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晡潮热是指下午3~5时(即申时)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的临床常见症状,"日晡时"不是某些医家所认为的申酉或申酉戌时,日晡潮热不仅指阳明腑实证之潮热,很多疾病皆可有此症状。其发热机制是申时阳明气旺、正邪交争剧烈所致。  相似文献   

2.
日晡潮热是指下午3~5时(即申时)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的临床常见症状,"日晡时"不是某些医家所认为的申酉或申酉戌时,日晡潮热不仅指阳明腑实证之潮热,很多疾病皆可有此症状。其发热机制是申时阳明气旺、正邪交争剧烈所致。  相似文献   

3.
在《伤寒论》中,仲景把“日晡所潮热”确定为阳明腑实证的基本热型。而“日晡所”的具体时间,《伤寒论》中并未明确指出,后世医家多沿用“日晡所”为申时前后的观点。笔者认为,“日晡所”为阳明经气旺盛之时,而阳明经气又旺于阳明病欲解的申酉戌时,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阳明篇第212条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在现行多版教材中,对此条的讲解均认为是论述阳明腑实重证的证治和预后,笔者认为本条是论述阳明腑实重证的形成、预后及预防,而且关键是强调预防.  相似文献   

5.
小儿为"纯阳之体".小儿生长发育旺盛,其阳气当发,生机蓬勃,与体内属阴的物质相比,处于相对优势;在发病过程中,易患热病,阴津易伤,一旦发病,以发热疾病多见,临床常见有发热严寒的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热,壮热烦渴的阳明经热,日晡潮热的阳明腑实证,午后或入夜发热的阴虚发热,这是书中常记载的热型.  相似文献   

6.
六版教材《中医诊断学》第四章第三节中,有段课文介绍日晡潮热时称:“常于申时即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称日晡潮热。由于阳明经气旺于日晡之时,加之胃肠热盛,故此时热甚,并见口渴冷饮,腹满硬痛,大便秘结等症。因胃肠燥热内结,故又称阳明潮热。” 此文中阳明经气旺于日晡之时源于何说?按《内经》于午流注学说,12条脏腑气血流注从寅时肺经开始,到下午3~5点正好是  相似文献   

7.
潮热辨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热”是发热病证中的一种热型,可见于各种疾病。历代医家论述甚多,早在汉代先师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应用了潮热这一病证概念,作为阳明腑实证的重要标志。在《金匮要略》中将此扩大到风湿、黄疸、产后等病中论治。后世医家通过不断临床实践,又发现了阴血津液不足、湿邪留伏阴分、痰热壅肺、湿热遏气所致病变,使其涵义更趋扩大。潮热多发在日晡,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评话     
“日晡”是一个时称而不是一个时辰,虽然与十二地支计时的申时有所重叠,但并不是后世医家所说的申时,由于“日晡”时(下午2点15分至3点45分)是一天温度最高,也就是阳气最旺的时段,人体的阳气也是最高涨的时段,故而能够与邪气相争,尤其是发热性疾病,在这个时段发热就更为明显,被称作“日晡所潮热”,临床上“日晡所潮热”的疾病有很多,除了《伤寒论》中提到的阳明腑实证、结胸证、少阳气结证以外,尚有湿温、黄疸、风湿、虚劳等疾病也可见到潮热。如果说“日晡所”,就成为一个约略时段,不仅仅是下午2点15分至3点45分,而是包括了“晡食”和“下晡”两个时段,约在下午2点15分至5点15分的三个小时之间。至于结胸证,是指外邪入里与内邪结于胸中的病症。大结胸证主要是因为太阳表证误下或失治,邪气入里与已有停痰留饮互结而成;小结胸证的表现是正在新下,按之则痛,不按则不痛,症状明显大于结胸证;寒实结胸证应有心下硬痛等结胸证的特征,只要病性与水热结胸证截然相反,是寒邪与痰饮互结。  相似文献   

