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吴培义  黄育勉 《医学争鸣》1997,18(2):187-188
Valsalva试验与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对比观察吴培义黄育勉宁莫凡贝厶军姚青(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管外科西安710033)关键词静脉曲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造影,逆行中图号R814.43自1986年以来,我们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及V...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超在诊断下肢深静脉瓣膜不全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0例住院患者,按照临床症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9例、26例、5例,其中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5例。探头涂适量藕合剂后轻轻置于检查处,全面有序检查下肢深静脉。结果与x线逆行静脉造影符合率91.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定性和定量判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静脉注射套管 (Ⅳcannula)进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对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Ⅳcannula股静脉逆行造影。结果 :5 6例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中 ,左侧 2 4例 ,右侧 2 6例 ,双侧 6例。结论 :采用Ⅳcannula进行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且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价格便宜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祝劲松  姚小荷  陈奇鸣 《中外医疗》2012,31(20):4+6-4,6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为提高临床诊治效率提供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5月我院收治的6例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共筛查到6例符合要求的患者,术中行深静脉逆行造影检查确诊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其中Ⅲ级4例,Ⅴ级2例。经深静脉瓣成形术治疗,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疑似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行术中深静脉造影联合经脉瓣成形术治疗,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并避免二次手术对患者的不利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下肢深静脉出现血凝块。属于临床科急危重病。如栓子脱落可引进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严重并发症,此外,未能及时处理者多数不能幸免慢性血栓后遗症的发生,造成患者长期病痛,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可致残,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极其重要。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术一直是评价下肢深静脉病变的“金标准”,此方法是经皮穿刺股静脉逆行深静脉造影。直接造成股静脉的损伤,是有创检查。  相似文献   

6.
刘香芬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376-337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联合腹部大血管彩超诊断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若有血栓已经累及股静脉的患者,则需要对髂静脉和下腔静脉同时进一步逆行扫查。结果61例处于急性期,21例处于亚急性期,18例处于慢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是管腔内可探及实性回声,用超声探头加压管腔不能压瘪或消失,脉冲多普勒不能引出血流频谱(或引出不正常的频谱波形)。腹部大血管逆行扫查可见髂静脉和(或)下腔静脉内有血栓、栓瘤等存在而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结论下肢深静脉联合腹部大血管彩超诊断深静脉血栓,不仅能够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率,而且还能够发现导致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因,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下肢深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深静瓣功能不全的可靠方法,包括顺行性和逆行性造影。我院1991年4月~1994年4月对23例28条下肢进行了深静脉造影术。全部病肢顺行性造影,3例患肢做了逆行性造影,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组23例,28条下肢;男性16例,女性7例;单肢病变18例,双肢病变5例;年龄18~67岁,平均36.5岁。行顺行性造影肢体28条,其中又行逆行造影3条。 1.2 临床表现 18条下肢均有不同程度浮肿,大隐静脉曲张26条,下肢沉重和疼痛18条,小腿下段色素沉着14条,有溃疡形成6条。 1.3 设备及其它准备 使用Super、100V、1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造影及其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下肢深静脉造影,分析下肢静脉曲张的原因,评价下肢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2年7月~2007年7月,对537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690条肢体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20条肢体同时行逆行造影检查。结果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的原因,依发病率的高低分别是股腘静脉双支畸形481条肢体(其中股静脉畸形189条;腘静脉畸形219条;同时合并二者畸形73条)占69.7%;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13条肢体,占16.4%;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67条,占9.7%;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16条,占2.3%;深静脉血栓后遗症11条,占1.6%;先天性深静脉无瓣症2条,占0.3%。结论下肢静脉曲张为多种疾病的共同临床表现,股腘静脉双支畸形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下肢静脉造影是检查下肢静脉病变的可靠方法,同时更是选择治疗方法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霰 《海南医学》2007,18(2):103-105
