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研制中医脾系问诊信息规范化采集系统,探讨计算机技术对中医问诊数据规范化管理的实用性与可行性。方法基于中医脾系问诊量表,结合中医临床诊疗习惯,研制中医脾系问诊信息采集系统。系统界面采用 B/S架构,借助计算机编程语言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储存、查询、导出和打印等功能,并通过调用正确的算法程序对目标数据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采集软件已初步实现脾系疾病中以问诊为主的四诊信息数据的采集与储存,能较好满足病例数据的查询、删改、数据导出、打印等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医脾系问诊采集的规范化和客观化。结论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中医问诊数据规范化管理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可作为今后中医四诊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数据科学的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于中医四诊疗法为当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为了解中医四诊数字化信息采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为进一步构建完善真实世界中医药数据科学的研究提供依据,结合近20年的文献,概述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以及四诊合参在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平台等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研究现状。其中望诊数字化信息获取主要体现为面诊、舌诊与目诊的数字化,闻诊为声诊、嗅诊的数字化,问诊为临床电子病历、量表与问诊系统研发的数字化,切诊主要从脉波数字化理论标准化研究、脉象传感器与脉诊设备的使用场景论述。最后,结合中医四诊数字化的研究现状对采集信息的智能设备方面和四诊信息融合与应用于临床诊疗两个方面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总结与展望,期望能够为今后的四诊数字化提供思路与启发。数据科学与中医药的结合将更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创新与长远发展,信息采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中医四诊的过程中,使中医诊疗技术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中医整体治疗水平并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对具有中医脉诊内涵的脉象客观化信息进行采集是研制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脉诊仪的前提,总结古今中医脉象信息采集方法及西医对血管信息的认识,综述现阶段不同脉象信息采集工具对脉象信号的辨识及其与中医脉象信息的对应关系,对中医脉诊理论指导下的脉象信息采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21篇。  相似文献   

4.
脉象信息的定量描述是脉诊客观化研究的必经之路,为此,各种脉象采集设备应运而生,脉象采集设备的研发大大推动了脉诊客观化进程,然而目前的研究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为了使得脉象采集设备能真正的为临床服务,通过对中医脉象采集设备研究及市场化产品等的论述,分析了脉象采集设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了运用单一或者几个特征指标来描述脉象信息还远远不够,只有基于中医系统、辨证两大基本理论,遵循“位、数、形、势”脉诊纲要,结合不同的信息采集手段,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信息进行挖掘,才能进一步促进脉诊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的方法与原则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诊信息是疾病表现于外的信息的抽象概括,其质与量关系到对疾病的分析和判断。以整体观念为基础,中医诊断分别从望、闻、问、切4条不同途径诊察和收集病情信息,其原理是"司外揣内"。目前,临床四诊信息采集的不全面、不可靠已经成为影响中医辨证的突出问题,故在进行四诊信息采集时既要重视不同诊法的特殊性,又要强调诊法合参的"全面性",更提倡借助于现代系统科学技术,实现中医诊断客观、量化,以保证信息采集过程的"规范性"和所采信息的"准确性"。因此,文章再次梳理中医四诊的含义,从不同角度、多个层次详细解释了四诊信息采集需遵循全面、规范、准确的原则,为进一步规范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促进辨证的正确性提供理论与可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梳理了最近10年关于中医面诊信息采集与识别方法研究的报道,对中医面诊信息的采集环境、面部分割方法、特征提取与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列举了一些基于现代面诊技术的临床应用实例。同时对中医面诊信息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为其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现代物理、电子信息技术、传感技术、智能化数码成像采集技术,综合中医四诊,建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回顾性证候研究数据库。方法:选择全国18家传染病院中西医结合科或综合性中医院肝病科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库进行在线数据收集管理及分析处理。结果:制定一套规范化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临床信息采集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病例剔出标准。结论:对复杂的临床信息进行标准化、要素化,结合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情况,初步形成了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回顾性证候研究数据信息平台,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的诊治和科研顺利开展提供信息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中医面色诊信息采集与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中医面色诊的规范化采集环境和客观识别方法,实现中医面色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比较各种人造光源,建立面色诊采集环境和临床面色判读量表;采集典型面色样本,结合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种信息处理方法对面部颜色信息进行识别。结果:①研制了符合中医特点的以LED光源为照明光源的面色诊采集暗箱;②确定了符合中医理论的,临床专家认可的中医面部五色分类判读量表;③建立了面色诊颜色客观自动识别的方法,确定各类面色在色彩空间中的范围,初步研制中医面色识别分析系统。结论:该方法实现了中医面色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克服了传统中医望面色无客观量化标准和存在主观性的不足,增强了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的规范化和准确性,提高了辨证诊断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中医面色诊信息采集与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中医面色诊的规范化采集环境和客观识别方法,实现中医面色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比较各种人造光源,建立面色诊采集环境和临床面色判读量表;采集典型面色样本,结合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种信息处理方法对面部颜色信息进行识别。结果:①研制了符合中医特点的以LED光源为照明光源的面色诊采集暗箱;②确定了符合中医理论的,临床专家认可的中医面部五色分类判读量表;③建立了面色诊颜色客观自动识别的方法,确定各类面色在色彩空间中的范围,初步研制中医面色识别分析系统。结论:该方法实现了中医面色诊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克服了传统中医望面色无客观量化标准和存在主观性的不足,增强了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的规范化和准确性,提高了辨证诊断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望、闻、问、切是中医采集患者临床信息最基本的四种方法,依靠这四种方法将病人的病情进行收集,进而辨证施治。望诊作为四诊采集的第一步,以通过对患者直观信息的采集,快速对患者作出基本判断为优势,被称为四诊之首。但临床中不能单纯依靠某种诊断方法,而是需要四种方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即为四诊合参,通过四诊合参使辨证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医脉象的多信息特征,在超声图像动态分析和识别技术的基础上,将B型超声与柔性传感器结合构建了脉诊复合信息检测系统,对超声波动态图像、压力脉搏波、光电容积脉搏波和心电图进行信息整合,并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综合分析,建立了脉象特征分析方法,形成了描述中医脉诊“位数形势”4种属性的优化解决方案。应用此系统采集了健康人的多信息脉象数据,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新的脉诊客观化方法切实可行,取得了预期效果,为中医临床的脉诊客观化研究和中医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特征数据。  相似文献   

