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诊治与手术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临床及基础研究文献资料,综述其发病原因、临床特征、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ARNS主要病因是疱疹类病毒感染,根据典型临床表现以及PCR和抗体免疫测定可做出明确诊断。抗病毒药物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严重病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帮助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动脉炎以及后期伴发视网膜脱离等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较少见,起病急,进展快,治疗困难,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因此争取早期正确诊断与治疗的意义重大,我们就对ARNS的诊断及治疗的报道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retinalnecrosissyndrome,ARNS)的病因、临床表现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12月到2004年9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9例ARNS患者13眼均分别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眼底激光治疗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术后1m~17m随访患者视力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9例13眼ARNS患者除1例双眼患者本人放弃治疗外,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余11眼中手动/10cm者2眼,数指/20cm~100cm者5眼,0.05者1眼,0.25者1眼,0.4者2眼,大多维持了有用视力;予以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底激光治疗的5例7眼及单纯予以眼底激光的3例4眼,均保持了视网膜平伏。结论ARNS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但如能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并给予正确有效的联合治疗,是能够使大部分患者得到治愈或好转,挽救有用视力的。  相似文献   

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临床表现和相应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7年5月在眼科中心收治的ARNS患者22例25眼,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发病年龄19岁~60岁,平均43.7岁。单眼19例,双眼3例,双眼间隔均为1个月,病程4天~12个月。22眼视力〈0.3,20眼有前部葡萄膜炎,所有眼有玻璃体炎,23眼出现中轴和周边视网膜黄白色渗出、血管白鞘或闭塞,9眼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来院前14眼未确诊。确诊后静脉给予大剂量阿昔洛韦及适量激素,口服阿昔洛韦维持4周~6周,玻璃体切割术的15眼中13眼视网膜复位,跟踪性的视网膜黄白色渗出缘光凝10眼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治疗后9眼视力提高,其中8眼低于0.05,13眼视力在0.05~0.3之间,4眼视力高于0.3。结论ARNS中青年多发,损害视力严重,发病初期不易确诊,大剂量阿昔洛韦和适量激素治疗、玻璃体切割能控制炎症、复位脱离的视网膜,跟踪性激光光凝可有效防止视网膜脱离及向后极发展。强调及时诊断,药物、手术及激光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疗效。方法对1例(1眼)玻璃体炎症明显和6例(6眼)伴有视网膜脱离的ARNS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切除玻璃体、视网膜剥膜、视网膜切开、硅油填充及眼内光凝。结果所有病例视网膜均获得满意复位。5眼行取硅油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未发生视网膜再脱离,所有病例术后均保留视力。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手术时机、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双眼ARNS的诊治过程及预后。常规抗病毒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病情未能控制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术,后发眼早于首发眼手术干预。择期行硅油取出术。结果18眼中1眼药物治愈,1眼放弃治疗后全视网膜脱离,16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充填术。术后12眼视力较术前提高,双眼手术患者后发眼术后视力均好于首发眼;14眼视网膜平复,2眼周边部视网膜浅脱离。硅油充填术后3~12个月,16眼行硅油取出术,术中4眼出现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再次平复视网膜,术后视网膜复位良好。1眼在硅油取出后应用糖皮质激素导致病毒复发,给予抗病毒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双眼ARNS后发眼应在早期进行手术干预,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充填可能是双眼ARNS手术治疗中最佳方案,治愈的ARNS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应联合抗病毒治疗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疗效。方法:对6例(7眼)伴有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的ARNS患者进行玻璃体切除术,采用三通道睫状体平坦部切口切除玻璃体、剥膜、松解性视网膜切开、硅油填充及眼内光凝。术后半年到9个月取出硅油。结果:5眼伴有视网膜脱离眼手术治疗后视网膜均获得满意复位,2眼在取出硅油后视网膜脱离复发。2眼存在视网膜裂孔眼术后无新裂孔及视网膜脱离发生,所有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最优者为0.1。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眼底血管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图像特征及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临床诊断为ARNS的患者28只患眼的眼底、FFA和ICGA检查资料。结果FFA图像中,视盘边界不清、晚期强荧光24只眼,占85.71%;周边部病灶区视网膜动静脉血管广泛闭塞23只眼,占82.14%,部分仅见闭塞的血管暗影,检眼镜检查所见的部分呈白线状的血管仍有荧光素通过; 病灶区与较正常视网膜交界处较多荧光素渗漏点者22只眼,占78.57%;视网膜脱离20只眼,占71.42%,其中9只眼未发现视网膜裂孔,占视网膜脱离者的45.00% ;8只眼黄斑囊样水肿,占28.57%。ICGA图像中,视盘强荧光8只眼,占28.57%,其中有5只眼晚期视盘内见颗粒状染色;周边部病灶区脉络膜血管模糊不清者20只眼,占71.42%;病灶区脉络膜散在片状弱荧光区19只眼,占67.85%;ICGA晚期图像中,视网膜血管内栓子及视网膜血管闭塞区清晰可见。结论ARNS 的FFA表现主要是视盘强荧光和视网膜血管闭塞;ICGA主要表现是病灶区脉络膜血管模糊不清及散在片状弱荧光区。两种检查联合使用,可进一步了解病变损害的程度以及脉络膜与视网膜之间的相互关系,对ARNS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100-102)  相似文献   

9.
