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
目的:肠胃清抗结肠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以人结肠癌细胞株Lo Vo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空白组,肠胃清低、中、高剂量组(0.98,1.97,3.93 g·L-1),奥沙利铂组(9.23 mg·L-1),联合组(肠胃清中剂量联合奥沙利铂组);药物作用于结肠癌Lo Vo细胞后,采用RT-q PCR法,Western blot法检测肠胃清对侵袭转移相关的E钙黏蛋白(E-cadherin)及Wint/β-链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因子β-catenin,(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 mRNA及蛋白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肠胃清低、中、高剂量组、奥沙利铂组及联合组均升高Lo Vo细胞E-cadherin mRNA的表达(P0.01),均能降低β-catenin及MMP-7 mRNA的表达(P0.05,P0.01),联合组作用更强;与空白组比较,肠胃清低、中、高剂量组、奥沙利铂组及联合组均升高Lo Vo细胞E-cadherin蛋白的表达(P0.05),均能降低β-catenin及MMP-7蛋白的表达(P0.05,P0.01),联合组作用更强。结论:肠胃清可以增加E-cadherin的表达量,增强细胞间的黏附能力,同时肠胃清可抑制Wi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降低β-catenin,MMP-7的表达,与奥沙利铂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肠胃清(CWQ)逆转人结肠癌HCT116/L-OHP细胞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肠胃清含药血清,设置不同浓度,采用MTT法确定肠胃清的最大无毒剂量和逆转指数(RI);采用彗星实验法检测肠胃清联合奥沙利铂(L-OHP)对耐药细胞DNA损伤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肠胃清联合奥沙利铂(L-OHP)对耐药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肠胃清含药血清可以逆转人结肠癌HCT116/L-OHP耐药细胞对L-OHP的耐药性,逆转指数(RI)为2.63倍。肠胃清联合L-OHP能促进耐药细胞发生DNA损伤(P0.001)及凋亡(P0.01)。结论肠胃清能够逆转人结肠癌铂类化疗耐药,其机制与促进肿瘤细胞DNA损伤、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瑞昔布联合奥沙利铂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裸鼠构建人结肠癌HT-29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艾瑞昔布组给予艾瑞昔布100 mg/(kg·d)灌胃,奥沙利铂组给予奥沙利铂30 mg/kg腹腔注射,联合用药组给予艾瑞昔布100 mg/(kg·d)灌胃和奥沙利铂30 mg/kg腹腔注射,均1次/d,每3 d 1次,连续干预14 d。实验结束时计算各组瘤体积及抑瘤率,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RT-PCR法检测瘤组织中VEGF和MMP-2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VEGF、MMP-2蛋白表达情况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艾瑞昔布组、奥沙利铂组、联合组用药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瘤体均生长缓慢,且联合用药组抑瘤率明显高于艾瑞昔布组、奥沙利铂组(P均0.05)。艾瑞昔布组、奥沙利铂组、联合用药组血清VEGF和MMP-2水平、瘤体组织中VEGF和MMP-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瘤体组织中MV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联合用药组均明显低于艾瑞昔布组、奥沙利铂组(P均0.05)。结论艾瑞昔布联合奥沙利铂可协同抑制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肿瘤生长及血管形成,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MMP-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胃清药物血清协同奥沙利铂(L-OHP)对HCT116/L-OHP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L-OHP联合肠胃清药物血清对HCT116/L-OHP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Annexin V-FITC试剂盒监测对HCT116/L-OHP凋亡的影响.结果:HCT116/L-OHP细胞对L-OHP的耐药指数为9.17倍,48 h L-OHP作用于HCT116和HCT116/L-OHP的IC50分别为(9.88 ±0.42),(85.81 ±2.76) mg·L-1,联用肠胃清药物血清后HCT116/L-OHP的IC50降至(35.2±2.8) mg·L-1,逆转指数为2.44倍(P<0.05).联用前后细胞周期分别停滞在G1,G2期及G1期,其中G1,G2期各组间两两比较P<0.001,S期组间除奥沙利铂组与奥沙利铂联用肠胃清组比较P<0.05外,余P<0.001.联用前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6±0.31)%,(23.73±2.36)%,各组间除空白组与奥沙利铂组比较P<0.05外,余P <0.001.结论:肠胃清药物血清能有效地逆转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HCT116/L-OHP对奥沙利铂的耐药,诱导HCT116/L-OHP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  相似文献   

5.
