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深圳市中老年人群脑卒中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脑卒中的防控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3年3月-2015年4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深圳市3个社区筛查点12 908例4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进行筛查,利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脑卒中患病率主要相关因素。 结果 深圳市中老年人群脑卒中粗患病率为4.06%,男性脑卒中的患病率(5.46%)高于女性(2.89%)(χ2=48.79, P<0.001)。年龄(50岁组: OR=1.72,95%CI:1.23~2.40;60岁组: OR=2.23,95%CI:1.60~3.09;70岁组: OR=3.93,,95%CI:2.81~5.48)、男性(OR=1.74,95%CI:1.38~2.18)、非在婚(OR=1.90,95%CI:1.27~2.84)、无医疗保险(OR=1.51,95%CI:1.21~1,88)、有卒中家族史(OR=2.92,95%CI:2.21~3.86)、饮酒频率(偶尔:OR=0.55,95%CI:0.39~0.79;经常:OR=0.55,95%CI:0.33~0.91)、吸烟(现在吸烟:OR=1.59,95%CI:1.19~2.14;戒烟:OR=2.53,95%CI:1.74~3.70)、口味偏咸(OR=2.41,95%CI:1.96~2.96)、水果摄入不足(OR=1.75,95%CI:1.44~2.14)、奶类及奶制品摄入不足(OR=1.28,95%CI:1.04~1,58)、缺乏体力活动(OR=1.32,95%CI:1.04~1,58)、高血压(OR=1.31,95%CI:1.07~1,61)及高同型半氨酸血症(OR=1.69,95%CI:1.37~2.04)与中老年人脑卒中患病密切相关。 结论 深圳市中老年人群脑卒中患病率较高。影响中老年人脑卒中患病的因素较多,建议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制定干预措施,以有效地开展脑卒中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现状,为当地人群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控制和健康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全民健康体检数据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9年墨玉县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共14 659例,患病率为4.96%;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冠心病患者共767例,患病率为5.2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218,95%CI:1.042~1.424)、年龄[40~59岁(OR=3.254,95%CI:2.151~4.922);≥60岁(OR=4.382,95%CI:2.860~6.712)]、婚姻状况[已婚(OR=12.798,95%CI:1.772~92.415);离婚/其他(OR=16.659,95%CI:2.276~121.948)]、有冠心病家族史(OR=3.878,95%CI:2.773~5.423)、高血压(OR=3.295,95%CI:2.698~4.024)、肥胖(OR=1.264,95%CI:1.084~1.475)、嗜糖(OR=1.995,95%CI:1.490~2.670)、嗜油(OR=2.406,95%CI:2.025~2.860)、嗜盐(OR=1.447,95%CI:1.151~1.820)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影响因素。 结论 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较多,建议当地医疗卫生部门应重视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防治,提高居民健康意识,改变居民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全面了解我国中学生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提出重点及方向。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吉林省、河北省三省22所中学5 000名初中一、二年级,高中一、二年级学生,分别使用《初中生健康素养评价工具》和《高中生健康素养评价工具》进行健康素养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和健康行为5个部分。结果 三省中学生健康素养平均得分为(69.67±10.04)分,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1.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来自吉林省(OR=4.15,95%CI:3.03~5.69)及河北省(OR=2.18,95%CI:1.61~2.96)、学校位于郊区(OR=1.25,95%CI:1.01~1.56)、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OR=1.26,95%CI:0.99~1.60)和大专及以上(OR=1.98,95%CI:1.53~2.57)、喜欢接受健康教育(OR=1.99,95%CI:1.45~2.71)的中学生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比例更高;高中生(OR=0.50,95%CI:0.40~0.63)以及仅从学校(OR=0.62,95%CI:0.45~0.85)或家庭(OR=0.73,95%CI:0.53~1.01)接受健康教育的中学生具备基本健康素养的比例更低。结论 我国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家庭和学校需要在健康教育中承担相同的责任,健康教育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描述上海市松江区自报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分析相关因素,为防治高血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2017年在上海市松江区4个华东区域自然人群队列研究项目街镇招募20~74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其区域临床诊疗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不同特征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血压控制的相关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共调查11 849名自报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1.56±7.84)岁,其中女性占54.47%;血压控制率为38.69%,标化率36.