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五脏网络调节思想的孕育、形成过程的梳理,明确地提出五脏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中的网络调节作用,旨在阐明肝脾肾调节血液生成的过程正是这种网络调节思想的具体体现之一.从<周易>与<内经>的比较中,归纳出三种脏象模式:八卦脏象、六节脏象和五行脏象.从中发现了朴素的网络思想,并指出其模糊性.进一步从现代五脏本质研究的多种学说(三胚层说、人体功能子系统说、人体自控大系统、人体生理调控模板、五脏调节说等)中得到启迪,五脏网络调节与现代医学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极为相似.由此,提出五脏网络调节学说.这种调节体现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2.
中医五脏实质是人体生命本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从《内经》的认识方法,结合现代哲学和现代研究,论述了中医五脏的实质是人体生命本质,而解剖学的脏器是属于生命现象。由于本质存在于现象之中,是现象的“内部联系”,所以要深刻地认识生命本质,就必须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人体(包括微观)的生命现象,因此,中医必须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堵能实现中医辩证施治规范化、标准化,对于中医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五脏调节睡眠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睡眠是人体适应自然昼夜变化,维持机体阴阳平衡协调与精神情志正常的重要生理活动。节律性表现为昼精而夜寐,其维持与营卫循行、气血调和、阴阳互藏、脏腑功能正常及相互协调等有关。从五脏阴阳气血及其功能活动对人体睡眠调节机理方面进行探讨,以明确失眠的病机,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略论五腑调节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从五脏功能谈血的生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是循行于脉管中的赤色液体,它富含营养,对全身各脏器起濡养作用,且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的化生是否充足,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读阅有关血之生成的论述,多言营气和津液为其主要成分,而急略了血这一精华物质复杂的化生过程。本文旨在从五脏功能的角度,谈谈血的生成。文中引经据典,结合临床,充分阐述了五脏在血之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其中,血之本在肾,血之充在脾胃,肺调节血的生成,心阳化赤成血,肾精归肝化血。进  相似文献   

6.
五脏死     
《光明中医》2011,(7):1377-1377
心绝一日死。何以知之?台眉喘,回视迟,口如鱼口。肝绝八日死。何以知之?面青,但伏视而不见,泣出如水不止。肺绝三日死。何以知之?但口张,气出而短,鼻色黑。脾绝十二日死。何以知之?脐满,  相似文献   

7.
五脏功能网络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特色理论之一,五脏是脏腑系统的核心。心、肝、脾、肺、肾五个子系统相互配合,形成一个超结构的网络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同时机体内部以经络、气血、津液为媒介,形成一个上下统一、内外相应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系统。各形成要素之间相互资生、制约、动态协调平衡,维持着人体的健康状态。藏象功能网络具有信息发出者、信源、编码、媒介、把关人、  相似文献   

8.
五脏功能节律与辨证施治的临床研究湖南省湘阴县公费医疗门诊部夏质彬(410500)脏腑功能活动常随其季节、昼夜而出现节律性的变化。《内经》指出;心气通于夏而旺于午,脉气通于秋而旺于日哺,肾气通于冬而旺于夜半,肝气通于春而旺于早晨,脾气通于长夏而旺于午后...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8-113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其病因病机复杂,且尚无统一认识,导致学界对AD发病众说纷纭。文章将从中医脏腑虚证理论的角度通过古今文献的梳理,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病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五色调五脏     
生活中,五脏与五色是相对应的。五脏为心、肝、脾、肺、肾,所对应的五色为绿色、红色、黄色、白色、黑色。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医学脏腑实质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玉其 《山西中医》2004,20(1):45-46
中西医研究的是同一个对象——人体及其脏腑组织器官 ,中医学的五脏六腑就是西医学的同名内脏器官 ,功能上有差异 ,只能说明认识主体认知能力的差异 ,认识接近真理程度的差异 ,而不能由此说明认识客体的差异。承认中医学的五脏六腑就是西医学的同名内脏器官 ,是中医发展的开始 ,是中医向自然科学开放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五脏致喘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经及历代医家关于喘证病机认识的归纳,总结出喘证的发病与五脏病变皆有关联,并详细阐述五脏致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日发病时间与五脏主时节律的关系。方法对155例AMI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辨证分型,从中医时间医学的角度探究AMI的日发病节律。结果12月至翌年4月AMI中,AMI中实证显著多于虚证,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AMI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日中、平旦;AMI中痰瘀证多于非痰瘀证,痰瘀证、非痰瘀证AMI发病高峰分别在下晡、日中,夜半时段痰瘀证AMI发生率高于非痰瘀证。结论AMI发病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12月至翌年4月不同中医证型AMI发病高峰与五脏主时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析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胆囊切除术后慢性泄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108例经胆囊切除术后出现慢性泄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蒙脱石散及复方乳酸菌片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治疗,以痛泻要方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化裁.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大便次数...  相似文献   

15.
李檬 《河南中医》2008,28(2):11-12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其研究水平更直接关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发展。本文从藏象学说中五脏"生理功能"、"生理特性"两个角度进行探讨,认为五脏的生理特性是中医的特征性内容。并通过对中医藏象学说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阐明了中医藏象学说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五脏精气阴阳的虚性病机及几个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五脏精气阴阳的虚性病机及其相关问题,提出了各脏之精虚、气虚、阴虚、阳虚可用以阐释其不同生理机能失常的病证,当属于类证病机的范畴;五脏之阴虚、阳虚不能与其气虚同时并存,但与其精虚、血虚、津液不足可同时发生;肾之精气阴阳的不足在五脏精气阴阳虚性病机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脑梗死偏瘫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疏经调脏法,记录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经相应治疗后,两组脑梗死偏瘫患者各量表(NHISS、Barthel)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NHISS量表评分降低程度、Barthel量表评分提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疏经调脏法,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探讨薯蓣皂苷类成分调控糖代谢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文献挖掘及数据库检索获得薯蓣皂苷类成分调控糖代谢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与糖代谢相关的疾病靶点,利用STRING、Cytoscape3.5.1中的BiN-GO、MCODE及CluGO插件对潜在靶点分别进行GO生物过程、聚类模块及KEGG信号通路富...  相似文献   

19.
介绍郭振球教授"老年人‘老'、‘病'相异相依,而谨守病机、调治五脏是老年病临证的中心环节"的老年病调治思想,并对郭老从肝、心、脾、肺、肾五脏入手调治老年诸疾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值得同道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