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病的治疗一般都以清热养阴为总則,选用寒凉之品。而把温热药作为温病的禁忌,只在变证或挟寒证才可用之。然而寒凉药与温热药合用也是治疗温病不可忽视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温病是感受温热病邪,以发热为主症,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养阴法的合理运用在温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则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论述了"治未病"思想对温病养阴法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温病是感受温热病邪,以发热为主症,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养阴法的合理运用在温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则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论述了"治未病"思想对温病养阴法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耗津伤阴”是贯穿温病全程的基本病机,保津养阴则是治疗温病的基本大法,须贯串温病治疗的始终。笔者不揣浅陋,略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 1.保津养阴的重要性 历代温病学家据临证心得对温病的机理证治,各杼己见,皆有发挥,但在强调保津养阴上,则几无例外。在《外感温热篇》、《温病条辨》、《温热经纬》中,“保津”、“养阴”、“复其津”,“救其阴”,屡见不鲜。叶天士特别强调“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吴鞠通不但认为“温病之不兼湿者,忌刚喜柔”,而且在《温病条辨》  相似文献   

5.
论湿热类温病“邪留三焦”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仲辉 《自贡医药》1995,17(2):34-35
本文以温热大师叶天土《温热论》有关原文为依据,通过对多见于湿热类温病病变过程中的“邪留三焦”证治的分析,进而着重阐明“分消走泄”治法在湿热类温病治疗中可以广泛运用。所以,应将其归属于祛湿法。  相似文献   

6.
确立温病治法主要依据以下四个方面:1.根据病因温热邪气有风热、暑热、燥热、湿热、疫疠、温毒六种,因此,发病初起的临床就不同,治法当异。如风热在卫,当疏风泄热法;燥热在卫,当疏表润燥法等。此即“审证求因,审因论治。”2.根据不同病机四时温病的致病因素不同,但其病机的转变不外乎“卫气营血”和“三焦”的范围,病程阶段不同,治法必异。吴鞠通提出了“治上焦如羽,非轻必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的治疗大法。其含义  相似文献   

7.
温者,病也。清者,法也。治温病用清法,其源来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此“热”指病性,“寒”指药性,即治热性之病,用寒凉之药,也含热退身凉之临床效应。《素问》所言为祖述法,后世“治温以清”为总治法。二者之别,可以看出学术上的继承性与发展性。“治温以清”的涵义,将温病治疗总法,概括为“清”,“清”有治法,药性,效应三层含义。  相似文献   

8.
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组给温病下了一个新频的定义:温病是由外感温热病邪引起、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并具有传染性和季节性的一类疾病。它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某些传染性小而不严格规定隔离的感染性发热疾病。综观近年各地对温病的治法,括言之有五:祛邪解毒法、扶正养阴法、通里攻下法、活血化淤法、辨  相似文献   

9.
温病是由外感温热之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温病病因有兼寒挟湿、患病体质和病理变化具有特殊性,治疗中寒凉过度,以致温病治疗有运用温热药物的可能性.从其概念来言,其病因是温热之邪,发热是其特征.其治疗上必以寒凉药为主的方药.这些温热药在温病治疗方剂中的配伍机制及作用,值得探讨,其配方遣药可谓匠心独具.现归纳于下,求请杏林同侪不吝正鹄.  相似文献   

10.
新安郑氏喉科是中医学历史上的重要学术流派。郑氏喉科总结咽喉温热诸病的共性规律,以“风”命名咽喉温热诸病,提示“风”邪为喉风的共性病因;遵从《内经》“风”邪“辛凉而散”治则,将“以甘缓之”优化为“兼养阴以制之”,形成了涵盖喉风的喉科疾病命名方法和因机证治相一致的“辛凉养阴学说”;其“养阴”具有驱邪泻实、制约辛味药辛散太过、防病传变和补阴护津的四重作用,彰显了“以养阴为贵”的治疗学特色。治疗喉风的辛凉养阴法是继辛温发表、苦寒清热的治法创新。  相似文献   

11.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兴起,多用寒凉,重视养阴,改变了援易说医、贵阳贱阴的风气,而阴阳学说的基本特征仍体现在温病学派诸家的辨治特色中。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学家进一步发展了阴阳学说,并将阴阳平衡观体现在其"存津液""养阴血""通阳气"等辨治特色中。  相似文献   

