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双心房射频消融术与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47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接受房间隔缺损修补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7例;年龄35~76岁;房颤病程3个月至15年;持续性房颤18例,长程持续性房颤29例。合并二尖瓣轻度至中度以上关闭不全10例,三尖瓣轻度至中度以上关闭不全2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47例患者分为两组,单纯右心房消融组(n=19):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双心房消融组(n=28):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双心房射频消融术。对于二尖瓣、三尖瓣存在轻一中度以上反流者,术中同期行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1年后间断门诊随访。结果双心房消融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单纯右心房消融组略长,但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心脏复跳时,双心房消融组25例(89.3%)直接恢复窦性心律,3例为交界心律,无房颤心律。单纯右心房消融组14例(73.7%)直接恢复窦性心律,2例为交界心律,3例为房颤心律。出院时,双心房消融组28例(100%)均维持窦性心律;单纯右心房消融组15例(78.9%)维持窦性心律,4例房颤复发(P=0.045)。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75个月,全组无死亡病例;房间隔无残余分流;2例出现二尖瓣轻一中度以上关闭不全,4例出现三尖瓣轻.中度以上关闭不全;双心房消融组术后2年累积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7.7%±6.7%,明显高于单纯右心房消融组的47.4%±11.5%(P=0.003)。结论对于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颤,双心房射频消融术较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不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房颤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占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50%左右,其中以二尖瓣损害极易影响心房传导系统,造成心房纤颤(房颤)。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90%术前存在房颤。二尖瓣置换心脏复跳后,有部分患者可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并维持稳定的血液动力学。本研究旨在观察心脏瓣膜手术、术前房颤患者术后恢复窦性心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改良线路心房直视迷宫式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病人,在瓣膜置换同时采用改良线路经心房直视迷品式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66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病人,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经心房行迷宫式射频消融,同时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无手术死亡,57例房颤消失,其中术后窦性心律54例(81.8%),结性心律1例(1.5%),心房扑动2例(3%),9例(13.6%)仍为房颤,随访2-60个月,总随访率89.6%,窦性心律稳定,无远期死亡,结论:经心房内视改良线路迷宫式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方法简捷,安全有效,远期疗效稳定,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迷宫治疗心房纤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ai Z  Sun G  Du R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19-721
作者采用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20例,其中19例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的患者,同时行瓣膜替换术,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修得。射频消融的路线采用小板井嘉夫的手术径路。术后16例恢复窦性心律,占80%,未恢复窦性心律的4例,2例为房颤,1例为房扑,另1例为结性心律。  相似文献   

5.
改良迷宫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减少外科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的并发症,对美国Cox设计的心房纤颤迷宫手术进行改良,并应用于临床。1995年9月至1997年9月采用二尖瓣置换加改良迷宫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4例。本组病人无住院死亡,术后平静稳,无近期并发症。4例病人心脏复跳后均恢复窦性心律,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为100%(4/4),术后半年维持率为75.0%(3/4),术后1年维持率为75.0%(3/4),术后2年维持率为100%(1/1)。作者认为,改良迷宫手术对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效果确实,精简手术操作,有效地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6.
