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有空中晕厥史飞行员微循环的特征及其可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循环与空中晕厥发生的关系。方法试验对象为39名有空中晕厥文的飞行员并设对照健康组飞行员46人。两组飞行员均作常规主动立位耐力试验,试验前后测量血压、心率和微循环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立位耐力试验后,晕厥组多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明显,特别是管拌数目、心率、收缩压、血管长度、拌顶宽度、输入枝、输出枝直径等(P<0.05)。而多数变化从立位即刻开始至立位后20min持续加深而血压进一步下降。结论 微循环的变化与易发空中晕厥有关系,改善微循环对预防和矫治空中晕厥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模拟空中环境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状态和心理生理反应特点,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客观的评价方法。方法对22名立位耐力不良(不良组)飞行员进行了连续动态心电记录和模拟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参数测定与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并与15名立位耐力正常的健康飞行员(健康组)做了对比。结果不良组飞行员在模拟仪表飞行中心理生理储备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完成两项任务的质量和处理信息速度的能力较健康组低(P<0.01);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严重失调;心理生理储备值与HRV多数指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结合模拟仪表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负荷评定和HRV分析能较客观地反映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和调节规律,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量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模拟空中环境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调节状态和心理生理反应特点,为空中晕厥的诊断提供客观的评价方法。方法 对22名立位耐力不良(不良组)飞行员进行了连续动态心电记录和模拟飞行条件下的心理生理参数测定与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并与15名立位耐力正常的健康飞行员(健康组)做了对比。结果 不良组飞行员在模拟仪表飞行中心理生理储备能力明显降低,表现为完成两项任务的质量和处理信息速度  相似文献   

4.
立位耐力监测仪的可行性研究陈同欣,纪桂英,王铃航空病中心主题词被动立位耐力监测仪,立位耐力试验目前,立位耐力试验已成为对不明原因晕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的客观辅助方法[1~5],尤其在航空航天医学领域更是应用频繁[6~9]...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易发血管神经性晕厥飞行员的评价方法方法对30例有晕厥史的立位耐力不良飞行员(阳性组)20例有晕厥史的立位耐力正常飞行员(阴性组)和15例健康飞行员(对照组),通过立位耐力结合心率变异性(HRV)分析进行血压、心率与时域、频域指标的比较,按照国际常用标准进行判断分析。结果 阳性组立位耐力试验前平均心率(HR)、收缩压(SBP)1、舒张压(DBP)与阴性组、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试验后,  相似文献   

6.
立位耐力不良是飞行人员较为常见的疾病,与加速度耐力有着密切关系,可能导致空中失能,危及飞行安全。为了探讨立位耐力不良的诱因、临床矫治以及健康鉴定,笔者对立位耐力不良与小心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如下。一、对象及方法立位耐力正常飞行员20例,年龄23-3  相似文献   

