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本文主要根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傣医胆汁病特色诊法规范化研究”课题要求,在傣族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完成了100例胆汁病(黄痘病、白疸病)两种病五个证型的傣医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等相关资料的对比、统计、分析研究,并得出傣医胆汁病特色诊法的相关标准,为傣医胆汁病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傣医药是我国的四大民族医(藏、蒙、维、傣)之一,有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传统治疗方法。近几年,在州委、州政府和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下,我们在傣医药的挖掘、继承、整理、研究和傣医专科专病建设,傣药院内制剂,傣医药人才培养,傣医执业医师考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展傣医药,为保障边疆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傣医药历史及发展现状傣族传统医药学,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她是祖国医学文化和傣族贝叶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祖国医学防病治病的特征,又有傣族医学的特点,已经形成了以傣医“四塔、五蕴…  相似文献   

3.
傣医的解药具有鲜明的民族医药特色和地方特点,是傣族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药物及治疗方法之一,已成为傣族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收集了167首傣医“解药”方剂,现整理、归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2):F0002-F0002
傣族传统医学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多年来,傣族人民在长期的防治疾病和生活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丰富多彩的诊疗经验和方药,不断发展成为以傣医“四塔、五蕴”理论、“风病论”、“解药理论”为核心的一门学科,傣医药为边疆各族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抢救、继承、发展傣族传统医药,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傣医药的学术交流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傣医治疗哦案(胆汁病)常用方药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傣族传统医药学是祖国医药学和傣族贝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2000多年来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总结积累了大量的防病治病的经验和方药,并已形成了以傣医的“四塔、五蕴理论”、“雅解理论”、“风病论”、“三盘理论”为核心的一门医学。  相似文献   

6.
傣族传统医学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多年来,傣族人民在长期的防治疾病和生活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丰富多彩的诊疗经验和方药,不断发展成为以傣医“四塔、五蕴”理论、“风病论”、“解药理论”为核心的一门学科,傣医药为边疆各族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抢救、继承、发展傣族传统医药,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傣医药的学术交流和发展。经相关部门审查和批准,  相似文献   

7.
傣医外治法以“四塔五蕴”为理论核心,是傣族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而总结出来的治疗方法,是通过各种因素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于人体而形成的一种整体治疗方式。目前文献记载傣医外治法较少,为充分继承、发展和提高傣医外治法的研究,文章对傣医临床常用的传统外治法的操作步骤及适应症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傣医外治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方洁  许建新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4):2190-2192
“雅解”为傣语,意译为解药,是傣族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雅解”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未病先解、先解后治“.“雅解”适应面广,作用确切,在疾病的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肝病、消化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皮肤病等均有肯定的疗效.系统地收集、整理、研究傣医“雅解”,是发展傣族“雅解”理论及开发新药的重要内容.该文主要就雅解的概况及雅解药物研究进展情况作小结,并对雅解的发展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9.
1傣医十大传统疗法1.1傣医十大传统疗法的起源:傣族传统医学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傣族人民为了生存、发展、繁衍后代,凭借自身的聪明智慧和与疾病抗争的能力,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摸索总结了大量的诊疗治病经验和方药,不断发展形成了以傣医“四塔”(风、火、水、土)、“五蕴”(色、识、受、想、行)、“三盘”(上、中、下)、“解”理论、“风病论”为核心,创立了富有傣族传统特色的“十大传统疗法”,  相似文献   

10.
刘颖颖  姚昕  李海涛  李晓花  马小军 《中草药》2016,47(23):4301-4304
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常年高温高湿,妇女产后病是傣医妇科类常见疾病。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妇女产后用药情况开展药用民族植物学调查研究,共调查到药用植物27种;植物选择上对生长在村寨附近的药用植物利用程度最高,在用药部位上体现了一定的空间层次性和时间特征;用药方式以水煎服为主,药物多配伍使用以达综合调节治病的目的。研究认为傣医治疗产后病具有适时应景、复杂多变的特点,应充分重视傣医药民族植物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傣医在漫长的医疗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并总结出了独特的医学理论,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傣族医药学。及至今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还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开发价值。傣医外治疗法是傣族医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是研究傣族医药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傣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扬光大傣族医药外治疗法,对傣医的外治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研究,并对其中包敷法进行了整理归纳。  相似文献   

