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内窥镜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用脑内窥镜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并与常规治疗30例比较。结果:脑内空窥镜治疗术后12小时血压稳定(收缩压≤21KP,平均动脉压≤16KPa,舒张压≤13KPa);术后2周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减少(P<0.01)。结论:直视下脑内窥镜清除血肿能明显降低高血压性出血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判断T2加权梯度回波(GRE-T2WI)通过检测脑微出血来预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CT及GRE-T2WI检查,判断其是否存在脑微出血,并于入院后24小时及72小时复查CT观察血肿变化情况。结果 107例患者中通过GRE-T2WI检查发现,共有56例患者存在脑微出血。72小时CT显示,脑微出血患者中19例血肿进展,发生率为33.9%;无微出血患者中5例进展,发生率为9.8%。脑微出血患者72小时后血肿扩大4~19 m L,平均(13.2±3.5)m L;无微出血患者血肿扩大1~16 m L,平均(9.7±3.4)m L。两类患者血肿进展率及血肿扩大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GRE-T2WI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是否存在脑微出血,对预测患者是否存在继续出血意义重大,可根据GRE-T2WI结果给予及早干预,减少血肿进一步扩大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35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术后3个月时对患者行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定.结果 35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基底节血肿均在1周内基本消失.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分级评定,Ⅰ级10例,Ⅱ级17例,Ⅲ级6例,Ⅳ级2例.结论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单、血肿清除彻底等优点,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2年2月至2007年7月应用微创手术技术——超早期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8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张艳  李春玉 《工企医刊》2003,16(5):69-70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脑血管本身的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致急性脑供血障碍由此导致相应的脑功能缺失,临床上可分为出血性和梗塞性两大类。 1 临床资料 50例60岁以上脑血管病病人其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2例,脑梗塞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对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提升患者诊断精准性的方法。方法:采取随机法选择本中医院放射科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70例,所有患者都于入院后24小时以内接受CT检查,观察所有入选患者CT特征。结果:本研究的所有入选患者中,有42例患者属于脑实质内规则性出血,28例患者属于脑实质内不规则性出血。结论: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中推行CT诊断方案效果突出,可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6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病原因、年龄以及出血部位方面进行临床研究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为发病的主要原因占研究对象的85.29%;脑出血的发病率同年龄相关;出血部位同发病原因也有十分重要的关联。结论脑出血的病因以高血压最常见,不同发病年龄病因不同;高血压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基底节,脑血管异常多见的出血部位是脑叶出血。  相似文献   

8.
刘永红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092-2093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脑实质内血管由于高血压导致硬化,管壁发生玻璃或纤维变性、局灶性出血、缺血及坏死,易破裂出血,常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及体力劳动等发病。该病发病急骤、病情严重、变化无常,死亡率甚高,是最严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往往预后不良,常伴偏瘫、失语、痴呆、脑软化等并发症[1]。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经验以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对2010年2月-20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相应的临床护理,记录整理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患者中21例痊愈,23例好转,8例自动出院或死亡,无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率高,经过积极正确的临床护理,可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防止并发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等。  相似文献   

9.