9.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中载有三个承气汤方,即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张方都是针对“阳明腑实证”而设。阳明包括胃和大肠两腑,阳明证则包括经证和腑证。阳明经证是指无形的热邪盛于经(脉),热多散漫,主要症状是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一般称为“四大”;阳明腑证则是指有形的燥屎与热邪相结于腑,热实集结,其主要症状是腹满痛、不大便、潮热、谵语、脉沉实等。也可以说:经证偏重于热,有热无结;腑证偏重于燥,有热有结。中医学认为,六腑以通为用,胃气以降为顺。阳明腑实证的病机主要是热邪与燥实结聚于肠,致使腑气不通,…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运用活血化淤法治疗高热不退是根据《血证论》淤血发热而设。唐容川《血证论》指出:“淤血发热者,淤血在肌肉、则翕翕发热证象血虎;淤血在肌腠、则寒热往来;、淤血在腑,证见日晡潮热,有阳明燥热之证也”,故用活血化淤,使淤化而血活,血活则血流畅通,阴阳相贯,淤滞消散,故高热退矣。方用: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紫草10克、木香10克、枳实10克  相似文献   

11.
大承气汤     
<正>大承气汤方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为治阳明腑实证的主方。方药组成:大黄(酒洗)12克,厚朴24克,枳实12克,芒硝9克。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本方具有峻下热结的功能,主治:淤阳明腑实证。表现为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烈,脉沉实。于热结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首载三承气汤,主要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然同一病证,由于个人体质、时代背景等诸多因素,治疗不尽相同。阳明腑实,每多累及阴津,损伤正气,津亏肠渐燥,肠燥津更亏,迁延日久,虚实夹杂,病难速愈,治当攻补兼施,养阴增液与通腑泻实并用。肠燥津亏虽为一证,然病证浅深不一,立法侧重不同,从而导致用药相异。该文选取五首肠燥津亏所致便秘的代表性承气汤类方进行分析,以期根据病症浅深,辨证施治,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阳明腑实证与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明腑实证是由于太阳病误治症,伤阴转属阳明或由阳明经证内热伤阴,化燥成实所致。其病机是热结胃肠,热邪与糟粕互结,燥实内阻,腑气不通。燥屎不去,非但邪热无以肃清,反而更伤津液,助长热势,因此,阳明腑实证非用下法不可。然其下,又不能以一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三阳阳明指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是阳明病三种津液异常状态的阳明腑实证。太阳阳明即邪热约束脾家,不能为胃家布散津液;正阳阳明即里实蹙迫津液外泄,未见脏腑津液生化机制受损;少阳阳明即燥实灼耗阴津,并见脏腑津液生化受损。三阳阳明共同点在于均是胃中津液亡失,导致胃中邪实,疾病转归阳明。临床中,可以根据津液状态的不同,以胃家燥实为本,辨析三阳阳明之归属。太阳阳明治以麻子仁丸;正阳阳明治以承气辈;少阳阳明治以蜜煎导方。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第137条曰:"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相似文献   