Fu XR  Sun ZC  Zhang MZ 《中药材》2012,35(3):433-438
目的:研究夏枯草提取物对人B淋巴瘤Raji细胞及T淋巴瘤Jurkat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差异,探讨夏枯草提取物体外抗淋巴瘤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分别作用于Raji细胞及Jurkat细胞;48 h后分别收集各组细胞,应用MTT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每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及BAX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夏枯草提取物对Raji及Jurkat细胞均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且对Raji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Jurkat,其对Raji细胞IC50(18.01±0.92)μg/mL显著低于Jurkat细胞(25.47±0.96)μg/mL(P0.05);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夏枯草提取物处理Raji及Jurkat细胞后均出现凋亡相关DNA Ladder;随夏枯草提取物浓度的增加,Raji及Jurkat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均显著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浓度为15、20、25μg/mL的夏枯草提取物作用于Raji及Jurkat细胞后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9.4±0.25)%、(21.68±0.46)%、(35.03±0.35)%和(4.06±0.14)%、(13.59±0.23)%、(22.92±0.20)%,同浓度条件下,Raji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显著高于Jurkat细胞(P0.01);随夏枯草提取物浓度增加,实验组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弱,BAX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浓度条件下,Raji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的下降程度、BAX蛋白表达的增加程度显著高于Jur-kat细胞(P0.05)。结论:夏枯草提取物具有抑制淋巴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以诱导细胞凋亡有关,且夏枯草提取物对Raji细胞的抑制作用大于Jurkat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肠胃清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显微镜、电镜、MTT、流式细胞仪检测肠胃清对结肠癌LoVo细胞形态、结构、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结果:肠胃清改变结肠癌LoVo细胞形态,不影响其结构,肠胃清0.98g/L组、肠胃清1.97 g/L组、肠胃清3.93 g/L组、奥沙利铂9.23×10-3g/L组、肠胃清1.97 g/L+奥沙利铂9.23×10-3g/L组对LoVo细胞的抑制率依次为:7.91±0.58、30.01±0.62、62.36±1.12、24.8±1.04、31.42±0.68,组间差异显著;空白对照组、肠胃清0.98g/L组、肠胃清1.97 g/L组、肠胃清3.93 g/L组、奥沙利铂9.23×10-3g/L组、肠胃清1.97 g/L+奥沙利铂9.23×10-3g/L组LoVo细胞G1期、G2期、S期百分比分别依次为:65.00±2.64、62.41±4.57、59.18±1.56、53.71±3.73、45.19±1.00、44.79±2.23;22.86±0.04、24.60±5.48、27.94±2.71、34.99±3.27、44.20±0.43、44.70±0.95;14.38±1.22、14.29±1.57、13.81±1.42、11.63±3.31、11.40±0.88、9.72±0.10,组内无显著差异。对LoVo细胞的凋亡率依次为9.06±1.22、10.47±2.12、11.19±1.41、12.68±0.55、16.24±1.25、20.68±1.57。结论:肠胃清不影响结肠癌LoVo细胞的结构,抑制其增殖,改变其周期,促进其凋亡,与化疗药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联合奥沙利铂(Oxa)对人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结肠癌HCT-116细胞分为Res组、Oxa组、联合组及对照组,分别以100μmo L/L Res、2μmo L/LOxa、100μmo L/L Res+2μmo L/LOxa、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各组分别处理24、36、48 h。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抑制情况;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能力; Wound Healing法检测结肠癌HCT-116细胞迁移能力;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癌HCT-116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干预48 h时,Res组、Oxa组及联合组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8. 41±6. 25)%、(36. 11±8. 47)%、(83. 61±12. 72)%;干预48 h时,对照组、Res组、Oxa组及联合组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率分别(97. 14±2. 81)%、(81. 23±4. 52)%、(69. 84±3. 97)%、(37. 11±3. 58)%;迁移率分别为(68. 57±4. 02)%、(46. 11±3. 13)%、(31. 25±2. 86)%、(18. 79±2. 21)%; 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93±0. 14、0. 52±0. 08、0. 31±0. 04、0. 13±0. 02。Res组、Oxa组及联合组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抑制率呈逐渐升高趋势(P 0. 