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内镜形态、病理特点及治疗安全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105例LS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完整、整块切除的病理特点(即非浸润性的低度异型性肿瘤、非浸润性的高度异型性肿瘤、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混合型腺瘤和浸润癌)与患者的年龄、病变部位、大小、内镜形态的相关性及内镜治疗安全性。结果结直肠LST男女发病比例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及以下发病率31.43%(33/105),60岁以上发病率68.57%(7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T直肠好发,发病率为46.67%(49/105),其次升结肠,发病率为28.57%(30/105),直肠与降乙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与降乙结肠、横结肠、升结肠发生非浸润性的高度异型性肿瘤和浸润癌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G)浸润癌发病率3.61%(3/83);非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NG)浸润癌发病率22.73%(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变最大直径20 mm浸润癌发病率5.66%(3/53),病变最大直径≤20mm浸润癌发病率9.62%(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类型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发病率39.05%(41/1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及以上(HGIN、包含浸润癌),发病率60.95%(64/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T-G与LST-NG发生LGIN、HGIN、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混合型腺瘤概率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ESD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2.86%(3/105)、迟发性穿孔发生率0.95%(1/105),经内镜下止血、荷包缝合穿孔部位痊愈,未中转外科手术治疗。非浸润性肿瘤ESD术后病理提示:2例水平切缘可见低级别管状腺瘤,1例水平切缘不肯定,6个月~1年复查内镜3例均复发。浸润癌8例,侵犯黏膜下层,水平切缘、基底切缘均干净5例,未追加外科手术;侵犯黏膜下层,脉管可见癌栓,水平切缘、基底切缘均干净2例,1例追加外科手术病理未见明确癌残留,脉管内未见癌栓,肠系膜淋巴结未见癌转移,1例放弃外科手术。结论 LST发病率与年龄和部位有关,浸润癌的发生与生长形态特征有关;60岁以上患者非浸润性的高度异型性肿瘤及浸润癌发病率高,尤其内镜表现为LST-NG的发生浸润癌概率高。内镜下治疗LST创伤小、安全、有效,术后病理能提供预后及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的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预切开内镜黏膜切除术(Pre-cut-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共有65例直径2.0 cm的LST病变纳入研究,治疗前采用染色放大内镜或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观察病灶黏膜,完成内镜评估和病理诊断证实符合内镜下治疗指证。研究分析LST病灶直径、病灶部位、内镜分型和病理结果,统计观察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随访观察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65例结肠LST肿瘤直径2.0~5.0 cm,平均直径(2.4±1.7)cm,病灶部位直肠28例(43.1%),乙状结肠11例(16.9%),降结肠6例(9.2%),结肠脾曲2例(3.1%),横结肠9例(13.8%),结肠肝曲4例(6.2%),升结肠2例(3.1%),盲肠3例(4.6%)。LST内镜分型中形态呈颗粒均一型23例(35.4%),结节混合型27例(41.5%),扁平隆起型13例(20.0%),假凹陷型2例(3.1%);LST病理结果 :管状腺瘤12例(18.5%),管状绒毛状腺瘤19例(29.2%),绒毛状腺瘤26例(40.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7例(10.7%),黏膜内癌1例(1.5%)。65例LST病灶均应用Pre-cut-EMR成功切除,手术时间20~45 min,平均时间(18.0±11.7)min,整块切除率100.0%,完全切除率100.0%,术中即刻出血5例(7.7%),术后7天内迟发出血1例(1.5%),无1例发生穿孔。术后随访3~6个月,复查肠镜所有病例均无复发。结论应用Pre-cut-EMR能完全切除直径2.0 cm的LST病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巨大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50例病灶直径4 cm的结直肠LST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LST形态分型、部位、病理结果、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并发症。结果 150例患者中,颗粒型87例(58.0%),非颗粒型63例(42.0%)。部位分别为直肠109例(72.7%),乙状结肠13例(8.7%),降结肠5例(3.3%),横结肠8例(5.3%),升结肠13例(8.7%),盲肠2例(1.3%)。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3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4例,黏膜内癌7例,黏膜下癌16例。