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压痕松弛实验的黏弹性参数评价肝纤维化的可行性,以期为弹性成像诊断肝纤维化提供有价值的参数和方法。 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50只,平均体质量(180±20)g,将其分为2组,肝纤维化组(40只)和对照组(10只)。最终纳入43只,其中肝纤维化组36只,对照组7只。实验组大鼠采用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大鼠采用单纯橄榄油溶液灌胃。分离大鼠肝脏后进行压痕松弛实验,测算肝脏黏弹性参数。对离体肝脏病理标本进行肝组织纤维化分期(S1~S4期)。对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各组大鼠黏弹性参数进行比较,并进行黏弹性参数与大鼠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结果对照组与肝纤维化S1~S4期各组的黏弹性参数应力下降开始时的变化程度(g1)、应力降低到平衡时的变化程度(g2)、黏弹性材料的总松弛程度(g1+g2)、应力下降开始时间(τ1)、应力降低到平衡时的时间(τ2)进行比较,τ1、τ2、g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598、2.836、2.506,P均<0.05),进一步两两比较,黏弹性参数τ1在正常肝脏组与S1、S2、S3、S4期肝纤维化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67、1.689、2.887、3.195,P均<0.05);黏弹性参数τ2在S1期和S3期肝纤维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8,P<0.05);黏弹性参数g1在S2期和S3期肝纤维化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1,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黏弹性参数g1、g1+g2与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r=0.513、0.439,P均<0.001),τ1与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0.509,P<0.001)。 结论黏弹性参数与肝纤维化分期具有相关性,将黏弹性参数应用于大鼠肝脏纤维化分期的评估具有可行性,这也为黏弹性参数运用于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肝纤维化提供了可靠的实验论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弹性成像技术的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评估肝脏硬度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分析30名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与3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的肝脏硬度,得到11个弹性图像的特征量,包括应变均值、标准差、蓝色区域%、复杂度、峰度、偏度、对比度、均等性、复杂度、一致性、相关性,分析两组间该11个特征量的差异.结果 健康对照组肝脏弹性图像特征量的应变均值、标准差、蓝色区域%、复杂度、峰度、偏度、对比度、均等性、复杂度、一致性、相关性分别为109.836±3.637、56.360±5.956、20.235±4.432、34.600±10.806、2.506±0.182、0.277±0.116、243.283±68.728、3.931±0.061、0.108±0.015、0.000±0.000、0.961±0.008,肝硬化组的分别为79.843±12.082、73.830±4.314、49.932±9.529、54.349±15.169、2.634±0.447、0.776±0.261、329.266±71.331、3.547±0.241、0.219±0.058、0.019±0.014、0.969±0.009.两组相比较,11个弹性图像的特征量中仅峰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特征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019、13.011、15.467、5.807、9.561、4.754、-8.453、9.990、7.577、3.482,P均<0.05).对11个弹性图像的特征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蓝色区域%是最重要的特征量.结论 基于弹性成像技术的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软件有助于肝脏硬度的评估,蓝色区域%是最重要的特征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段下腔静脉压力对兔肝脏弹性的影响.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开腹后于第二肝门上方结扎下腔静脉,通过静脉内滴注肝素生理盐水溶液使下腔静脉压力逐渐上升至25 cm H2 O(1 cm H2 O=0.098 kPa),然后解除结扎.分别于下腔静脉阻断前、下腔静脉阻断后压力为15、20和25 cm H2 O时及下腔静脉再通5 min后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定实验动物肝脏弹性值.结果下腔静脉阻断前实验动物肝脏弹性平均值为(7.57±0.99) kPa,下腔静脉阻断后压力为15、20和25 cm H2 O时实验动物肝脏弹性平均值分别为(14.40±0.78)、(18.99±1.22)和(25.73±1.46) kPa,下腔静脉再通5 min后实验动物肝脏弹性平均值为(7.33±0.95) kPa.不同时间点之间肝脏弹性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6.99,P<0.01).每个时间点肝脏弹性值与后一时间点肝脏弹性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阻断前vs阻断后下腔静脉压力为15 cm H2 O时,q=22.78,P<0.01;阻断后下腔静脉压力为15 cm H2 O时vs阻断后下腔静脉压力为20 cm H2 O时,q=15.30,P<0.01;阻断后下腔静脉压力为20 cm H2 O时vs阻断后下腔静脉压力为25 cm H2 O时,q=22.50,P<0.01;阻断后下腔静脉压力为25 cm H2 O时vs再通后,q=61.38,P<0.01).