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secretion of antidiuretic hormone,SIADH)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5例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SIADH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血钠均低于130 mmol/L,血浆渗透压为204-268 mmol/L,尿渗透压为489-660 mmol/L,尿钠为88-139.5 mmol/L。25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等症状,但无脱水表现。16例(轻中度)经限制液体入量补钠治疗后血钠逐步上升;9例(重症)经严格限水补钠,血钠恢复缓慢。12例伤后3-7 d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继续严格限水补钠,血钠恢复时间平均为10 d左右。结论伤后血钠、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和尿钠是颈脊髓损伤并发SIADH的重要诊断依据;早期诊断、严格限制液体入量、补钠等非常重要。早期手术治疗可能有助于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急性颈髓损伤后的低钠血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06年收治的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入院24—72h内血钠低于130mmol/L,其中5例低于120mmol/L。14例尿钠40—68mmol/L,1例尿钠为148mmol/L;尿渗透压420~980mmol/L,12例患者经适当的补盐和限制水摄入量治疗,低钠症状2~3周内改善;2例发热患者因发热不能严格限制水摄入,其中1例2个月后恢复,另1例失访;1例患者补盐限水后病情加重,调整治疗方案后恢复。[结论]颈髓损伤越重,损伤后低钠血症发生率越高;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多由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引起;血钠浓度,血、尿渗透压等是诊断依据;适当补充钠盐和液体量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胃管补液辅助治疗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例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患者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管补液,治疗后第1、3天监测血钠、血糖及血浆渗透压。结果示,治疗后第1、3天观察组血糖、血纳、血浆渗透压值均较对照组低,两组结果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表明观察组疗效明显估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可调钠透析防治高危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可调钠透析(PHD)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及心功能不稳定)血液透析中防治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高危患者透析,治疗分两阶段进行,第1月行普通透析(CHD)为A组,透析液钠浓度138mmol/L,第2月行可调钠透析(PHD)为B组,透析液钠离子浓度由148mmol/L,线性下降到135mmol/L,透析时间均4.5h,患者自身交叉对照,两者血流速相等,脱水量恒定,透析过程中监测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监测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结果:CHD组与PHI)组相比,透析前后血清钠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CHD组与PHD组相比,PHD组低血压发生率较CHD组明显降低(p〈0.01)。与CHD相比,PHD的作用以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为代价,不造成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结论:PHD组可明显减少维持血液透析中高危人群的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自2002—01—2012~12诊治急性颈脊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179例。结果治疗1个月后各项指标与住院时相比较,血压、心率升高;24h尿量减少不明显(P〉0.05);血钠、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值升高;尿钠减少(P〈0.05)。出院时较治疗1个月时各项指标相比较,心率升高,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尿量明显减少,血钠值升高,尿钠明显减少(P〈0.05);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值升高。结论急性颈脊髓损伤合并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较多,发病机制为SIADH及CSWS,治疗时要鉴别,并可针对各种因素桌预防.减少低钠血症发毕率.  相似文献   

6.
颈髓损伤患者低渗血症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低渗血症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0月~2002年2月共收治114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其中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42例(A组);不完全性颈髓损伤72例(B组);同期收治的不伴颈髓损伤的其它损伤患者41例(C组).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浆渗透压、Na^+、K^+、Cl^-、Ca^2+、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糖(Glu)、血尿素氮(Bun)、血浆蛋白质总量(TP)、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B)含量.对42例完全性颈髓损伤患者中35例严重低钠血症患者(血钠=120~125mmol/L)20例每天采用3%氯化钠盐水400ml静脉点滴(D组),15例每天采用3%氯化钠盐水400ml加血浆200ml静脉点滴(E组)进行1周治疗.结果:A、B、C三组间血浆渗透压、Na^+、Cl^-、TP及ALB、GLB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E组间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组优于D组.结论:急性颈髓损伤易并发低渗血症,其发生率与损伤的程度、低钠及低蛋白有关.同时补充盐和血浆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合并骨折(F)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外伤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男性140例,女性86例,年龄20~73岁,平均(40±12)岁。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创伤性脑损伤合并骨折组(TBI+F)62例、创伤性脑损伤组(TBI)62例、骨折组(F)62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GRP水平。ROC曲线预测重型TBI合并骨折患者死亡风险。采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分析重型TBI合并骨折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结果TBI+F组血清CGRP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TBI组、F组和N组(均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可见血清CGRP水平对重型TBI合并骨折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效能较高(AUC=0.785,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发现,血清CGRP水平(HR=0.793,95% CI:0.688,0.914,P=0.001)是重型TBI合并骨折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重型TBI合并骨折患者血清CGR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预后不良评估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BB(CreatinekinaseBB,CK-BB)的动态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浆CK-BB变化,并两组于伤后6个月按GOS预后评分评定预后,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意识好转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CK-BB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恢复良好率(17/30)与对照组(8/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清醒23例,而对照组l3例,两组清醒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清醒时间比较,观察组为(14.56±6.56)天,对照组为(20.85±10.92)天。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CK-BB的水平,并且不仅能加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清醒,还能促进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以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9.
