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30岁,因“右上腹不适”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腹部手术史。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超声检查于第一肝门区胆囊床周围探及两个并列的“胆囊样”回声,大小分别约5.7cm×2.5cm及3.8cm×1.0cm。经多方位、多切面扫查.两个囊腔轮廓线完整,相互独立,隐约可见各自的胆囊管交叉汇入胆总管内(图1),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无胆囊症二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无胆囊临床罕见,我院自1988年至1998年经手术证实为先天性无胆囊症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56岁,因上腹部不适食后饱胀2年,在外院经多次B超检查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并行电视腹腔镜手术。术中见结肠与胆囊区相贴,未见胆囊。解剖肝十二指肠韧带亦未发现胆囊,结束手术。术后12d,仍发热腹痛,B超发现右肝下一10cm×10cm大小的低回声区,故转入我院。1个月后又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右叶脏面下方,有一约12cm×12cm×10cm大小的血肿,给清除,并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胆囊床处均未发现胆囊,放置引流后关腹。术后恢复顺利,症状…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5 6岁。因上腹部不适 ,食后饱胀 2年 ,在外院经多次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 ,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床处无胆囊 ,仅有结肠肝曲相贴 ,反复寻找 ,仍未发现胆囊 ,考虑为先天性无胆囊症 ,结束手术。术后低热不退 ,感上腹胀疼 ,术后 12dB超检查发现右肝下一约 10cm× 10cm大小不均低回声区 ,而转入我院。体查 :体温 38 0℃ ,贫血貌 ,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稍胀 ,右上腹明显压痛腹肌紧张。ALT 15 0U/L。总胆红素 89μmol/L ,结合胆红素5 2 μmol/L。B超、CT检查均发现肝…  相似文献   

4.
头孢曲松钠致胆囊超声影像改变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家兴  李捷 《腹部外科》2008,21(3):150-151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产生假性胆囊结石的原因及其误诊的经验教训。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07年3月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误诊为胆囊结石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例均误诊,手术治疗5例,经过耐心解释后出院5例,对治疗结果不能接受投诉2例。结论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会产生假性胆囊结石,停药后短期内可恢复正常。外科医生应对此高度警惕,以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5.
6.
7.
患者女,7 2岁。因反复上腹饱胀伴呕吐,不能进食3个月余入院。在外院经电子胃镜先后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梗阻;彩超检查示胆囊6.0 cm×3.5 cm,胆囊内未见明显异常。转住我院后经电子胃镜诊断为幽门梗阻,保守治疗无效后,行胃大部切除术,术中见肝脏正常,胆囊床处及整个右肝脏面无胆囊,亦未见条索纤维痕迹及明显粘连。结肠肝曲向前上突凸,靠近右肝脏面内侧。诊断:幽门梗阻;先天性无胆囊。该患者术前未行CT检查,因病人拒绝,术后未再行超声等检查。讨论先天性无胆囊极为罕见,临床上极易漏诊或误诊,常常需经手术确诊。分析原因:(1)B超检查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诊断胆囊穿孔。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 2 4例胆囊穿孔的超声诊断资料。结果 :16例术前已明确诊断 ,8例漏诊。胆囊穿孔超声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分层并不规则增厚 ,外壁线模糊 ,局限性缺损 ,“壁龛征”以及胆囊周围形成不规则低回声肿块。漏诊病例超声主要表现为胆囊腔缩小、模糊及腹腔积液。结论 :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急性胆囊炎有无并发胆囊穿孔 ,对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超声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分析7年余545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中超声的应用情况,并与术前B超检查对比。结果显示术前545例胆总管阳性结果在术中超声提示胆总管内结石300例(55.1%),胆总管探查确定胆总管内结石289例,符合率96.3%。阴性探查11例(3.7%)。术中超声检查胆总管结石较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前检查其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59岁,主因间断右上腹痛1个月,加重7天就诊。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3.650ng/ml,癌胚抗原1.250ng/ml,CA 19-9 7.760 U/ml。超声:胆囊底部及后壁区见5.7cm×4.9cm×2.9cm实性肿块,形态不规整,内呈中低混合回声(图1A),CDFI可探及血流信号(图1B),肿块似向后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因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样病变而作胆囊切除术660例胆囊壁厚度的超声测量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研究.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我院1992年5月至1996年5月住院作胆囊切除术患者,男195例,女465例,年龄12~87岁.平均489岁。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超声检查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检查(LU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价值及应用范围。方法 在LC术中应用以色列夏普兰(Sharplan)公司生产的腹腔镜超声影像系统检查胆囊、胆管间解剖关系以及胆总管直径和有无未预期结石。结果 LUS与术前B超和CT比较,其胆囊、胆管疾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20/20),95%(19/20)80%(16/20)。结论 LUS在胆系占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高于BUS和CT。在弄清胆道解剖和胆总管残石方面可与术中胆管造影术(IOC)相比美,但更简单、安全、省时,并可降低或防止胆管损伤。  相似文献   

13.
