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805-1807
在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中使用地佐辛对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选取100例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注射地佐辛,观察两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等指标。观察组患儿在苏醒时、苏醒后15min、30min时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5min后呼吸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各时点CHEPO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地佐辛可显著减轻苏醒期躁动,同时还保证良好的镇痛效果及苏醒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佐辛预防七氟醚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 ml。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地佐辛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能有效预防七氟醚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宋树叶  岳修勤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790-2791
目的:观察地佐辛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择ASA Ⅰ ~Ⅱ级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静脉注射地佐辛注射液0.1 mg/kg,对照组患者不静脉注射地佐辛.结果:两组患者的躁动评分:对照组患者躁动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地佐辛可有效地预防全麻苏醒期兴奋躁动的发生,剂量采用0.1 mg/kg时苏醒质量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地佐辛防治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EA)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地佐辛组(D组)于关腹前30min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对照组(C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拔管时、拔管后5min及拔管后30min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躁动评分(RS)及镇静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拔管后5min及拔管30min后D组患者VAS、RS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静满意率拔管时和拔管后5min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39),拔管后30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 关腹前30min肌肉注射地佐辛可防治腹腔镜卵巢切除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减少术后并发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曲马多用于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90例,麻醉诱导均采用效应室靶控模式静脉泵注丙泊酚5μg/mL,瑞芬太尼6ng/mL,并静脉注射司可林100mg。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曲马多2.0mg/kg的30例为T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的30例为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曲马多1.5mg/kg的为T+D组。比较3组手术、呼吸恢复、苏醒时间,拔管后10min警觉/镇静评分,拔管后1,10min 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手术、呼吸恢复、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拔管后10min警觉/镇静评分、拔管后1,10min VAS评分与D组及T+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拔管后10min VAS评分与T+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拔管后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与地佐辛合用可增强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周俊 《临床医学》2013,(12):54-55
目的对地佐辛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在手术结束前30rain,试验组患者静脉注射地佐辛注射液5mg,对照组患者注射生理盐水5ml。结果两组患者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剂量采用5ml时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苏醒质量好。地佐辛能够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兴奋躁动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毕前应用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预防腹部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腹部腔镜手术(包括外科中上腹腔镜手术及妇科盆腔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35~45岁,ASAⅠ~Ⅱ级,无明显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在术毕前10 min静脉给药。Ⅰ组给予地佐辛5 mg;Ⅱ组给予地佐辛10 mg;Ⅲ组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Ⅳ组给予地佐辛5 mg,氟比洛芬酯50 mg。动态观察4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血压波动,疼痛,呕吐以及术毕至拔管时间等指标变化。4组患者均术后1 h连接PCIA设备。结果Ⅰ组与Ⅲ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Ⅳ组患者比较,拔管时间较长,恶心情况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分别与其他3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明显高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毕前应用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可有效预防腹部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LC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并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关腹前30 min分别肌肉注射地佐辛0.1 mg/kg(A组,n=20)、0.2 mg/kg(B组,n=20) 对照组:给予5 ml 0.9%氯化钠溶液静注(C组,n=20).比较3组患者全麻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拔管后苏醒室内患者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全麻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拔管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且无呼吸抑制;苏醒后VAS评分C组最高,A组和B组次之(P<0.05).拔管后苏醒室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 0.2 mg/kg地佐辛于手术结束前30 min肌肉注射可以明显降低LC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地佐辛复合丙泊酚与单纯使用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60岁,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地佐辛组(D组),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组(Z组)。入室后常规诱导插管,监测各项指标,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根据各项指标调整给药速度及量,手术结束前15 min停所有维持药物。停药后进行如下处理:C组不用任何药物,D组给予地佐辛0.1 mg/kg,Z组给予地佐辛0.1 mg/kg及丙泊酚10μg/kg/min。记录拔管后5、10、15 min时行为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及呼吸(HR)、平均动脉压(MAP)值。结果 D组与Z组停药后行为疼痛评分与C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Z组效果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时点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始比较,D组与Z组停药后HR、MAP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可明显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且效果优于单纯地佐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鼻道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在我院于瑞芬太尼及七氟醚复合全身麻醉下择期行鼻内窥镜下鼻道手术60例,随机分为0.10、0.15和0.20 mg/kg地佐辛组各20例。手术结束前15 min,3组分别静脉注射地佐辛0.10、0.15和0.20 mg/kg。记录各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前(T0)、拔管前(T1)、拔管时(T2)、拔管后10 min(T3)、拔管后30 min(T4)、拔管后60 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并于拔管时进行拔管咳嗽评分,拔管后5 min采用镇静-躁动评分法(SA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躁动和疼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 3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随着地佐辛浓度增高逐渐延长,SAS评分随着地佐辛浓度增高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咳嗽评分随着地佐辛浓度增高逐渐降低,0.20 mg/kg地佐辛组与0.10及0.15 mg/kg地佐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随着地佐辛浓度增高逐渐降低,0.15及0.20 mg/kg地佐辛组与0.10 mg/kg地佐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3组MAP均较T0时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3组随着地佐辛浓度增高MAP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3组HR均较T0时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3组随着地佐辛浓度增高HR逐渐降低,0.20 mg/kg地佐辛组与0.10及0.15 mg/kg地佐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各时间点Sp O2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瑞芬太尼及七氟醚复合全身麻醉下行鼻道手术,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5 mg/kg可起到良好镇痛作用,并可减轻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心血管应激反应,抑制拔管时呛咳,减少躁动。  相似文献   