既往对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检查手段复杂多样,诸如下肢活动静脉压测定、光电容积描记、空气容积描记、下肢静脉顺行造影、下肢静脉逆行造影等[1],但多有创伤或禁忌证,长期以来限制了人们对深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工材料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的应用.方法 对34名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顺逆行造影,提示倒流程度为3~4级,随后以人工材料行股浅静脉戴戒术.结果 疗效良好32例,占94.1%;好转2例,占5.9%.全部患者症状消失,溃疡愈合,多普勒超声提示静脉无明显血液倒流.结论 人工材料浅静脉戴戒术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下肢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关系探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病变程度与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我院自1990年10月-2000年12月间共对452例(580条肢体)下肢静脉曲线患者进行了下肢深静脉逆行造影。其中男性276人,女性176人,年龄20-85岁,平均51岁,下肢静脉曲张病变分轻,中,重三度,深静脉返流的程度以Kistner标准分为5级,结果:580条肢体的造影结果经χ^2检验P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下肢静脉曲张病变程度与伴随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程度无明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论下肢深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林峰 《当代医学》2011,17(11):71-71
目的通过分析下肢深静脉造影的影像表现,对临床的诊治提供必要的参考。方法对18例经临床证实的下肢深静脉病变患者的造影表现进行分析,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7例单纯下肢大隐静脉曲张,10例静脉曲张并合并有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例静脉瘤样改变。结论下肢深静脉造影是目前诊断下肢深静脉病变最有价值的影像检查方法之一,对下肢静脉系统的解剖、形态及功能的异常改变、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及疗效的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深静脉逆行造影Ⅰ期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术治疗下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 通过改行大隐静脉或侧支血管穿刺造影及短暂阻断股静脉血流,行深静脉逆行造影,对于明确诊断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Kistner 分级Ⅲ、Ⅳ级返流的患者同期行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环缩术.结果 本组患者27例,25例得到6个月~24个月的随访,25例(侧)下肢原有沉重胀痛感觉完全消失17例(侧),比手术前有明显减轻的8例(侧);9例(侧)小腿下色素沉着病例在术后2个月后色素沉着颜色较术前有明显减退;6例合并踝靴区溃疡病例,经2个月~4个月外科清创及换药处理全部愈合;22例患者于术后2周~6周完成1次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管检查示静脉无明显血液返流.结论 对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例行深静脉逆行造影,通过造影结果对于明确诊断为Kistner Ⅲ、Ⅳ级返流的患者同期行股静脉第一瓣膜静脉窦的环缩术,既可更可靠地评价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返流程度、又能将2次有创操作在同一手术完成,疗效满意,对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报告12例DVI患者股浅静脉瓣膜直接修复术。根据直立位下肢静脉压测定,下肢深静脉顺行及或逆行造影明确静脉瓣膜损害程度。阐述了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其部分附加静脉外戴戒术。术后下肢静脉压力回复时间由原平均11.5秒延长到25秒以上。下肢动态静脉压由术前下降21cmH2O,术后下降78cmH2O。经统计学处理P<0.01。逆行深静脉造影显示修复后瓣膜功能良好。随访6~32个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瓣膜重建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杰  邢壮杰 《铁道医学》1998,26(2):105-106
目的 探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液倒流的疗效。方法 对42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分别作股浅静脉瓣膜包窄和Guo静脉肌襻成形术。结果 术后2例表现腓总神经损伤,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全部病例均行深静脉造影提示有显著的瓣膜样功能,随访15 ̄39个月,疗效满意。结论 瓣膜重建术应根据深静脉造影确定血液倒流的程度而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6.
462例(500条病肢)顺行和逆行造影,发现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64条(52.8%),深静脉血检形成后遗症131条(26.2%),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78条(15.6%),其它病变占27条(5.4%)。同时发现,双股静脉7条肢体,双大隐静脉8条肢体。并就下肢深静脉造影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探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液倒流的疗效。方法对42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分别作股浅静脉瓣膜包窄和静脉肌襻成形术。结果术后2例表现腓总神经损伤,2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全部病例均行深静脉造影提示有显著的瓣膜样功能,随访15~39个月,疗效满意。结论瓣膜重建术应根据深静脉造影确定血液倒流的程度而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自1990年8月∽1993年1月对237例(244条病肢)进行月国顺行穿及逆行静脉造影.发现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28条(52.48%),单纯性大隐静脉由张37条(15.14%),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62条(25.07%),其它病变17条(7.31%),包括深静脉无瓣症、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练台征,对其中42例下肢深静脉严重倒流性功能不全的患者施行月国静脉外肌袢成形术,经一年多随访.患者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我们认为下肢静脉病变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是簿静脉造影术.藉以鉴别发病原因.对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应予选择适当的瓣膜重建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X线造影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临床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应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APG)检查诊断。结果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68例,患肢76条,其敏感性95.6%,特异性100%。结论 急慢性血栓造影特点各异,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X线表现与病因分析,探讨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临床应用。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95例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X线表现,结果单纯性大随静脉曲张6侧,原发生下肢深静脉辨膜功能不全65侧,交通静脉辨膜功能不全8侧,深静脉血栓形成14侧,髂静脉压迫综合征1侧,先天性下肢静脉发育异常10侧,先天性下肢深静脉无辨症1侧。结论 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