05);与对照组比较,Res组、Oxa组及联合组结肠癌HCT-116细胞侵袭率、迁移率和Vimentin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且联合组显著低于Res组与Ox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Res与Oxa联合使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可更有效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并降低其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imentin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吾尔药材肉豆蔻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生长及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实验分为6组,除对照组外,A、B、C、D、E组分别给予31.25,62.5,125,250,500 g/L肉豆蔻乙酸乙酯提取物干预。MTT法检测HCT-116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HCT-116细胞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CT-116细胞分泌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肉豆蔻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肉豆蔻乙酸乙酯提取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肉豆蔻乙酸乙酯提取物各组G0/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G2/M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减少,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上调,MMP-2及MMP-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肉豆蔻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人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该药通过上调E-cadherin、下调MMP-2及MMP-9的表达起到抗侵袭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胃清煎剂对奥沙利铂(L-OHP)治疗结肠癌耐药细胞皮下移植瘤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接种构建结肠癌耐药细胞HCT116/L-OHP及敏感细胞HCT116异位瘤模型,运用中药复方肠胃清煎剂及1/2最大耐受剂量的L-OHP干预后,观察L-OHP对移植瘤体积及裸鼠体重的影响、中药复方作用后L-OHP治疗效果的变化。结果肠胃清煎剂及肠胃清煎剂联合L-OHP组荷瘤鼠体重减轻影响均少于单纯L-OHP组(P<0.01)。肠胃清煎剂低、高剂量联合L-OHP组肿瘤体积分别为53.75%、48.32%,同单纯中药或L-OHP比较,减小明显(P<0.01)。结论肠胃清煎剂具有一定抑制肿瘤生长的能力,在联合化疗药物作用下,其抑制效果明显,在有效治疗剂量中,与肠胃清煎剂剂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院自制中药制剂定清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侵袭力的影响。方法:制备定清片含药血清,并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HL-60细胞进行体外干预,Transwell实验检测定清片含药血清对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ing,简称WB)检测MMP-2、MMP-9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定清片含药血清(5%、10%、20%)作用于HL-60细胞后,不仅对细胞的侵袭能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还能下调MMP-2、MMP-9基因蛋白表达水平(P0.05),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其抑制力及下调蛋白表达水平作用越强。结论:定清片可抑制HL-60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侵袭能力及下调MMP-2、MMP-9蛋白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1.
张勇  陆海  孙晓文  范忠泽  孙珏  许建华 《中成药》2012,34(10):1843-184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肠胃清(黄芪、白术、党参、猪苓、薏苡仁、八月札、野葡萄藤、红藤等)对结肠癌HCT116/L-OHP细胞草酸铂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对Pt-DNA加合物的影响。方法将HCT116/L-OHP细胞种植于裸小鼠皮下,建立肿瘤耐药模型,随机分为5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草酸铂组,C组为肠胃清组,D组为草酸铂+肠胃清低剂量组,E组为草酸铂+肠胃清高剂量组,治疗前后测量移植瘤体积及荷瘤鼠体质量;采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MTT法观察肠胃清药物血清对HCT116/L-OHP细胞株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铂(Platinum,Pt)药物及核内Pt-DNA水平。结果肠胃清联合草酸铂组与肠胃清或草酸铂单独用药组相比,有更高的肿瘤抑制率(P0.01),其中肠胃清高剂量联合草酸铂组抑瘤率最高;与对照组相比,含肠胃清组荷瘤鼠体质量减轻好于单用草酸铂;MTT结果显示7.5%肠胃清药物血清能够增加耐药细胞株HCT116/L-OHP对草酸铂敏感性,逆转指数为2.74;肠胃清药物血清可以增加HCT116/L-OHP细胞内草酸铂水平,并能使细胞核内Pt-DNA加合物水平增加15.74%。结论肠胃清能够逆转HCT116/L-OHP细胞对草酸铂的耐药性,其机制与肠胃清增加细胞内Pt-DNA加合物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肉豆蔻醚(myristicin)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肉豆蔻醚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LOVO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肉豆蔻醚对HCT116和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肉豆蔻醚对HCT116和LOVO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肉豆蔻醚对p-MEK1/2、p-ERK1/2、CyclinD1、E-cadherin、MMP-2以及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 