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模型及其接受针刺治疗后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变化。方法:以腹腔注射(30 mg/kg)MPTP诱导7 d形成帕金森小鼠模型,针刺双侧筋会穴"阳陵泉"及"舞蹈震颤区",1次/d,共治疗21 d。针刺结束后,采用免疫荧光组化检测小鼠脑黑质TH的表达变化。结果:在7 d造模后,模型组和针刺组TH阳性细胞显著丢失;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TH阳性细胞数量增加。结论:MPTP可促进帕金森模型小鼠表达;针刺筋会穴阳陵泉可对MPTP诱导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有保护作用,能明显地减弱MPTP伤害性刺激引起的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2.
电针帕金森模型大鼠对黑质TH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马骏  王华 《针刺研究》2001,26(4):288-291
目的 :观察电针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TH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 6 OHDA注入黑质造成单侧黑质损毁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 ,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 :帕金森病大鼠损毁侧SNC、SNL的TH阳性神经元数目显著低于正常组 (P <0 .0 1 )及未损毁侧 (P <0 .0 1 ) ,电针可有效地增高帕金森大鼠损毁侧SNC、SNL的TH阳性神经元数目 (P <0 .0 1 ,P <0 .0 5)。结论 :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合成多巴胺的功能低下 ,电针可有效地改善这一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探讨采用针刺方法对PD小鼠行为学及脑内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美多巴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针刺夹脊穴进行治疗。观察小鼠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评分的变化。治疗前后检测小鼠脑内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针刺PD小鼠的夹脊穴可以提高小鼠的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的分数(P〈0.01),并能减少小鼠脑内NO的含量(P〈0.01)。结论:采用针刺的方法可改善PD小鼠的行为协调能力,清除自由基,修复PD小鼠黑质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穴和胆囊穴对胆囊炎急性右上腹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对24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在静脉补液治疗之前,予针刺胆囊穴和阳陵泉穴;留针20min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价镇痛效果。结果246例患者经针刺治疗,12例疼痛感完全消失,20例无变化,总有效率达91.9%(226/246);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6例患者中最后行急诊手术者172例,手术率为69.9%;173例镇痛效果明显(减分≥5分)的患者有112例进行了急诊手术(64.7%),73例镇痛效粜不明显(减分〈5分)患者有60例(82.2%)进行了急诊手术。结论针刺阳陵泉和胆囊穴对急性胆囊炎的镇痛作用效果明显,使部分患者避免了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6.
补肾中药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神经递质多巴胺(DA)的影响。方法:取PD模型小鼠45只,随机分为淫羊藿组、女贞子组、黄精组、司来吉兰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9只,另取同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9只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ig蒸馏水,淫羊藿组、女贞子组、黄精组、司来吉兰组分别ig淫羊藿、女贞子、黄精、司来吉兰(剂量分别为6,6,8,2×10-3 g·kg-1)的水煎液及水溶液。0.5 mL/次,2次/d,连续给药4周后冰浴中取黑质-纹状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的含量,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检测DA及其代谢物高香草酸(HVA)的含量。结果:淫羊藿组TH的表达,DA,二羟苯乙酸(DOPAC)的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且淫羊藿组TH的表达高于司来吉兰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女贞子组和黄精组中DA的含量较模型对照组高(P<0.05),且女贞子组中DA的含量高于司来吉兰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结论:补肾中药可以增加PD模型小鼠黑质-纹状体中DA的含量,但其作用机制并不完全一致,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针灸百会和足三里穴对抑郁模型小鼠和大鼠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针灸对应激抑郁模型行为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通过建立小鼠强迫游泳试验和大鼠慢性应激模型。采用针刺和艾灸动物百会穴和足三里穴,对比了针刺组,艾灸组,针刺中药并用组和盐酸氯丙咪嗪组实验动物行为学改变方面的差异。结果:针灸治疗抑郁症有应用前景,并为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针刺的方法,对帕金森病(PD)小鼠行为学及黑质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针刺夹脊穴进行治疗。观察小鼠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评分的变化。检测小鼠黑质内的GSH含量、GSH-PX活性的改变。结果:数据经统计学处理表明,针刺PD小鼠的夹脊穴可以提高小鼠的爬杆实验与悬挂实验的分数(P0.01),并能增加小鼠黑质内GSH含量、增强GSH-PX活性(P0.01)。结论:采用针刺的方法可改善PD小鼠的行为协调能力,修复PD小鼠黑质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太阳穴对帕金森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侧纹状体双靶点注射6-OHDA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实验分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美多巴组)和电针组,分组给予相应处理4周。