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部分脾栓塞术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方法:对32例肝硬化出血患者行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部分脾栓塞术介入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本组31例手术效果满意,1年内未再出血,且其它症状明显好转,1例1年内再出血但出血程度明显减轻。结论: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 部分脾栓塞术介入治疗配合精心护理,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近期止血效果确切,远期止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明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2):2239-2241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合理性。【方法】56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行经皮肝穿刺门静脉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PTVE),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PSE)治疗,栓塞前后分别测量门静脉压力并进行比较。【结果】56例术后较术前门脉压力平均下降0.9kPa,除2例术后1周死于多脏嚣功能衰竭外,54例术后1年再出血率为7.4%,无肝性脑病发生,肝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脾功能亢进得到有效抑制。【结论】经皮肝穿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栓塞(PTVE)联合经皮部分脾栓塞(PSE)的治疗方法可以控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抑制脾功能亢进,降低门脉压力,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护理。材料与方法本组12例,平均年龄51.7岁,均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惠者,同时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和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门静脉压力平均降低3.76mmHg,随访2~6个月无1例再出血,脾亢症状明显改善。食道钡餐见2例曲张静脉消失,7例病人由Ⅲ度静脉曲张变成Ⅱ度曲张,3例无变化。结论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止痛、止血、止吐、镇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输液抗炎,注意并发症的发生等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采用PTVE联合PSE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1例,实施术前积极补充血容量,完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预防及处理并发症,并做好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本组31例手术成功均出血停止,血压回升至90/60 mm Hg;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明显增高;入院后均在肝病科积极输血、补液、降低门脉压力治疗1~18 d。随访6个月,1例于术后3个半月死于肝功能衰竭,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双介入治疗后,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评价其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采用介入断流术治疗的病例资料,测定治疗前后门静脉的压力、门静脉的内径及血小板的变化情况,并进行随访观察以判定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介入操作成功率和即时止血率均为100%;胃冠状静脉栓塞前、胃冠状静脉栓塞后和脾动脉栓塞后的门静脉压力分别为:(37.24±4.02)、(40.38±4.15)和(26.33±4.14)cmH_2O,胃冠状静脉栓塞前后门静脉压力比较,(P=0.088);脾动脉栓塞后与胃冠状静脉栓塞前门静脉压力比较,(P0.001);介入断流术治疗前和治疗后两周B超测量的门静脉内径为:(1.39±0.16)cm、(1.39±0.15)cm,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比较,(P=0.97);介入断流术治疗前和治疗后两周的血小板数为:(59.36±16.91)×10~9/L、(173.64±55.47)×10~9/L,治疗前后血小板数比较,(P0.001)。结论介入断流术止血效果迅速可靠,即时降低了门静脉压力,并逐步改善外周血情况,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双介入法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食道胃底曲张静脉栓塞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护理。材料与方法:本组12例,平均年龄51.7岁,均为肝硬化门脉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同时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和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中门静脉压力平均降低3.76mmHg,随访2-6个月无1例再出血,脾亢症状明显改善,食道钡餐见2 例曲张静脉消失,7例病人由III度静脉曲线变成II度曲线,3例无变化。结论: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止痛,止血,止吐,镇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输液抗炎,注意并发症的发生等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境。  相似文献   

7.
朱爱霞  王梅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7):1688-1689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采用经皮肝穿胃底静脉栓塞加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66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脾动脉栓塞术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先后行脾动脉栓塞术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于术前后均配合整体的护理程序。结果:48例患者手术操作成功,与治疗前比较门静脉压力和脾静脉血流量下降;内窥镜及食道钡餐显示静脉曲张好转;术后1年随访患者均存活,脾功能亢进症状缓解,肝功能无明显改变,其中1例术后复发出血。结论:联合介入断流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有明显治疗效果,加强术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以及联合部分脾栓术治疗胃底静脉出血的价值.[方法]35例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治疗.1周后,对其中19例合并脾亢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结果]34例栓塞成功,随访12个月,6个月内再出血5人,再出血率14.3%,死亡1人;另有3人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胃底静脉栓塞术及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CPH)较多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危及生命,急性大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达50%[1].双介入栓塞术(DIE)即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IVE)加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是近年来介入治疗CPH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胃冠状静脉栓塞加脾动脉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采用双介入治疗的方法。首先用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逆行造影,并通过选择性插管胃冠状静脉和胃短静脉,栓塞曲张的食管静脉,控制出血;然后择期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以降低门静脉压力。结果2例年轻患者术后4年未再发生食管静脉出血;3例患者术后3年未发生食管静脉出血;6例患者术后2年内未发生食管静脉曲张及出血;4例患者术后2年内偶发食管静脉出血,但与术前相比出血量明显减少,且出血间隔时间大大延长;3例因肝癌1年内死亡,但死亡前未再发生食管静脉出血;2例因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失败而放弃胃冠状静脉栓塞。止血成功率90%(18/20),所有患者脾功能亢进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胃冠状静脉及脾动脉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不但可有效控制出血,防止新的侧支循环血管形成,还可以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脾功能亢进,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2.