肉豆蔻醚作用后,HCT116和LOV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受到显著抑制,细胞出现显著凋亡;肉豆蔻醚作用后,HCT116和LOVO细胞内MEK1/2、ERK1/2、CyclinD1、MMP-2以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本研究发现肉豆蔻醚在体外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脾消癌方(JPXA)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以及对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取不同浓度的JPXA含药血清作用于HCT116细胞,筛选JPXA含药血清处理HCT116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并将HCT116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浙贝浸膏(CZBE)联合奥沙利铂(L-OHP)对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HCT116/L-OHP移植瘤小鼠的抑瘤作用,以及对移植瘤细胞耐药相关蛋白MDR1、MRP1及LRP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结肠癌耐奥沙利铂细胞株HCT116/L-OHP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右前腋皮下构建人结肠癌耐L-OHP移植瘤模型,成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移植瘤小鼠分成模型组、L-OHP组(L-OHP 3 mg/kg)、CZBE高剂量(CZBE 10 g/kg)联合L-OHP组、CZBE中剂量(CZBE 5 g/kg)联合L-OHP组、CZBE低剂量(CZBE 2.5 g/kg)联合L-OHP组。分组当日开始给药,CZBE灌胃给药,每日1次;L-OHP腹腔注射,隔日1次。连续给药2周。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称重后完整剥离瘤体并称瘤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将瘤块组织制成切片,免疫组化检测HCT116/L-OHP移植瘤细胞膜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各剂量CZBE联合L-OHP均可有效抑制HCT116/L-OHP裸鼠移植瘤的增长。L-OHP组肿瘤抑制率为27.239%,CZBE高剂量联合L-OHP组肿瘤抑制率为45.031%,与L-OH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ZBE中剂量联合L-OHP组肿瘤抑制率为37.669%,CZBE低剂量联合L-OHP组肿瘤抑制率为32.147%。与模型组比较,L-OHP组移植瘤细胞MDR1、MRP1、LRP5的IOD/Ar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及L-OHP组比较,各剂量CZBE联合L-OHP组移植瘤细胞MDR1、MRP1、LRP5蛋白表达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CZBE中、高剂量联合L-OHP组移植瘤细胞MDR1、MRP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ZBE高剂量联合L-OHP组移植瘤细胞LRP5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ZBE联合L-OHP可提高人结肠癌耐L-OHP细胞株移植瘤的肿瘤抑制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人结肠癌耐L-OHP细胞膜耐药相关蛋白表达,增加结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肠胃清对化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癌肺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最大耐受剂量(MTD)奥沙利铂,3天后尾静脉注射结肠癌细胞CT26,建立化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癌肺转移模型,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诱导肺转移组(L-OHP)、肠胃清加化疗诱导肺转移组(CWQ+L-OHP)。统计肺结节数目,苏木素-伊红染色(HE)检测肺组织内瘤灶,免疫组化检测肺转移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肺转移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L-OHP组比较,CWQ+L-OHP组肺转移结节数目减少(P0.05)、肿瘤组织MVD值下降(P0.01),肺组织VEGF-A、MMP2、MMP9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下调(P0.01)。结论肠胃清能抑制化疗诱导的小鼠结肠癌肺转移,与其下调肿瘤组织VEGF-A、MMP2、MMP9的表达,降低肿瘤组织MVD,减少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裸鼠转移模型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S),血管生成素(ANG),血管抑素(AS),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变化及健脾消癌方干预的机制。方法:在BALB/C-nu裸鼠盲肠内注射HCT116细胞50μL,造裸鼠结直肠癌转移模型。将模型裸鼠分为模型组、健脾消癌方组(40 g·kg-1),另设空白组。所有动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4周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裸鼠结肠、肝、肺及盲肠肿瘤组织中相关血管因子蛋白表达。结果:HCT116结直肠癌模型裸鼠的结肠、肝、肺与肿瘤组织的VEGF,MMP-9,TIMP明显升高(P0.05,P0.01);ANG在结肠、肝与肿瘤组织也明显升高(P0.05,P0.01);ES在结肠、肺与肿瘤组织显著降低,AS在肝、肺及肿瘤组织显著降低(P0.05)。健脾消癌方组的结肠MMP-9,肿瘤TIMP,肝组织ANG,MMP-9及肺组织VEGF明显降低,肺组织AS明显升高(P0.05)。结论:HCT116结直肠癌模型裸鼠VEGF,ANG,MMP-9在结肠、肝、肺及肿瘤组织中蛋白表达升高,ES,AS降低,TIMP升高;健脾消癌方能比较全面地改善机体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肠胃清对长春新碱诱导的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V的Y盒结合蛋白(YB-1)核移位、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该方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大鼠灌胃后的肠胃清药物血清,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肠胃清药物血清作用下HCT8/V细胞胞浆、胞核YB-1表达情况,EMSA法分析YB-1与MDR1基因启动子结合活性,RT-PCR检测MDR1、YB-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mRNA转录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表面P-gp表达。