16.
仲景应用大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黄始载于《本经》,谓其“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历代医家都十分推崇大黄,而妙用大黄者当推仲景为第一人。细察《金匮要略》、《伤寒论》方剂,大黄入方30首,其中《伤寒论》15方,《金匮要略》15方。仲景用大黄,所蕴法度,寓意颇深,证之于临床,疗效颇验。今不揣冒昧,对仲景应用大黄探析如下。 1 用途 1.1 泻下攻积大黄具有较强的泻下攻积作用,仲景治疗阳明腑实证,釜底抽薪,急下存阴。大承气汤中,大黄泻下实热,芒硝润燥软坚,厚朴、枳实破气导滞,为泻下峻剂,适用于肠腑燥实重证,患者日晡潮热,手足氵戢然汗出,谵语烦躁,腹部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至喘冒不得卧,舌苔老黄,焦燥起刺,脉沉迟实。小承气汤用大黄、厚朴、枳实,以宣通气机,轻泻实邪,和降胃气,为泻下和剂,适用于肠腑燥实较轻,患者不大便或大便硬,谵语潮热,腹部胀满或痛而不甚,舌苔黄垢,脉沉实而滑。调胃承气汤以甘草甘缓养胃,大黄泻下实热,芒硝润燥软坚,为泻下之缓剂,适用于邪热初传阳明,肠中燥热,胃气不和,患者不大便,腹胀满,或热结旁流,蒸蒸发热,心烦,谵语等。另外,麻子仁丸以麻仁润肠燥,芍药滋脾阴,大黄、厚朴、枳实行气泻实,杏仁降肺气,为下法润剂,适用于脾约证,患者胃中有热,脾阴不足,脾的输布津液功能被约束,以致肠中干燥,大便秘结,患者无潮热腹满疼痛等证,仅有大便秘结,不宜承气汤攻伐,而宜麻子仁丸润下。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阳明病以腑热燥实之证为主,其治法主要以清、下二法为其正治之法。清法以白虎类方为主,又有第228条热郁胸膈治以栀子豉汤之清宣胸膈郁热、第229条阳明腑实尚未成形治以小柴胡汤之清透半表半里邪热、第232条太阳表热未除治以麻黄汤之发汗等方法治疗阳明热证。下法以承气类方为主,但又有第230、231条阳明胃气不降、少阳枢机不利治以小柴胡汤之枢机通利、第233条津液枯涸、燥屎不下治以蜜煎方(蜂蜜)之滋阴润燥、导下通便等方法治疗阳明不大便、大便硬之证。透过栀子豉汤证、小柴胡汤证、麻黄汤证、蜜煎方证之疾病发展过程、机制及方药组成均说明阳明病中的权变治法。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14,(10):1425-1428
1小承气汤使用的3个特点:一是以小承气汤"微和胃气";二是以小承气汤测试转失气与否;三是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提示3个问题:一是小承气汤证不一定是燥屎内结,很可能是大承气汤证的前奏;二是小承气汤的攻下力量比大承气汤要弱得多;三是小承气汤不在于泻实而是偏重于行气。2调胃承气汤证多是误治后出现的一些变证,属于邪热在胃,并非有燥屎结滞在大肠。所以关于"燥、实、坚"的说法,"燥""实"尚可,"坚"则无从解释,绝不能因方中使用了芒硝,就断定证中有燥屎结滞。3关于承气汤的命名,"承气",即帮助阳明大肠承接阳明胃的下降之气,与"亢则害,承乃制"没有关系。4调胃承气汤证是邪热还在阳明胃之际,唯恐大肠不能承顺胃气而正常通降,尤须清除胃热以防邪热下传,所以方名叫"调胃承气汤"。"调胃"二字已经明确显示,病在阳明胃而非在阳明大肠,之所以"承气",仍是秉承既病防变,提前截断的治疗思想。5三承气汤证,是阳明胃家邪热亢盛到阳明大肠燥屎内结的一个系统过程。阳明邪热在胃,如不及时清除热邪,就会使邪热进一步加重而耗伤津液,而成阳明大肠燥结,所以尽快用调胃承气汤清泻胃热,截断病情发展。阳明燥屎在肠,潮热、谵语、腹痛,甚则喘冒直视、循衣摸床,说明燥屎已成,所以可用大承气汤攻下燥屎。而从阳明胃家邪热到阳明大肠燥屎过程中,虽见有潮热、谵语、腹满,但尚不能确定腑实燥屎的形成,所以用小承气汤进行试探性治疗。  相似文献   

19.
质疑秦艽清虚热的功效。从秦艽功用沿革及历代医家对秦艽的认识,总结秦艽功效为主传尸骨蒸、除日晡潮热骨蒸、治小儿疳积骨蒸,而秦艽的除骨蒸作用不能等同于清虚热,秦艽并不具备治疗阴虚发热的特质,其在治疗阴虚发热方剂中的作用与其性用平和、辛散苦泄通利有关,而它本身并无直接的清退阴虚发热的功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少阴病篇有三条涉及大承气汤的条文,通常阳明腑实证用大承气汤攻下,众无疑虑。而阳明热盛或腑实兼有阴液损伤者用大承气汤,则众说不一。后世温病大家吴鞠通创设增液承气汤,似与少阴三急下证颇合。余据病人体质有别及标本缓急原则存议如下:少阴素亏阳明素实是形成少阴三急下的基础,此类体质易从阳化热,肾水素亏而土亦燥,土燥则水愈竭,水竭则难以制火,若不急下存阴,恐竭真阴也,增液承气汤不如大承气汤之速也,故不用之;依“中满及小大不利治其标”的原则,急下通腑以存阴,救标即寓存本之理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