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 建立“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院科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制定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环节质量控制,每月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查找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组织实施,评价实施后效果.结果 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促进了医院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提高,各项护理质量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科学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有利于护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护士长整体护理查房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持续质量管理的方法(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对护士长整体护理查房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达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对危重患者、特殊患者的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实施计划查房,建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护士长整体护理查房质量标准及考核评价标准,护理部主任及科护士长采用随机和定期相结合方法参加护士长整体护理查房,评价护理质量,检查护士工作情况。结果经过对护士长整体护理查房训练,2010年与2009年相比,尽管出院人数提升12%;治疗护理工作量提升43.2%;但是基础护理合格率上升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上升1%;患者满意度由96%上升98.4%;护理投诉纠纷减低14%;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护士长整体护理查房中的管理模式是提高护士长及护士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学习积累而有效的途径,有效提高患者满意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区护理质控体系的持续改进方法及效果。方法改进护理质量质控体系,将"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和"责任护士-质控员-护士长"三级质控模式结合起来,全员培训,开展非惩罚性护理质量上报制度,鼓励护士及时记录发现的问题,充分发挥责任护士和护理组长的质控作用。重视护士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的能力,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实施后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健康教育、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急救物品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提高了护士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责任心。结论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及持续改进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促进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及全过程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组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实施以质量控制组为核心,护士长为主管,各管理小组为责任,组员人人参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结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手术风险,有效控制了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发生。结论通过质量控制组的管理,能促使手术室各项管理人性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做到有章可循,从而达到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施绩效考核在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的方面的作用。方法实行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三级质量控制,病区设置3个专业组,组员3~5个,3个专业组长,治疗和总务各一组,每月专业组长和治疗总务分别交总结给护士长,总结包括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将责任护士的绩效考核与责任组长和护士长检查工作存在问题挂钩,绩效考核结果与护士月奖金挂钩,统计实施绩效考核前后各12个月的护理情况,包括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等。结果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比绩效考核实施前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由92.50%提高至99.20%。结论产科病房护士实施绩效考核有效降低了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护士长是医院基层护理工作的具体组织者与管理者,担任着承上启下,沟通左右的作用.如何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持续监控和改进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我院从2009年10月开始将护士长定期质量查房改为每天查房,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显著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某外科病房实施护士长每天质量查房前(2009年3-9月出院)565例患者的满意度和实施护士长查房后(2009年10月-2010年4月出院)565例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探究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行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相关文献报道的护理缺陷、各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等,获取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信息,通过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出改进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发生护理缺陷的概率明显下降,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增长明显。结论在护理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为有效方法之一,在使得护理工作贴近患者及社会的基础上,促进了医院护理工作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分析并进行评价。方法病患的护理人员顺序按照"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进行,对护理组长进行专业的培训,充分发挥其在整个护理层级管理中的作用,使护理组长能够带领整个护理团队,完成护理工作。护理工作结束后,比较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结果,其中包括病区质量、护理效果以及病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病区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组长在实施护理层级管理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高组员的工作能力,进一步充分发挥不同组员的作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医院的护理形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士层级管理结合层级培训在急诊规范化管理中的实施效果和作用。方法对我院急诊科37名护士实施护士长-护理组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的层级管理以及层级培训教育。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及层级培训教育前后,急诊患者及护士对急诊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对急诊护士实施层级管理及层级培训,有利于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及急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前馈控制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小艳 《首都医药》2007,(22):25-26