12.
选取国家脑病研究中心确诊的脑梗后抑郁(PSD)病例,从脑梗后抑郁患者四诊信息特征的提取与识别入手,采用BD-SZ四诊合参辅助诊疗系统完成对四诊信息的采集,建立数据库,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参考。在方法学突破以后,在BD-SZ基础上形成先进低成本、具有中医特色的对于PSD的诊疗技术。文章旨在借助四诊合参辅助诊疗系统对PSD的证候进行多模态识别,从而得出一种数字化、量化的PSD特征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中医药治疗前后的中医四诊信息、证型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利用中医舌面象一体仪、中医问诊量表、脉象仪、声诊信息采集系统、肺功能仪采集33 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治疗前后(1~5 个月)的四诊信息及肺功能指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治疗前后四诊参数和肺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哮喘患者经中医药治疗后面色及舌体子区域的颜色、苔色等均有显著变化的参数;哮喘患者声诊参数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哮喘患者经治疗后鼻塞等肺系症状出现的频率减少;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脉象参数差异不显著。哮喘患者治疗后FEV1.0%升高,说明哮喘患者通气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中医四诊客观化检测可为支气管哮喘中医证候诊断、病情演变观察以及临床疗效评价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中医诊断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开拓临证思维,强化临床实训,有必要在实践教学等方面加强培训,构建中医临床四诊技能训练平台实属必要和紧迫。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交互技术等,采集临床真实病人的四诊资料,建立了一个交互性强、学习效率高的个性化、开放性的网络化中医四诊技能综合训练与考核系统。通过该系统的训练,学生可自选路径、自定步调,真正由被动变为主动,较系统化地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中医四诊技能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范畴,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借助量化技术获得冠心病患者四诊信息,可以获得客观的中医诊断数据。本文对近期冠心病四诊客观化研究进展的文献进行了整理,通过中医四诊合参,四诊信息的客观化工作与冠心病的中医诊断、治疗相结合,以期为冠心病中医诊断和健康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基础,发展新时代下的中医四诊客观化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中医四诊信息采集方法进行归纳分类,并对当前现代化的四诊信息采集技术进行总结,各述优劣,以期两者可以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服务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疫一线,为中医抗疫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诊断依据。在中医思维的指导下,基于整体观念,通过四诊从精神、整体、功能层面把握人体的生命信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四诊信息的量化、规范化的研究正逐步推进,它克服了传统四诊信息采集主观性强的特点,同时借助于微观参数可以对收集的信息作补充,更好地提供辨证论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确保中医诊断的正确性,除了要求单诊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外,更重要的是四诊合参。中医四诊信息客观采集和分析系统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为开展四诊客观信息的融合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不同诊法设备分类标准不统一,信息来源存在差异,制约了四诊合参的融合。通过梳理近年来有关中医四诊包括望诊、闻诊、问诊、脉诊等方面的智能化研究,结合四诊合参智能化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的现状,提出尝试从多源数据融合角度,借助协同训练法、多核学习法、基于子空间学习法提升四诊合参的融合度及准确性,探寻四诊合参智能化的可能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上海绿谷公司员工健康状况及其可能表现出的主要中医证。方法:应用中医四诊信息化实验室自制的四诊信息采集量表(此量表已经过信度和效度考核)对148位上海市绿谷公司员工进行健康状况采集。信息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中analyze进行分析。结果:分别总结了员工出现的问诊症状、舌象、面色、脉象等信息的特点。结论:四诊合参的方式揭示了绿谷公司大部分员工的体质特点,并提示最可能会发生的证候类型。  相似文献   

20.
杜坚  陈群 《江西中医药》2010,41(1):45-47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与临床四诊信息的相互关系,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各证临床症状的相关程度及关键的证候特征,从而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编制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获取四诊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作为提取公因子的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依临床症状的相关程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采集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62项四诊信息,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各临床症状关系较为显著的有21个公因子,可反映原62个症状总信息量的70.197%。根据62个症状对21个公因子的作用大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可划分为四类,分别与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瘀证、肾虚血瘀证较为符合。结论: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可以获得慢性盆腔炎的基础证型及主要临床特征信息,对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证候辨证及其分类研究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