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DCG)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64例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的监测,对比其检查结果,并分析起搏器功能异常以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 64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起搏器功能异常4例(6.25%),DCG异常28例(43.75%),两者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感知功能异常15例,起搏功能异常8例,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5例。结论 DCG能较好监测起搏器起搏、感知功能及其相关心律失常,是植入起搏器术后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圈(DCG)在起搏器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ortara公司12通道DCG,对40例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行24h检测,分析起搏、感知功能及相关的心律失常。结果 检出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5例,与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5倒。结论 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殛相关心律失常多为间歇性发生,DCG对其检出率较高,可作为心脏起搏器随访的常规性检查。  相似文献   

3.
83例起搏器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置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后随访的意义。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对83例置入心脏心脏起搏器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常规心电图进行比较,判断起搏器起搏、感知状况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分析起搏器与自身心律相互作用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DCG检测出起搏器功能障碍14例,检出率为16.9%,常规心电图检出起搏器功能障碍4例,检出率为4.8%,两者检出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DCG检出与起搏器无关自身心律失常55例,与起搏器相关性心律失常5例,发现伪融合波15例。结论 DCG起搏器功能障碍检出率高,可为起搏器置入后临床随访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参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和分析60例CAG者的DCG。结果12导联DCG与CAG诊断其敏感性72.6%,特异性78.7%,DCG诊断冠状动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符合率分别为45%、90.9%、100%。DCG监测结果还表明冠状动脉狭窄支数越多,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越高,且心律失常频度高、复杂性明显。结论12导联DCG对冠心病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对起搏器起搏及感知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美国惠普43400B型DCG分析系统,对95例年龄在50岁以上植入起搏器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起搏、感知功能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并与常规心电图对照。结果共检出起搏器功能障碍23例,其中间歇性起搏功能障碍2例(占2%),间歇性感知功能障碍21例(占22%)。检出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17例(18%)。而常规心电图仅发现感知功能障碍2例。两种检查方式在检测间歇性感知功能障碍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检出起搏功能异常的差异性未达到显著水平。DCG对3种类型(AAI、VVI、DDD)之间感知功能异常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根据DCG结果,进行临床相应处理后,起搏器的起搏及部分感知功能障碍消失,相关心律失常引起的临床症状逐渐消失。结论起搏器的起搏、感知功能障碍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多为间歇性发生,DCG对其检出率较高,并可系统了解起博器工作状态及各种心律失常,是对起博器随访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探讨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者心律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和24小时心电图(DCG)同时对281例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者进行检查分析。结果DCG检出心律失常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与心功能严重程度有关,心功能Ⅳ级者发生率高。同时室性心律失常在冠心病患者中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简称为D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0例DCG资料,分析冠心痛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220例中203例有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捡出率为92.27%;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为77.17%。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发生率高于有症状者。结论12导联同步DCG是捡出冠心病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一种可靠以及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源性晕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心源性晕厥或猝死发作相关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对120例疑为心源性晕厥者行24h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果 120例中55例(45.8%)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检出晕厥发作或猝死共27例;其中21例(17.5%)晕厥发作和3例(2.5%)猝死与严重心律失常有关.尤其与心室停搏(R-R间距)>3.0s及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3例晕厥时未记录到任何心律失常.结论 12导联DCG检查可为心源性晕厥或猝死者获得可靠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452例心悸者的动态心电图(DCG)变化,探讨心悸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 452例者均做过3次以上常规心电图(ECG),采用12导联DCG监测系统记录24h心电活动。结果 452例DCG检出心律失常者405例(89.6%),ECG检出心律失常者186例(41.2%),DCG检出心肌缺血者87例(19.2%),ECG检出心肌缺血者20例(4.4%)。