目的 分析和探讨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达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方法 采用前馈控制管理,对北京市昌平区医院2003~2005年69起护理缺陷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护理缺陷的原因,每月护士长自查安全隐患和护理缺陷,上报护理部,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对报表项目内容进行分析修正,并采取预防措施,使可能出现的偏差得以避免.结果 推行护理缺陷前馈控制管理1年,护理缺陷分类中输错液体或输入有杂质液体发生率从30.4%降至25%(P<0.01);口服药漏发、错发发生率从18.8%降至12.5%(P<0.01);电脑录入医嘱错误发生率从31.8%降至25%(P<0.01);输液部位出现外渗处理不当发生率从17.3%降至12.5%(P<0.01);护士长的自我责任意识和主动管理意识得到加强(P<0.05).结论 护理缺陷是护理质量形成过程中的一种失控现象,建立和落实前馈控制管理,可以使护理管理者在护理缺陷发生前进行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保证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角膜塑形镜验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我们眼科门诊接诊的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58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和实施后每组各29例。实施前采用一般常规护理管理,实施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两组临床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并对两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均分98.28分,患者满意度达99%,实施前护理质量均分90.97分,患者满意度达90%。两组比较,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后,实施后在摘戴镜操作、镜片护理及保养、科学指导、配戴流程、并发症的护理和护士专业素质方面提高均优于实施前。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PDCA)管理模式可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在角膜塑形镜验配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何洁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88-389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在病区管理效果。方法建立前移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即由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组成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完善流程及细化工作职责,全员学习培训,组织实施,充分发挥责任护士和护理组长的质控作用,及时反馈控制,达到持续质量改进,实施1年余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三级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实施后,病区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显著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减少。结论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前移,可有效提高病区的护理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加强心血管内科病房的护理缺陷管理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将2014年6月至12月住院患者出院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分析,查找护理缺陷,构建护理缺陷管理模式。对2015年1月至6月护理缺陷管理进行管理反馈,总结经验及不足,进行质量持续改进。结果针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干预,干预后心血管住院患者出院时满意率明显提高,由干预前的9.01%降低到干预后的2.79%,干预前后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5.216,P<0.01)。结论针对护理缺陷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护理缺陷,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危重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计划并实施,评价改进效果。结果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提高。结论遵循持续质量改进原则实施管理,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实现护理质量的优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对静脉输液患者预防药物外渗的效果。方法对静脉输液患者实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前后,分别调查护士对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知识,记录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以及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前护士答题的正确率为73.00%,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后答题的正确率为94.00%,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前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为13.36%(29/217),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后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发生率为3.13%(11/352),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12%(163/217),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34%(318/352),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静脉输液患者加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是降低药物外渗发生率的有效途径,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价值。方法根据护理质量检查、病人出院调查表、本科及其他科室出现的安全隐患、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护理缺陷获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信息,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评价实施后的效果。结果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融洽了医患关系,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促进了医院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提高。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科学地护理质量管理方法,有利于护理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贴近社会。  相似文献   

17.
质量控制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应用持续改进的观点不断将护理实际与护理质量标准对比,找出存在的差距及问题,分析产生差距及问题的原因,采取整改措施,改进工作方法。结果通过对急诊护理质量持续的改进。12个月以来,患者对本科室护理人员满意度由94.5%上升到99.5%,连续12个月未发生护患纠纷。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较大的提高。结论加强质量控制,持续质量改进,有利于促进急诊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基于情境领导理论的护士长岗位培训效果,探讨有效提高护士长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模式。方法连续2年对125名护士长进行基于情境领导理论的护士长岗位培训,根据患者、护士满意度及护士长参培满意度调查结果及所在科室护理质量判断其有效性。结果应用此种培训模式后护士长参培满意度达96.80%;患者、护士满意度均有所提高,护理质控检查扣分情况显示各疗区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结论基于情境领导理论的护士长岗位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长岗位胜任能力,提高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细节思维管理理论运用在心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以提高心内科基础护理质量,完成医院等级评审的工作目标。方法将细节思维管理理论贯穿在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以找出护理问题细节根源。落实在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中,规范护理流程。结果运用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后科室在"二甲"医院等级评审中顺利通过。按护理部的目标管理各项临床护理质量全部达标。结论运用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能有效的减少了护理缺陷和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了科护士的临床思维意识,提高了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优化了护理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基础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提高护士长管理效能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8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0例患者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6.2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效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