结果在1.25%、2.5%、5%药物血清作用下,HCT8/V细胞核内YB-1表达逐渐减弱,细胞质内YB-1表达则逐渐增强;YB-1与MDR1基因启动子结合活性逐渐下降(P0.01);MDR1 mRNA转录水平逐渐降低(P0.05,P0.01),YB-1和MRPmRNA的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细胞膜表面P-gp表达荧光强度值减弱(P0.05,P0.01)。结论肠胃清可通过影响耐药细胞YB-1的核移位、降低MDR1/P-gp的表达,逆转结肠癌细胞的耐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肠胃清含药血清对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及肠胃清药物血清低、中、高剂量组和5-氟尿嘧啶(5-FU)组、5-FU联合肠胃清中剂量组。用MTT法观察肠胃清药物血清对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肠胃清药物血清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测定细胞P53、Bax与Bcl-2蛋白表达水平;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细胞P53、Bax及Bcl-2基因表达。结果肠胃清药物血清能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同时明显抑制Bcl-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P〈0.05或P〈0.01),增强P53、Bax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中药复方肠胃清能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53、Bax基因及抑制Bcl-2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肠胃清对小鼠结肠癌肝转移的抑制作用,从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趋化因子12(CXCL12)信号转导通路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探讨肠胃清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原位瘤块接种法建立小鼠结肠腺癌细胞CT26肝转移模型,实验共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肠胃清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生理盐水,肠胃清低、高剂量组小鼠每日给药量分别为10.37,20.74 g·kg-1。HE染色法判断肝转移;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方法检测CXCR4,CXCL12和MMP9的表达。结果:肠胃清低、高剂量组小鼠结肠癌原位瘤的质量抑制率分别为24.73%,45.91%;体积抑制率分别为27.93%,63.48%。模型组与肠胃清低、高剂量组肝转移率分别为75%,37.5%,12.5%。模型组结肠癌组织中CXCR4,CXCL12,MMP9的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肠胃清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CXCR4的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减低(P<0.05);肠胃清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CXCL12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肠胃清高剂量组CXCL12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肠胃清高剂量组MMP9的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肠胃清抑制小鼠结肠癌原位瘤的生长和肝转移的发生率,肠胃清抑制结肠癌肝转移可能与其下调小鼠结肠癌原位瘤组织中CXCR4,CXCL12,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h_2(ginsenoside Rh_2,GRh_2)对结肠癌耐药细胞HCT116/L-OHP迁移、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GRh_2(0,2. 5,5,10,20,40 mg·L~(-1))对HCT116/L-OHP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及黏附实验分别检测GRh_2(0,2. 5,5,10 mg·L~(-1))对细胞迁移、侵袭及黏附能力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Rh_2(0,5,10,20,30 mg·L~(-1))对HCT116/L-OHP细胞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GRh_2(5,10,20,40 mg·L~(-1))可显著抑制HCT116/L-OHP耐药细胞的增殖能力(P 0. 05,P 0. 01),并且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GRh_2组(5,10 mg·L~(-1))划痕愈合率明显减小(P 0. 05,P 0. 01),GRh_2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 0. 05,P 0. 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显著抑制,并且呈浓度依赖性; GRh_2组黏附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 0. 05,P 0. 01),细胞的黏附能力受到显著抑制,并且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GRh_2(10,20,30 mg·L~(-1))促进了E-cadherin的蛋白表达(P 0. 05,P 0. 01),同时抑制了MMP-9蛋白表达(P 0. 01),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结论:GRh_2可显著抑制结肠癌耐药细胞HCT116/L-OHP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其潜在机制可能与促进E-cadherin并抑制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