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136,95%CI:1.029~1.254)、40~59年龄组(OR=1.831,95%CI:1.209~2.772)、60~74年龄组(OR=2.066,95%CI:1.367~3.124)、体重过低(OR=1.717,95%CI:1.083~2.721)、戒烟(OR=1.264,95%CI:1.054~1.515)、现在吸烟(OR=1.240,95%CI:1.104~1.393)是血压控制率的有利因素。超重(OR=0.817,95%CI:0.745~0.896)、肥胖(OR=0.683,95%CI:0.599~0.778)、并发糖尿病(OR=0.883,95%CI:0.808~0.965)、血脂异常(OR=0.872,95%CI:0.804~0.944)是血压控制的不利因素。 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自报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不高,在采取药物控制措施同时应注意体重控制、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并发症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探讨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关于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 年1 月,采用Rev Man 5.3和Stata 14.0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累计老年糖尿病患者共4 016例,其中衰弱人数共 711例(17.70%)。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6, 95%CI:1.08~1.24)、糖化血红蛋白(OR=2.59, 95%CI:1.18~5.70)、营养不良(OR=7.57, 95%CI:6.51~8.81)、抑郁(OR=2.20, 95%CI:1.47~3.30)、女性(OR=3.02, 95%CI:1.68~5.42)、多病共存(OR=1.57, 95%CI:1.35~1.82)、并发症(OR=3.49, 95%CI:1.61~7.53)、认知(OR=2.14, 95%CI:1.30~3.51)(P<0.05)是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发生的主要因素。 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衰弱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老年衰弱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质量指标计算综合得分,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例信息;基于非小细胞肺癌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患者治疗质量综合得分;建立以综合得分为因变量、影响因素为自变量的Beta回归模型,进行治疗质量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收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7例;治疗质量综合得分为(0.768±0.118)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工作、医保状况、合并症、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清扫及癌症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OR=0.761,95%CI:0.678~0.854)、有工作(OR=0.783,95%CI:0.647~0.947)、有合并症(OR=0.703,95%CI:0.618~0.800)、癌症晚期(OR=0.458,95%CI:0.345~0.609)患者综合得分较低;新农合医保(OR=1.563,95%CI:1.278~1.912)、组织学中低分化(OR=1.292,95%CI:1.020~1.638)、实施淋巴结清扫术(OR=1.288,95%CI:1.007~1.665)的患者治疗质量较高。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提示:减轻职业压力、提高患者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率、提高罹患合并症的患者及癌症晚期患者的指标依从率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质量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 在线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0年2月28日发表的与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相关文献,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4.51,95%CI:1.85~10.96)、病程≥5年(OR=4.32,95%CI:3.04~6.14)、复治肺结核(OR=5.82,95%CI:3.08~11.00)、病变累及肺野数≥3个(OR=2.82,95%CI:2.33~3.42)、有肺部空洞(OR=3.44,95%CI:2.06~5.75)、合并糖尿病(OR=2.05,95%CI:1.75~2.42)、侵入性操作(OR=6.42,95%CI:4.54~9.08)、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OR=4.52,95%CI:1.79~11.39)、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OR=3.74,95%CI:2.26~6.19)、痰涂片阳性(OR=0.49,95%CI:0.28~0.87)与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相关;性别与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未见明显关联(P=0.066)。 结论 高龄、病程长、复治肺结核、病变累及肺野数多、有肺部空洞、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肺结核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陈基娜  叶鑫武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0):1157-1160
