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左金丸对大鼠胃癌前病变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用增殖指数PI表示)和端粒酶活性(用hTERT表示)的影响。[方法]采用甲硝基亚硝基胍(MNNG)、0.03%雷尼替丁、56℃15%盐水、0.85%脱氧胆酸钠、40%乙醇、饥饱失常等多种因素制作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组、自然恢复组、加味左金丸高、中、低剂量组、维甲酸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中PCNA(换算成增殖指数PI)和hTER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加味左金丸高、中、低组PI与维甲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四组均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2)加味左金丸各组及维甲酸组hTERT蛋白阳性率均较自然恢复组降低,但仅中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左金丸通过抑制端粒酶及细胞增殖活性,发挥逆转胃癌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体外观察胃宁颗粒抑制胃癌转移作用。方法:MTT法检测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SGC-7910与FN的黏附的抑制作用;重组基底膜细胞侵袭实验观察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SGC-7910侵袭及迁移的抑制作用。结果: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组吸光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后通过滤膜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宁颗粒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后划痕区间距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胃宁颗粒能抑制胃癌细胞黏附、侵袭与迁移,具有抑制胃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外观察胃宁颗粒抑制胃癌转移作用.方法:MTT法检测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SGC-7910与FN的黏附的抑制作用;重组基底膜细胞侵袭实验观察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对人胃癌细胞SCC-7910侵袭及迁移的抑制作用.结果: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组吸光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后通过滤膜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胃宁颗粒高剂量含药血清处理后划痕区间距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胃宁颗粒能抑制胃癌细胞黏附、侵袭与迁移,具有抑制胃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靶向封闭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mRNA的反义硫代寡核苷酸(ASPSODN)对K562细胞目的基因的抑制及其对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ASPSODN转染到人类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采用MTT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K562细胞的增殖、端粒酶活性、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检测hTERT mRNA的表达。结果 0.6 μmol/L的ASPSODN(0.42±0.16)能明显下调hTERT表达(P<0.05),端粒酶相对活性降至52 %;MTT法检测显示明显抑制K562细胞增殖活性;FCM显示细胞凋亡率为10.31 %,PI染色显示细胞被阻止在G1/G0期,S期及G2/M期的细胞减少,但无特征性的凋亡峰。结论 ASPSODN靶向 hTERT 能特异性抑制K562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端粒酶活性,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通过降低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而诱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K/T 细胞淋巴瘤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特征及意义。方法 应用TdT 介导的dUTP 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连接法(SP 法)检测25 例NK/T 细胞淋巴瘤组织和10 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结果 25 例NK/T 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I)平均为(1.92±0.86) %,细胞增殖指数(PI)平均为(41.48±5.10) % ; 10 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AI 平均为(6.70±1.89) % , PI 平均为(20.10±2.77) % ;与反应性增生淋巴组织相比,NK/T 细胞淋巴瘤组织中AI 显著减少(t=10.80,P<0.01) , PI 显著增大(t= 12.39,P<0.01)。NK/T 细胞淋巴瘤组织中AI与PI 呈显著性正相关(r= 0.69,P<0.01)。结论 NK/T 细胞淋巴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增殖活跃,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失衡在NK/T 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比较TA2小鼠正常乳腺、乳腺癌前病变和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通过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中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在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初步确定线粒体凋亡途径在TA2小鼠自发乳腺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收集正常TA2成年雌鼠的乳腺组织(NC组)和TA2自发性乳腺癌癌前病变组织(SBC-b组)和乳腺癌组织(SBC-t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乳腺上皮细胞中PCNA、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并计算增殖指数(PI);采用TUNEL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I);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中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及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染色,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结果一致显示,SBC-b组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表达均明显高于NC(P<0.01或P<0.05);SBC-t组中除Bcl-2高于NC外,其余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NC(P<0.01),但bcl-2,bax和Caspase-3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NC(P<0.01),Caspase-9 mRNA略高于NC,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途径可能参与了TA2鼠自发性乳腺癌的发生,其通过刺激部分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破坏了TA2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以致乳腺癌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HD)对U14宫颈癌细胞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建立裸鼠U14宫颈癌模型,用不同剂量白花蛇舌草进行治疗,并以顺铂治疗组为阳性对照,通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采用PCR-TRAR-ELISA方法定量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水平.结果 HD对U14宫颈癌细胞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诱导U14细胞凋亡,经中、高剂量的HD治疗后U14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一定剂量HD具有诱导U14宫颈癌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抑制肿瘤生长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8.
