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3 毫秒
1.
王明权  毕志明  李萍  季晖  陈飞龙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1):1025-1027
目的 :测定不同种和不同产地的淫羊藿中淫羊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含量 ,探讨淫羊藿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BDS C18(4mm×250mm ,5μm ) ,以乙腈 0.05%磷酸作为梯度洗脱流动相 ,G13 15A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检测波长 272nm。结果 :淫羊藿定C和淫羊藿苷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7% ,102.5% ,RSD分别为 1.5% ,1.1%。结论 :本方法快速 ,重现性和稳定性好 ,可用于淫羊藿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朝鲜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淫羊藿苷为指标,采用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淫羊藿苷分别在0.205~1.845 μ g(r=0.999 3)及5.125~25.625 mg·L-1(r=0.999 9)内线性关系良好.淫羊藿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n=6,RSD=1.54%)和99.1%(n=9,RSD=2.2 5%).淫羊藿苷的含量以开花期(5月)为最高.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中药朝鲜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广州地区市场上流通的不同产地来源的淫羊藿药材所含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淫羊藿药材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淫羊藿约材所含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上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中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吸附纯化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淫羊藿中总黄酮成分及淫羊藿苷,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以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为考核指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类型,并对洗脱溶剂的选择、树脂柱径高比、洗脱流速、药材与树脂用量比、洗脱剂用量等进行考察。结果:以AB-8为最优型号树脂用于分离纯化淫羊藿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以70%乙醇,树脂柱径高比为1∶3,洗脱流速6BV/h,药材树脂用量比1∶3为最佳工艺。结论:采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淫羊藿中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证明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测定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差异。方法建立新的HPLC检测方法,测定其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陕西汉中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较高,朝鲜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最高,达到1.33%,是同产地的淫羊藿的1.8倍。结论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产地及品种影响淫羊藿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贵州产淫羊藿药材质量综合考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合研究影响贵州产淫羊藿药材质量的各种因素,提出淫羊藿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淫羊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对不同种类、产地、药用部位、物候期的淫羊藿样品,采用 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其淫羊藿苷和总黄酮含量。结果:不同种类,不同产地,不同药用部位,不同物候期直接影响着淫羊藿药材的品质。结论:贵州产部分淫羊藿的质量符合或超过中国药典(2000版)标准。淫羊藿的药材生产以花期至果期采收地上部分,质量为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贵州产淫羊藿药材不同药用部位中淫羊藿苷的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贵州淫羊藿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不同种类、产地、药用部位的淫羊藿药材样品,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其淫羊藿苷含量。结果:16种贵州产淫羊藿药材因种类、产地、药用部位不同,其淫羊藿苷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贵州产部分淫羊藿的质量符合或超过中国药典(2005版)标准,为了淫羊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药材生产应以采收地上部分质量为好。  相似文献   

8.
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HPLC法对不同提取工艺条件下淫羊藿苷含量进行测定,探讨不同提取溶媒、煎煮时间、浓缩时间及温度、药材粉碎度对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提取方法对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提取率影响较大.结论本研究可为工业大生产中合理地提取淫羊藿活性成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闪式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研究闪式提取法对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淫羊藿苷和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闪式提取法提取其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最优条件。结果:闪式提取法各因素对总黄酮和淫羊藿苷提取效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液固比>乙醇体积分数,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5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0 min。结论:闪式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淫羊藿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14个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Phenomenex C18柱(250mm×4.6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14个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范围为1.871 6~11.422 2mg/g。结论:14个产地中仅有6个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合格率为42.9%。  相似文献   

11.