分别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黑质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脑黑质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凋亡显著,电针百会、太阳穴可使Caspase-3表达下调,使多巴胺神经元细胞凋亡程度减轻。结论:电针百会、太阳穴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轻Caspase-3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少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嗅三针"干预对长期低剂量鼻饲脂多糖(LPS)帕金森(PD)模型小鼠行为学、嗅黏膜及黑质TH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针刺"嗅三针"调节PD早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C57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帕金森模型组(Model),嗅三针干预组(XSZ),西药左旋多巴组(L-DOPA),10只/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经鼻灌注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PD模型,造模同时进行电针干预10 d,观察嗅黏膜病理变化及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水平。结果 PD模型组中嗅黏膜病理改变明显,TH在黑质的表达减少(P 0.05),经"嗅三针"干预后可以增加黑质TH表达,西药左旋多巴组对嗅觉改善无明显效应,但对可以增加PD模型小鼠黑质TH的表达(P 0.05)。结论针刺"嗅三针"可以改善PD早期小鼠的行为学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嗅黏膜及增加TH在黑质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刘玲  王维平  刘宝军 《中成药》2006,28(11):1677-1679
丹参药用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主心腹邪气”,《滇南本草》言“补心定志,安神宁心”。自清代王清任认识到痫症与元气虚,脑髓瘀血有关,并创治疗气虚血瘀的方法以来,丹参便用于治疗癫痫的方药中。目前,丹参的抗痫原理还不十分清楚。本试验旨在通过脑电图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丹参的抗痫机理,为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神经元内立早基因c-fos的改变,代表了神经元的兴奋状态。在神经元的凋亡及突触可塑性机理中发挥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中同样起重要作用。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是其特有的一种中间丝蛋白,常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苁蓉总苷对MPTP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苁蓉总苷高(400 mg/kg)、中(200 mg/kg)、低(100 mg/kg)剂量组,各组在造模前3天灌服相应药物;采用MPTP(30 mg/kg)连续5天腹腔注射制作小鼠慢性PD模型,运用爬竿试验定量组织化学检测小鼠的神经行为,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脑纹状体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纤维表达以及黑质TH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 在造模后7天和14天时,与模型组比较,苁蓉总苷高剂量组爬杆时间缩短(P<0.01),苁蓉总苷各剂量组纹状体TH阳性纤维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明显增高(P<0.01);3个剂量组的苁蓉总苷均能对抗MPTP导致的TH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但只有高剂量组在两个时间点上与模型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苁蓉总苷能够显著改善PD模型小鼠的神经行为、抑制脑黑质DA神经元的数量减少和纹状体TH表达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原儿茶酸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致帕金森病(PD)小鼠中脑和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D2DR)、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褐鼠为实验动物,连续7 d ip MPTP(25 mg/kg)制备PD动物模型。造模前后分别ip给予原儿茶酸(10 mg/kg)或阳性对照药美多芭(125 mg/kg)进行预防和治疗。应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观察原儿茶酸对PD模型小鼠中脑和纹状体内D2DR、i NOS和TH表达的影响。结果 PD模型小鼠脑组织内i NOS表达升高,D2DR和TH表达下降,而原儿茶酸能够显著降低PD模型小鼠脑中i NOS的表达,提高D2DR和TH的表达量。结论原儿茶酸对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提高PD模型小鼠中脑和纹状体内D2DR和TH的表达,降低i NOS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针刺阳陵泉缓解痉挛状态及对脑脊液γ—氨基丁酸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以针刺阳陵泉为主作观察组 ,针刺足三里为主作对照组 ,观察了对脊髓损伤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脊液 (CSF)γ-氨基丁酸 (GABA)的影响。结果 :临床抽搐控制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但总有效率无差异 ;对 CSF中 GABA的影响 ,观察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提示针刺阳陵泉能较好地缓解痉挛状态 ,同时能提高 CSF中 GA-BA的浓度。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2019,(5)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联合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组织形态及酪氨酸羟化酶水平的影响。