孟凡莲  刘金云 《职业与健康》2001,17(11):180-181
为了观察鼻饲在急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现将我院近3a收治的55例老年脑卒中病人鼻饲和非鼻饲结果报道如下。1 观察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鼻饲组病人共55例,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60~81岁,平均66.2岁;高血压性脑出血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血栓形成32例;首次中风48例,再次中风7例;轻度和中度昏迷22例,深度昏迷5例。非鼻饲组55例,男性38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人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与血糖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及预防治疗的意义。[方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165例作脑CT或MRI(磁共振)检查,诊断合并腔隙性脑梗塞93例。165例均作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检查结果表明,高血压病病程长、血糖高、血甘油三酯高者更易发生腔隙性脑梗死(P<0.05)。[结论]早期有效的降压治疗及控制血糖和血脂是预防老年高血压合并脑腔隙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成人自发性、非外伤性脑内出血(ICH)中,70—90%由于高血压性脑血管病引起,但高血压以外原因所致的ICH也为数不少,发病率为20—50%.McCormick等研究了144例ICH尸解病例,高血压性ICH仅37例,非高血压性ICH达95例.非高血压性ICH因解剖部位而异:脑叶出血中非高血压病因占55%,而桥脑出血90%病因为高血压,壳核、丘脑和小脑出血中,非高血压病因分别占35%、25%和33%,现就非高血压性ICH的一些常见病因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CT特征及临床诊断。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CT诊断老年急性脑出血的特征和结果。结果:66例患者中有脑实质内规则性出血患者43例、不规则出血23例;出血部位分别有基底节41例、小脑7例、脑叶6例、丘脑5例、脑干出血5例、多部位出血患者2例;66例患者中发生中线位移的有41例,其中位移在1~5mm的人占多数。结论: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CT诊断能够较好的判断病情,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4h动态血压变化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脑微出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93例,根据头颅MRI+SWI扫描结果分为脑微出血组53例,对照组(无脑微出血)40例.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患者24h动态血压,日间血压监测时间段为6:00-22: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3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150例和乙组150例进行相同常规治疗,乙组应用尼莫地平,观察甲,乙组临床效果。结果:乙组血肿量和功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甲组,临床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脑出血是颅脑疾患常见并发症之一,有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Hemorrhage,缩写HIH)、脑动静脉畸形出血(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l Hemorrhage,缩写AVMH),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等,CT扫描易检出脑出血的存在,但区别其病因颇难,为提高CT鉴别诊断水平,以利于临床的诊治,我们收集了1982年10月至1985年10月的35例AVMH和1982年10月至1984年10月的HIH113例的CT检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老年患者给予合理干预治疗与非高血压老年患者住院时年龄比较及两者脑卒中患病率比较。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3月~2010年3月住院高血压老年患者133例与非高血压老年患者9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男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与非高血压老年患者住院时年龄差异无显著性,且两者脑卒中患病率差异也无显著性;女性高血压老年患者与非高血压老年患者住院时年龄及脑卒中发病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男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经过合理干预治疗与非高血压老年患者住院时年龄无明显差异,脑卒中发病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及外伤性脑内血肿清除术目前已被广泛开展.术后再出血是最为凶险的并发症,且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分析高血压及外伤性脑内血肿清除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再出血的预防措施,现对我院2004-2008年手术治疗的142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出血性脑梗死(HI)的危险因素,为老年出血性脑梗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抚顺某医院住院,临床证实为脑梗死后出血的患者96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同期入院的101例无脑梗死后出血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调查表收集患者一般情况(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居住地以及吸烟、饮酒生活习惯等)、入院时病情(包括血液生化检查、心电图、B超、影像学检查等)、既往病史(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心脏病史)等;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老年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96例HI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和脑栓塞分别占62.5%和43.75%,出血部位位于脑皮质最多(75.00%),基底节区颞顶叶、顶叶、小脑半球各占9.38%,87.5%的患者出血表现为片状渗血,12.5%形成血肿;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栓塞、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入院时高血糖、高血压(OR值分别为6.39、2.35、2.58、2.29、2.10)是HI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脑梗死类型、梗死面积、发生部位、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m血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再出血患者,通过立止血加生理盐水冲洗及引流后,36例止血效果良好;16例止血效果一般;16例效果较差。结论长期高血压损害及微创手术操作等因素可导致微创穿刺术后再出血。保持血肿腔的引流通畅,用立止血生理盐水经血肿粉碎器缓慢冲洗,可达到较好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朱惠荣 《健康必读》2008,7(3):78-78
脑溢血多见于高血压患者,由于脑动脉破裂,大量血液渗入脑实质,可导致昏迷和瘫痪。八年来,我院共收治高血压脑溢血患者363例,其中男194例、女169例,年龄36—82岁,发病季节以10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多,病死率61.6%。患者入院时,均呈不同程度的瘫痪和昏迷,出血部位以半球出血最多见,计332例;桥脑出血29例;小脑出血2例。下面介绍几点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