整块切除率为92.7%(139/150),完全切除率89.3%(134/150)。术中出血8.0%(12/150),术后出血1.3%(2/150),穿孔率为2.0%(3/150),术后狭窄2.0%(3/150)。结论非颗粒型巨大结直肠LST恶变率大。ESD治疗巨大结直肠LST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s,LST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例直肠L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直肠黏膜表面形态对LSTs进行分型,统计肿瘤大小、形态特征、病理特点以及ESD治疗的切除率和手术时间,并且随访分析手术后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20例中,LSTs分型为颗粒型8例,非颗粒型12例;腺瘤伴有低级别瘤变1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管状绒毛状腺瘤7例,管状腺瘤13例;平均病变直径为(33.9±11.5)mm;ESD治疗时整块、完整切除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为(40±15)min。手术后,出血发生率为10%(2/20),无穿孔发生;在平均12.6个月随访时间内,未发现复发。结论:ESD治疗直肠LSTs病变的整块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ESD是治疗直肠LSTs(尤其是病变直径大于2 cm、具有较高恶变潜能的LSTs)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肠镜检查发现的LST 35例,记录所有LST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及内镜下大体分型,所有病例均行放大内镜观察病变表面的黏膜腺管开口(pit)形态,35例LST患者中,33例接受内镜下治疗,其中17例行黏膜剥离切除术(EMR)切除病变,11例黏膜剥离分片切除术(EPMR)切除,5例经内镜黏膜剥离术(ESD)切除,2例有恶变行手术治疗。结果:常规肠镜检查中LST病变检出率为0.7%。病变分布:35个LST病变中,直肠17例,乙状结肠11例,横结肠1例,升结肠6例。35例中腺瘤27例,其中绒毛状腺瘤19例,管状腺瘤8例;增生性息肉8例。6例绒毛状腺瘤伴有癌变,直径均〉20 mm,24例病理表现为异型增生,其中中度以上异型增生17例。结论:大肠LST病变在我国有较高的检出率,其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特殊性,癌变率较高,EMR,EPMR或ESD治疗LS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内镜活检病理与内镜切除术后病理的差异,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以及内镜活检的局限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结直肠息肉样病变52例,内镜活检病理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以及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所有患者根据内镜下分型及大小选择不同的内镜下切除方式: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特点、活检病理及内镜切除术后的病理差异,分析病理结果发生显著差异的危险因素。结果52例患者中,24例的活检病理与内镜切除病理存在差异,总体差异率为46.2%。其中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LGIN以及HGIN活检与内镜切除病理的差异率分别为20.0%、42.9%、44.4%及54.5%。直径大于2.0 cm和病变表面充血是影响病理学差异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内镜活检对于结直肠息肉样病变性质的判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警惕其对结直肠癌前病变及癌变的延迟诊治以及漏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直径 ≥ 30 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内镜下表现,并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94例在该院行ESD治疗的直径 ≥ 30 mm结直肠LS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组( ≥ 60岁)49例,中青年组(30~59岁)45例。记录LST形态、部位、大小、ESD术后并发症、标本切除完整性、术后切缘情况和随访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ESD整块切除手术。老年组结直肠LST的平均大小为(43.10±18.49)mm,中青年组LST的平均大小为(43.27±21.43)mm,两组病灶均以直肠多见,镜下类型以结节混合型(LST-G-NM)多发,两组病灶平均大小、LST分布及形态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老年组7例术中穿孔(14.3%),3例术后并发出血(6.1%),中青年组1例术中穿孔(2.2%),2例术后并发出血(4.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病理均以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多见,老年组中1例切缘阳性(2.0%),中青年组5例切缘阳性(11.1%),两组术后病理及切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94例患者中86例完成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1个月,无病灶残留或复发。结论 老年结直肠大面积LST的内镜下表现与中青年患者相似,ESD治疗老年结直肠大面积LST安全、有效,且中远期效果与中青年患者相当。  相似文献   

8.