方法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制备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左旋多巴、参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左旋多巴14 d后,检测小鼠神经行为学,ELISA法检测血液及脑组织中酪氨酸羟化酶(TH)水平,HE染色观察脑组织黑质区神经元,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黑质区TH蛋白表达。结果参附注射液可显著缩短爬杆时间,增加悬挂能力评分,提高TH水平及蛋白表达(P0.05,P0.01),联合左旋多巴应用时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帕金森病小鼠有神经保护作用,联合左旋多巴时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针刺小节穴配合理筋手法与单纯针刺小节穴、理筋手法对踝关节扭伤镇痛消肿作用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单刺小节组和理筋手法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针刺小节穴配合理筋手法、单刺小节穴、单纯理筋手法治疗,均每日1次,共治疗3次。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评分包括疼痛、瘀斑、肿胀、功能障碍积分及总积分,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疼痛、肿胀积分差值,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3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20/20),但痊愈率联合治疗组85.0%(17/20)、单刺小节组65.0%(13/20)、理筋手法组55.0%(11/20)。各组治疗后疼痛、瘀斑、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评分和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刺小节组治疗后疼痛积分低于理筋手法组(0.20±0.41、0.15±0.37vs 0.60±0.50,均P0.05);单刺小节组和理筋手法组治疗后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5±0.49vs 0.20±0.41,P0.05)。联合治疗组和单刺小节组治疗前后疼痛差值大于理筋手法组(2.35±0.59、2.45±0.51vs 2.00±0.46,均P0.05);理筋手法组治疗前后肿胀差值大于单刺小节组(2.30±0.57vs 1.60±0.60,P0.05)。结论:针刺小节穴配合理筋手法对踝关节扭伤镇痛消肿作用较单纯针刺小节穴或单纯理筋手法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Qi XJ  Wang S 《中国针灸》2011,31(5):435-440
目的:探讨头部电针透穴疗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透针组,每组9只.其中假手术组于左侧纹状体微量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透针组以6-羟基多巴胺左侧纹状体微量注射法制备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旋转模型;透针组在模型制备成功后采用头部电针透穴疗法进行治疗,穴取"百会""太阳",由"百会"沿皮向"太阳"透刺,接电针仪,每日治疗1次,6日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其他组不予治疗干预.疗程结束后各组大鼠:(1)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的形态、数量;(2)以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mRNA的表达.结果:(1)透针组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TH阳性表达面密度、数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分别为0.065±0.011、0.014±0.003、0.470±0.099,模型组分别为0.039±0.008、0.008±0.002、0.266±0.065,透针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TH阳性表达面密度、数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均增高(均P<0.05);(2)透针组大鼠黑质BDNF mRNA表达的面密度、数密度及积分光密度分别为0.100±0.012、0.014±0.003、1.158±0.130,模型组分别为0.047±0.012、0.007±0.001、0.602±0.108,透针组与模型组比较BDNF mRNA表达在面密度、数密度及积分光密度方面均增加(均P<0.05).结论:头部电针透穴疗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发BDNF的神经营养作用,进而改善多巴胺能神经元形态、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袁青  马瑞玲  薛媛  靳瑞 《针刺研究》2004,29(2):90-93
目的 :观察针刺对脑缺血小鼠脑组织胶质纤维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用NIH雄性小鼠3 8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n =10 )、假手术组 (n =10 )、模型组 (n =8)、针刺组 (n =10 )。针刺“百会”、“神庭”、“率谷”、“脑户”穴 ,1天 1次 ,共 10次。用免疫组化法观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海马结构中GFAP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反应普遍增强 ,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的阳性反应一致 ,而针刺组的阳性反应介于模型和正常鼠之间。结论 :针刺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与使GFAP阳性反应数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0 min内不同留针时间对胆囊运动影响的时效规律,为临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最佳留针时间、针刺频次提供参考。方法:将1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两组,记录B超下两组中不同时间点的胆囊容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0 min时两组胆囊容积均达到最小值,并与针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针30 min组在50 min时达到半衰期,而留针60 min组在检测结束后尚未进入半衰期状态。结论:针刺阳陵泉穴能够明显促进慢性炎性胆囊的张力性舒缩运动,最佳留针时间以30 min为宜;对于慢性胆囊炎的针刺治疗,以每天针刺2次,饭前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