目的 调查温州地区养老院老年抑郁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温州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11个养老院750例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随后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抑郁量表(GDS-30)对本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养老院老年抑郁状况相关因素。 结果 本研究750例调查对象中,500例老年人无抑郁症状,250例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抑郁发生率为33.33%,其中轻度抑郁180例(24.00%),中重度抑郁70例(9.3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OR=6.398,95%CI:3.471~11.793)、年龄(OR=3.080,95%CI:2.459~3.860)、慢性病种数(OR=5.726,95%CI:3.691~8.882)、有无固定经济来源(OR=5.392,95%CI:3.880~7.495)与养老院老年人发生抑郁相关(P<0.05)。 结论 温州地区养老院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并且受婚姻状况、年龄、慢性病种数、有无固定经济来源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是否增加儿童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自2014年9月—2015年8月从北京市16个社区入组符合标准的儿童2 275名,从新生儿期随访至3岁。结果 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儿童在1、2、3岁时的BMI均高于非暴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2.01,95%CI:1.40~2.89)、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09,95%CI:1.06~1.13)、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1,95%CI:0.99~1.03)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83,95%CI:0.71~0.98)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66,95%CI:1.07~2.58)、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2,95%CI:1.00~1.0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1,95%CI:0.49~0.75)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61,95%CI:0.45~0.8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89,95%CI:1.23~2.91)、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也是儿童3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6,95%CI:0.54~0.81)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55,95%CI:0.40~0.75)是儿童3岁时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辅食添加时间与3岁内儿童超重肥胖无相关性。结论 为了减少儿童在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应严格控制孕妇孕前和孕期的体重,尽可能地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我国青少年失眠症状与学校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上海市4 966名青少年进行失眠症状和学校表现的横断面调查。采用青少年睡眠障碍问卷(ASDQ)和学业成绩教师评估问卷(TSAF)分别对青少年失眠状况和学校表现进行评估。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15.59±2.04)岁,男性占49.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失眠症状与青少年学校表现相关,具体因素有入睡困难与注意力不集中(OR=1.30,95%CI:1.11~1.52,P=0.001)、学业成绩差(OR=1.24,95%CI:1.06~1.45,P=0.007)及人际交往受挫(OR=1.26,95%CI:1.08~1.48,P=0.003);睡眠维持障碍与注意力不集中(OR=1.25,95%CI:1.06~1.46,P=0.007)和学习自觉性差(OR=1.22,95%CI:1.04~1.44,P= 0.017)相关;再次入睡困难与学习自觉性差(OR=1.20,95%CI:1.00~1.45,P=0.048)相关。结论 青少年失眠症状与学校不良表现具有相关性,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及时进行筛查和干预,以促进青少年睡眠健康和学校表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该项目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入户调查。选取数据库中2 816名65岁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2 816名失能老年人中有抑郁倾向的有611人,占比21.7%。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农村(OR=1.370,95%CI:1.025~1.832)、居住区域为西部(OR=1.416,95%CI:1.068~1.878)和中部(OR=1.273,95%CI:1.013~1.600)、无配偶(OR=1.449,95%CI:1.106~1.898)、从不锻炼(OR=1.899,95%CI:1.325~2.721)是失能老人抑郁的危险因素;自评健康好(OR=0.434,95%CI:0.325~0.578)、睡眠质量好(OR=0.488,95%CI:0.375~0.634)、无慢性病(OR=0.750,95%CI:0.605~0.930)是失能老人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 失能老年人抑郁状况较差,应加强对失能老人心理健康的关注,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失能老年人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不同地域老年人抑郁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中60岁及以上人群,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抑郁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老年人抑郁总体检出率为40.17%,西部(46.76%)、中部(40.73%)、东部(32.98%)。