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声造影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患者共106个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病例均与增强CT对照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原发性肝癌23例,胆管癌2例.转移性肝癌11例,血管瘤21例,局灶性结节增生9例,局灶性脂肪缺失16例,肝硬化增生结节7例。造影剂选用SonoVue,浓度为8μL/mL,经肘部浅静脉快速推注。结果106个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肝癌动脉相表现为整体快速增强,并在门脉相快速消退,在实质相显示为低回声;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及实质相进一步增强,持续较长时间;局造性结节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整体增强,部分病例显示为车轮状;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局灶性脂肪缺失的造影增强特征与肝实质一致。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慢乙肝肝内微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慢乙肝患者共85个肝脏微小占位性病变(≤2.0cm)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所有病例均与增强CT或MRI对照,且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血管瘤18例,肝硬化再生结节46例,局灶性增生结节2例,局灶性脂肪缺失5例。造影剂选用SonoVue,浓度为8uL/ml,经肘部浅静脉快速推注。结果 85例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表现,14例肝癌动脉相表现为均匀性快速增强,10例门脉相快速消退为低增强,4例延迟相缓慢消退为低增强;18例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高增强,门脉及延迟相进一步增强,持续时间较长;48例肝硬化再生结节表现为与肝实质同步增强;局灶性脂肪缺失表现也与肝实质同步增强。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慢乙肝患者肝内微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灶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茹  林剑英  李活霞  黄邹琴 《广东医学》2008,29(10):1693-1694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影成像技术在肝脏局灶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患者共45个肝内实质性局灶性病灶进行实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血流灌注特征。结果 原发性肝癌及肝转移癌多表现为动脉期呈快速均匀或不均匀的高增强,门脉期快速消退,呈等或低增强,延迟相病灶的增强信号消退更明显,呈低增强或黑洞征;肝血管瘤多表现为动脉相周边环状、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增强信号继续向心性填充,延迟相无消退,呈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肝硬化结节及不均匀脂肪肝表现为自动脉相至门脉相及延迟相与周围肝实质同步均匀性增强,病灶边界消失。结论 实时超声造影能反映不同肝脏病变血流灌注的特征,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造影剂SonoVue对肝硬化背景下肝局灶性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对比脉冲序列(CPS)技术,对43例肝硬化背景下可疑肝局灶性病变48个病灶病变行超声造影检查。3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5例经CT、MRI增强检查和临床综合资料证实病灶性质。结果恶性病灶组和良性病灶组达峰时间、始消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肝细胞癌21个病灶和3例转移性肝癌4个病灶表现为在动脉相均匀增强;2例肝胆管细胞癌2个病灶和2例转移性肝癌3个病灶,表现为动脉相不均匀增强且以周边增强为主;1例肝细胞癌1个病灶在所有时相均呈等增强。肝血管瘤7例9个病灶,表现为动脉相以周边结节状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增强范围呈向心性扩散。3例局灶性结节增生3个病灶呈轮辐状从病灶中央向周边增强。4例肝硬化结节5个病灶在3个时相均呈等增强。本组超声造影诊断正确率为97.68%,假阴性率为3.45%。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局灶性小病变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后的特点,评估超声造影检查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共91个病灶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原发性肝癌(HCC)动脉相早期呈整体增强,呈快进快出高增强;转移性肝癌动脉相早期周边先环状强化或直接整体强化,门脉相及延迟相迅速消退,呈"黑洞"征表现;胆管细胞癌动脉相早期周边开始强化,至门脉相早期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呈慢进快出高增强.肝血管瘤呈典型的慢进慢出高增强,肝腺瘤呈快进慢出低增强,肝脓肿呈网格状快进快出低增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表现为"轮辐状"快进慢出高增强,不均质脂肪肝及肝硬化结节呈等增强,其增强方式与周围肝实质一致.结论 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有不同的超声造影特点,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采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1例肝内实质性占位病变患者进行实时超声造影,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 。原发性肝癌48例,肝转移癌21例,肝血管瘤15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8例,肝硬化结节8例,不均性脂肪肝6例,肝炎性假瘤2例,肝结核瘤1例,局限性脂肪浸润2例。结果:原发性肝癌中的89.6%(43/48)肿块增强早于肝实质,门脉相和延迟相则多呈低回声,呈“快进快出”特点,在造影开始增强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管瘤中的86.7%(13/15)在动脉相无明显增强,尔后逐渐向内部填充,呈“慢进慢出”特点,造影增强持续时间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显示早期快速增强,消退缓慢;肝炎性假瘤与肝结核瘤表现为各个时相均无增强;肝硬化结节、不均性脂肪肝与局限性脂肪浸润各个时相与周围肝组织无异,肝转移癌表现多样,大多呈动脉期或门脉期环状强化,消退快慢不一,但均早于肝实质消退。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技术能反映不同肝肿瘤在不同时相的不同表现,可提高肝肿瘤超声诊断准确性,在肝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超声检查;造影剂;肝肿瘤  相似文献   

7.