11.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是指患儿全身麻醉苏醒期出现的一种意识与行为分离的精神状态,表现为无法安抚、易激惹、倔强或不合作,典型的会出现哭喊、手脚乱动、呻吟、语无伦次和定向障碍及类似偏执狂的思维[1],是小儿麻醉常见的  相似文献   

12.
13.
王钦 《当代护士》2017,(12):120-122
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中,选取符合本组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预后、心率、血压、躁动评分、满意度的变化。结果麻醉前及苏醒期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不明显,对照组患者发生明显变化,苏醒期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0级比例90.00%,高于对照组的68.00%,苏醒期躁动1级比例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麻醉前心理护理,有利于稳定患者苏醒期血压和心率,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意识模糊,精神状态出现意识和行为的分离,临床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1]。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是苏醒过程中的一种不恰当行为,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现象,可能导致小儿出现许多并发症,造成意外伤害,甚至影响手术效果。目前国内对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只能从可能引起这一现象的相关因素着手,在围术期加以预防及处理[2]。咽喉部手术、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全身麻醉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EA)的危险因素,并讨论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医院2017年12月—2020年1月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400例,将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38例作为病例组,未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3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麻醉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对照组常规诱导,观察两组患者术毕躁动情况,记录拔管即刻及15、30、45 min后的VAS评分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10% (3/30)]明显低于对照组[60% (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拔管即刻及15、30、45 min的VAS评分[(1.3±1.2)、(2.4±1.7)、(2.7±1.3)、(2.8±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4±1.5)、(4.7±1.8)、(5.0±1.6)、(4.8±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内=18.6、P<0.05,F组间=20.4、P<0.05,F交互=20.0、P<0.05;两组不同时间段比较,P均<0.01).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可以明显降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7.
赖江萍 《全科护理》2014,(18):1654-1655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原因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98例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全身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儿躁动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躁动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患儿中轻度1例,中度2例,重度2例,躁动总发生率为10.20%;对照组患儿中轻度6例,中度4例,重度4例,躁动总发生率为28.57%;两组结果比较研究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手术苏醒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因此手术中分析其躁动发生的原因,并在苏醒期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儿躁动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全身麻醉前后留置导尿对男性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留置尿管是预防手术患者尿潴留和观察尿量、了解病情的重要措施。为了减轻患者术前留置尿管带来的不适,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我院多采取患者进手术室麻醉后行留置导尿。  相似文献   

19.
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药物停用10~30min至手术完毕后,一般可在短时间内唤醒,但也可出现意识不清、嗜睡、定向障碍,甚至躁动不安等脑功能障碍。麻醉苏醒期躁动是一种特殊性麻醉并发症,如若处理不当,后果严重,甚或危及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 EA)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9年4~12月在佛山市顺德区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于全身麻醉后出现苏醒期躁动的6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 另随机选取同期行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和(或)扁桃体切除术于全身麻醉后未出现苏醒期躁动的6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评价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相关危险因素, 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经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儿年龄、术前焦虑、麻醉维持方式、术后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患儿年龄<5岁、术前焦虑、全凭吸入七氟醚、术后疼痛与全身麻醉后EA的发生相关(P<0.05)。结论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全身麻醉患儿年龄<5岁、术前焦虑、全凭吸入七氟醚、术后疼痛是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各种不良刺激, 确保患儿安全渡过全身麻醉后苏醒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