颈髓损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后伴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诊疗方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92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中39例患者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损伤节段分布,C3-4 2例,C4-5 19例,C5-6 12例,C6-7 6例;骨折26例,骨折伴脱位13例;颈髓损伤程度Frankel分级,A级28例,B级11例。监测血钠、尿钠、尿量、尿比重等变化,测量血浆抗利尿激素水平,行限水补钠治疗。结果本组39例患者,37例经限水补钠治疗3周,血钠基本恢复正常,病情好转。另2例出现顽固性低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症状出现时间为(7.6±3.4)d,高峰出现时间(12.7±5.3)d,症状消失时间(45.5±16.3)d。结论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易并发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发病隐匿,诊断相对困难,稀释性低钠血症、尿渗透压高于血浆渗透压及抗利尿激素增高是其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应以限水为主,严重低钠时可适当补盐,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BI)后高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了128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颅脑损伤损伤类型、入院时GCS水平、瞳孔光反应、近期预后与术后24小时内血糖水平的关系。颅脑损伤类型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3组;入院时GCS水平分成3-4分组、5-6分组、7-8分组;瞳孔对光反应情况分成双侧瞳孔光反应存在、单侧瞳孔光反应消失、双侧瞳孔光反应消失3组。近期预后分为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2组。结果重型颅脑损伤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中型颅脑损伤组(P〈0.05),3-4分组血糖水平(16.11±2.85)mmol/L明显高于7-8分组(12.33±2.23)mmol/L和5-6分组(14.11±2.85)mmol/L,而5-6分组血糖水平也明显高于7-8分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瞳孔光反应消失组术后24小时内血糖水平(19.29±3.87)mmol/L,明显高于双侧瞳孔光反应存在组(15.69±2.83)mmol/L和单侧瞳孔光反应消失组(17.84±3.89)mmol/L,单侧瞳孔光反应消失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双侧瞳孔光反应存在组,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术后24小时内血糖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糖16.7mmol/L组的预后明显差于≤16.7mmol/L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水平明显增高。颅脑损伤伤情越重,血糖水平越高。高血糖是严重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颈脊髓损伤后发生低钠血症的相关因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7年3月收治的急性颈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血钠〈130mmol/L,尿钠36~79mmol/L,尿渗透压390~910mmol/L,均采用3%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结果16例患者中,1例术后3天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2例失访,其余13例经限水、适当补钠治疗后血钠恢复正常。结论低钠血症的发生与颈脊髓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限水、适当补钠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的临床表现,以便早期诊断,及早明确病因,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SIADH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结果治疗6—9d,9例患者血清钠在133mmol/L以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例患者血清钠为123~130mmol/L,临床症状部分改善。2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结论早期诊断,寻找病因,及时治疗是诊治SIADH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甘露醇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为探讨临床应用甘露醇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作者总结14例甘露醇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甘露醇的用量平均1100g用药时间平均4.8天。发生肾衰后血钾平均升至5.49mmol/L,血钠平均降至118.6mmol/L,BUN平均升至51.3mg/dl,碳酸氢盐平均降至18.9mmol/L。其中5例监测了血浆渗透压差,平均为77.4mOsm/kg·水。由于血浆渗透压差的增加引起肾血管收缩,可能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理机制。血钠的变化有可能间接反应出渗透压差的改变。在治疗上强调透析疗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血糖值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病人血糖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评分≤8分)入院6h内取肘静脉血测血糖,血糖<11.10mmol/L者为A组(47例),血糖≥11.10mmol/L者为B组(32例)。动态测定并记录空腹血糖,按出院时治愈、好转、植物生存、死亡状态进行预后评定。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值高于正常参考值。A、B两组预后比较,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入院时血糖越高,预后越差。1周后血糖控制不良者,预后情况显著差于血糖控制较好者(χ^2=8.70,P<0.01)。结论:血糖水平是评价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应重视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血糖监测,以利及时制定相应的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心源性休克患者IABP治疗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每小时尿量、升压药物剂量、血浆乳酸及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IABP治疗后48h,患者的循环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为MAP、PaO2、SpO2升高,RR减少,尿量增加,升压药物的剂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治疗后48h患者的血浆乳酸、脑钠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2±2.8)mmol/L比(5.7±2.1)mmol/L,(457.4±61.9)ng/L比(889.8±76.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ABP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循环功能、组织缺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早期应用不同浓度含钠复苏液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35例烧伤面积(总面积/Ⅲ度面积)为50%-100%/20%-88%的患,根据输入液体中电解质含量的不同分为A组(17例,含钠量174mmol/L)和B组(17例,含钠量130mmol/L)。于伤后1-5d观察患的液体输入量、血浆电解质渗透压、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尿量及其pH值和全身水肿程度。结果 A组3d内平均每小时输入量较B组少20-30ml;5d内A组钠离子总输入量高于B组;A组肾脏钠滤过分数5d内均在正常范围内,而B组低于正常,说明这与钠离子输入较少、水输入过多有关。结论 早期电解质复苏液中钠离子的浓度和水的负荷对机体内环境有较大的影响,应用复方乳酸钠林格液于胶体+电解质型公式补液时,其补水量应相应减少。  相似文献   

17.