结论心悸者可能存在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DCG可作为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为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监测起搏器功能的工作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7例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DCG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起搏器起搏、感知、特殊功能以及与自身心律、自身心律失常的相关情况以及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 起搏异常4例(3.15%),感知异常10例(7.87%),特殊功能26例(20.47%)、自身心律失常115例(90.55%).结论 DCG能提供完整的起搏器工作信息,分析时应正确认识感知、起搏障碍,特殊功能以及自身心律失常三者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前区不适患儿常规及动态心电图(DCG)改变的差异.方法 对有心前区不适前来就诊的患儿,在作常规12导联同步心电图的同时,加作24h12导联DC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DCG与常规心电图各种心律失常及ST-T异常的阳性率分别为68.8%及14.1%,两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9.28,P<0.01).两种检查结果显示异常的患儿中心肌酶学异常者占30%. 结论 DCG是心前区不适患儿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动态心电图在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评价起搏器功能状态的价值。方法:对93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起搏、感知及与起搏器相关的心律失常和症状。结果:起搏功能异常1例,检出感知异常28例,检出率为31.18% (29/93),除1例感知异常及1例起搏异常在常规心电图中检出外,其余均在DCG中发现。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起搏器程控调整和相应的临床处理后,28例中22例(78.6%)起搏及感知异常有不同程度改善或消失。结论:DCG监测对间歇性起搏及感知功能异常检出率较高,DCG是起搏器随访不可或缺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2导联DCG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9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同期行12导联DCG检查,将DCG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经冠脉造影证实有冠脉病变者65例,12导联DCG检测中50例结果阳性,其中有冠脉病变患者40例。12导联D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72.7%,特异性76.7%,准确性74.5%,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多,12导联DCG诊断冠心病的阳性率增高。结论12导联DCG对冠状动脉病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对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771例患者的DCG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心肌缺血性ST改变并经临床证实者174例,正常者15例,其它心电图改变者582例.132例心肌缺血者中伴有胸闷、胸痛者中42例表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结论 12导联DCG检测对心肌缺血的评价具有独特的临床意义,它的无创性及日常生活监测功能比有创的冠脉造影和运动试验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24h对冠心病者进行检测,以期对冠心病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和心律失常早期做出诊断、早期治疗,以降低冠心病者的死亡率,防止心脏事件的发生.方法 对确诊的336例冠心病者进行12导联DCG 24h检测.结果 336例中有ST-T缺血性变化者302例,属SMI 212例,占70.2%.分布在6:00~12:00时较多,0:00~6:00时较少.发作时心率快频依赖占63.3%,慢频依赖占11.3%.SMI多发生在运动时.结论 冠心病者在日常生活中有70.2%发生SMI,应给予早期治疗,以防止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自身心律失常与起搏器功能的工作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40例植入DDD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起搏器特殊功能以及与自身心律、自身心律失常的相关情况以及分析方法和注意事项。结果统计共发现9种起搏器特殊功能,和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相关性最高53例(37.9%),房室交接区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次之。结论 DCG能提供完整的起搏器工作信息,特殊功能的发生和心律失常密切相关,分析心电图时应正确认识特殊功能与自身心律失常的相关性,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对6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者12导联常规心电图(ECG)和24h动态心电图(DCG)作回顾性分析,探讨Q-Tc延长与室性心律失常(VA)关系的临床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986~1998年间所有行ECG和DCG检查的AMI病人。剔除有电解质紊乱,正在使用影响Q-Tc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DCG)对早期复极综合征(ERS)诊断的意义。方法对49例心电图有ERS特征者,进行24h全息DCG监测,分析ERS者J波及ST段变化等心电图改变。结果12导联同步DCG监测能反映出ERSJ波及ST段特征性变化,以及与心率、自觉症状的关系等,较好地反映出ERS心电图特点。结论24h12导联同步心电图是诊断ERS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DCG)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进一步推广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就诊中疑诊为冠心病的25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行12导联和3导联同步DCG24h监测,收集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导联同步DCG对心肌缺血诊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3导联者,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12导联同步DCG对下壁、侧壁心肌缺血的诊断优于3导联同步记录。结论 12导联描记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上明显优于3导联记录,可以减少冠心病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DCG)对冠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87例DCG检查示心肌缺血性ST段压低阳性者行冠脉造影(CAG),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DCG心肌缺血性ST段压低点多个导联有阳性改变者,诊断冠脉病变较肯定;ST段压低幅度、持续时间、出现阵次均与冠脉狭窄程度、病变范围有关.结论 DCG对冠脉病变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