淫羊藿活性成分促进骨细胞增殖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以股骨头坏死为代表的各类骨伤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淫羊藿作为常用的补肾强骨中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骨科临床并对治疗各种骨伤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但淫羊藿中何种成分行使功能,是临床用药及相关药品研发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多糖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均具有促进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其中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淫羊藿总黄酮在分子学领域的药理机制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上述成分可以通过控制骨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信号通路促进骨形成蛋白2(BMP2)以及骨保护素(OPG)蛋白的合成,在细胞因子水平解释了淫羊藿促进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内在机制,对于淫羊藿中含有的淫羊藿多糖及微量元素促进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研究学者只进行了验证实验,其深层次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以淫羊藿中主要活性成分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多糖以及一些微量元素为依据,综述各成分促进骨细胞增殖及分化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新药研发和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选取淫羊藿所含主要活性成分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综合评分法考察乙醇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优选条件参数,经验证试验确定淫羊藿醇提工艺条件。并根据该工艺条件制备淫羊藿醇提物,干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模型,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率,分析淫羊藿醇提物对软骨细胞损伤模型的影响。优化的淫羊藿醇提工艺条件为:取淫羊藿粗粉,加入18倍量70%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6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的提取率分别达到94.21%,94.76%,93.85%,96.17%,96.85%,淫羊藿醇提工艺合理、可行,重现性好。所制得的淫羊藿醇提物能显著降低IL-1β诱导软骨细胞损伤模型的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和坏死率、总凋亡率(P<0.05或P<0.01),提示淫羊藿醇提物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凋亡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为深入研究其对骨关节炎的防治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桂枝药材中苯丙素类(香豆素、肉桂醇、肉桂酸、桂皮醛、邻甲氧基肉桂醛)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桂枝适宜干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以苯丙素类化学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晒干、阴干及3种现代加工干燥方法后桂枝的质量进行评价,通过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干燥处理方法后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微波干燥使有效成分损失最多,阴干、晒干、低温热风干燥有利于桂枝有效成分的保留。结论:以干燥时间、化学成分含量、外观性状、气味等为评价指标,确定热风干燥50℃为桂枝药材较为适宜的现代干燥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淫羊藿黄酮类组分的表观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为该组分整体水溶性和脂溶性的表征提供参考。方法:以淫羊藿黄酮类组分为模型药物,采用HPLC测定朝藿定A,B,C及淫羊藿苷在不同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app),流动相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270 nm。结果:朝藿定A,B,C和淫羊藿苷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整体平衡溶解度顺序为朝藿定B>朝藿定A>朝藿定C>淫羊藿苷,Papp总体变化趋势均为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油水分配系数-1.437~3.147。结论:淫羊藿黄酮类组分的水溶性及脂溶性较好,在不同pH缓冲液中变化趋势相近,朝藿定B属于微解,朝藿定A,C和淫羊藿苷属于极微溶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淫羊藿压制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煎煮效率。方法:采用传统煎煮法,以淫羊藿苷和干膏收率为综合评价指标,比较淫羊藿压制饮片和传统饮片在不同时间点的溶出情况并进行f2相似因子考察。结果:在不同时间点淫羊藿压制饮片的干膏收率和淫羊藿苷煎出总量均比普通饮片略高,但并无显著差异,f2=97,在煎煮60 min时,淫羊藿苷煎出量分别为4.101,3.498 mg·g-1。结论:淫羊藿压制饮片不影响有效成分的溶出,可保证汤剂煎煮质量,为中药传统饮片应用形式的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骨康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婷  熊富良  高文天  冯井庆 《中成药》2012,34(6):1096-1099
