碱治疗原发性痛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同时予双柏散外敷关节痛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口服秋水仙碱;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必要时予降压、调脂等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7.73%,高于对照组之75.50%;且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健脾益肾泄浊化瘀汤联合双柏散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定,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