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历代医家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中药组方配伍规律。方法以健忘、多忘、痴、呆为检索词,检索《中华医典》中相关文献,筛选方剂信息并进行标准化处理,构建数据库,通过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方法挖掘方剂的中药组成和配伍规律。结果共选出449首与治疗老年性痴呆相关的处方,涉及中药682味。方中出现频次最高的单味药为人参(192),药对为人参、远志(182),3味药物组合为茯神、人参、远志(79),4味药物组合为远志、人参、茯神、甘草(37),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人参-远志、人参-甘草、人参-茯神等为临床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方剂中常用配伍。结论历代医家治疗老年性痴呆选药以补益、安神药物为主,其配伍组合合理,具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治疗产后身痛中医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中医治疗产后身痛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产后身痛治疗的文献,设定纳入标准并提取符合标准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并分析其用药频次、关联规则及新方剂。结果:从242条文献中筛选出产后身痛治疗方剂202个,涉及中药205味;频次≥11的药物45个,支持度个数为52的药物组合58个,关联规则(支持度个数52,置信度≥0.9)18条;新方核心组合25个,候选方剂6个。结论:产后身痛治疗方剂以黄芪桂枝五物汤、独活寄生汤为基本方加减,以补血补气药为主,常配伍发散风寒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天麻祛风通络配伍在痹病中的运用。方法: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天麻并主治痹病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天麻治疗痹病的常用配伍组合。结果:对筛选出的106首方剂进行分析,确定复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组方药类、常用配伍组合。结论:发散风寒药、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温里药是天麻祛风通络治疗痹病之常用配伍药类,防风、当归、牛膝、附子是其最主要的药物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痹、寒痹和湿痹方剂用药的配伍规律。方法筛选古籍中治疗风痹、寒痹和湿痹方剂,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次分析、假设检验与关联规则分析前30味高频药物,量化方剂性味归经并以此为变量对每类方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338首方剂,其中风痹122首、寒痹110首、湿痹106首。3类方剂中前30味高频药物中共有21味相同药物;均以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风痹发散风寒药、寒痹温里药、湿痹渗湿化湿药。寒痹中肉桂、附子、当归、牛膝、羌活、芍药、黄芪和湿痹中茯苓、白术使用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类药物。3类方剂均以微温为主,其次是温、平。每类方剂按药性聚为5个主类时治则分类清晰。结论风、寒、湿痹3类方剂用药相互兼顾又各具特色,多种数据挖掘方法结合能够全面分析痹证治则治法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中药方剂防治失眠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检索四大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药数据库)收录的失眠防治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筛选出失眠防治方剂进行组方配伍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收录失眠防治方剂期刊文献84条,方剂126个,涉及中药187味;失眠防治方剂中出现频次≥8药物36个,支持度≥8药物组合39个,关联规则(支持度≥8,置信度≥0.6)10条,核心组合19个,新方剂4个。结论:失眠防治方剂以补益类药物为主,辅以安神、清热等药物,而安神药属于防治失眠方剂特异性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历节病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历节病的所有方剂,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构建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的方法,分析历节病用药频次、组方规律和新方组成。结果对筛选出的187首方剂进行分析,使用频次≥14次的药物有42味,以当归为核心药物,演化得到3~4味核心组合69组、新处方6首。结论历节病组方规律和聚类新处方的分析显示,治疗历节病以调肝养脾、补益肝肾法为主。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分析潘敏求治疗肝积的方剂用药特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构建151首潘敏求治疗肝积门诊的方剂数据库,依次分析肝积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临床症状高频分布、证候分布、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高频用药组合、组方规律、新方配伍组合,运用“频次分析”筛选46味高频单味药(频次 ≥ 15),利用“关联规则”筛选15味高频中药配伍组合,43组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 ≥ 30%,置信度 ≥ 90%),进而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相关度 = 8,惩罚度 = 2)提取了7组新方组合。潘敏求用药以“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为主,强调中医辨证论治,体现调理脏腑、补益气血、攻补兼施、病证结合的治则治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古籍外治点眼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从9部眼科专著及4部综合类医学著作中筛选出外治点眼方进行整理,并建立眼科外治点眼方剂基本数据库,借助计算机软软件,通过频数分析、穷举算法、关联规则等,对古代点眼方剂配伍特点和用药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筛选出主治外障眼病的点眼方910个,包含中药472味,对使用频次累积百分比前80%的60味药物进行分析,主要以开窍发散、清热泻火、收湿敛疮、退翳明目、杀虫止痒药物为主;使用Bibxcel进行文本知识单元关联分析获得频次≥30的药对组合21对;基于Matlab穷举运算得到具体3、4、5味药物组合中前20位组合,并以此取得含高频药组的核心方药7首。