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幼儿硬脑膜下血肿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以往 10年收治的婴幼儿硬脑膜下血肿 2 2例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治愈 18例 ,死亡 4例 ,死亡率 18 2 %。结论 婴幼儿颅内血肿死亡率高 ,但只要掌握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就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骑跨横窦的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04-2003~08收治的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18例。结果14例手术,4例非手术,2例死亡,死亡率11%。结论认为早期诊断和度时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骑跨横窦的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04~2003-08收治的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18例。结果14例手术,4例非手术,2例死亡,死亡率11%。结论认为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病情恶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病情恶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症状恶化且在24h内行2次头颅CT检查的病历资料,并分为血肿扩大组及血肿稳定组,分析各组病情恶化原因。结果 42例血肿扩大组经治疗后死亡18例。22例血肿稳定组经治疗后死亡5例。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病情恶化死亡率高,导致早期病情恶化的因素主要是血肿扩大,血肿扩大与血压、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有关,血肿稳定但病情恶化与首次头颅CT血肿大小,出血部位、颅腔代偿能力等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方法 以外伤至手术清除血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基础 ,将 92例患者分为A组和B组 ,≤ 6h者称A组 ;>6h者称B组。观察并比较A组和B组的死亡率和功能恢复率。结果 A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A组功能恢复率高于B组 (P <0 0 5 )。结论 早期清除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可降低死亡率 ,提高功能恢复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新生儿及婴幼儿颅骨骨膜下血肿的转归规律,探讨病程各时期的治疗措施,为婴幼儿颅骨骨膜下血肿并骨化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新生儿及婴儿颅骨骨膜下血肿并骨化患儿的病程转归与治疗结果,采用最佳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18例患儿中13例行血肿穿刺抽吸,3例反复复发者行持续负压血肿抽吸,2例血肿包膜完全骨化者行全麻下手术.经治疗后,本组18例患儿全部治愈.结论新生儿及婴儿骨膜下血肿需就病程各时期给予个性化治疗,血肿包膜有骨化者应根据情况尽早穿刺抽吸或血肿包膜全部骨化患者则应给予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最常见的外伤性颅内血肿,出血来源多为脑皮质的血管撕裂,可伴有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1]。伤后病情变化较大,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常很快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及脑受压的体征,甚者发生脑疝。及时手术清除血肿,预后良好,可减少病人的死亡率及伤残率。本文将我院2001年1月至2003年3月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100例手术病例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手术病例100例,其中男90例,女10例。年龄4~70岁,平均31.65岁。1.2临床资料①临床表现:该病患者多有头晕、头痛、恶心伴呕吐。②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50例,交通事…  相似文献   

8.
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硬脑膜下血肿12例,男9例,女3例。大发作3例,局灶性发作9例。对以癫痫为首发的临床症状、体征、脑电图、CT等资料作了分析;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所致癫痫发作的病因、血肿包膜的病理生理及临床处理作了讨论,认为早期手术术后继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科1996—06~2003—06收治36例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死亡6例,死亡率16.7%。结论可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治疗本病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CT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12例少量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发展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过程及CT变化特点。发现:(1)致伤方式多为减速性损伤。(2)早期CT示少量硬脑膜下积液。(3)伤后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表现,可有复视、肢体活动障碍。(4)伤后2月左右复查CT,发现原 液部位有硬脑膜下血肿,(5)钻孔穿刺治疗效果好。并注其性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迟发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迟发性外伤性硬脑膜外血肿的预后和能否早期诊断、处理密切相关。本文对其定义、发生率、发生机理、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和预后等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分析12例少量外伤性硬脑膜下积液发展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过程及CT变化特点。发现:(1)致伤方式多为减速性损伤。(2)早期CT示少量硬脑膜下积液。(3)伤后出现进行性颅内压增高表现,可有复视、肢体活动障碍。(4)伤后2月左右复查CT,发现原积液部位有硬脑膜下血肿。(5)钻孔穿刺治疗效果好。并就其发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发生时间、相关因素及其预后。方法 分析38例脑出血血肿扩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脑出血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为33.7%,主要发生在24h尤其是6h内,早期血肿扩大与肝病及酗酒史、凝血功能、出血部位、血肿形态等有关,血肿扩大增加了病人的死亡率。结论 血肿扩大的发生影响病人预后,应尽早确诊,采取积极防治措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4.
外伤性侧裂区脑挫裂伤伴薄层硬脑膜下血肿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伤性侧裂区脑挫裂伤伴薄层硬脑膜下血肿诊治有其特殊性。2002年1月至2003年6月我科共收治20例此类患者,现就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对于颅脑创伤的处理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发生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预后依旧是各种颅脑创伤类型中最差的一种。相关文献报道其死亡率为50%~60%~[1]。大多数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的出血来源于脑皮质挫裂伤灶破裂的桥静脉和皮层血管~[2],大约50%的患者还伴有脑挫裂伤、血肿和皮层断裂,大多发生在额叶和颞叶。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是救治硬膜下血肿最有效的办法(见光盘视频1)。一、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急性硬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134例急性硬膜外血肿病例的诊治经验。结果 单纯性急性硬膜外血肿预后佳,需特别注意迟发(复发)性血肿并及时诊治。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CT追踪是诊治急性硬膜外血肿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紧急经皮穿刺在特急性颅内血肿救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在救治特急性颅内血肿中的作用。方法对13例特急性颅内血肿的患者在开颅术前先进行紧急经皮穿刺。硬脑膜下血肿7例,硬脑膜外血肿3例,硬脑膜外合并硬脑膜下血肿2例,自发性脑内血肿1例;术前双侧瞳孔散大7例,单侧瞳孔散大6例;呼吸改变者9例;人院GCS3分4例,4分6例,5分1例,7分2例。结果穿刺后10例患者瞳孔有不同程度回缩,8例患者自主呼吸转平稳。手术治疗11例,余2例未能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按OOS评分,良好4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结论在特急性颅内血肿的救治中,先期的紧急经皮穿刺,能为后期的治疗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骑跨横窦型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骑跨横窦型硬脑膜外血肿是一种颅脑外伤中较少见疾病,其临床表现在早期一般不明显,但病情常可急剧恶化,危及生命。大多数学者主张手术治疗,极少数采用保守治疗。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骑跨横窦型硬脑膜外血肿患者42例,对骑跨横窦型硬脑膜外血肿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后颅窝硬脑膜外血肿的特点.方法 对28例儿童外伤性后颅窝硬脑膜外血肿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28例均有枕骨骨折或者颅骨骨缝分离,头痛和频繁呕吐是突出的临床症状.22例手术治疗,6例非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置,是救治儿童外伤性后颅窝硬脑膜外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7年275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结果本组275例患者治愈267例,死亡8例。结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预后并发症少,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