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渴乐宁胶囊对实验小白鼠的降血糖作用、耐糖作用及滋阴补气作用。方法观察正常小白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大白鼠及葡萄糖性高血糖小白鼠灌服该药后的血糖值变化;观察该药对甲亢“阴虚”型小白鼠的耗氧影响及该药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白鼠体质量、饮水量的影响。结果该药能使正常小白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大白鼠及葡萄糖性高血糖小白鼠的血糖值降低;使四氧嘧啶糖尿病小白鼠体质量增加,饮水量减少并能延长甲亢“阴虚”型小白鼠常压缺氧存活时间。结论渴乐宁胶囊具有降低血糖、增加体质量、减少饮水量、滋阴补气等功效。  相似文献   

2.
张海岚  刘延敏  张英康 《陕西中医》2004,25(11):1046-1047,1044
目的 :用急性白喉菌毒性心肌炎动物模型 ,探讨刺五加、丹参对菌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小白鼠随机分成四组 ,A组为对照组 ,只注射白喉毒素 ,B、C、D组注射白喉毒素后分别再注射刺五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刺五加+复方丹参注射液 ,观察各组小白鼠成活时间。结果 :注射白喉毒素后的小白鼠 ,给药组小白鼠比对照组小白鼠平均成活时间增加一倍。结论 :刺五加、丹参对急性白喉菌毒性心肌炎小白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100%浓度的附子泻心汤水醇法提取液0,2ml/g体重给小白鼠腹腔注射,可提高小白鼠在常压下的耐缺氧能力,并对氰化钾、亚硝酸钠、异丙肾上腺素和结扎小白鼠双侧颈总动脉所致的急性缺氧也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而延长小白鼠在缺氧条件下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红花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药理作用的区别,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体重相近的小白鼠,给予相同剂量的红花注射液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观察小白鼠单核-巨噬细胞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变化,比较2组药品对小白鼠免疫能力的影响;观察小白鼠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值,比较2组药品对小白鼠血压的影响;观察小白鼠的入睡例数、入睡比例以及入睡时间,比较2组药品对小白鼠中枢镇静作用的影响。结果:红花注射液组显著升高小白鼠的单核-巨噬细胞碳粒廓清指数K和吞噬指数α,较对照组小白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的免疫效果不明显;红花注射液组和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均显著降低小白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降压效果更加明显;红花注射液注射液显著促进小白鼠睡眠,入睡比例和入睡时间均较对照组小白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组镇静效果不明显。结论:红花注射液组具有较好的免疫作用、较强的降血压作用、较强的中枢镇静作用,但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仅有较强的降血压作用,降压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实验考察风湿壮骨胶囊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进一步证实该药对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 ;方法 :有用小白鼠炭粒廓清实验 ,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作用实验 ,对小白鼠溶血素影响及对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 :表明风湿壮骨胶囊能有效降低小白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营养学家克莱德·麦凯对小白鼠进行了一次限制饮食的实验。结果,自由饮食的小白鼠在175天骨骼就停止了生长,而限制饮食的小白鼠在500天后还在缓慢的生长。吃自由饮食的小白鼠不到2年半就全都死亡,而限制饮食的小白鼠活了4年才死亡,其中最长的活了6年。而且限制饮食的小白鼠肿瘤和心血管发病率大大低于自由饮食组的小白鼠。这就是老年医学研究中最惊人的“麦凯效应”。这个实  相似文献   

7.
为了考察壮威口服液对雄性小白鼠生殖器官结构及功能的影响,对连续给药17d后雄性小鼠的睾丸指数、血液中雄激素浓度进行了测量,并对小白鼠睾丸组织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服药组小白鼠睾丸指数、睾丸间质细胞数量、血液中雄激素浓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P<0.01)。提示壮威口服液可促进小白鼠生殖器官发育,增加间质细胞数量,提高血液中雄激素浓度,从而发挥补肾壮阳作用。  相似文献   