结论:中医古籍收载的外障眼病点眼方侧重以清热泻火配伍收湿敛疮、拔毒生肌类药品,并重视引经药及介类明目之品的使用;核心药组多以黄连炉甘石散(黄连、炉甘石、冰片)为基础加减化裁而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戴天章治疗瘟疫病组方规律,为当代瘟疫病的预防、治疗和谴药组方提供指导。方法:收集《广瘟疫论》中治疗瘟疫病的全部方剂,利用中医辅助传承平台(2.5版)进行统计,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熵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药物配伍规律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筛选出83首方剂,涉及109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5味药物,性以温、寒为主,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属脾经的频次为最高,演化出药物核心组合14个,生成新方组合7首。结论:《广瘟疫论》中治疗瘟疫病以补法、汗法、下法、清法、和法为主,反映了扶正与祛邪兼顾的治疗原则,并对当前新冠肺炎的治疗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分析肩周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近5年治疗肩周炎文献中的中药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对筛选出的124个中药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2个核心组合。结论:肩周炎常用的药物以补血药、补气药、发散风寒药、祛风湿散寒药、活血化瘀药为主,治法主要是益气补血、发散风寒、祛风湿散寒、活血化瘀。药物四气的分布以温、平、凉为主,五味的分布以辛、苦、甘为主。药物归经的分布以肝、脾、心、肾为主。川芎、白芍、黄芪、桑枝、秦艽、甘草、当归、桂枝、羌活、防风、细辛、姜黄是临床治疗肩周炎常用的核心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Apriori算法与系统聚类的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方剂治疗血液病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梳理常用的药物种类,总结药物间的配伍规律和关联规则,为临床血液病治疗的药物组方选择和中成药开发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以"血证""虚劳""急劳""温病""热劳"5个病证作为关键词筛选治疗血液病的方剂,同时在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采用主题"血液病"与全文"中药"进行高级检索,筛选1979——2019年有关中药治疗血液病的文献。根据支持度、置信度、提升度,对治疗血液病的中药方剂的高频次中药、配伍规律、核心中药组合、相互关系网络及聚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获得100个方剂和中成药制剂,涉及中药64种,总用药频次772,使用频次≥10的中药有25味,频次最高的5味中药是丹参、人参、党参、黄芪和地黄;治疗血液病的中药药性以温(频次291,37.79%)、寒(频次228,29.61%)为主,药味以甘(频次486,41.82%)、苦(频次362,31.15%)为主;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核心药物组合包括川芎-当归、白芍-当归、熟地黄-当归、桃仁-当归等7个药对组合和桃仁-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当归...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中药方剂防治郁病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郁病防治方剂,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筛选出的郁病防治方剂进行组方配伍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郁病防治方剂252个,涉及中药239味;郁病防治方剂中出现频次≥25药物30个,支持度≥25/50药物组合142/17条,关联规则(支持度≥25,置信度≥0.9)10条,核心组合26个,新方剂5个。结论:郁病防治以柴胡类方剂疏肝解郁理气为主,辅以活血化瘀、化痰开窍等药物。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分析《四部医典》《甘露本草明镜》等相关书籍中用于治疗高原病方剂的常用药物、药物组合频次、核心药物组合与新方药物组合等。应用TCMISS V2.5软件,构建藏医治疗高原病用药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对药物配伍规律进行挖掘。对531首高原病方剂分析后,总结出高原病常见的症状有失眠、耳鸣等20种;高原病方剂中总共涉及539味药,其中药用频次≥50的有诃子、肉豆蔻等33味,以诃子药用频次最高;用于治疗高原病的常用药物组合14个,以"木香-诃子"使用频次最高;熵聚类分析演化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3个,其中包括"大蒜-藏茴香-阿魏"等3味药组合8个,"木香-沉香-丁香-肉豆蔻"等4味药组成的核心组合5个,"大蒜、藏茴香、阿魏、木香、广枣、沉香、肉豆蔻"等新处方5个。选择主要症状"失眠"进行分析得出治疗失眠的以沉香、诃子、广枣等为主的核心药物组合和以红花、多刺绿绒蒿、石榴子为主的新方药物组合。通过TCMISS对用于治疗高原病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总结高原病方的临床组方规律和常用药物组合特点,为其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国方剂数据库》收录治疗便秘方剂组方用药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便秘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并筛选《中国方剂数据库》收录治疗便秘方剂,采用频次分析、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关联规则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方剂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287首治疗便秘的方剂,涉及中药211味,出现频数最高的单味药为甘草(109次),其次为大黄(103次);因子分析可提取出25个主成分;聚类数目为5类时较好,常用药物有大黄、黄芩、当归、芍药、陈皮、木香、地黄、人参等,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0个;关联分析显示:大黄配伍黄芩、栀子;大黄配伍芒硝;甘草配伍栀子、黄芩;大黄配伍黄连为常用药对。结论:《中国方剂数据库》收录治疗便秘方剂药类以补虚、解表、清热、理气、泻下以及化痰平喘为主。