12.
傣医传统疗法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傣族人民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不断观察探索,总结而创立的.它以傣医“四塔”“五蕴”为理论基础,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内外相合沿用至今,具有很好的疗效.它主要包括:烘雅(熏蒸疗法),暖雅(睡药疗法),阿雅(洗药疗法),喃雅(坐药疗法),沙雅(刺药疗法),咱雅(擦药疗法),果雅(包药法),闭、抱(推拿按摩、口功吹气疗法),过(拔罐疗法)等.现将傣医暖雅的治法方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寻傣医理论中的养生保健观点和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傣族对季节气候、体质、居住环境、药物、民俗文化等的认识,总结、分析傣医的养生保健思想。结果:傣医的养生保健观点主要有注重季节养生保健、体质养生保健、居处预防养生、药物保健、民俗养生保健等几个方面。结论:傣医的养生保健观是傣医药的重要组成,对傣族人民的繁衍、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10):F0003-F0003
傣族传统医学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多年来,傣族人民在长期的防治疾病和生活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丰富多彩的诊疗经验和方药,不断发展成为以傣医“四塔、五蕴”理论、“风病论”、“解药理论”为核心的一门学科,傣医药为边疆各族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抢救、继承、发展傣族传统医药,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傣医药的学术交流和发展。经相关部门审查和批准,西双版纳州傣医药学会于2005年7月1日正式成立,学会由100多名傣、中、西医药专家以及关心、支持傣医药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学会的宗旨:…  相似文献   

15.
1傣医药发展情况 傣族传统医药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傣族人民通过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总结积累了大量的防病治病的经验和方药。形成了以傣医“四塔、五蕴理论”、“三盘学说”、“风病论”、“解毒论”为核心的一门学科。傣医药学有着鲜明的民族医学特色和地方特点,为本民族的繁衍生息和边疆各族人民的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在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6.
小乘文化与傣医四塔五蕴学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大量的古文献和傣医药资料,对傣医药起源,小乘佛教传入我国傣族地区的具体年代作了详实考证,肯定了古傣文的创制及其最早经书《贝叶经》的成书在佛教传入之后,通过对傣医“四塔五蕴”与佛教“四大”、“五蕴”的对比研究,得出傣医理论源于小乘文化,是在吸收借鉴古印度“四大”、“五蕴”学说的基础上,结合人体组织、生理病理、精神意识而逐渐发展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康朗香老师是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名傣医专家之一,云南省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康朗香老师行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尤擅长治疗疑难杂病。现将康朗香老师应用雅叫哈顿(五宝药散)临证经验介绍如下。1 雅叫哈顿(五宝药散)组方雅叫哈顿(五宝药散)是傣医传统经方,记载于傣医的《贝叶经》中,据记载该经方在民间应用长达2000多年,在  相似文献   

18.
傣医方剂是遵行傣医学理论,根据一定的组方原则的组合,是傣医应用单味药治疗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其理论与技法是傣族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有关傣医学的文献《阿尼松桑顺细点》、《登达格》记载“八大医派”创立的“八大要方”,迄今为止,傣医方剂的应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1],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傣医方剂的特色。1傣医方剂的内容1.1以傣医理论为指导:傣医方剂是在傣医药的核心理论“四塔”理论指导下进行分类统方,具体分为:调四塔总方;调风塔方、调火塔方、调水塔、调土塔方;雅解方;其他方等四大类,临床常用方剂有200…  相似文献   

19.
傣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探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傣族医药学自成理论体系,“四塔”(巴他维塔都-土;啊波塔都-水,爹卓塔都-火;佤约塔都-风)和“五蕴”(形体蕴、知觉蕴、受觉蕴、心蕴、组织蕴)是始终贯穿整个傣医学术的重要理论体系,也是研究傣医学术思想必须深入探讨学习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10):F0002-F0002
傣族传统医药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人民在长期的防治疾病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和方药。不断发展成为傣族“塔都档细”(简称心塔-风、火、水、土)、“夯塔档哈”(简称五蕴一色、识、受、想、行)、“风病论”、“解药论”为理论核心的一门学科。傣医傣药为傣族人民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