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通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使得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者获得生命 ,但也存在着不少并发症。呼吸道的管理在应用机械通气病人中尤为重要。治疗成功与否与护理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在护理中采取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防止交叉感染等综合措施 ,收到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几年来 ,应用PN 2 0 0 0型呼吸机抢救呼吸衰竭患者共2 0例 ,应用时间最长为 2 0d ,最短为 2d。因痰多 ,粘稠不易咳出 ,出现吸入性呼吸困难 ,紫绀 1例。痰结痂形成假性活瓣 1例 ,经及时处理 ,在 2 0例病人中 ,除 2例因原发病死亡外 ,无 1例发生…  相似文献   

2.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管理方法。方法:对650例机械通气患者在人工气道固定、气囊管理、气道湿化、分泌物的吸引和防止意外情况发生5方面加强护理。结果:650例患者中,治愈、好转、出院565例,放弃治疗52例,死亡33例。结论:加强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可保证机械通气患者的最佳通气效果,减少意外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4.
由于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等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易并发呼吸功能不全[1]。呼吸道管理是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呼吸道管理,对预防呼吸道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了2006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院内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ICU机械通气息者呼吸道院内感染主要致病菌的分析有助于有效地预防VAP的发生,对指导抗生素的应用有积极的作用。我院ICU自1994年5月至1996年5月期间,共有126例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其中有35例患者机械通气前临床表现、胸片、白细胞计数均提示无肺部感染,而在机械通气48小时后吸取支气管分泌物送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5例中,男28例,女7例,年龄14~87岁,平均46.2土10.5岁。所有患者均进行胃肠营养或静脉营养。8例患者在机械通气前应用了抗生素,27例患者机械通气后应用了抗生素。35例病例资料见下…  相似文献   

6.
急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做好急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管理,确保机械通气疗效。方法:对165例急危重症机械通气的患者实施舒适的体位,监测呼吸机性能及患者生命体征,充分雾化吸入、湿润气道和稀释痰液,勤翻身叩背,鼓励并协助患者咳嗽排痰,按需电动排痰,预防院内感染。结果:165例患者中,成活151例,死亡14例。呼吸机平均治疗时间6 d。结论:具体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措施是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机械通气的应用,通常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最后手段,如处理得当,可起到其它治疗方法难以替代的挽救重危患者生命的作用。人工气道建立后,人工气道的护理就成为呼吸机治疗中很重要的环节,人工气道的护理质量直接影响着机械通气的疗效。本文着重总结机械通气呼吸道护理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机械通气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障碍,它的临床应用抢救了许多危重患者的生命,但若护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肺部并发症,增加死亡率。现将我院103例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道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4):3001-3002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及了解临床上机械通气的注意事项。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重症监护病房10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26株。培养结果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155株,68.58%),其中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真菌占第2位,共44株,占19.47%,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第3位(27株,11.9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敏感性在70%以下的只有哌拉西林。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年龄大,多有基础疾病,在机械通气的状态下患者极易发生混合病原菌感染,且存在多重耐药,应动态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MSOD)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和耐药试验,并分析院内感染、MSOF和死亡病例。结果:本组有24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80%),分离出72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54株(75%),尤以铜假绿单孢菌为多(59%)。24例发生MSOF(80%)。16例患者死亡(53.3%),混合菌感染组和单一菌感染分别有11例和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道的护理的意义。方法:对20例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进行护理。认真观察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并给予雾化吸入后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控制医原性感染。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呼吸道的护理是抢救治疗机械通气患者的关键。总结:20例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护理,认为加强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护理很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丁德良 《临床荟萃》1999,14(16):723-72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关因素及致病菌谱。方法:对84例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病例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48.8%,其发病的平均时间为通气后(6.8±3.5)天。每增加1天发病率增加(4.3±2.3)%。血糖浓度高于正常的44例和血糖浓度正常的40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分别为63.6%和32.5%(P〈0.01),有感染者和无感染者平均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气管切开病人应用机械通气的呼吸道护理.方法 在对56例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病人进行机械通气时,必须保持气道通畅,预防感染,加强气道湿化,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氧疗有效的进行,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 56例病人中,8例(13.97%)死亡,48例(86.03%)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护士切实的呼吸道护理,是确保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纤维支气管镜清除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痰痂20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病人应用机械通气的呼吸道管理体会   总被引:113,自引:0,他引:113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气管插管后呼吸道的护理.控制感染及呼吸道阻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本人于2003年10月-2004年3月,对21例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加强气道管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就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沈瀚  熊剑秋  林慧敏 《检验医学》2003,18(3):160-162
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1998年1月~2001年12月间ICU收住的177例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检出感染菌383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216株(56.4%),革兰阳性细菌(G+菌)117株(30.5%),真菌50株(13.1%).不少菌株的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结论ICU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体以G-菌为主,其药敏试验呈多重耐药,临床应重视病菌的准确鉴定,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ICU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体的构成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对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间ICU收住的 177例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患者的感染菌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检出感染菌 383株 ,其中革兰阴性细菌 (G-菌 ) 2 16株 (5 6 .4 % ) ,革兰阳性细菌 (G 菌 ) 117株(30 .5 % ) ,真菌 5 0株 (13.1% )。不少菌株的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结论 ICU机械通气引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体以G-菌为主 ,其药敏试验呈多重耐药 ,临床应重视病菌的准确鉴定 ,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乔冬梅  苑淑珍  姬菊梅 《临床医学》2002,22(7):F003-F003
机械通气是救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正压通气防碍呼吸道纤毛运动,气管插管阻止痰液的排出。因此,掌握正确的吸引技术是安全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5例,男60例,女35例;其中气管切开20例,气管插管55例,面罩无创通气20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18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中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0例应用呼吸机械通气的新生儿于通气第2d和第4d进行气管内痰液取样细菌培养。结果机械通气第2d、第4d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5.0%、100%,不同时间阳性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机械通气时间越长,细菌感染率越高,提示在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病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防治下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