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针刺得气”与“气至病所”和针灸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针刺得气”与“气至病所”和针灸临床高俊雄,赵万标(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北京100015)关键词:《灵枢》;针刺得气;气至病所《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金针赋》着重指出:“气速效速,...  相似文献   

2.
“宛陈则除之”在针灸临床上的应用福建中医学院针推系(福州350003)黄碧玉"宛陈则除之"语出《灵枢·九针十二原》。张介宾《类经·针刺·七》:"宛,郁同;陈,积也。"宛陈在此当指瘀血阻滞。《灵枢·小针解》:"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张志聪在《灵枢集...  相似文献   

3.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小针之要,易陈难入,粗守形,上守神。”可见针道之难在于“神”。此“神”包括与针灸有关的辨证施刺、手法、配穴、禁忌等一系列问题,更应包括医患神志活动与针灸治疗的关系。对于后者,《内经》从各个角度进行了论述,这对指导针灸临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4.
刺络放血疗法治病由来已久 ,它是用三棱针或粗而尖锐的针具 ,在患者身上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 ,施以针刺放出适量的血液 ,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古人对刺络放血非常重视 ,应用较广。早在《内经》一书中就有详细的记载。《灵枢·九针论》谈到锋针 (即三棱针 )有“泻热出血”的作用 ,《灵枢·官针》篇指出 :“病在经络痼痹者…… ,病在五脏固居者 ,取以锋针。”因此 ,不论内伤外感 ,新病宿疾 ,皆可取锋针刺出血以治之。笔者就刺络放血之法的运用 ,谈谈个人的体会。1 施用原则刺络放血疗法的施用原则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明确指出 :“锋针…  相似文献   

5.
九针其名首见于《内经》,九种针具,形殊功异,乃集众医家心智、纳百家之长而成,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灵枢·官针》《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九针论》等篇中都详细记载了九针的大小形状及用途。师怀堂先生创制新九针、精于临床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新九针学术思想体系。师老认为要提高针灸疗效,扩大针灸治病范围,必须进行针具的改革。师老更是将新九针各种针具的治疗作用发挥到极致,毫针长于调气调神,气调神怡方能祛邪外出;火针温阳通痹,祛风寒湿;锋钩针刺血泻热,松筋活络;长针通关过节,一针透多穴;员利针针身粗大治痼疾;磁圆梅针磁针结合,疏通经脉,通则不痛;针定位点穴,九针之使;埋线针以线代针,效集多法,祛顽疗痼。  相似文献   

6.
<正>《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针灸学及其临床的理论渊源,其中近半数篇幅论述了针灸学内容。《针解篇》是《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五十四篇,主要从针刺补泻手法、针刺的注意事项、针具的功用和临床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篇名中的"针解",指本文在解释《灵枢·九针十二原》及《素问·宝命全形论》的有关针刺问题,故名"针解篇"。其主要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独取一穴”(即每次只取一个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古已有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已有“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的记载;仲景《伤寒论·142条》中也有“太阳与少阳并病,……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的记载;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标幽赋》中亦有“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疼肋痛针飞虎(支沟)”的记载。这些都是“独取一穴”针刺治病之古鉴。针灸传至今日, 能以“独取一穴”两见  相似文献   

8.
《灵枢·小针解》与《素问·针解》篇是学习《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的重要参考文献,但在解释《九针十二原》某些观点时,由于二篇出发点不同说法不一,易使后学者误解,故笔者就二者的主要分岐点进行比较探析,以求能正确理解经文原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古代九针的形制特征和发展演变。方法:收集整理考古发掘出土和明清传世的古代九针资料,分析不同时期的形制特征和变化。结果:明确了各时期九针的形制特征和演变规律。结论: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九针和明清传世的九针,在形制上均无统一的样式。汉代九针的形制虽然受到《九针论》、《九针十二原》的影响,但在制作上并不严格遵守规定的尺寸。元明清针灸著作中所附的九针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元、明、清时期针具的形制特征。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儿科疾病,如何解决婴幼儿惧针,不配合治疗的情况,一直是针灸临床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经络点穴以及《内经》关于十二皮部理论的指导,将古代“九针”中的钅是针进一步改良运用于儿科临床,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婴儿腹泻:患儿杜×,女,70天,1...  相似文献   