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20例,其中19例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的患者,同时行瓣膜替换术,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射频消融的路线采用小板井嘉夫的手术径路。术后16例恢复窦性心律,占80%,未恢复窦性心律的4例,2例为房颤,1例为房扑,另1例为结性心律。射频消融迷宫术耗时短,仅增加钳闭主动脉时间平均20.5分钟,无术后出血的潜在危险。但术后7~10天之内,有18例出现过房颤、房扑、房速等室上性心律失常,可能由于射频消融不均匀,干扰心房的心电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对二尖瓣置换同期双心房射频消融患者实施右侧微创手术的优点及疗效。方法纳入2009月10月至2012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34~67(52.4±17.5)岁。经右胸微创切口行二尖瓣置换同期双心房射频消融术,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无院内死亡,无术中转常规手术切口病例。置换生物瓣2例,机械瓣6例。手术时间(207.9±18.1)min,体外循环时间(81.7±23.9)min,胸腔引流量(126.7±34.5)ml。术后第3 d房颤心律1例,出院时均为窦性心律。随访时间(18.3±7.4)个月,房颤复发1例,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7例,Ⅱ级1例。结论经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同期双心房射频消融术可以同时保证治疗效果并美容,值得在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心房纤维颤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3例采用改良迷宫术探索进行心房纤颤外科治疗获成功。病人术前均为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Ⅲ-Ⅳ级,心房纤颤病史3-10年,左房直径52-58mm,心胸比率0.64-0.70。在进行改良迷宫术的同时,2例行二尖瓣替换,1例行双瓣替换及三尖瓣环缩。术后2例自动复跳,1例电击除颤复跳。3例术后早期均为窦性心律。2例术后3年恢复良好,正常心律,心功能I级;1例术后3个月死于脑血管意外。文中重点介绍了手术方法,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16例二尖瓣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03—2015-05间收治16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者,在瓣膜置换同时采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用改良迷宫手术路线治疗房颤。观察和记录术前、术后当日、出院后1、3、6个月常规心电图等指标变化。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即刻恢复窦性心律16例,转窦率100%。术后当日恢复窦性心律15例(93.8%),房颤1例。术后1个月窦性心律14例(87.5%),房颤2例。术后3、6个月窦性心律均为12例(75.0%),房颤4例。结论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瓣膜病合并房颤,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减少外科治疗慢性心房纤颤并发症,对COX迷宫手术进行改进—增加冷冻代替部分手术切口,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改进迷宫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12例,同期行二尖瓣替换术12例,三法瓣环绕6例,左房血栓清除5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12例均恢复窦性心律,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100%(12/12),术后1年窦性心律维持率91%(11/12)。结论:改进迷宫手术治疗慢性心房纤颤手术效果确切,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并简化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1.
例1,女,43岁。劳力性心慌气促、呼吸困难8年余。查体:二尖瓣面容,心界稍有扩大,心率99次/分,律不齐,心尖区可闻轻度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房颤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胸片示:肺淤血,右室及双房增大,心胸比例0.65。心脏超声:左房53mm,左室舒张末径42mm,二尖瓣瓣环内径40mm,二尖瓣瓣口面积0.58cm2,左房内血液淤积,顶部、侧壁处可见高回声团块,最大约69mm×25mm。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左房血栓,心房纤颤。2004年7月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左心房取栓,房颤微波消融,及二尖瓣置换手术。术中清除左…  相似文献   

12.
应用射频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1994年10月于1995年8月采用射频迷宫术先天性继发孔房缺合并心房纤颤1例,瓣膜替换术的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纤颤9例。术后房颤全部消失,呈窦性心律6例,结性心律3例,心房扩动1例。作者认为,此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实,手术时间短,避免了心脏多处切口,渗血少,术后平顺,无近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双房冷冻消融治疗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经右胸切口行微创二尖瓣手术同期双房冷冻消融治疗合并房颤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42~69岁。二尖瓣病因:风湿性心脏病31例,退行性病变16例。房颤病程2~11年,均为长程持续性房颤;左房直径43~60 mm。结果 47例患者顺利完成心脏瓣膜手术及房颤冷冻消融术,无转为正中开胸手术者。体外循环时间95~146(120.3±12.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2~115(93.3±7.7)min;冷冻消融时间32~48(38.6±4.5)min。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住院时间5~16(7.9±1.9)d。出院时,44例(44/47,93.6%)维持窦性心律。术后随访6~26(14.4±5.4)个月,41例(41/47,87.2%)维持窦性心律,术后1年累计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6.3%±5.8%。结论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应用双房冷冻消融治疗合并房颤是安全、有效的,其早、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COX迷宫手术加瓣膜置换体外循环的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8年12月对1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心房纤颤(AF)患者施行COX迷宫手术加瓣膜置换术。其中5例同时施行二尖瓣置换(MVR),4例MVR+三尖瓣成形(TVP),1例 MVR+主动脉瓣置换(AVR)+TVP。心脏自动复跳9例,电击除颤复跳 1例。心功能0-I级9例,Ⅱ级1例,9例已经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15.