窄带成像内镜下结直肠腺瘤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窄带成像内镜(NBI)下结直肠腺瘤表面特征,评价NBI在鉴别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结直肠息肉患者纳入该研究,将NBI内镜下病变黏膜表面形态分四型,以病变切除后的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黏膜表面形态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的关系.另外,取30张图像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评价.结果 对入选的156例患者259个病变包括增生性息肉105个,结肠腺瘤154个进行NBI检查,增生性息肉主要表现为Ⅰ型(81/105),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以Ⅱ型为多(96/120),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腺瘤以Ⅲ型和Ⅳ型为著(24/34).Ⅰ型预测增生性息肉即区分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7.1%、90.9%,Ⅱ型微血管形态预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0%、79.1%,Ⅲ型和Ⅳ型预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0.6%、93.3%.观察者间一致性评价结果示kappa值0.784(CI,0.635,0.915),提示评价强度为较好.结论 结直肠腺瘤在NBI下有腺管开口形态和微血管形态的显著特征,借此可区分结直肠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为内镜实时诊断及治疗结直肠病变提供了有利工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性肿瘤(LST)在放大窄带成像(ME-NBI)下的腺管开口类型、毛细血管分型与病理类型的关系,评估ME-NBI对LST病理类型的预测价值,以更好地选择LST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检出的具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且诊断为LST的病历,收集相关病历的发病部位、年龄、大小、内镜下形态、腺管开口类型、毛细血管分型和病理类型,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LST内镜下不同分型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直径、病变部位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与腺管开口、毛细血管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ME-NBI能有效预测LST病理类型,以更好地选择LST的治疗方案,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直肠部位及内镜下分型为结节混合型(LST-G-M)的LST易癌变,在肠镜检查时要特别注意直肠部位的病变及LST-G-M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子放大肠镜联合内镜分光比色技术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3026例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中发现扁平病变和黏膜异常者用放大肠镜联合智能分光比色技术进一步检查,确定病变范围后用EMR或ESD技术切除病灶,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 3026例中发现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21例,病灶23个,其中管状腺瘤5例,管状绒毛状腺瘤9例,绒毛状腺瘤5例,腺癌4例。其中11例合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合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灶位于直肠9例,乙状结肠6例,降结肠4例,横结肠3例,升结肠1例。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ⅢL型6例,ⅢS型1例,ⅢL+Ⅳ型4例,Ⅳ型9例,ⅤA型3例。内镜分光比色技术判断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腺瘤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为89.5%,准确率为87%。结论放大内镜联合内镜分光比色技术对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直肠巨大广基息肉(基底直径≥2cm)的治疗价值.方法:通过对21例行ESD治疗的直肠巨大广基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ESD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1例病变基底直径在2~4cm之间,其中2~3cm的15例,>3 cm的6例,位于距肛缘4~15 cm之间.20例病变一次性完整剥离,1例转外科手术,ESD治疗成功率95.2%.ESD治疗时间43~ 139 min(平均87 min).并发穿孔1例,迟发性出血4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ESD术后病理示管状腺瘤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12例,绒毛状腺瘤4例,其中2例伴癌变,8例伴腺体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0例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切除标本基底及边缘均无病变组织残留.术后所有患者定期随访(>6个月),无残留及复发病例.结论:ESD可切除范围广,局部复发率低,对直肠巨大广基息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钟碧波  钟芳 《临床医学》2011,31(7):68-70
目的分析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临床特征,评估其内镜下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孝感市中心医院进行的4636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发现病灶后均进行黏膜染色,记录患者的发病年龄以及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病理分析及随访结果。结果 4636例患者共检测出LST 32处,其中颗粒均一型10个(46.6%),结节混合型15个(25.9%),平坦隆起型6个(18.1%)、假凹陷型1个(7.8%)。病变分布:直肠15个(46.8%),乙状结肠6个(19.7%),降结肠5个(15.6%),横结肠3个(0.09%),升结肠3个(0.09%)。病理检查:32处病变中,管状腺瘤6例,绒毛状腺瘤14例,管状绒毛状腺瘤9例,锯齿状腺瘤3例,其中有3例合并早期癌变,2例为黏膜内癌,1例为sm1癌。结论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作为一种新型的大肠肿瘤,不同于一般的腺瘤,需引起内镜医师的重视。结合染色内镜,对LST进行内镜下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良恶性病变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p53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30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8例结直肠腺癌FHIT及p53的表达.结果:FHIT在正常结直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直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90.0%、73.3%、44.1%,癌组织显著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P<0.005);p53在结直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P<0.005).p53与结直肠腺癌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P<0.01),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135);FHIT与各临床病理特征均相关(P<0.005).FHIT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5,P=0.000).结论:FHIT基因缺失和p53基因突变在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腺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下醋酸联合亚甲蓝染色对胃黏膜隆起型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因各种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者,发现胃黏膜隆起型病变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亚甲蓝、醋酸、醋酸联合亚甲蓝染色(简称联合组),然后活检或镜下切除后做病理检查。结果共入选270例,每组90例。联合组中12例出现喷洒染色剂后黏膜退色,其早期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现率为33.3%(4/12),33.3%(4/12);25例出现喷洒染色剂后黏膜着色不良,黏膜表面腺管开口紊乱,其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发现率之和为72.0%(18/25)。联合组共检出癌5例(5.6%)、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5.6%),肠上皮化生21例(23.3%)。结论内镜下醋酸联合亚甲蓝染色可提高胃黏膜隆起型病变患者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黏膜退色可提高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黏膜着色不良对于肠上皮化生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并可以为内镜下切除病变范围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放大肠镜在结直肠平坦型病变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对87例结直肠平坦型病变患者进行黏膜染色后的放大观察,按工藤( KUDO)分型对腺管开口进行分型诊断,同步对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标本送病理检查,将内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共检出结直肠平坦型病变87例,其中炎性病变27例,增生性病变13例,管状腺瘤13例,绒毛状腺瘤24例,混合型腺瘤6例,结肠癌4例.非肿瘤性痛变腺管开口以Ⅰ、Ⅱ型为主,瘤性病变以Ⅲ、Ⅳ、Ⅴ型为主,其中ⅤA常为早期癌,ⅤN为浸润癌.对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未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通过放大肠镜观察结直肠平坦型病变的腺管开口,对于判断瘤性、非瘤性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内镜可以完成对大部分病变的同步、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16.
