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春  黄建琼  苏丽华 《四川医学》2010,31(8):1206-1208
目的探讨吸入性损伤救治过程中的护理特点,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通过对68例吸入性损伤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重点加强吸痰护理、气道湿化、氧气治疗、保持气道通畅等措施。结果本组68例吸入性损伤患者,治愈59例,死亡9例。结论早期认真观察,正确分析,科学、细致的呼吸道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经过临床观察显示容易出现体克、缺氧、感染等并发症,良好的护理工作有助于减少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护理方案,本研究通过查阅知之网、维普网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等,对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氧疗、补液、气道管理、感染以及心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综合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吸入性损伤是由于热、烟雾或化学物质吸入气道,直接造成气道或肺实质损伤,从而影响呼吸功能,引起氧合与二氧化碳排除障碍。随着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吸入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关子吸入性损伤休克期的治疗与护理就愈发重要了,自2000年我科对183例吸入性损伤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气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气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情况。结果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早期加强病情观察,适时进行气管切开,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保证。结论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除出现局部组织瘢痕挛缩畸形,无1例出现窒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92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死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愈87例,死亡5例;死亡主因:ARDS肺炎、MODF、败血症。结论及时气管切开、湿化气道(雾化、滴入、气道灌洗)、支气管镜应用及其他综合治疗,对吸入性损伤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吸入性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前后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通过分析43 例吸入性损伤的临床资料,归纳出吸入性损伤病人气管切开前后呼吸道护理要点,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 通过精心护理尤其是加强呼吸道护理,未出现肺部并发症.结论 根据兰州地区的环境特点,对吸入性损伤病人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气管切开、雾化吸入、气道灌洗、有效吸痰及气管切开护理,是成功救治吸入性损伤病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吸入性损伤患者呼吸道的病情观察和气道护理要点。方法对1994年1月~2004年1月我科收治的64例瓦斯爆炸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瓦斯爆炸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无一例呼吸道感染病例。结论瓦斯爆炸吸入性损伤的气道护理关键在于及时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气道湿化,预防气道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吸入性损伤病例,总结吸入性损伤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27例吸入性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吸入性损伤患者中气管切开术22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16例,治愈25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加强气道管理及全身综合治疗是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8例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患者进行护理,总结护理重点。结果:护理重点:(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妥善固定气管套管;(3)持续保持气道湿化;(4)氧气雾化吸入;(5)正确吸痰;(6)心理护理。28例患者无一例因为护理不当引起呼吸道并发症。结论:正确落实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湿润及通畅,可以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提高吸入性损伤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吸入性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气道护理管理措施。结果21例患者无一例出现肺部感染、窒息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吸入性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重视消毒隔离等基础管理,防止院内感染;严密观察下呼吸道内是否有气管壁坏死组织溶解脱落、痰液的潴留,及时正确地气道冲洗、深部吸痰;按需进行气道湿化和气囊管理;指导患者有效深呼吸及有效咳嗽,鼓励自行排痰,减少不必要的气道刺激,保证气道通畅,时预防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 3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前行鼻导管吸氧 ,切开后予以气道湿化吸氧并及时吸痰 ,应用头孢哌酮、泰能和重组生长激素控制全身感染。结果 :3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均被治愈。结论 :预防性气管切开是吸入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 ,气道湿化、吸氧和保持气道通畅是治疗吸入性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 对5例患者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前行鼻导管吸氧,切开后予以气道湿化吸氧并及时吸痰,应用头孢哌酮,泰能和重组生长激素控制全身感染。结果 5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均被治愈。结论 预防性气管切开是吸入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气道湿化,吸氧和保持气道畅通是治疗吸入性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43例头面颈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早期护理经验.头面颈是人体常年暴露部位,在烧伤病例中头面颈部烧伤十分常见,常合并吸入性损伤,对患者外观造成破坏,生命造成威胁.做好体位管理、气道护理、创面护理、五官护理、心理护理可及时挽救生命,有效预防五官畸形、颜面部瘢痕形成与色素沉着,帮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对13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前行鼻导管吸氧,切开后予以气道湿化吸氧并及时吸痰,应用抗生素控制全身感染。结果:13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12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预防性气管切开是吸入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气道湿化、吸氧和保持气道通畅是治疗吸入性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吸入性损伤的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对3例患者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前行鼻导管吸氧,切开后予以气道湿化吸氧并及时吸痰,应用头孢哌酮、泰能和重组生长激素控制全身感染。结果:3例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均被治愈。结论:预防性气管切开是吸入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气道湿化、吸氧和保持气道通畅是治疗吸入性损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吸入性损伤是由于吸入大量的热蒸汽、火焰、有毒的烟雾引起呼吸道,甚至肺实质的损伤。在抢救治疗工作中呼吸道护理特别重要,对吸入性损伤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起重要作用。2008—2011年,我们共收治吸入性损伤患者80例,通  相似文献   

17.
刘祥平  刘怀清  卢建明 《重庆医学》2007,36(13):1310-131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所收治的44例瓦斯爆炸吸入性损伤患者,分析、总结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将病例按吸入性损伤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吸入性损伤3组,对治疗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呼吸道轻度损伤患者中无人死亡,中度损伤患者病死率为24%,重度损伤为62.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伤后吸入高浓度氧、早期气管插管或切开、早期进行气道灌洗、早期呼吸支持等治疗,可以使瓦斯爆炸吸入性损伤的病死率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刘凤云  买莹  马翠玲 《中外医疗》2010,29(25):73-73
严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易出现气道梗阻、缺氧表现,及时气管切开是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首选治疗措施,也常是进一步综合治疗的保障。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失去了生理湿化功能,如果不有效地进行气道湿化很容易造成气道阻塞、合并感染,严重者可造成肺炎肺不张。气道湿化是治疗气管切开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特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7例特重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67例于伤后2-48h内行气管切开术治愈60例,死亡7例,治愈率89.6%。结论特重烧伤合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越早,救治成功机会越大。适当扩大气管切开的适应证,加强术后气道管理,通过早期支纤镜灌洗,定时雾化吸入,喷灌气道以保持气道湿润,必要时机械辅助等措施,是减少肺部感染,提高吸入性损伤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53例中重度吸入性损伤的诊治分析,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选择吸入性损伤患者53例,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与失败教训.结果 53例中治愈45例,死亡8例.结论 需防治上呼吸道梗阻,中重度吸入性损伤需预防性气管切开;及早机械通气、多种措施防治感染、重视烧死创面处理、清除分泌物及气道灌洗对防治肺部感染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