肝脏弹性平均值与下腔静脉压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43,P<0.01).结论下腔静脉压力升高可提高肝脏弹性值,且与静脉压力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FibroTouch)对不同程度脂肪肝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不同程度脂肪肝患者(轻、中、重度组分别为59、45、16例),均行FibroTouch检测获得受控衰减参数和肝脏硬度;收集各组体质量指数、脂肪变性程度、甘油三酯、气球样变等一般资料;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受控衰减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 轻、中、重度组受控衰减参数分别为(245.56±17.62)dB/m、(286.97±23.49)dB/m和(342.82±20.55)dB/m,肝脏硬度分别为(4.6±0.9)kPa、(5.2±0.9)kPa、(9.0±1.3)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轻、中、重度组受控衰减参数及肝脏硬度均依次增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体质量指数、脂肪变性程度、甘油三酯、气球样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脂肪变性程度、甘油三酯、气球样变、肝脏硬度均为受控衰减参数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FibroTouch可以准确评估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在正常成人肝脏不同部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63例健康志愿者肝脏的左外叶(S2或S3)、S4、S5、S6、S7及S8段进行检测,选择检测成功率最高的部位比较其肝脏杨氏模量值的差异。结果肝脏S5段和S6段检测成功率优于其他部位。正常人肝脏sS5段和S6段杨氏模量值为(5.36+1.13)kPa和(5.16±1.07)kPa,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成功应用于肝脏组织的检测,肝脏S5段和S6段为最佳检测部位,可为进一步研究肝脏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SARS患者的肝脏损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肝脏功能和肝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探讨 SARS患者肝脏损害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诊断标准 ,选择 2 0 0 3年 2— 6月收治的 SARS患者 110例检测肝脏功能 ,其中 8例死亡者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并与健康体检者 35例进行比较。结果  SARS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 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乳酸脱氢酶(L D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91.6 1± 5 0 .5 3) U/ L 比 (32 .91± 10 .5 6 ) U/ L,(78.6 8± 33.32 ) U/ L 比(2 9.4 3± 8.89) U/ L,(11.6 7± 4 .2 6 ) μmol/ L 比 (8.4 4± 3.86 ) μmol/ L,(42 9.95± 188.94 ) U/ L 比 (2 0 0 .83±4 4 .86 ) U / L ,P均 <0 .0 0 1;白蛋白 (AL B)和前白蛋白 (PA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34.4 0± 5 .13) g/ L比(42 .0 9± 6 .79) g/ L和 (0 .2 0± 0 .0 6 ) g/ L比 (0 .34± 0 .0 5 ) g/ L ,P均 <0 .0 0 1;血清直接胆红素 (DBil)、总胆汁酸 (TBA)、γ谷氨酰转肽酶 (GGT )、碱性磷酸酶 (AL P)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 (P均 >0 .0 5 )。 AL T、AST、GGT、L DH变化范围较大 ,为正常范围 4~ 9倍 ,其余各项变化范围较小。AL T、AST和 PAB异常率达 80 .0 %以上 ,AL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在诊断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价值。方法 将5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分别喂养蛋氨酸和胆碱缺乏饲料1w、2w、3w和4w(各10只)构建不同程度的NAFLD模型,造模完成后麻醉及处死状态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测量肝脏硬度(LSMa、LSMb),计算测量结果标准差(SD),解剖肝脏SWE检测离体肝脏硬度(LSMc),切除部分肝脏行病理学检查。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不同状态下SWE诊断NAFLD的效能。结果 病理检测大鼠正常组17只,脂肪变性组35只。正常组与脂肪变性组麻醉状态肝脏硬度检测结果标准差(SD)为[(1.70±0.56)kPa、(1.86±1.21)kPa],显著高于处死SD[(0.92±0.65) kPa、(1.08±0.73)kPa,P<0.05],均显著高于离体SD[(0.26±0.16) kPa、(0.33±0.16)kPa,P<0.05];脂肪变性组LSMb为(3.95±1.78)kPa,显著高于正常组[(2.91±1.53)kPa,P<0.05],脂肪变性组LSMc为(1.53±0.32)kPa,显著高于正常组[(1.23±0.16)kPa,P<0.05],脂肪变性组LSMa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LSMb、LSMc诊断肝脂肪变性AUC分别为0.69、0.86,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0.0%、60.0%和82.4%、100%。