肝脏移植术后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u J  Liang TB  Zheng SS  Shen Y  Wang WL  Ke QH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7):1048-1051
目的 进一步总结肝脏移植术后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 (centralpontinemyelinolysis,CPM )的临床特征及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性研究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5月 14 2例原位肝脏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分析移植后有无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有无CPM者 ,围手术期血钠、血镁、血浆渗透压及环孢素A(CsA)浓度的变化和总手术时间。结果  14 2例肝脏移植患者中 13例 (9 2 % )出现中枢并发症 ,其中CPM 5例 (3 5 % ) ,脑出血 /脑栓塞 8例 (5 6 % )。CPM患者中 ,移植前 2例血钠 <130mmol/L ,平均 (130 6± 5 5 4 )mmol/L ,与无中枢并发症和非CPM中枢并发症者比较显著降低 (P <0 0 5 )。CPM与非CPM中枢并发症及无中枢并发症患者移植前后 4 8h血钠的变化分别为(19 5± 6 5 )mmol/L ,(10 1± 6 4 )mmol/L ,(4 5± 4 3)mmol/L(P <0 0 1)。CPM患者术后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所有患者肝脏移植前后均存在低镁血症 ,但无组间差异。并发CPM患者的总手术时间为 (492± 190 )min ,显著长于无中枢并发症患者 (P <0 0 5 ) ;术后所有移植患者的血CsA浓度在正常范围 ,但有中枢并发症高于无中枢并发症者 (P <0 0 5 )。结论 肝脏移植者是CPM的易患人群。CPM的发生可能与慢性低钠血症 ,围手术期血钠大幅波动 ,术后血浆渗透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27岁,因渴感减退、发现血钠升高3年余,Scr升高3年于2006年9月12日入院。患者2003年出现渴感减退.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鞍区占位病变,血Na波动于167-176mmol/L,血K2.9-3.9mmol/L,Scr75μmol/L。2003年10月21日至2003年11月行全脑放疗12次,放疗后肿瘤至今未见复发。放疗后渴感消失,血Na最高197mmol/L,Scr升高至506μmol/L,BUN28.47mmol/L。当地医院给予不规则补液等治疗,血Na波动150-202mmol/L,Scr143-547μmol/L。2005年12月出现纳差、乏力、间断嗜睡,尿量2000ml/d。查Scr761μmol/L,Hb47g/L。B超示双肾萎缩,诊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予规律血液透析(2次/周)及纠正贫血等治疗。患者既往无龙胆泻肝丸等服用史。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纠正血液透析(HD)患者的高磷血症。方法选择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访9个月,应用PDCA四步法,即设计(plan)-实施(do)-检验(check)-应用(act),设计并实施改善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流程。结果在CQI后,高磷血症患者的平均血磷水平由(2.39±0.56)mmol/L下降至(1.81±0.27)mmol/L(P〈0.01);血磷≤1.78mmol/L的患者比例从40.O%上升至58.3%(P〈0.05);钙磷乘积≤55的患者比例从61.7%上升至90.0%(PdO.01)。结论CQI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监测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及其在GIST转移复发及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州.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1例原发GIST患者、18例转移复发患者和28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浆VEGF含量。结果原发GIST患者术前血浆VEGF水平[(145.31±45.58)ng/L]和转移复发患者血浆VEGF水平[(145.72±52.73)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9.86±18.3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原发及转移复发GIST患者间血浆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患者手术后及复发转移患者手术联合格列卫治疗后,血浆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101.81±27.63)ng/L和(112.45±38.58)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IST患者和GIST转移复发患者血浆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监测血浆VEGF的水平有助于评价GIST治疗效果和预测GIST的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