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CPH)较多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危及生命,急性大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死亡率达50%。双介入栓塞术(DIE)即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IVE)加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是近年来介入治疗CPH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种新技术。此疗法可对出血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直接止血,而且门脉高压症的脾肿大严重者往往有脾功能亢进,部分脾栓塞治疗既可作为脾切除手术的替代疗法,又可保持脾脏所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双介入急诊治疗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CPH)是临床常见疾病 ,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是门脉高压较多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严重的危及生命。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门脉高压症的脾肿大严重者往往有脾功能亢进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既可作为脾切除手术的替代疗法 ,又可保持脾脏所具有的功能 ,同时又降低了门脉压力 ,减少出血的几率。 1998- 0 3~2 0 0 2 - 0 6 ,我们把两者联合应用治疗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 32例 ,达到了立即止血的目的 ,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  相似文献   

14.
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双介入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门脉高压症急性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是肝硬化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急症手术病死率较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不同介入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但报道结果不一。我们对30例门脉高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采用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O)和部分脾栓塞术(PSAE)行双介入法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门静脉高压症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肝炎后门静脉高压症的多重介入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分析22例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和12例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患者的彩色多普勒检查资料.结果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后脾静脉、门静脉管径缩小(P<0.05),门静脉、脾静脉流速流量明显增加,呈高动力状态.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后脾静脉、门静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P<0.05),血流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并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若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联合运用可缓解门脉系循环高动力状态、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72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改良Sugiura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食管静脉曲张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改良Sugiura手术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较佳术式,具有断流彻底、安全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介入性断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例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胃冠状静脉栓塞(PTO),术后2周~1月行部分性脾栓塞(PSE),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及彩超。结果:9例患者8例治疗成功,1例因门脉海绵样变未能进行治疗,技术成功率89%,9例患者中1例合并血气胸,余未见并发症,经随访3~11个月,全部治疗8例患者,未见再出血。结论:对于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行介入性断流术是可行的,安全、操作简单、创伤小、近期疗效可靠,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门静脉高压症是肝硬化主要的病理生理变化,常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导致危及生命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我院2002年9月至2005年11月使用双介入栓塞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部分脾栓塞术)治疗急诊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大出血14例,取得了可靠的止血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双介入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32 例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门脉穿刺成功后,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胃冠状静脉,再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超选插入脾动脉分支,混合应用真丝线段、无水乙醇、明胶海绵、不锈钢弹簧圈进行双介入栓塞(胃底-食管曲张静脉及部分脾脏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32 例PTVE 穿刺成功率为100%,一针穿刺成功率为66%,栓塞成功率100%;PSE 栓塞面积控制在40%~70%;术后24 h~1 周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升高;术后1 个月、6 个月、1 年、2 年和3 年累计再出血率分别为0%、3.1%、12.5%、25%和31.3%;复发出血原因分别为曲张静脉再破裂出血26.1%、门静脉高压性胃病56.5%、消化性溃疡17.4%;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腹痛、恶心及呕吐等栓塞后综合征,经对症治疗后缓解、症状消失,未发生与手术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介入术治疗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该方法操作相对简单,侵袭性小,尤其适用于肝功能差难以耐受外科分流及断流手术的患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我院首创介入栓塞即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加部分性脾栓塞术(DIE)治疗1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结果,总结了本治疗的常规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重点阐述了主要术后反应:发热、疼痛、腹胀、黑便、腹水、血栓形成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