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心房纤颤(房颤)是临床上显著影响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常见心律失常。70%左右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其中以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冠心病常见。2002年1月至2005年2月,我们为238例合并房颤病人在心脏手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告1997年3~12月用房顶及房间隔联合切口为14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及术后心律随访结果。方法常规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首先做右心房斜切口,继而行房间隔切口,两切口汇于隔顶后向前切开左房顶3~4cm。带扣线置于左房顶切口下缘及房间隔作牵引,行二尖瓣置换。随访时复查心电图。结果无左房顶切口出血的病例,除1例术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外,13例患者恢复出院。随访结果:术前为窦性心律的3例患者术后仍为窦性心律,而术前为心房纤颤的10例患者中除1例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外,余9例仍为心房纤颤。结论在常规左心房直切口或经房间隔切口显露困难时,房顶及房间隔联合切口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瓣膜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纳入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风湿性心脏病患者96例,合并房颤74例,22例为窦性心律。根据手术方式将96例患者分为3组:试验组(瓣膜置换+射频消融)40例、对照组(瓣膜置换)34例、空白组(窦性心律者行瓣膜置换)22例。分析患者临床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出院时窦性心律转复率、随访期间窦性心律维持率、随访末期左房前后径(LAD)的缩小幅度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未增加。在术后3个月、6个月时,试验组在SF-36量表6个维度及躯体健康评分(PCS)、精神健康评分(MCS)、总分得分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时在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3个维度及躯体健康评分(PCS)、总分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房颤会加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脏结构的异常改变,双极射频消融有利于房颤患者术后窦性心律的恢复与维持、明显缩小LAD,降低PASP。对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瓣膜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右胸微创切口房间隔缺损(房缺)修补术中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的CoxMazeⅣ术治疗成人房缺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效果。方法 2012年8月至201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经右胸微创切口房缺修补手术同期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行CoxMazeⅣ术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5~73岁。房颤病程为5个月至14年,持续性房颤10例,长程持续性房颤25例。左心房直径为39~60 mm;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8%~62%;房缺大小20~35 mm;合并二尖瓣轻中度以上关闭不全10例,三尖瓣轻中度以上关闭不全19例。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右胸微创切口应用双极消融钳作CoxMazeⅣ手术,先行左房消融,再行右房消融;对于二尖瓣或三尖瓣存在轻中度以上反流的,术中采用二尖瓣或三尖瓣成形术矫治瓣膜病变;存在中度以上反流的,术中加用人造半软质"C"形成形环;闭合房缺(若房缺直径≥2 cm,多采用自体心包补片闭合房缺;房缺直径2 cm,则多采用直接缝合法)。结果 35例患者顺利完成房缺修补手术及CoxMazeⅣ术,无转为正中开胸者。体外循环时间为92~145(120.1±14.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2~108(79.5±12.2)min。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无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胸腔积液1例,胸壁皮下气肿1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20(10.1±2.7)d。术毕复跳时,窦性心律25例(71.4%),交界性心律9例(25.7%),房颤心律1例(2.9%)。出院时,33例(33/35,94.3%)维持窦性心律。术后随访3~47(22.8±12.2)个月,32例(32/35,91.4%)维持窦性心律,术后2年累计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9.1%±6.0%。结论成人经右胸微创切口行房缺修补手术时,同期可安全、有效地应用双极射频消融钳作CoxMazeⅣ术治疗房颤,早、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发病特点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至2004年11月期间收治的546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38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术158例。在心脏不停跳下手术459例,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手术87例;术中同期行改良Cox迷宫型手术13例,左心房折叠术45例,三尖瓣成形术245例。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体外循环时间59~219min。术后早期死亡10例(1.83%,10/546),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术后早期发生血色素尿11例,早期二次开胸探查止血7例,瓣周漏2例,均经相应的处理治愈。术后随访387例,随访时间1年,随访结果:窦性心律自动转为心房颤动17例,未接受迷宫手术由心房颤动转为窦性心律12例,13例接受迷宫手术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均转为窦性心律。远期死亡2例,分别死于出院后18个月和23个月。其余患者无严重的出血和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结论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较二尖瓣狭窄更易引发心房颤动,但发生左心房血栓的几率减小,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瓣膜置换术结合双心房迷宫手术可作为治疗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2例Maze术后心律变化的分析及护理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张晓杰,杨桂英我科对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房颤的患者施行二尖瓣置换及Maze手术,术后心律均纠正为窦性心律。但在术后不同时间内再度出现房颤,经及时治疗和护理恢复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