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永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48-5848
目的 采用中文版MoCA量表初步探讨腔隙性脑梗死神经认知功能损伤.方法 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中文版MoCA量表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认知功能测试,同时选取100例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MoCA量表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MoCA量表总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与额颞叶有关的认知功能损害,中文版MoCA量表可以用于评价腔隙性脑梗死的认知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25-羟基维生素D对其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9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132例)和认知正常组(8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25-羟基维生素D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 219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32例,发生率为60.27%。不同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血压控制效果、糖尿病、头颈动脉狭窄程度、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841,95%CI为1.079~3.137,P=0.025)、高血压病程(OR=1.887,95%CI为1.199~2.968,P=0.006)、入院时收缩压(OR=1.740,95%CI为1.194~2.535,P...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后焦虑与认知功能及ADL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焦虑与认知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关系。方法:1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为焦虑组78例和无焦虑组98例。运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Barthel指数(BI)检测2组患者的认知状况及ADL,分析HAMA评分与MMSE、B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焦虑组患者MMSE、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低于无焦虑组(P0.05)。HAMA总分及其精神焦虑、躯体焦虑因子分与MMSE中的注意力/计算力、短程记忆、语言理解等因子分和BI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焦虑状态与认知功能和ADL能力密切相关,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治疗和预防提供心理学依据. 方法对明确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心理学量表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自评症状量表 (SCL-90). 结果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人格特征上神经质( 52.14± 9.46和 46.17± 8.34)、内外向 (42.56± 8.35和 51.26± 9.86)、神经质 (56.37± 10.26和 50.63± 7.98)维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t=-5.69~ 4.58,P< 0.01). SCL-90评定结果躯体化 (1.98± 0.52和 1.64± 0.43)、抑郁 (2.07± 0.98和 1.76± 0.57)、恐怖 (1.78± 0.43/ 1.51± 0.6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t=4.56,5.09,2.99,P< 0.01),强迫 (1.79± 0.63和 1.51± 0.67)、人际敏感 (1.85± 0.67和 1.75± 0.55)、焦虑 (1.77± 0.53和 1.56± 0.6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2.16,2.67,2.69,P< 0.05). 结论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后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均较无合并症者严重.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健康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成像(MRI)脑白质病变(WML)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2例,并根据MRI的WML情况分为0级组、1级组、2级组、3级组。比较不同分组患者一般资料、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CA)各项评分情况,并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WML程度与其认知功能损害情况的关系。结果 根据MRI检测WML情况将患者分为0级组16例、1级组22例、2级组25例、3级组19例。四组患者MMSE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59.11、48.03、53.25、83.62、22.57、66.14,P均<0.05)。四组患者MoCA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43.76、15.21、25.88、22.30、17.09、27.62、32.60、64.58,P均<0.05)。并且相关性分析提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WML程度与其认知MMSE及MoCA评分呈负相关(r分别=-0.60、-0.56,P均<0.05)。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MRI检测WML情况与其认知功能损害密切相关,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随时间发展的趋势。方法选择98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另选同期健康体检的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患者急性期(脑梗死发生3~4周)、12个月、24个月以及对照组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进行认知功能评估,观察腔隙性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及随时间发展的趋势。结果各部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注意力集中、执行功能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病变部位在小脑区的患者记忆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病变部位在大脑皮层的患者命名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病变部位在小脑区和脑干区的患者定向力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病变部位在内囊及基底节区、脑干区、大脑皮层区与小脑区的患者抽象思维和语言得分显著低于病变部位在丘脑区的患者和对照组。随访结果发现,各病变部位的患者在24个月随访的Mo CA得分总分均显著低于急性期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认知功能障碍与梗死的部位相关,且随着病变进展出现缓慢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疲劳症状的发生率以及临床和神经心理学方面的影响因素.方法 共选取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1~3周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采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判定入选患者有无卒中后疲劳(PSF),并根据该结果将患者分为PSF组及非PSF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分别评估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通过比较PSF组及非PSF组临床因素及神经心理学结果(包括HAMA、HAMD及MMSE评分)组间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SF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3例(30.6%)患者存在PSF.当将HAMA评分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时,发现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值为1.222,P <0.05)及HAMA评分(OR值为1.311,P<O.01)均为PSF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预测因素;当将HAMD评分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时,仅发现HAMD评分(OR值为1.217,P<0.001)为PSF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的预测因素.