肝脏实质占位性病变的动态灰阶超声造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动态灰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研究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增强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共58个肝实质占位性病变进行动态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29个,转移性肝癌4个,肝血管瘤8个,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2个,肝脏炎性假瘤2个和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3个。造影剂选用浓度为400mg/ml的Levovist经肘部浅静脉快速注射。结果:超声造影后不同肝肿瘤多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其增强方式可分为:周边增强、均匀增强、斑片状增强和无增强四种。肝恶性肿瘤的增强特征为动脉期快速增强而门脉期消退;肝血管瘤表现为肿块增强呈周边增强型,并逐渐向肿块中央填充: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表现为动脉期均匀增强并持续整个门脉期;而肝脏炎性假瘤始终未见增强。结论:动态灰阶超声造影对肝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肝癌高危人群的肝内局灶性小病灶的实时超声造影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超声不能确诊的85例肝癌高危患者共98个≤3.0 cm的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实时超声造影结果 进行分析.患者均行增强CT或MRI检查,且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及随访观察.结果 98个肝内实质性小病灶中,恶性病灶57个,包括肝细胞性肝癌54个,转移性肝癌3个,良性病灶41个,包括血管瘤19个,局灶性结节性增生3个,肝硬化增生结节19个.肝内良恶性小占位病变在造影后灌注方式明显不同:肝癌表现为动脉相快速显影,门脉相快速消退,呈"快进快出"型;肝血管瘤动脉相时无明显变化,增强方式以门静脉期周边缓慢增强,呈向心性填充,即从周边向中心部持续充填,造影剂显影持续时间较长;肝转移癌动脉相为均匀性增强或周边环状增强,内部可有轻度点状增强改变,实质期迅速出现回声减弱改变;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也为动脉期迅速增强,表现为门脉期保持呈持续增强改变,以中央扩散型的均匀持续增强为主,在延迟相中有明显的造影剂摄取.结论 超声造影对肝内实质性小病灶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各个时相影像改变对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1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应用新型超声造影剂声诺维(SonoVue)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不同肝占位病变造影剂灌注时相及回声变化规律。结果共发现38个肝内实质占位性病变,其中19个为原发性肝癌,5个为转移性肝癌,9个为肝血管瘤,5个为局灶性结节性增生;不同的良恶性肝肿瘤有不同的灌注时相,呈现不同的增强及廓清过程。结论不同的肝占位性病变在实时超声造影中呈现出不同的时相特点,对肝肿瘤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不同肝脏占位病变中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肝脏占位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实时观察病灶内灌注过程及回声变化。结果肝细胞肝癌均表现为动脉相整体快速增强,并在门脉相快速或缓慢消退,肝实质相呈现低回声区;肝血管瘤呈现自周围向心性缓慢性充填式增强,并持续较长时间;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快速增强,但在实质期开始消退;肝转移癌与肝脓肿及囊肿伴感染虽都在动脉期周边增强,但消退时间不同,转移性肝癌在门脉相开始消退,至实质相呈低回声,而肝脓肿和囊肿伴感染则在实质相缓慢消退;2例局灶性炎症,2例脂肪肝及2例慢性肝病的动脉相、门脉相、实质相均未见异常增强区和廓清区。结论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检查有不同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能明显提高肝实质占位性病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在肝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9例共101个肝内占位病灶进行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检查,其中原发性肝癌36例38个病灶,转移性肝癌24例32个病灶,肝血管瘤16例18个病灶,肝脓肿2例,硬化结节5例,局灶性结节性增生2例,肝腺瘤1例,局灶性脂肪肝3例。选用低机械指数成像技术GE Logiq 9超声诊断仪和Bracco公司的SonoVue超声造影剂。结果 注入造影剂后,实时谐波超声造影能显示不同肝肿瘤的造影特点,并能显示肿瘤的血流灌注信号。超声造影正确诊断肝癌和肝良性肿瘤病灶分别为67个(/70)和29个(/31)。其诊断肝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5.7%、93.5%、95%。