7.
王学娟 《航空军医》1995,23(5):268-269
对67例加速度晕厥飞行人员进行常规立位耐力试验,说明该试验可以客观地评价飞行人员在低G值下的耐力情况,同时阐明了进行该试验的护理作用,提出在进行该试验时对护士的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8.
立位耐力监测系统与常规立位耐力试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对自行研制的立位耐力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 试验对象为61名健康飞行人员,以常规立主动立位耐力试验为标准方法,应用立位耐力监测系统与常规主动立位耐力试验进行心率、收缩率、压缩压和平均动脉压监测,对各生理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立位耐力监测系统是由控制监测台和自动记录包括有10余项生理参数和图形的立位耐力评价系统。结果 经校正后,两种方法在立位即刻心率分别为,立位耐力监测系统76.6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来,飞行员空中晕厥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1],心率变异(HEARTRATEVARIABILI-TYHRV)和倾斜台试验(TilttabletestingTTT)试验作为评价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和研究不明原因晕厥的主要手段和“金标准”,已得到国际上的公认[2]立位耐力不良或TTT阳性者常提示晕厥发生的概率高,危险性大。心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易诱发不明原因晕厥[3]。由于前庭网状结构内侧核与背侧迷走神经核均参与迷走神经有关的植物神经性反射[4]故晕厥前症状和前庭自…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空中晕厥发生的心血管机制,介绍了目前模拟空中环境、对战斗机飞行员进行心血管功能检查的几种方法,指出了加强飞行员G耐力训练和研究对防止空中晕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有晕厥史飞行员立位应激下自主神经功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G-LOC)或血管迷走性晕厥(VVS)飞行员在立位耐力试验(OTT)条件下自主遥作用。方法:对30例晕厥并阳 性OTT病例组(I组),20例晕厥并阴性OTT病例组(Ⅱ组)和15例年龄,性别,飞行机种,飞行时间相匹配的健康飞行员(对照组)的心率变异(HRV)和OTT的关系进行研究,对所测量OTT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HRV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组被试者OTT前平均HR,SBP,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TT后I组HR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SBP和DBP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HRV指标中I组24h连续RR间期标准差(SDNN),HRV三角指数(HRVI),RR间期平均值(RR)明显小于其他两组(P<0.01),平均1h 功率谱分析I组低频成分/高频成份比值(LF/HF)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晕厥并阳性OTT飞行员立位应激下交感神经张力增强,副交感神经张力减弱,使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2月46例由于胸痛、胸闷就诊的患者,分别给予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分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MDCTCA共检查节段586个,直径在1.5mm以上有504个,检出狭窄程度≥50%的28例,漏诊1例,误诊2例。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相比,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敏感性为96.3%(26/27例),特异性为89.5%(17/19例),准确性为93.5%(43/46例),阳性预测值为92.9%(26/28),阴性预测值为94.4%(17/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CA具有无创、安全、经济且操作简便的优点,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筛选和诊断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眼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的改变在开放性眼球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2例手术证实为单侧开放性眼球损伤的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单侧非开放性眼球损伤的患者62例为对照组,测量患者的ACD,并比较两组患者ACD改变有无差异;采用ROC分析来评价ACD改变对开放性眼球损伤的诊断价值,用最大约登指数来判断其截断值。结果①观察组仅49例患者进行了ACD的测量,其ACD差值为(0.48±0.16)mm;对照组ACD差值为(0.16±0.09)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255,P=0.000);②观察组伤眼ACD与观察组正常眼ACD、对照组正常眼及伤眼的AC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328、-2.215、-2.674,P=0.000、0.027、0.007);③ROC分析中,当ACD差值取0.35mm时,约登指数最大(为0.816),以ACD差值≥0.35mm为诊断阀值,其诊断眼球开放性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1.6%、100.0%、91.9%;④将ACD的改变结合其它CT表现来诊断开放性眼球损伤,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5.2%、100.0%、97.6%。结论 ACD的改变是诊断开放性眼球损伤有价值的CT表现,当双眼ACD差值≥0.35mm时,有很高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准确度,若结合眼球损伤的其它CT表现,可有效提高开放性眼球损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78例拟诊为STEMI患者,立即进行H-FABP、心肌肌钙蛋白I(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红蛋白(MYO)检测,比较其对STEMI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拟诊78例STEMI患者中,明确诊断为STEMI的69例。在胸痛症状发生3h内,H-FABP诊断STEMI的敏感度为85.5%,明显高于MYO(73.9%)、cTnⅠ(53.6%)和CK-MB(43.5%),特异性为66.6%,高于MYO(44.4%),低于cTnⅠ(100.0%)和CK-MB(77.7%)。结论 H-FABP检测诊断早期STEMI敏感度高,特异性较高,可作为检测STEMI早期心肌损伤的可靠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唐秉航  张晓东  李良才  李芳云  黄晖  黄德成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80-1184
目的:评价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对照分析.方法:80例行256层CT冠状动脉造影(CCTA)及CCA检查者纳入研究.半定量分析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以CCA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估256层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同时分析2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局部应变率比值(LSR)与整体应变率比值(ESR)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34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189个病灶(良性139个,恶性50个)进行实时弹性成像定量检查,绘制病灶整体与局部弹性应变率比值的ROC曲线,比较两种模式的价值。结果ESR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66,最佳临界点为3.1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2%(43/50)、81.29%(113/139)。LSR的AUC为0.932,最佳临界点为31.1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02%(48/50)、90.02%(125/139),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SR比ESR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双低”)扫描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临床疑诊冠状动脉疾病于本院行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双低扫描(管电压80kV ,对比剂用量0.8ml/kg)的患者资料(A组),均采用迭代重建算法iDose 5进行图像重建;50例行64层螺旋CT常规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均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CG )检查。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按照15段分段法采用4级图像质量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并记录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以CCG为准,评估两组冠状动脉C T成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256层CT及64层CT 冠状动脉成像。A组患者共显示冠状动脉677节段,以CCG为标准,敏感度为94.5%,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值为92.7%,阴性预测值为98.0%,诊断准确率为96.6%。B组冠脉成像患者共显示冠状动脉631节段,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96.4%,阳性预测值为89.9%,阴性预测值为96.1%,诊断准确率为94.5%。两组患者的平均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6.8ml和82.2ml ,辐射剂量分别为1.46mSv和8.37mSv。结论256层螺旋CT低管电压冠脉成像技术结合低对比剂用量及迭代重建算法可实现冠状动脉成像的“双低”扫描,与CAG对比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盐酸去甲乌药碱(HG)负荷MPI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62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行HG负荷-静息99Tcm-MIBI MPI和CAG.以CAG结果为“金标准”,计算HG负荷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主支或其一级分支狭窄≥50%作为诊断标准,62例患者中CAG阳性38例(61.3%),阴性24例(38.7%);阳性者中单支病变24例,双支病变9例,三支病变5例.CAG阳性者中HG负荷显像异常22例;阴性者中HG负荷显像正常者22例.HG负荷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57.9%(22/38),特异性为91.7%(22/24),准确性为71.0%(44/62),阳性预测值为91.7%(22/24),阴性预测值为57.9%(22/38).62例患者显像时发生不良反应22例(35.5%),但均能在短时内缓解,完成检查.结论 盐酸去甲乌药碱负荷99Tcm-MIBI心肌显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尚可,不良反应较少;该药有望成为MPI新型负荷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112例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感染组,并以110例ICU非细菌感染性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清PCT和CRP结果。结果①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感染组的PCT检测阳性率为94.6%,高于对照组(16.4%)(P〈0.05) ②感染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感染组的CRP检测阳性率为31.3%,高于对照组(28.2%),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RP检测结果,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T对于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较CRP敏感,监测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严重细菌感染的特异性监测指标,对临床诊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S)、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以及两者联合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价值.方法:189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扫描、CT冠状动脉成像以及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计算CS、CT-CA以及两者联合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符合率,并记录有效X线剂量.结果:189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冠心病156例(82.5%),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出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狭窄≥50%.采用钙化积分250分作为诊断阈值,检测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2.9%(67/156)和96.9%(32/33).CTCA检测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1%(153/156)和72.7%(24/33).CS和CTCA联合时,检测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2%(150/156)和87.9%(29/33).结论:钙化积分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着很高的特异度;CTCA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有着很高的敏感度;CTCA联合钙化积分扫描可提高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