RNA干扰对肾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增殖、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针对人端粒酶RNA(hTR)及其催化亚基(hTERT)的小干扰RNA(siRNA)对肾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hTR-siRNA、hTERT-siRNA(100nmol/L)单独或联合转染人肾癌786—0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hTR、hTERT mRNA表达,TRAP-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hTR-siRNA可显著降低786—0细胞hTR mRNA表达(P〈0.01),hTERT-siRNA可显著降低hTERT mRNA表达(P〈0.01),但彼此互不影响。(2)二者均能显著抑制端粒酶活性(P〈0.01,P〈0.01),并增加786—0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细胞阳性率(P〈0.01,P〈0.01)。二者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 hTR、hTERT siRNA通过抑制各自基因表达,抑制人肾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进而抑制增殖、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阻癌胃泰对大鼠胃癌癌前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MNNG及胃窦部内置弹簧联合诱发胃癌癌前病变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造模对照组、阻癌胃泰治疗组、维酶素治疗组和正常组。取大鼠胃窦部组织送检作病理检测,采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对各组大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含量进行测定,用RNA指数(RI)表示。结果:造模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RI指数升高,经药物治疗后RI指数下降。阻癌胃泰组与对照组和维酶素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维酶素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阻癌胃泰影响胃癌前病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端粒酶反义RNA对人肾癌细胞系GRC—1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抗端粒酶在肾细胞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质导法将端粒酶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BBS212-hTR)导入人肾癌GRC-1细胞系中,采用TRAR法测定端粒酶活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动力,电镜下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及端粒酶反义RN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端粒酶反应RNA能显著抑制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结论 应用端粒酶反义RNA抑制肾癌端粒酶活性是治疗肾癌的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otential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Weining granul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Methods: Sixty ra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 blank group or a model group or to receive retinoic acid or high-, medium-or low-dose of Weining granule. General conditions of the animals were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hanges in gastric mucosal pathohistology, telomerase activity, proliferation index (PI) and apoptosis index (AI) were measured. Results: General conditions, including activity and eating, were improved in all Weining-granule-treated groups with the numbers of rats having intestinal metaplasia (IM), atypical hyperplasia (ATP) or positive telomerase activity being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model group (P < 0.05 or P < 0.01).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all doses of Weining granul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I (P < 0.01) and increased AI (P < 0.05). Conclusion: Weining granule may provide a therapeutic benefit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by inhibiting telomerase activity and proliferation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and by accelerating their apoptosi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缓释化疗颗粒与全身化疗联合使用对胃癌病人疗效和化疗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纳入36例行胃癌根治术的病人,分为单纯全身化疗组(L1l00mg/m^2+5-Fu500mg·m^-2,1次/天,5天/周,1次/月,共6月)和联合化疗组(术中给予氟脲嘧啶缓释颗粒500-1000mg,以后每45天一次经腹腔穿刺给药共4次;术后化疗时将5-Fu减半,即:LV100mg/m^2+5-Fu250mg·m^-2,1次/天,5天/周,1次/月,共6月)。观察各组生存率、无瘤生存率,观察记录每组病人化疗期间生存质量和化疗毒副反应。结果联合化疗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纯全身化疗组(P〈0.01),其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后者,而化疗毒副作用明显低于后者。结论缓释化疗颗粒的使用可以减少全身化疗的用药量,从而降低了全身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且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PARγ配体Ciglitazone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RTPCR检测MGC803细胞PPARγ mRNA。MTT及流式细胞术检测Ciglitazone对MGC803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相差倒置显微镜和Hoechst33342染色观察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PARγ、Bcl-2、Bag-1及Bax蛋白表达和变化。结果PPARγ配体Ciglitazone(5、10、20和50μmol/L)可抑制MGC803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增殖的抑制和凋亡的诱导有平行性,且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20μmol/L Ciglitazone作用时间的延长,MGC803细胞的PPARγ mRNA及蛋白表达、Bax蛋白表达及Bax/Bcl-2蛋白的比值升高,Bcl-2和Bag-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Ciglitazone可能主要通过激活PPARγ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Bax蛋白表达和Bax/Bcl-2蛋白表达比值升高,Bcl-2和Bag-1蛋白表达降低在Ciglitazone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提示Ciglitazone可能对治疗胃癌有效。  相似文献   

14.
朱祖安  刘莹  费素娟 《肿瘤防治研究》2005,32(10):623-626,672
 目的 探讨舒林酸、尼美舒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COX-2、NF-κB表达的影响. 方法 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采用细胞培养,MTT法检测不同浓度舒林酸、尼美舒利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药物对COX-2、NF-κB表达的影响. 结果 舒林酸、尼美舒利可以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并具有浓度、时间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药物作用48h后尼美舒利100、200μmol/L组,舒林酸0.6、1.2mmol/L组COX-2、NF-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弱并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COX-2、NF-κB之间正相关(P<0.05). 结论 舒林酸、尼美舒利可以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NF-κB, COX-2的蛋白表达在二者抑制肿瘤机制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Ezrin、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Ezrin、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25例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25例正常胃粘膜中Ezrin、CD44的表达并加以分析。结果①Ezrin在正常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0%、36.0%和86.0%。CD44在正常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6.0%和60.0%。Ezrin、CD44在正常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和胃癌中的表达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Ezrin、CD44的表达程度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③Ezrin和CD44的表达之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Ezrin、CD44在胃癌中的高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二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成为预测胃癌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胃癌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影响.方法进展期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为单纯手术,B组为LF+手术,C组为LOF+手术.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亚群,核素释放法测定NK细胞活性,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凋亡(AI)与增殖(PI)及二者之比(AI/PI).结果B、C组与A组 AI、PI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AI/PI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化疗前、后及术后3组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化疗后及术后,B、C组较A组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对手术期患者的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抑制NK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7.