结论 PSF在国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较常见,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均为PSF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头颅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比较MRI、CT检出率以及检出的病灶部位、大小差异。结果①本组患者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共149个:MRI检出147个,其诊断准确度是98. 6%(147/149),敏感度是98. 6%(147/149),特异度是0; CT检出病灶125个,其诊断准确度是83. 9%(125/149),敏感度是83. 9%(125/149),特异度是0,MRI对本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诊断准确度、敏感度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②MRI对直径≤5 mm的病灶检测准确率是100. 0%,高于CT的86. 8%(χ2=12. 847,P 0. 001),对直径 5 mm的病灶检测准确率是96. 6%,高于CT的79. 3%(χ2=8. 123,P=0. 004);③MRI对本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病灶部位的检测准确率均高于CT,但其检测准确率与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检出率较高,特别是对直径不足5 mm小病灶的检出率,远高于CT。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之认知状况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不同领域的认知损害与其影像学所见病灶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159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依其MoCA和MMSE所得分值分为3组:认知功能正常对照组(MMSE分值在划界线以上及MoCA≥26分);观察组(MMSE分值在划界线以上但MoCA< 26分);认知功能障碍对照组(MMSE分值在划界线以下及MoCA< 26分).记录各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头MRI所见腔隙性脑梗死病灶部位、MoCA和MMSE分值,分析头MRI所见不同病灶部位与MoCA各子项目分值之间的关系,应用SPSS 17.0程序软件包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异常筛出率MMSE为38.36%,MoCA为83.01%;MMSE分值异常者中无MoCA分值正常者,MMSE分值正常者(占研究总体的61.63%)中有占研究总体44.65%者MoCA分值异常.(2)患者头MRI所见腔隙性脑梗死病灶部位多发,以额叶、顶叶、基底节最多见,其次为丘脑、脑干及侧脑室周围白质.(3)不同的梗死病灶部位所相关的认知损害领域也不同(P<0.05):额叶病灶与执行功能、视空间能力、注意与计算力、语言、抽象力、记忆力等损害相关,顶叶病灶与执行功能、视空间能力损害相关,基底节病灶与执行功能、记忆力、计算与注意力等损害相关,丘脑病灶与执行功能、记忆力、计算力、语言表达力、抽象思维力、定向力等受损相关,小脑病灶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计算力受损相关,脑干病灶与执行功能、语言、记忆力损害相关,侧脑室周围白质损害与执行功能、语言、计算力、记忆等功能下降相关.结论MoCA量表是评价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灵敏而客观的量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是多领域的,不同梗死灶部位损害的认知领域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治疗和预防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对明确诊断的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心理学量表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自评症状量表(SCL-90)。结果: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与单纯糖尿病患者比较,人格特征上神经质(52.14&;#177;9.46和46.17&;#177;8.34)、内外向(42.56&;#177;8.35和51.26&;#177;9.86)、神经质(56.37&;#177;10.26和50.63&;#177;7.98)维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5.69~4.58,P&;lt;0.01)。SCL-90评定结果躯体化(1.98&;#177;0.52和1.64&;#177;0.43)、抑郁(2.07&;#177;0.98和1.76&;#177;0.57)、恐怖(1.78&;#177;0.43/1.51&;#177;0.6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4.56,5.09,2.99,P&;lt;0.01),强迫(1.79&;#177;0.63和1.51&;#177;0.67)、人际敏感(1.85&;#177;0.67和1.75&;#177;0.55)、焦虑(1.77&;#177;0.53和1.56&;#177;0.6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6,2.67,2.69,P&;lt;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后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均较无合并症者严重。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健康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事件相关电位与认知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对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6例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组ERP的N1,P2,N2,P3潜伏期和P3波幅分别为(83±15)、(155±18)、(242±37)、(359±33)ms和(7±3)μ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ERP的N2、P3潜伏期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N1、P2潜伏期及P3波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伴有认知功能的损害,事件相关电位检测为无症状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评定提供了一种敏感、客观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评价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危险因素。方法: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02例为腔梗组,同期门诊体检者与神经内科住院的受检者84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压、血糖、血脂、吸烟及颈动脉斑块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 CA)于入院时对对照组进行测评,于入院时及1年后对腔梗组进行测评。结果:入院时腔梗组患者的Mo CA量表评分(24.91±2.9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6.16±2.21)分(P0.05);其中腔梗组评分26分者52例(50.98%),对照组中评分26分者35例(41.67%),腔梗组患者的认知障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腔梗组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力、语言、延迟回忆的Mo C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年后腔梗组Mo CA量表评分结果为(24.51±3.23)分,与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其中26例(25.49%)的Mo CA评分低于入院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糖尿病、高脂血症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显著高于其它各指标(P0.05)。结论:大多数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伴糖尿病、高脂血症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后焦虑与睡眠障碍及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焦虑与睡眠障碍及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符合研究标准的脑梗死患者170例,经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后分为无焦虑组(72例)和焦虑组(98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3.0)"对患者进行睡眠质量和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的评估,并对焦虑与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焦虑组患者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无焦虑组(P0.05,P0.01,P0.001)。记忆/思维维度的SIS评分焦虑组明显低于无焦虑组(P0.01)。HAMA总分及精神焦虑因子评分与PSQI总分及除"使用睡眠药物"外的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性相关性(P0.01,P0.001)。躯体焦虑评分与PSQI总分及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紊乱、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01)。HAMA总分及精神焦虑、躯体焦虑因子评分与记忆/思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01)。HAMA总分及躯体焦虑评分与行动能力、手功能评分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P0.01)。结论:脑梗死后焦虑患者睡眠障碍明显,生存质量较差,焦虑对睡眠质量和卒中特异性生存质量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杜忠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597-3598