结论 NAFLD大鼠LSM显著高于正常组,优化仪器性能及测量方法后,SWE在诊断大鼠NAFLD将具有良好的效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检测深度对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影响,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肝脏的合适检测深度。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89名健康体检者。在肝脏不同深度[贴近肝包膜(距肝包膜0 cm),距肝包膜1、2、3、4、5、6、7 cm]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测,每组重复检测3次。比较不同检测深度的检测成功率及弹性模量,以及检测成功者与不成功者的体重指数、胸壁软组织厚度。结果距肝包膜0、1、2、3、4、5、6、7 cm的检测成功率分别为0、98.9%(88/89)、98.9%(88/89)、98.9%(88/89)、71.9%(64/89)、24.7%(22/89)、3.4%(3/89)、0(0/89),距肝包膜1、2、3 cm的检测成功率较高,距肝包膜4、5、6 cm时,随着检测深度的增加,检测成功率逐渐下降,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 cm vs 4 cm,χ2=25.94, P<0.001;4 cm vs 5 cm,χ2=39.68,P<0.001;5 cm vs 6 cm,χ2=16.79,P<0.001)。距肝包膜1、2、3、4、5 cm的弹性模量分别为(4.77±0.99)、(4.68±0.99)、(4.76±0.95)、(5.19±1.10)、(5.41±0.95) kPa。距肝包膜4、5 cm的弹性模量较距肝包膜1、2、3 cm的弹性模量均明显增大,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 cm vs 1 cm,t=-2.85,P=0.005;4 cm vs 2 cm,t=-3.49,P=0.001;4 cm vs 3 cm,t=-2.76,P=0.006;5 cm vs 1 cm,t=-3.13,P=0.002;5 cm vs 2 cm,t=-3.66,P <0.001;5 cm vs 3 cm,t=-3.05,P=0.003)。距肝包膜4 cm时,检测成功者与检测不成功者体重指数分别为(20.70±2.87)、(22.07±2.42) kg/m2,胸壁软组织厚度分别为(1.45±0.25)、(1.60±0.29) cm;距肝包膜5 cm时,检测成功者与检测不成功者体重指数分别为(19.82±2.76)、(21.49±2.72) kg/m2,胸壁软组织厚度分别为(1.35±0.21)、(1.54±0.26) cm。距肝包膜4、5 cm时,检测成功者与检测不成功者体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83,P=0.108;t=0.77,P=0.709),胸壁软组织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51,P=0.012;t=79.57,P=0.004),且检测成功者胸壁软组织厚度较厚。结论检测深度对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影响较大,距肝包膜1~3 cm为较理想的检测深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用超声弹性成像对207例患者的224个肝脏肿瘤进行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并与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3.7%、87.0%和84.8%.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为诊断肝脏肿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有助于肝脏肿瘤良恶性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5例患者共计233个肝脏肿块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鉴别肝脏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肿块的弹性评分为(4.13±0.56)分,较良性肿块的弹性评分[(2.20±0.71)分]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6.9%、92.1%和89.7%,超声造影技术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9%、87.3%和87.6%,二者对肝脏恶性肿块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与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肿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与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脏恶性肿块方面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微波消融灶大体标本不同区域与弹性成像图相应区域问的关系,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微波消融组织病理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单导水冷2450MHz微波,作用功率50w,作用时间200s,消融离体猪臀部肌组织,消融前、消融后即刻行静态超声弹性检查,分别测量弹性图的蓝色区及蓝色区+绿色区大小。消融后测量大体标本灰白色+灰粉色区及灰白色区大小。大体标本常规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消融区域组织细胞变化,并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大体标本测值及镜下检查结果同弹性图相应测值。结果共进行了30次微波消融,形成30个消融灶。所有消融灶最终均能获得满意的弹性成像图。消融后消融灶剖面大体观呈以天线为长轴的椭圆形,由中心向外依次分为:棕黄色区,光镜下肌细胞完全破坏、崩解;灰白色区,硬而致密;光镜下肌细胞凝固性坏死;灰粉色区,光镜下肌细胞形态大致正常,细胞问水肿。