刘悦  张震波 《腹腔镜外科杂志》2004,9(3):155-155,15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现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首选方法,其诊断手段主要依靠B超。但是,LC适应证的选择,LC术中难度的预测,以增加LC的安全性,减少中转开腹的手术率,超声诊断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胆囊腺瘤及腺瘤癌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腺瘤(19例)及腺瘤癌变(9例)患者超声造影增强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病灶增强时间、增强水平、增强形态、病变邻近胆囊壁层次结构的完整性,并结合病理结果评价各指标诊断胆囊腺瘤及腺瘤癌变的价值.结果 两组病例超声造影增强水平无差别.胆囊腺瘤组病灶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均早于腺瘤癌变组[(13.11±3.63)s比(18.11±3.26) s;(17.36±3.95)s比(24.66±4.36)s,P<0.01].两组病灶增强变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79±11.88)s比(32.33±5.74)s].腺瘤癌变组病灶变低时间早于腺瘤组[(55.56±15.4)s比(91.00±34.25)s,P<0.01].胆囊腺瘤组胆囊周围肝实质开始增强时间早于腺瘤癌变组[(16.63±4.66)s比(22.78±5.29)s,P<0.05].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发现,病灶增强达峰时间>20 s诊断胆囊腺瘤癌变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为85%.19例胆囊腺瘤患者均表现为均匀增强,而9例腺瘤癌变患者有3例表现为不均匀增强,6例表现为均匀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胆囊壁结构,19例胆囊腺瘤病变邻近的胆囊壁结构均完整、清晰.9例腺瘤癌变病变邻近的胆囊壁结构有6例不清晰,5例胆囊壁不完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造影有助于胆囊腺瘤及腺瘤癌变的鉴别诊断.病灶增强达峰时间、增强形态及病变邻近胆囊壁层次结构的破坏有助于胆囊腺瘤及腺瘤癌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超声检查在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检查(LU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8例LC患者同时行LUS。结果:LUS与术前B超和CT比较,其胆囊、胆管疾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168/168)、92%(155/168)、90%(151/168)。结论:LUS在胆系占位病变的阳性检出率高于B超和CT(P<0.05)。在判断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和胆总管残石方面可与术中胆管造影术(IOC)相比美,但更简单、安全、省时、并可减少胆道损伤,为胆道探查术提供重要指征,降低了胆道残石和阴性胆道探查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病人,女,77岁.2021年3月因乏力1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十余年,2型糖尿病二十余年.体格检查:腹部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TBIL)8.3 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4.7 μmol/L,间接胆红素(IBIL)3.6 μmol/L,总胆汁酸(ALP)13.2μmol/L;丙氨酸...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无胆囊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衙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于2004年11月收治1例病人,男,56岁,因上腹部不适,食后饱胀2年,在外院经多次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拟行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内镜超声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内镜超声检查(EUS)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前排除胆总管下段良性疾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患有胆囊结石并行LC的住院病历资料共1000例,选取常规B超(BUS)提示胆总管直径≥0.7cm病例共202例,分为EUS组和BUS组,计算EUS组的诊断率、敏感度、特异度,BUS组的胆总管下段良性病变的漏诊率。结果 EUS的对胆总管良性疾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2%、92.5%,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4.7%、92.5.4%,术前正确诊断率为95.8%;BUS组对胆总管结石的术前漏诊率为55.7%(21/46),对所有胆总管下段良性疾病的漏诊率为65.2%(30/46);所有EUS组患者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胆囊结石患者当术前B超提示胆总管直径≥7mm时,胆总管结石或者下段良性病变的比例为65.2%,其中大部分为胆总管结石,EUS对胆总管下段良性疾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和正确诊断率均高于90%,因此EUS可以作为胆总管良性扩张的诊断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自忠  杜云  柯希林 《腹部外科》2005,18(6):340-340
病人:女性,56岁。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10余年”入院。入院体检:T36.4℃,P86次/m in,R22次/m in,BP138/90mmHg。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平,肝、脾肋下未扪及,中上腹偏右深压痛,墨菲氏征(±),肠鸣音正常。胸、腹联合X线透视无异常。在外院作彩色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多发结石并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