8.
辣椒素霜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研究辣椒霜的抗炎作用,分别实验观察了辣椒素霜对二甲苯,巴豆油所致小白鼠耳廓肿胀的作用。结果发现,使用辣椒素霜后,小白鼠肿胀耳廓重量明显减轻,即其对二甲苯、巴豆油所致小白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辣椒素霜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风湿壮骨胶囊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实验考察风湿壮骨胶囊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进一步证实该药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响;方法:有用小白鼠炭粒廓清实验,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作用实验,对小白鼠溶血素影响及对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风湿壮骨胶囊能有效降低小白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岩黄连对瘤细胞呼吸影响的实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草药抗癌筛选中,我们用细胞呼吸法就草药岩黄连对瘤细胞呼吸的影响进行了实验观察,现报告于下。。实验材料与方法瘤株为5180(小白鼠肉瘤180)、EAC (小白鼠艾氏腹水癌)、HAC(小白鼠肝癌腹水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附子大黄配伍的毒副作用。方法应用甲状腺素片及丙基硫氧嘧啶对大鼠进行造模,并分别以附子及附子大黄配伍对其进行治疗,通过肝肾功能及一般情况的观察了解大黄附子配伍的毒副作用。结果附子组肝肾功能可有损伤,与大黄配伍后肝肾功能损伤更明显。结论附子与大黄配伍可损害大鼠肝肾功能,对肝肾有一定毒性。  相似文献   

12.
关白附、禹白附抗炎及毒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到关白附、禹白附对大鼠蛋清性、酵母性关节肿及棉球肉芽肿增生、渗出等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口服给药观察急性毒性,二者均不明显。禹白附混悬液,对眼结膜,咽喉或胃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而关白附则未见上述反应。连续用药28天,对生长及血像均未见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甘草与附子配伍有减毒增效的作用。该研究从中药汤剂甘草和附子混煎过程中蛋白质自组装的现象入手,以甘草蛋白和附子主要毒性物质——乌头碱为研究对象,探析甘草附子配伍减毒机制。研究发现经分离纯化后的甘草蛋白在p H 5时可通过自组装形成粒径为(206.2±2.02)nm的稳定颗粒,且可与乌头碱形成平均粒径为(238.20±1.23)nm的甘草蛋白-乌头碱稳定颗粒。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发现注射乌头碱单体的小鼠全部死亡,而注射相同乌头碱含量的甘草蛋白-乌头碱颗粒的小鼠全部存活。对甘草蛋白-乌头碱胶体颗粒的稳定性的调查显示,该胶体颗粒在室温下较稳定,具有成为候选药物载体的可能性。综上所述,甘草蛋白可通过与乌头碱自组装而达到减毒效果。  相似文献   