消融后,弹性图像显示消融灶呈椭圆形,中心为较均匀蓝色,周边呈宽度较均匀一致绿色,与周围混杂颜色的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弹性图蓝色区+绿色区(灰白色区+灰粉色区)长、宽、高测值分别为(3.750±0.289)、(2.773±0.264)、(2.223±0.229)cm,大体标本总消融区长、宽、高测值分别为(3.768±0.277)、(2.668±0.337)、(2.291±0.378)cm。2种方法长、宽、高测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68、1.994、1.078,P均〉0.05),且有相关性(r=-0.86、0.69、0.62,P均〈0.01)。弹性图蓝色区长、宽、高测值分别为(3.307±0.231)、(2.260±0.269)、(1.827±0.271)cm,大体标本灰白色区长、宽、高测值分别为(3.280±0.273)、(1.980±0.373)、(1.840±0.297)cm。2种方法长、高测值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576、0.238,P均〉0.05),且有相关性(F0.76、0.71,P均〈0.01)。结论微波消融后超声弹性图像的蓝色区+绿色区与消融灶标本灰白色区+灰粉色区(凝固性坏死区+水肿区)相对应,蓝色区与灰白色区(凝固性坏死区)相对应,超声弹性成像可以初步反映组织的热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2.
以函数为描述方式观察实验动物臂丛神经的应力松弛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臂丛神经损伤缝合吻接有必要了解臂丛神经应力松弛力学特性.以往的研究多以臂丛神经的单项拉伸力学性质研究居多,关于臂从神经应力松弛、蠕变黏弹性力学性质的报道较少.目的:以函数为描述方式观察分析实验动物臂从神经的应力松弛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实验参数.设计、时间与地点:以函数为描述方式的单因素观察性实验,于2007-03-01/10在吉林大学力学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雄性6月龄SD大鼠由长春市高新医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方法:在日本岛津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大鼠臂丛神经进行应力松弛实验,应变增加速度为1%/s,设定时间为7200s,采集100个实验数据,以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主要观察指标:应力松弛数据和曲线,应力与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实验动物臂丛神经试样7 200 s应力松弛量为0.316 MPa.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应力松弛最初600 s变化较快,之后应力缓慢下降,达到7 200s曲线基本平衡.结论:应力松弛曲线是以对数关系变化的,臂从神经具有黏弹性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慢性复合应激对大鼠肝脏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各20只.应激组给予8周的慢性复合应激刺激,时照组在此期间正常饲养.在实验1周和8周后分别采大鼠尾血检测空腹血糖(应用酶氧化法)、胰岛素(应用化学发光法)以及24h尿皮质醇(应用放射免疫法)浓度.采用特异性抗体免疫组织化学、RT-PCR、western-blot方法 检测2组大鼠肝脏GLUT-2的表达情况.结果 慢性复合应激组和对照组8周后空腹血糖分别为(4.82±1.23)mmol/L和(3.86±1.43)mmoL/L,胰岛素浓度分别为(1.09±0.98)μU/L和(1.81±1.07)μU/L,24h尿皮质醇分别为(7.02±1.32)ng/L和(5.31±1.22)ng/L,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慢性复合应激组和对照组8周后肝脏组织GLUT-2 mRNA分别为(0.81±0.04)和(0.96±0.04),GLUT-2蛋白表达分别为(27.9±6.1)和(38.5±10.7),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慢性复合应激使大鼠肝脏组织GLUT-2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4.
<正>超声弹性成像概念最初出现于1991年,发展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已发展成一种功能性超声新技术,可用来定量及半定量评价组织软硬程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乳腺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但在肝脏疾病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1]。本文主要从弹性成像的原理及分类、肝脏弹性成像检查方法,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1超声弹性成像基本原理、相关技术及分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脏射频消融前后大鼠外周血及肝脏局部组织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射频后1周组、射频后2周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射频后1周组及射频后2周组分别在射频后1周及2周处死,对照组不做射频即处死,取外周血及射频灶周边0.5cm范围内肝组织(对照组取正常肝组织),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及射频灶周边肝组织单个核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IL10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的外周血IL10表达水平为94.8333±3.5388。