11.
芒针针法是中医针灸传统针法之一,它源于九针中的长针.九针是内经时代的代表性针具,其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用途也有所不同,在<灵枢·九针论>中对九针的形状及用途有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快速针刺法是一种不留针的针刺方法。即在短暂的时间内,施以一定的刺激强度,有了针感后随即起针,缩短刺激时间,控制针刺量,从而达到有效地调节机体的目的。若用之得当,效若桴鼓。 一.快速针刺的适宜对象 1.热邪炽盛 邪热郁于肌表,宜浅刺快刺。《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浅刺可助解肌散表;快速出针不阻塞针孔以利于祛邪。《灵枢·邪  相似文献   

13.
<正>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分部依线厘定了349穴,为历代医家所遵循,其以四肢分经、躯干分部法排列穴位,今人很少应用,而以全部归经代之。本文将从头面躯干经脉循行特点,讨论《甲乙经》以部列穴的合理性。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直接归属经络。《素问·九针十二原》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者也……”“灵枢·小针解》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素问·气府论》更明确指出了腧穴与经脉的关系.即为“脉  相似文献   

14.
徐疾和提插作为临床常用的补泻手法 ,两者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与区别 ,现就管见所及 ,试述如下。1 徐疾补泻徐疾补泻法始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徐而疾则实 ,疾而徐则虚。”对此《内经》中有两种不同解释。其中《灵枢·小针解》曰 :“徐而疾则实者 ,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 ,言疾内而徐出也。”指出针在体内进出提插的快慢。《素问·针解》篇曰 :“徐而疾则实者 ,徐出针而疾按之 ;疾而徐则虚者 ,疾出针而徐按之。”此指出针的徐疾和扪按针眼的快慢。明代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对此论述道 :“盖徐疾二字 ,一解作缓急之意 ,一解…  相似文献   

15.
《内经》中的手术器械——九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器械是与医学理论和治疗技术同步发展的,但在中医文献中,对医疗器械的专论不多本文据“九针十二原”与“九针论”两篇经文对九针的论述,将九针的形态、大小、功能、主治等进行比较,并结合《内经》记载的几种手术进行探讨,结论表明,古人所说的九针,既不仅限于针灸针,也不限于九种,而是对百代多种医疗器械的总称。  相似文献   

16.
关于草木刺作为原始针具的探讨唐寒松(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230038)关键词草木刺砭石针具中图号R245草木刺,泛指草木、树木类植物的芒刺。主要为灌木类棘刺。《广雅·释诂》曰:“梗、刿、棘、伤、、刺、壮、箴也”。《方言》曰:“凡草木刺人者,北燕、朝鲜...  相似文献   

17.
神阙穴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神阙穴又称脐中,“气舍”、“下丹田”、“命蒂”。近年来笔者对该穴进行探讨,现概述如下。1历代医家对神阙穴的认识神阙穴始见于《素问·气穴论》,但最早提出“神阙”二字的是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素问·气穴论》曰:“藏俞五十穴,……齐一穴,……针之所由...  相似文献   

18.
《内经》择时针灸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时针灸”是指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着眼于人体阴阳变化的节律,选择合理针灸治疗时机,以提高疗效的方法。早在《内经》就对这一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一、择时针灸的重要《内经》多处用弩机射击必须掌握时机作比喻,说明针灸治病也要重视时机的选择。《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知机之道,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素间·离合真邪论》说:“知其可取如发机,不知其取如叩椎,”指出掌握针灸时机,就如拨动弩机一样灵巧迅捷,容易获得疗效,否则,就象操持大锤  相似文献   

19.
探索《内经》九针理论,总结九针之数、九针之形、九针之用。发现九针理论关注形态结构的特点,与当代许多针对组织形态结构的新针具、新针法相呼应,与毫针调神针刺形成鲜明的对比。认为九针理论的守形针刺特征对针灸学发展的影响尚不够充分,提出当代针灸学的发展应给予“形而下”更多的学术关注,使针灸学更加实用。   相似文献   

20.
刺络疗法,是指针刺络脉出血,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后世称为放血疗法。此种疗法《内经》中有不少记载。除《灵枢·血络论》外,还见于《灵枢》之《九针十二原》、 《经脉篇》、《脉度篇》等二十一篇见,于《素问》之《三部九候论》、《调经论》等十篇中。有完整意思者共百余条。现选释有关使用原则和运用规律部分条文供参考。 使用原则 1.“宛陈则除之”(《灵枢·九针十二原》 宛,与郁同,宛陈指气血的瘀浊。除作去除解。《灵枢·小针解》指出“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清·张隐庵阐明其意曰:“宛陈则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