14.
薄层扫描法对四逆汤配伍作用的化学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裴妙荣  梁秀如 《中成药》1993,15(6):33-35
应用薄层扫描法对不同配伍“四逆汤”的3种乌头生物碱毒性成分进行测定,认为甘草对附子确有高度显著的佐制作用,干姜也有类似甘草的佐制作用,但效力次之。甘草、干姜交互作用亦高度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大黄各炮制品提取物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分析和比较大黄4种炮制品(生大黄、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提取物的泻下作用异同。方法:昆明小鼠单次给药,比较大黄4种炮制品提取物泻下效应的ED50及观察各组小鼠服药后首次泻下时间、5 h内泻下次数及总排便次数;用炭末推进法比较大黄各炮制品提取物对小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大鼠给药5 d后测定结肠肠壁细胞Na+-K+-ATP酶的活性。结果:生大黄与酒大黄ED50相当,熟大黄和大黄炭即使在生大黄全致泻量(2ED50)的20倍下也无致泻作用。生大黄和酒大黄两者均在给药后3 h左右产生泻下作用,但酒大黄从泻下时间和泻下次数上都较生大黄有所延迟和减少。生大黄高剂量、酒大黄的高、低剂量组以及大黄炭的低剂量组均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小肠炭末推进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而熟大黄的高、低剂量组及大黄炭的低剂量组能降低小鼠的小肠炭末推进率,但与空白组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对大鼠结肠肠壁细胞Na+-K+-ATP酶的活性,各炮制品都对其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生大黄的酶抑制作用强于其他。结论:大黄4种炮制品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泻下作用,但泻下作用强度有所不同。生大黄泻下效力最强,酒大黄次之,而熟大黄和大黄炭作用最弱。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甘遂和甘草反药配伍后药效/毒性成分的分子作用机制,分析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关系。方法:针对甘遂甘草的主要药效/毒性成分——甘遂萜酯A,甘遂萜酯B,甘遂萜酯C,甘草酸,甘草苷,异甘草苷和刺芒柄花素,依据Pharm Mapper数据库构建多成分-蛋白网络,获取的靶点信息利用博奥数据库MAS 3.0系统得到相应通路,通过Cytoscape软件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网络分析表明,甘遂、甘草配伍药效/毒性成分涉及神经-免疫-内分泌-泌尿等相关的61条通路。在调节水和电解质排泄方面药效相反,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类固醇生物合成等通路有关;在抗肿瘤、抗炎、调节免疫方面发挥协同作用,涉及33条通路;两者配伍存在基于肝药酶代谢的毒性增强现象。结论:甘遂与甘草配伍存在药效降低或药效协同和毒性改变等多种情况,体现了中药配伍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作用模式,该研究为深入探讨甘遂甘草配伍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归莪术延胡索及其配伍对小鼠的毒性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当归、莪术、延胡索及其配伍后的毒副作用。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的毒性反应。结果:当归给药剂量108g/kg,病检发现肾脏有广泛的瘀血,莪术给药剂量40g/kg,病检发现肝脏有散在粟米样白点,肝脏轻度肿大,病检肾脏有明显的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延胡索40g/kg,病检肝脏有轻度浊肿,当归配伍莪术给药剂量为148g/kg,配伍能降低毒性反应。当归配伍延胡索给药剂量为148g/kg,毒性反应降低更为显著。莪术配伍延胡索给药剂量为80g/kg,小鼠未见异常。结论:单味当归的毒性大于单味莪术与延胡索,而当归与莪术、延胡索相互配伍可使毒性降低,以莪术配伍延胡索的毒性降低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雷公藤与白芍配伍后对雷公藤甲素和2种生物碱类成分(雷公藤吉碱、雷公藤次碱)透皮吸收的影响,从经皮转运的角度探讨雷公藤与白芍配伍减毒的机制。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小鼠离体腹部皮肤为透皮屏障,以20%乙醇生理盐水为接收介质,通过HPLC测定接收液中雷公藤甲素(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和雷公藤吉碱、雷公藤次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57∶43),检测波长230 nm]的含量,计算其累积渗透量和稳态透皮速率等渗透动力学参数。结果:与雷公藤乳膏相比,雷公藤-白芍配伍乳膏均能降低雷公藤吉碱、雷公藤次碱的累积通过量,但对雷公藤甲素的累积透过量无影响;其中雷公藤-白芍以比例1∶2和1∶3配伍的乳膏中雷公藤吉碱和雷公藤次碱的24 h累积透过量呈明显的降低趋势。结论:雷公藤与白芍配伍经皮给药能降低毒性成分的透过量,同时不影响主要活性物质雷公藤甲素的透过量,从而达到了减毒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黄是一味常用大宗药材,临床上配伍应用非常广泛。蒽醌类物质为其泻下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中医认为大黄泻下峻猛为大黄的毒性。有着"国老"美誉的甘草,一直被认为是解毒圣药,缓和药性,调和诸药。该文将大黄配伍甘草减毒作用分为煎煮过程、肠道代谢2个环节,分别从化学成分、肠道菌群、Ⅰ/Ⅱ相代谢、药物转运方面综述近年来大黄配伍甘草减毒的研究进展。二者配伍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甚至有相左的结果出现,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大黄炮制品各组分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比较大黄不同炮制品各组分的泻下作用及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大黄各炮制品组.除对照组外,各给药组均给与相应组分生药剂量10 g·kg-1,观察5h内各组泻下只数、各小鼠首次泻下时间、5h内泻下次数和总排便次数;采用炭末推进法,研究各大黄炮制品对小鼠炭末推进的影响;大鼠随机分成13组,除对照组外,其余按生药剂量7 g·kg-1连续给药5d,取结肠组织测定Na+-K+-ATP酶的活性.结果:生大黄组分2和生大黄组分3产生泻下作用,其余组别未见泻下作用;从总排便次数来看,除熟大黄组分2、组分3以及生大黄组分4和大黄炭组分4外,其他各组分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 <0.05或P<0.01);与生大黄组分2相比,熟大黄组分2的总排便次数显著减少(P<0.05);与生大黄组分3比较,熟大黄组分3和大黄炭组分3两组的总排便次数明显减少(P<0.01);大黄炮制品各组分除熟大黄组分2外,均有提高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的作用趋势,生大黄组分2和组分3小鼠小肠推进率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炮制品组分之间比较,生大黄组分2炭末推进率显著高于熟大黄组分2(P<0.05);生大黄组分3炭末推进率显著高于熟大黄组分3(P<0.05);大黄炮制品各组分均对大鼠结肠Na+-K+-ATP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其中生大黄组分2,生大黄组分3,大黄炭组分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或P<0.01).组分2各炮制品之间,生大黄组分2抑制作用最强,与熟大黄和大黄炭相比差异显著(P <0.05或P<0.01);组分3各炮制品之间,生大黄组分3的活性低于其他两组,其中与熟大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所有大黄各炮制品组分中,生大黄组分2和组分3的泻下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a+-K+-ATP酶活性、促进小鼠肠推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