结论 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能反映不同肝肿瘤增强模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可帮助提高肝肿瘤超声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的增强表现,评价超声造影检查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92例FLL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肝内局灶性病变的增强及消退时间、增强形态及增强程度,分析病灶造影增强特点,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不同性质肝局灶性病变增强类型及强度各有不同。结论: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超声造影可显示病变内不同的血流灌注特征,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声压超声造影诊断体积较小肝癌的价值。方法使用造影剂SonoVue检查小肝癌249例共267个病灶(最大直径≤3cm),包括原发性肝癌218个,转移性肝癌49个。分析病灶的增强方式和增强时相。结果多数小肝癌动脉期增强、门脉期消退,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间增强时相无差异。增强达峰时原发性肝癌以整体增强为主,而转移性肝癌中环状增强的比例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两者差异显著。若结合增强方式和时相,本组鉴别诊断肝细胞性肝癌的敏感性为98.1%。结论超声造影可实时显示小肝癌相对于肝实质增强和消退的动态过程,获得病灶内微血管的影像,从而敏感地鉴别诊断肝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技术对83个肝脏肿瘤患者123个病灶进行检查,并比较不同病变的肝脏超声造影增强的特点。结果:所有103个肝脏恶性肿瘤动脉期或门脉期均表现为快速增强,98个(95%)延迟期快速退出,仅有5个(5%)缓慢退出。其中69个肝细胞癌病灶中53个(77%)表现为动脉期整体均匀增强,16个(23%)由于病灶中央有低回声表现为不均匀增强,66个(96%)表现迅速快退,仅3个(4%)表现为缓慢退出。在34个转移性肝癌病灶中,24个(71%)表现为动脉期不均匀增强,10个(29%)表现为动脉期或门脉期的均匀增强,32个(94%)表现为快速退出,2个(6%)表现为缓慢退出。而另外在20个肝良性肿瘤中,18个(90%)表现为缓慢不均匀增强,14个(70%)表现为轻度增强,20个(100%)表现为缓慢退出。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CT对肝硬化背景下肝内微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和增强CT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肝硬化患者肝内微小结节的检出和诊断符合率,并总结不同影像学检查中的图像表现。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对肝硬化肝内微小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增强CT检查,尤其对于小肝癌的诊断符合率更高(P<0.05)。超声造影36个肝癌病灶均表现为"快进快出"特征,其中30个病灶在动脉期病灶内表现为造影剂呈球形快速填充,门脉期提前廓清,而在延迟期病灶完全廓清呈低回声改变,6个病灶在动脉期表现为环状向心性快速填充,门脉期至实质期始终同步廓清;而24个增生性结节病灶中有8个在动脉期呈现快速球形填充,在门脉期提前廓清,呈"快进快出"特征;5个肝血管瘤病灶中3个在动脉期表现为向心性增强,门脉期或延迟期缓慢廓清。增强CT检查中,35个肝癌病灶33个在动脉期呈现明显强化,2个未见明显强化,所有病灶均于门脉期和平衡期分别逐渐消退;24个增生性结节病灶在动脉期表现为中度强化,在门脉期呈现高度强化;4个肝血管瘤病灶在动脉期表现为轻度强化,在门脉期持续等强度强化,而延迟期呈现高度强化。结论超声造影对肝硬化患者肝内微小结节病灶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增强CT患者,尤其是对于小肝癌的诊断,超声造影检查诊断更为优势。  相似文献   

16.
张立平  杨斌 《安徽医学》2012,33(10):1353-135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肝脏超声造影,实时动态记录超声造影过程,观察病灶区造影剂的灌注过程及造影前后声像图特点。结果 57例肝占位患者中,多囊肝1例,肝血管瘤21例,肝癌20例,肝癌合并肝血管瘤2例,局灶性增生3例,肝血管瘤合并局灶性增生1例,不均匀性肝脂肪浸润8例,肝包虫病1例。其中多囊肝,肝包虫病未见造影剂充填,其余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过程。肝癌表现为典型的"快进快出";血管瘤表现为向心性环状增强;局灶性增生呈离心性轮辐状增强;不均匀性肝脂肪浸润则未见造影剂聚集,与肝实质呈均匀强化。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提高肝内占位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内结节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CT检查发现的直径≤5cm的肝内结节性占位病变的平扫及三期增强表现。结果肝细胞癌10例,表现为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延迟期呈低密度。肝转移瘤7例,表现为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边缘环状强化,延迟期低密度。血管瘤8例,表现为动脉期病灶边缘(较小者整个病灶)高密度强化,门脉期增强区逐渐向病灶中心扩散,延迟期变成等密度。炎性假瘤3例,表现为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延迟期病灶边缘环形强化。结核瘤1例,门脉期、延迟期轻度环形强化。肝囊肿9例,三期均未见强化。结论大部分肝内结节性占位病变在螺旋CT三期扫描图像上有其特征性表现,能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