林州食管癌高发区内镜筛查贲门癌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近年来贲门癌在林州食管癌高发区的发病情况。方法通过林州市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目标人群筛查工作,采用胃镜食管碘染色指示性活检和贲门嵴根部活检的方法,经病理确诊一批食管癌和贲门癌并对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普查的3163例高危人群中,发现食管癌15例,贲门癌22例。结论林州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同样高发,贲门脊根部常规活检可以早期发现贲门的癌前病变和早期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UL4A基因在胃癌增殖、侵袭和转移中的机制。方法:siRNA干扰胃癌SCG-7901细胞中CUL4A基因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观察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Annexin-V-FITC/PI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分析CUL4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eal time-PCR分析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siRNA有效干扰了胃癌SCG-7901细胞中CUL4A基因的表达(P<0.05);干扰CUL4A基因有效抑制了胃癌细胞的增殖(P<0.05);Transwell小室结果显示,干扰CUL4A基因阻碍了SCG-7901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细胞凋亡结果显示,干扰CUL4A基因促进了细胞的凋亡(P<0.05);Real time-PCR结果显示,干扰CUL4A基因后Snail mRNA和ZEB1 mRNA的表达降低(P<0.05),E-cadherin mRNA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CUL4A基因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和侵袭,且影响了EMT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砷剂作用下大鼠肝癌的形态学及细胞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倜  王绍山  齐清会 《肿瘤》2001,21(2):101-105,F003
目的 研究砷剂对大鼠体内实验性肝癌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Wistar大鼠,以二乙基亚硝胺(DNA)灌胃制备大鼠肝癌模型。以三种浓度的As2O3溶液注射于大鼠腹腔,每日1次,2周后改为每周2次,总给药时间为4周;设治疗对照组(顺铂)及空白对照组(NS)。治疗开始第7、14、28天获取肝肿瘤结节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动力学变化。结果 砷剂引起大鼠体内肝癌细胞凋亡率上升(P<0.05),中等剂量砷剂组(1mg/kg)上升明显(P<0.001);S期百分率(SPF)明显下降(P<0.01)。大剂量砷剂(5mg/kg)致肝癌细胞凋亡数量增多,但同时出现大量坏死,引发炎症反应,细胞增殖指数(PI)明显下降,DNA指数(DI)明显上升;中等剂量砷剂引起G2/M期细胞数明显增多,且大量发生凋亡,癌细胞坏死少见;小剂量砷剂引起凋亡主升,但强度明显减弱。结论 砷剂治疗大鼠肝癌有效,可诱导大鼠肝癌细胞凋亡,但存在最适剂量问题,剂量过高可致细胞毒杀伤作用;砷剂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呈剂量-时间相关性;一定剂量的砷剂使细胞周期滞于G2/M期;间断腹腔给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胃癌淋巴管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胃癌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D2 4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70例胃癌中心区、癌旁区、正常区内的淋巴管,分析淋巴管的形态学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胃癌癌旁区淋巴管密度(41.32±15.62)个、总面积(33 139.08±19 352.37)μm2、平均面积(802.12±728.09)μm2、平均周径(132.35±65.76)μm;正常区淋巴管密度(30.06±11.86)个、总面积(45 424.65±33 824.64 )μm2、平均面积(1 511.28±1 301.21)μm2、平均周径(196.19±103.72)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09、0.000、0.000)。 淋巴结转移组胃癌癌旁区淋巴管密度(43.67±16.42)个、总面积(35 866.71±19 678.53)μm2、总周径(5 851.28±1 897.13)μm、平均面积(1 050.31±765.47)μm2、平均周径(161.90±77.13)μm,无淋巴结转移组胃癌癌旁区的密度(33.38±9.02)个、总面积(23 933.34±15 405.2)μm2、总周径(4 173.56±2 028.18)μm、平均面积(723.76±534.75)μm2、平均周径(123.01±60.88)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19、0.029、0.003、0.000、0.000);以胃癌癌旁区淋巴管侵犯预测淋巴结转移与病理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5),且吻合度强(κ=0.822>0.7,P=0.000)。结论 胃癌淋巴管新生存在于癌旁区,新生淋巴管管腔小;胃癌细胞可能是通过破坏癌旁区淋巴管进入淋巴循环而形成淋巴结转移;癌旁区淋巴管侵犯及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预测淋巴结转移及决定手术方式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