射频后1周为88.96±5.7230,射频后2周为63.08±13.7723,射频后2周组与对照组比较IL10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射频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对照组大鼠的肝组织IL10表达水平为94.9333±2.0817。射频后1周为93.3400±2.1652,射频后2周为72.9400±10.4677,射频后2周组与对照组比较IL10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射频后1周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射频消融后大鼠外周血及射频灶周边肝组织IL10表达水平降低,推断RFA可能削弱IL10对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91个肝局灶性病变行弹性成像检查,测量病灶组织与周围肝脏组织的S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获取鉴别良恶性病灶的最佳诊断界点,以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作为标准,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 良性病灶25个,SR范围为0.44~7.01,中位SR为1.75;恶性病灶66个,SR范围为2.17~52.33,中位SR为6.79.良性病灶组的SR显著低于恶性病灶组的SR,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确定的最佳诊断界点为3.47,曲线下面积为0.943,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9%、88.0%、87.9%、95.1%、73.3%.结论 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可用于肝脏良恶性病灶的鉴别,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超声诊断提供了一项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超声监测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超声监测大鼠失血性休克过程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 在大鼠失血性休克前、后及再灌注 2 4h内 ,用 7.5MHz探头对大鼠肝脏进行二维超声 (2DUS)、彩色血流速度图 (CVI) ,脉冲多普勒 (PW )检查 ,测量PV、肝动脉 (HA)血流参数。结果 休克期肝血流动力学改变早于肝生化指标的改变 ,表现为肝内血流分布减少 ;PV流速降低 ;HA的Vmin降低 ,RI升高 (P <0 .0 1)。再灌注期肝内血流分布增多 ;HA的Vmax、Vmin较休克期升高 ,RI下降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RI值与休克前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且PV流速与休克期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2 9)。结论 无创性超声检测血流可作为监测失血休克大鼠模型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剪切波弹性成像可通过探测组织内剪切波传播速度定量反映组织硬度,可用于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纤维化程度被认为是影响肝脏弹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还有诸多因素对肝脏弹性测值准确性有影响。本文对炎症、脂肪肝、胆汁淤积、肝脏淤血、进食、呼吸、肥大细胞增多症、性别和年龄、测量深度和次数对肝脏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评价不同消融条件下离体猪肝组织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灶硬度变化和消融气体对弹性成像的影响.方法 新鲜离体猪肝12只共24块,随机分为4组,每组6块.分别予以RFA 6 min、12 min、无水酒精15 ml注射联合RFA 6 min、无水酒精15 ml注射联合RFA 12 min,测定并比较消融前、消融后气体未消除时、消融后气体消除时猪肝消融区杨氏模量.结果 SWE图清晰显示消融区域硬度变化范围,且二维声像图中强回声气体后方声衰减部分得到显示.消融前、消融后气体未消除时、消融后气体消除时的杨氏模量分别为(14.90±4.04) kPa、(94.31±23.03) kPa、(89.32±20.77) kPa,消融后气体未消除时、消融后气体消除时杨氏模量分别与消融前杨氏模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P<0.001),消融后气体未消除时杨氏模量与消融后气体消除时杨氏模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5).RFA 6 min、12 min、无水酒精15 ml注射联合RFA 6 min、无水酒精15 ml注射联合RFA 12 min消融前后杨氏模量改变分别为(81.29±9.19)kPa、(84.88±9.89)kPa、(97.27±16.20)kPa、(103.82±22.04)kPa,是否联合无水酒精注射对射频消融前后杨氏模量变化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9),而射频消融持续时间的不同对消融前后杨氏模量变化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结论 SWE几乎能够不受气体影响定量分析离体猪肝射频消融灶硬度变化,且不同消融条件的杨氏模量变化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定量或半定量分析组织硬度对疾病性质做出诊断。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肝硬化、脂肪肝与正常肝组织,以及肝脏良、恶性肿瘤的硬度存在差别,通过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判断肝硬化和脂肪肝的程度,也有助于鉴别肝脏肿瘤的良恶性,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此外,随着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不断革新,其在肝脏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