目的建立骨康胶囊(淫羊藿、骨碎补等)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淫羊藿和骨碎补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淫羊藿苷和柚皮苷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SinoChrom ODS-BP(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4%的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和283 nm。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266~2.6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0%,RSD为1.27%;柚皮苷进样量在0.099~0.9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0%,RSD为1.45%。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重复性好,可作为本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经一系列方法学考察,建立对淫羊藿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和宝藿苷Ⅰ5种黄酮类成分进行同步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一测多评"中药质量评价模式,以淫羊藿苷为内参物,建立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和宝藿苷Ⅰ与淫羊藿苷间的相对校正因子与相对保留值,最终实现了在同一色谱条件下,仅采用淫羊藿苷1个中药对照品对中药材淫羊藿、淫羊藿饮片和含淫羊藿中成药抗骨增生胶囊中上述5种黄酮类成分的同步质量控制,建立了从药材-饮片-中成药一体的含淫羊藿中药"一测多评"质量评价模式,为单味药QAMS方法在复方中的推广应用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侯健  李杰  孙娥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4):2633-2637
淫羊藿传统炮制方法为羊脂油炙,具有增强淫羊藿温肾助阳的作用。该文采用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法建立大鼠肾阳虚模型,以大鼠体征,血清睾酮、皮质酮含量,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为评价指标,研究在辅料羊脂油的作用下,淫羊藿总黄酮在体内自组装形成胶束后对肾阳虚大鼠的增效作用。肾阳虚大鼠灌胃淫羊藿总黄酮和总黄酮胶束后,2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体征及各项生化指标趋于正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功能紊乱得到有效改善。实验结果表明,淫羊藿总黄酮及其自组装胶束都具有温肾壮阳的作用,其中以炙淫羊藿增强效果为佳。证明在羊脂油作用下,淫羊藿总黄酮可在体内自组装形成胶束,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及主要性腺组织睾丸的病理状况,发挥增强淫羊藿温肾助阳的功效,进一步揭示了淫羊藿炮制辅料羊脂油的增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生品与炮制后的淫羊藿对肾阳虚水肿模型大鼠的作用,为阐明炮制前后淫羊藿治疗肾阳虚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氢化可的松联合盐酸多柔比星复制肾阳虚水肿大鼠模型,即造模第1,8天分别尾静脉注射盐酸多柔比星(3. 5 mg·kg-1),与此同时,连续14 d腹腔注射强化可的松注射液(3. 75 mg·kg-1·d-1)进行造模,造模结束后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生淫羊藿组(204. 86 mg·kg-1),炙淫羊藿组(204. 86 mg·kg-1),同时设立正常组,各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10 m L·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灌胃14 d。给药结束后,大鼠代谢笼法测24 h尿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尿液中尿蛋白的含量;血清中指标的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浆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测定(ELISA)检测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鸟苷(c GMP),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雌二醇(E2),睾酮(T)指标含量,取肾脏适量做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从外观指标,生化指标,病理切片指标上均证明模型组大鼠处于肾阳虚水肿状态(P 0. 05,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生淫羊藿给药组与炙淫羊藿给药组对肾阳虚水肿的外观指标与病理切片指标均有回调作用,且在生化指标上,生、炙淫羊藿给药组均能回调尿量,尿蛋白,SCr,BUN,c AMP/c GMP,E2,T指标(P 0. 05,P 0. 01),但是回调强度有所不同。生淫羊藿给药组极显著性回调尿量,尿蛋白,SCr,BUN(P 0. 01);炙淫羊藿给药组极显著性回调c AMP/c GMP,E2,T(P 0. 01)。此外,生淫羊藿给药组还可以回调ALB,TP(P 0. 05,P 0. 01),而炙淫羊藿给药组对这2个指标没有回调作用,炙淫羊藿给药组可以回调T3,T4,肛温(P 0. 05,P 0. 01),而生淫羊藿给药组对这2个指标没有回调作用。结论:生淫羊藿与炙淫羊藿给药组均可以治疗肾阳虚水肿,机制可能与改善阿霉素所致的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有关。生淫羊藿与炙淫羊藿治疗肾阳虚水肿侧重点有所不同,生淫羊藿性寒,更侧重于加强肾阳虚水肿大鼠的肾脏排泄功能来治疗肾阳虚水肿。炙淫羊藿经羊油炮制后产生了淫羊藿苷等物质,药性由寒转温,偏重改善肾阳虚水肿大鼠肾阳虚状态来治疗肾阳虚水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探讨二仙药对仙茅-淫羊藿配伍的毒性来源、毒性与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总量恒定的前提下,以仙茅-淫羊藿经典比例1∶1为基准,向两侧扩展,均匀设计若干配伍方,以水提与醇提方式获得若干配伍方的提取物;将ICR小鼠随机分为10组,分别为水提和醇提仙茅-淫羊藿1∶0,2∶1,1∶1,1∶2,0∶1组,给小鼠灌胃各配伍方提取物,比较各组毒性大小;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各配伍方提取物中仙茅苷和淫羊藿苷的含量,分析其毒性与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小鼠急性毒性大小顺序为:(醇提)仙茅-淫羊藿(1∶0)组(2∶1)组(1∶1)组(1∶2)组(0∶1)组各水提组。仙茅苷含量与毒性呈显著性正相关(相关系数r=0.967,显著性检验P0.01);淫羊藿苷含量与毒性呈显著不相关(相关系数r=-0.053,显著性检验P0.05)。结论:二仙药对配伍的毒性成分主要来自于仙茅且易富集于醇提物中,毒性大小与仙茅苷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