12.
孔伯华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为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他是温病学派大家,在学术上有着鲜明的特点,继承和发展了温病学说,将其推广到既治疗外感热病又治疗各种内伤杂病。他用药极有特色,自成一路,在温病学派偏寒凉注重养阴化湿的基础上,善用滋阴清热、芳化淡渗之品治疗温热病及内伤杂病。先生认为今人的体质多见阴虚、肝热、脾湿,也可以说是“郁热伏气”的体质,感受外邪则发为伏气温病,为饮食劳逸情志所伤则发为内伤杂病。阴虚肝旺者治以滋潜柔肝.  相似文献   

13.
中国第一位中医女博士陈光新在其博士论文《养阴生津法治疗温热病的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系统总结前人的成果,另避蹊径,提出了与现行一般治疗热病通用的“清热解毒抗菌”不同的方法——调动人体的免疫机能。她认为:阴虚者易患温病,故应在温病前期“养阴生津”治疗调整以扶正,不断调动人体自身免疫功能。两组治疗方法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14.
浅谈“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金培祥(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温病,治则历代温病学家,根据其临证心得,对温病之机理证治,各抒已见,皆有发挥。但对保津养阴之强调,则几无例外。“保津”、“养阴”、“复其津”、“救其阴”在《温热论》、《温病条辨》、...  相似文献   

15.
温病是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外感疾病,包括了现代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由于这一类疾病具有与其它疾病不同的特点,因此其治疗亦与临床各科不尽相同。前人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和不断探索,逐步总结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提出了辛凉解表、清气泄热、清营凉血、保津养阴以及开窍、息风、固脱等多种治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医治疗学的内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鉴于温病治法之繁多,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治疗温病的基本大法基予以归纳、总结,以利于继承学习,掌握运用。本文拟从分析温病的病机特点入手,就温病的基本治疗大法,提出个人的初步看法和体会,以供同道参考。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16.
湿温病是属于湿热性质的外感病,它不仅和因寒致病的伤寒病性质截然有异,而且与一些属温热性质的温病亦有一定不同,由此而决定了它们在治法上的不同特点.这可从疾病的各个主要阶段体现出来:病之初期,邪气在表,法应解散,但伤寒之辛温发汗,温热之辛凉解肌,均不宜于湿温病;病之极期,伤寒之攻下燥粪,温热之增液通腑,也不宜于湿温病;疾病末期,伤寒之辛热助阳,温热之咸寒养阴,亦不能尽为湿温病所用。因此,自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湿家忌汗、不可以火攻之之后,  相似文献   

17.
吴门医家尤在泾为伤寒名家,对温病亦颇有建树。尤氏清伤寒与温病之源,辨伤寒与温病之异,提出正名识病的重要性,对温病学中温病、风温、瘟疫、湿温、温毒、温疟的疾病名称作出解释,把温病分为新感温病、伏邪温病、温病夹湿及瘟疫。治风温主以辛凉解散、理肺之法,治温毒主以清散透邪法,治伏温主以清热养阴透邪法,治湿温主以分消湿热法。论治瘟疫以病位为核心,根据疫邪所处病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治法与方药,列出治瘟疫五大法,建立了治疗瘟疫的理论框架,体现了因势利导治疗瘟疫的思想。尤在泾较早提出六经统寒温,试图用六经辨证体系来统摄伤寒、温病等一切外感病,为寒温合论的先驱者,其对温病的发挥对后世医家产生深远影响,今归纳其要,探析其理,为温病的诊治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辛温开通法治疗温病的理论依据、作用机理及临床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阳热郁结是温病的重要病理特点,辛温开通法是治疗温病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并指出在温热病的治疗过程中不可偏执寒凉一法,应注意因势利导,顺势透邪,务求邪气外达为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叶天士《温热论》的原文出发,阐述“分消走泄”一法的意义及运用;并从六种温病病例的治验实践,提出“分消走泄”法治疗温病气分证,有快速退热,提高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氏医案》系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该书对病例作了精辟分析,并总结了关于温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以及治温病善用寒凉。以清热、护阴,尤为擅长。其遣方用药,别具一格。临证时,每用古方而有新意,尤为后世称赞。本文就《王氏医案》中白虎汤运用的经验作一浅析。1治阳明时疟王孟英针对很多医家治疟恒以小柴胡汤之类的大弊,提出治疟当辨“正疟”与“时疟”。正疟是感受风寒轻者入于少阳而成,脉必弦,治以小柴胡为主。时疟则是感受风温、湿温、暑热之邪轻者内伏募原或少阳三焦,影响气机出入升降,导致枢机不利,营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