而大黄→槟榔;当归→地黄;甘草→陈皮;羌活→防风;芍药→当归值得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秘传眼科龙木论》中收载的外障眼病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秘传眼科龙木论》中主治外障眼病的方剂,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采用软件集成的熵聚类、无监督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外障眼病的处方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秘传眼科龙木论》中主治外障眼病的方剂共114首,包含中药117味,使用频次在10以上的药物共有22味,主要以清热泻火及辛温发散药物为主;使用频次≥20的药对组合8对;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12个;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6个。引经药出现的频次较多,居于前位,在高频次药对组合及核心组合中也较为常见。结论《秘传眼科龙木论》中收载的外障眼病方剂侧重于使用以清热泻火,通腑泻热及辛温发散药物,并重视引经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药物组合配伍特点。方法:利用《中国方剂数据库》,运用主题词检索提取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其高频药物,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治疗瘀毒证的药物间配伍关系。从功效、主治、药对配伍等多角度探讨治疗瘀毒证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治疗瘀毒证方剂176首,涉及中药331味。在高频药物中,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占比最高。关联规则显示,123首内服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有32个,53首外用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有17个,常用配伍有: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杀虫止痒药,杀虫止痒药+活血化瘀药+化湿药。结论:《中国方剂数据库》收录治疗瘀毒证的方剂主要以清热解毒凉血药物为主,辅以活血、通经、止痛、理气、熄风、燥湿等药物,为临床应用活血解毒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药外治法对乳腺增生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录入方剂信息,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乳腺增生病外治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核心组合及发现新方。结果:共筛选纳入175组方药,其中乳香、没药、冰片是乳腺增生病中药外治法中使用频次最高的3味药;得到核心组合25个,演化18个治疗乳腺增生病中药外治法组方。结论:所分析数据库中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外用组方中,多以活血药为主,兼以解表药,清热药,理气药等,挖掘得到的新方可以认为由类方化裁而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文献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明清医家治疗瘿病的用药频次、药物组合、药物关联规则等,挖掘治疗瘿病的核心组合及新方剂。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查找明清时期治疗瘿病的相关文献,从中筛选出治疗瘿病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运用规则分析、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录入的方剂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76首明清时期治疗瘿病的方剂,包含中药160味,得到用药频次≥8的中药22味、常用药物组合11组、潜在核心药物组合8组,演化得到新方剂4首。结论:明清医家在治疗瘿病时多运用化痰、理气、散瘀类药物,常配伍清热、健脾燥湿之品,同时注重运用补益类药物以顾护正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明清温病卫气营血证治中芳香药在不同阶段的配伍规律。方法:以明清时期温病学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筛选其中含有芳香药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统计药物频次,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法、分析方剂中药频次、常用药对及关联系数、核心药物组合及新方组合。结果:卫分证53首方剂涉及芳香药45味,薄荷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芳香药,芳香药以辛温为主,主入肺经,多用解表药,甘草-薄荷为使用最多的药对,相关度8、惩罚度2时演化成核心组合12个、新处方6首;气分证50首方剂涉及芳香药49味,陈皮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芳香药,芳香药以辛温为主,主入脾经,多用化湿药,陈皮-茯苓为使用最多的药对,相关度8、惩罚度2时演化成核心组合20个,新处方10首;营分证10首方剂涉及芳香药23味,麝香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芳香药,芳香药以辛温为主,主入心经,多用开窍药,连翘-犀牛角为使用最多的药对,相关度10、惩罚度2时演化成核心组合6个、新处方3首;血分证4首方剂涉及芳香药12味,郁金为使用频次最高的芳香药,芳香药以苦温为主,主入心经,多用开窍药,相关度6、惩罚度1时演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古代治疗痿证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搜集整理古代文献中主要治疗痿证的方剂,建立Excel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系统、SPSS Modeler 14.1软件从单味药频次统计、归经统计、关联规则、聚类以及复杂网络分析等角度对搜集到的方剂进行数据挖掘。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217首,包含药物264种,其中使用频次≥30的药物有23味,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牛膝(81次)。药物归经以脾、肾经为主。共现频次较高的药物组合包括“牛膝-熟地黄”“当归-人参”“甘草-人参”等。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可聚为4类。经复杂网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包含牛膝、当归、熟地黄、黄芪等药物。结论:中医药治疗痿证标本兼顾,以补虚药为主,配伍清热、祛湿、活血药等以祛邪。用药上,以牛膝、熟地黄、当归等为基础药物。以脾肾为主要脏腑辨治痿证符合古代治疗痿证用药规律。提炼出的核心处方具有补益气血、补肾填精等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