目的 研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血、纤溶指标结果的变化.方法 对105例陈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和95例新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取清晨空腹抗凝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含量;用发色底物法进行抗凝血酶(A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活性测定;用凝固法进行纤维蛋白原(Fbg)测定.结果 陈旧及新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vWF、P-选择素含量、Fbg、PA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陈旧组AT、t-PA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发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者存在凝血功能亢进、抗凝血及纤溶功能减退,这种变化可能是导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认知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61例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使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将评分<26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的认知康复护理,实验组(30例)在常规的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3个月,即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认知功能康复训练以及手指操训练,在干预前、后两组进行认知康复治疗的认知情况比较,在干预1,2,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认知功能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认知功能康复认知状况分别得分(4.8±0.68)和(4.8±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康复认知状况得分分别为(15.7±2.65),(11.5 ±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8,P<0.01);经护理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的认知功能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在1,2,3个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认知功能康复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黛安神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焦虑状态的疗效.方法口服黛安神并停用其它抗焦虑、抑郁药,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4周进行评定.结果黛安神对情绪、抑郁、焦虑及其绝望症状有明显改善,P<0.0001.结论黛安神治疗腔隙性脑梗死后抑郁、焦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并分析梗死灶部位与急性脑梗死(AC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134例ACI患者(ACI组)和10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临床记忆量表(CMS)、词语流畅性测验(VFT)、画钟测验(CDT)等评定,并行F300检查,将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定结果及P300检查结果按照脑梗死的影像学分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中梗死与腔隙性梗死MMSE、CMS、VFT、CDT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梗死与小梗死、小梗死与腔隙性梗死之间MMSE、CMS、VFT、CD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梗死及小梗死亚组示:额、颞叶梗死MMSE、CMS评分低于基底核区和顶、枕叶梗死,基底核区梗死MMSE、CMS评分低于顶、枕叶梗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额叶梗死VFT、CDT评分明显低于颞、顶、枕叶和基底核区梗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腔隙性梗死亚组示:额、颞、顶、枕、基底核区梗死之间比较MMSE、CMS、VFT、CD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梗死灶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并分析梗死灶部位与急性脑梗死(ACI)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134例ACI患者(ACI组)和10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临床记忆量表(CMS)、词语流畅性测验(VFT)、画钟测验(CDT)等评定,并行F300检查,将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定结果及P300检查结果按照脑梗死的影像学分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中梗死与腔隙性梗死MMSE、CMS、VFT、CDT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梗死与小梗死、小梗死与腔隙性梗死之间MMSE、CMS、VFT、CD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梗死及小梗死亚组示:额、颞叶梗死MMSE、CMS评分低于基底核区和顶、枕叶梗死,基底核区梗死MMSE、CMS评分低于顶、枕叶梗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额叶梗死VFT、CDT评分明显低于颞、顶、枕叶和基底核区梗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腔隙性梗死亚组示:额、颞、顶、枕、基底核区梗死之间比较MMSE、CMS、VFT、CD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与梗死灶部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邰胜  刘志华 《临床荟萃》2008,23(2):91-93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特征.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30例高血压伴有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及28例不伴有腔隙性脑梗死的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组24小时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小时脉压、日间脉压及夜间脉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4.2±10.1)mm Hg vs(117.3±10.9)mm Hg,(125.2±11.5)mm Hg vs(114.4±15.4)mm Hg,(50.2±7.0)mm Hg vs(44.9±7.7)mm Hg,(50.2±7.2)mm Hg vs(46.0±7.1)mm Hg,(51.4±7.9)mm Hg vs(43.8±9.6)mm Hg(均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非勺型血压的发生率(93.3%)高于对照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收缩压尤其是夜间收缩压升高,脉压差增大,有可能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更高比例的血压调节机制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状况以及二者关系。方法对39例老年志愿者进行头颅MRI、CT检查,按照有无腔隙性脑梗死分为梗死组14例和无梗死组25例,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方法评估两组执行功能损害状况,分析腔隙性脑梗死灶的数量和执行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腔隙性梗死组执行功能测验中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8.73±3.47)分,执行性画钟作业(CLOX)(8.73±3.47)分,词语流畅性测验(RVR)(29.75±12.17)分,均低于无梗死组的(11.66±2.37)分、(12.15±2.36)分及(38.24±8.93)分(P<0.05)。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腔隙性脑梗死灶的数目和3项执行功能测验均呈明显的负性关系,FAB评分r2=0.9420,P<0.05;CLOX评分r2=0.8715,P<0.05;RVR评分r2=0.9231,P<0.05。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会对执行功能产生影响,腔隙性脑梗死灶的数量与执行功能的下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