结果显示健康状况差(OR=4.379,95%CI:3.655~5.245)、失能(OR=2.150,95%CI:1.909~2.421)、女性(OR=1.585,95%CI:1.417~1.771)等与老年人抑郁有关,也是地域间共有影响因素。患慢性病(OR=1.362,95%CI:1.115~1.662)是东部影响因素;非婚状态(OR=1.314,95%CI:1.058~1.630)、有社交活动(OR=0.787,95%CI:0.654~0.945)是中部影响因素;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OR=0.699,95%CI:0.521~0.936)是西部影响因素。结论我国老年人抑郁检出率较高,且不同地域间抑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制定心理健康干预策略时要注重地域中各具特色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湖北省抽样点荆门市东宝区、黄冈市蕲春县老年人2015—2018年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受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依据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2015年基线调查在湖北省抽取2个代表点共计4 041名研究对象,2018年随访,剔除2015年基线ADL已受损对象及3年间失访、死亡、数据不完整人群,最终纳入2 927名≥6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影响因素。 结果 湖北省抽样点老年人3年ADL累计受损发生率为5.47%,3年基本生活能力(basic living ability scale,BADL)累计受损率为1.91%,3年仅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fe scale,IADL)累计受损率为3.5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增加(70~79岁OR=1.784,95%CI:1.208~2.634;≥80岁OR=3.124,95%CI:1.859~5.25)、自评生活状态不太好(OR=3.201,95%CI:1.805~5.678)、自觉家庭累赘感(OR=3.532,95%CI:2.01~6.205)、听力受损(OR=4.787,95%CI:1.978~11.588)、脑卒中(OR=3.571,95%CI:2.00~6.377)及一年内跌倒3次及以上(OR=6.226,95%CI:1.333~29.072)是老年人ADL受损发生的危险因素,城市居住(OR=0.418,95%CI:0.272~0.64)、非文盲(OR=0.546,95%CI:0.368~0.809)、喜欢参与社会活动(OR=0.417,95%CI:0.293~0.593)为老年人ADL受损发生的保护因素。14项功能受损率中,BADL功能受损排名第一的为如厕(2.25%),IADL功能受损排名第一的为打理钱财(3.59%)。除服药外,每一项IADL功能的受损率均高于BADL功能的受损率。 结论 改善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应重点关注农村居住、高龄、文盲、自评生活状态不佳、自觉家庭累赘感,不喜社交、患有听力受损、脑卒中及一年内多次跌倒的老年人群,建议尽早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高这一群体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沈阳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持和改善农村地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对抽取的沈阳市苏家屯的一个村中居住5年及以上、未患老年痴呆的65岁以上老人开展面访调查,收集其抑郁症状、认知功能状态、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个人生活方式及社会心理因素等方面的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沈阳市农村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1.2%。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地区,与老年人抑郁症状有关的影响因素依次为自立(不好vs.好:OR=3.84,95%CI:1.64~9.03),慢性病罹患(有vs.无:OR=3.81,95%CI:1.80~8.07),娱乐活动参与(否vs.是:OR=3.72,95%CI:2.06~6.74),婚姻状况(离异/未婚/分居/丧偶vs.已婚/同居:OR=3.13,95%CI:1.67~5.88),担心跌倒(是vs.否:OR=2.79,95%CI:1.37~5.67),子女孝顺(否vs.是:OR=2.34,95%CI:1.19~4.62),睡眠质量(不好vs.好:OR=2.27,95%CI:1.27~4.08),经常看电视(否vs.是:OR=2.15,95%CI:1.14~4.03)。结论 2013年沈阳市农村无认知功能障碍老人的抑郁症状水平较高,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人口学特征亦对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浏阳市成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对健康状况自我评价的影响。 方法 利用“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浏阳市项目点59 916名30~79岁常住居民有效基线调查数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对象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 共分析调查对象59 916人,平均年龄(51.57±10.54)岁,文化程度以高中为主,占58.6%,67.4%的居民年收入在2~4万之间。92.88%的人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好,7.12%评价较差。