106例大肠平坦型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大肠平坦型病变的临床特征,以探讨对大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肠隆起型和平坦型病变,对其好发年龄、发生部位、直径、病理进行比较。结果:2966例患者中检出大肠病变939例,隆起型病变占58.68%(551/939),平坦型病变占11.29%(106/939)。平坦型病变的平均年龄为(51±13.65)岁,隆起型病变平均年龄为(47±16.41)岁。平坦型病变直肠占33.96%,隆起型病变的直肠占21.786%。平坦型病变直径为(17±9.7)mm,隆起型为(28±7.3)mm。平坦型病变癌变率为4.72%,隆起型为3.09%。结论:大肠平坦型病变有恶变潜能,对其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势必会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放大肠镜与染色技术在诊治早期结肠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肠息肉大小、表面结构形态和病理组织学关系,提高对大肠癌早期病变的检出率及实时诊治水平。方法对60例85枚大肠息肉用0.4%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形态,在根据工藤法基础上增加了混合型,Ⅰ、Ⅱ型为非瘤性息肉,ⅢL、ⅢS、Ⅳ及混合型为腺瘤性息肉,ⅤI、ⅤN型为癌变,比较息肉腺管开口形态与息肉形态、大小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带蒂息肉多为Ⅰ、Ⅱ型(11/14),ⅢL、ⅢS、Ⅳ、ⅤI、ⅤN及混合型主要为亚蒂和广基息肉(49/71),ⅤI、ⅤN型均伴有糜烂、溃疡和质地脆;小于1.0cm息肉多见于Ⅰ、Ⅱ型(28/37),Ⅲ、Ⅳ、Ⅴ及混合型多大于1.0cm(45/52);炎性、增生及幼年性息肉中非瘤性形态分型85.7%,瘤性形态分型14.3%;腺瘤中非瘤性形态分型6.1%,瘤性形态分型93.9%。分型判断瘤性和非瘤性息肉的敏感性为92.2%和85.3%,特异性为87.9%和90.4%,其诊断准确性为90.2%。结论放大内镜结合黏膜染色分析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形态,能有效鉴别大肠非瘤性息肉、腺瘤和癌,在检查过程中实时地有效地选择性处理大肠息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不同亚型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PCR法对158例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中HPV感染率46.84%(74/158)。感染比例最高的亚型是HPV16(36.48%),其次分别是HPV52(21.62%)、HPV58(13.51%),在感染者中,HPV单一亚型感染率为75.68%(56/74),HPV多亚型感染率为24.32%(18/74)。结论该研究中CIN患者HPV感染的常见亚型是16、52、58,HPV-DNA的分型检测对预测病变进展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内镜下分片冷切除术治疗最大径≥20 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接受诊治的最大径≥20 mm的结直肠LST患者。病变黏膜下注射染色剂后,采用圈套器进行内镜下分片冷切除。主要研究终点指标为内镜切除术后6个月病变复发率;次要研究终点指标为不良事件(如出血、穿孔)发生率等。结果 共13例患者纳入研究,病灶平均最大径为2.3(2~3.3) cm。13例肿瘤均成功完成内镜下分片冷切除,平均分片4.2(2~7)片,手术平均时间为16.1(7~31)min。术中出血1例,经金属夹夹闭成功止血;未出现深层损伤、迟发性出血和迟发性穿孔。所有患者均于术后第6个月接受监测性结肠镜检查,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内镜下分片冷切除术治疗最大径≥20 mm结直肠LS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定义是LST病变直径10mm以上,呈侧向扩展而非垂直生长的一类表浅型病变,包括颗粒集簇样及非颗粒型病变。这类肿瘤与结肠癌关系密切,临床必须高度重视。随着本院内镜技术的发展,本科通过内镜常规染色、超声内镜确定病变范围及侵犯深度,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