玻璃体切除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的治疗方案选择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2003-01/2009-01收治的56例64眼ARNS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吴泽群  孙熠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7):1261-126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以急性葡萄膜炎、闭塞性视网膜动脉血管炎、融合性坏死性视网膜炎及后期的视网膜脱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眼部综合征,部分患者早期可合并有眼压升高.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认为可能和病毒感染有关,主要以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等病毒感染为主,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专科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等.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发病急,进展速度快,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治疗棘手,预后较差,是眼部致盲的重要眼病,一旦确诊,及时给予局部及全身抗病毒、预防性视网膜激光光凝及必要时需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研究表明,早期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阻止病情进展,提高患者视力.因此,早期确诊及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非常重要,本文将结合文献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全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3年3月至2006年10月,共连续17例(17只眼)ARNS患者在我科做了玻璃体手术.伴有视网膜脱离13例,无视网膜脱离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全玻璃体切除术,剥离视网膜前膜和坏死视网膜,部分病人做了松解性视网膜切开或切除,用重水压平视网膜后眼内光凝或直接眼内光凝,气液交换后,用C3F8填充2例和用硅油填充15例.取出以前环扎带1例和做环扎1例.结果 追踪时间至少半年,除膨胀气体填充的2例手术失败外,其余15例患者在术后1~12月顺利取出硅油,视网膜保持复位.最后一次随访最好矫正视力:光感至指数4例,0.2~0.3者5例,0.5~0.7者5例,≥1者3例.结论 全玻璃体切除术、眼内光凝和硅油填充治疗ARNS具有良好地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峰  吉宇莹 《眼科研究》2014,(12):1057-106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是眼科常见病,以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为典型特征,但部分患者可存在弥漫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大泡性视网膜脱离、纤维素性渗出等不典型表现.由于不典型CSC的表现和症状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可累及后极的炎症类疾病(如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等类似,一些其他全身及眼部疾病也可引起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及不典型CSC表现,临床上常造成误诊或漏诊,而上述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存在很大差别,因此,眼科医师应该充分了解CSC的表现特征,尤其是不典型表现,注意患者全身情况,包括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做到准确诊断,合适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抗病毒药物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病例23例(26只眼),全部在确诊初期起全身应用大剂量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中17例(18只眼)发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者行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光凝+硅油填充术治疗,术后1年随访患者视力以及视网膜情况。结果 23例(26只眼)在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6例(17只眼)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1年后眼内炎症控制,视网膜平伏在位。结论早期全身大剂量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显著减少ARNS患者视力严重丧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强  宋维贤  李向明 《眼科》2003,12(3):192-192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是一种被认为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以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坏死、玻璃体和眼前节炎症及后期出现视网膜脱离为特征的严重致盲眼病。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诊断技术展望   总被引:9,自引:13,他引:9  
朱鸿  施彩虹 《国际眼科杂志》2005,5(5):1016-101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世界性致盲眼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对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大大降低致盲率.本文对临床相关诊断技术作一展望,旨在从临床流行病学角度探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联合诊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急性视网膜坏死(ARN)和进行性外层视网膜坏死(PORN)是一种迅速进展的疱疹病毒性视网膜病变,可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ARN常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可合并发生虹膜睫状体炎、玻璃体炎、伴视网膜血管炎的周边视网膜坏死.PORN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其坏死性视网膜炎可能会迅速累及周边视网膜及黄斑,而并无显著的眼内炎症及血管病变.临床症状、眼内液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视网膜脉络膜组织活检、戈德曼-威特默系数分析是两者重要的诊断方法.ARN和PORN的治疗方法相似,主要是明确诊断后及时抗病毒药物诱导和维持治疗;可以改善ARN预后,而PORN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视网膜疾病眼底表现复杂,尤其艾滋病、结核、梅毒等严重传染性疾病所致的感染性视网膜疾病,临床表现更是复杂多变.重视感染性视网膜疾病的证据采集,提高其诊断治疗水平是眼底病临床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完整的病史是感染性视网膜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全面的眼部检查及有针对性的实验室检查是其诊断的重要证据;诊断性治疗有助于进一步验证其诊断;病原体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是其确诊的金标准.最终治疗方案的确定需要多学科合作.只有不断更新全科医学知识,掌握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进展,认识感染性视网膜疾病的本质规律,多学科配合,优诊疗流程,才能真正提高视网膜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联合错构瘤(combined hamartoma of the retina an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CHRRPE)是一种少见的眼部良性肿瘤,可累及视盘、黄斑或周边视网膜,常见于儿童,其临床特征为瘤体位于视网膜,隆起,有不同程度的色素增生、血管迂曲及视网膜前膜形成.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CHRRPE主要由杂乱的胶质、视网膜血管及增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构成.相干光断层扫描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并可指导治疗.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前膜剥除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眼的视网膜结构,稳定或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9.
沙兰施 《眼科》2004,13(4):210-211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cute retinal necrosis syndrome,ARNS)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以急性坏死性视网膜炎、玻璃体炎、视网膜动脉炎以及后期伴发视网膜脱离等病变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较少见,起病急,进展快,治疗困难,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20.
黄斑囊样水肿是许多眼部病变的并发症,亦是导致严重视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可继发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眼部炎症、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及其他眼内手术等.临床上主要依靠OCT及FFA联合诊断.目前有许多治疗黄斑囊样水肿的方法,包括口服药物、玻璃体内药物注射、激光、手术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本文主要对黄斑囊样水肿的病因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