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患病率分别为33.7%、3.46%、7.36%,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女性均高于男性(均P<0.01),慢阻肺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高血压知晓率、糖尿病知晓率分别为36.70%和55.00%。健康状况自评情况在不同年龄组、性别、婚姻状况、医保情况、是否患慢性病之间等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糖尿病对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为差的风险最大(OR=2.95,95%CI:2.61~3.33),其次为慢阻肺(OR=2.59,95%CI:2.35~2.84),高血压(OR=1.55,95%CI:1.44~1.67)。男女性慢性病患者均认为糖尿病对自我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女:OR糖尿病=3.04, OR慢阻肺=2.69,OR高血压=1.39,男:OR糖尿病=2.84, OR慢阻肺=2.59,OR高血压=1.83)。年龄大、单身是影响自我健康状况好的危害因素。有医保、收入越高、体重指数大是自我健康状况的保护因素。 结论 慢性病患者其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明显差于正常人群;糖尿病对居民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影响最大,高血压的危险性可能被低估。需加强健康生活方式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综合评价我国结核病发病危险因素,为展开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以“结核病”、“危险因素”等为检索词,通过Pubmed/Medline、EMBASE、CNKI等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22篇,研究对象11 004名。各相关因素合并后的OR值及95%CI分别为结核(tuberculosis, TB)接触史3.13(2.73~3.60)、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93(1.78~4.82)、吸烟1.72(1.39~2.12)、劳动强度大2.29(1.80~2.90)、饮酒1.29(0.93~1.79)、经济收入低1.73(1.41~2.12)、人际交往多1.96(1.65~2.33)、居住条件差1.16(1.10~1.23)、负性生活事件1.92(1.09~3.39)、TB认知差2.07(1.68~2.54)、卡痕0.35(0.25~0.50)、卡介苗接种史0.60(0.47~0.76)、文化程度高0.58(0.51~0.65)、体育锻炼0.35(0.14~0.87)、家庭有结核病人2.12(1.54~2.93)。 结论 TB接触史、低BMI、吸烟、劳动强度大、经济收入低、人际交往多、负性生活事件、TB认知差、家庭有结核病人等因素与结核病发病密切相关,应针对以上因素,在TB高危人群中开展有效的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国不同地区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8年CHARLS第四次调查,将中国28个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依据安德森模型对19 136例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探讨。结果 我国中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44.7%,其中,西部地区慢性病患病率最高(47.3%),四周就诊率最高(18.2%); 不同地区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东部地区,女性(男性OR=0.782,95%CI:0.675~0.905)、文化水平较高(OR=1.853,95%CI:1.197~2.869)、丧偶者(OR=1.317,95%CI:1.081~1.605)四周就诊的可能性增加; 在中部地区,参加城镇职工医保(OR=2.094,95%CI:1.123~3.903)或新农合(OR=1.952,95%CI:1.069~3.563)、轻度失能(OR=1.440,95%CI:1.099~1.885)的居民四周就诊的可能性增加; 在西部地区,女性四周就诊的可能性高于男性(OR=0.718,95%CI:0.628~0.821); 三个地区均显示自评健康状况越差、慢性病患者四周就诊的可能性更高(P<0.05)。结论 我国不同地区中老年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自评健康状况和慢性病是三个地区四周就诊率相同的影响因素因此,在配置门诊医疗资源时,应针对不同地区的中老年人群特点进行合理倾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甘肃省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传染病的预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两个城市社区和两个行政村4个调查现场共计1 000名15~69岁常住居民采用《公众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测试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甘肃省定西市城乡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具备率为4.0%;意识素养、知识素养、技能素养、行为素养、信息素养具备率分别为38.3%、6.4%、6.1%、10.6%和10.9%。农村地区(1.3%)、汉族(3.6%)、不识字/识字很少(1.6%)、农民(1%)、月收入低于1 000元(0.9%)和身体自评状况不好者(1.9%)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影响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的是民族、职业和自评身体状况,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素养高于其他人群(OR=6.526,95%CI:1.743~24.442), 汉族居民传染病知识素养具备率低于少数民族(OR=0.085,95%CI=0.017~0.430),身体状况不好的居民要比身体状况好的居民更有可能具有传染病健康素养。 结论 甘肃省定西市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以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家庭收入低、汉族农民等人群为重点,进一步加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