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磊  陈来照  段虎斌  郝强  成睿 《中医药研究》2012,(10):1227-1229
目的探讨联合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只,取股骨骨髓体外培养BMSCs。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单独移植BMSCs组、单独应用VEGF组、联合移植BMSCs与VEGF组及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的Feeny自由落体撞击方法建造中度创伤性脑损伤模型。造模后1周,在立体定向仪下分别将等量BMSCs、VEGF、BMSCs加VEGF及PBS液注入相应大鼠的损伤脑组织周边。养育2周后处死取脑。采用HE及尼氏染色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应用Image pro-Plus6.0软件测量半暗带及健侧对称部位BDNF阳性表达区域的总和累积光密度,应用SPSS 11.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BMSCs组外,其余各组对称部位BDNF含量均较半暗带高(P〈0.05);联合移植组半暗带的BDN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移植BMSCs与VEGF可有效抑制TBI大鼠半暗带中BDNF含量的降低,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骨髓干细胞向心肌梗死区迁移归巢的机制,探讨其对心肌梗死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梗死心肌边缘区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病理学检测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与CD3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Cs)迁移归巢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肌梗死后1 d VEGF表达最高(2 351±112)pg/m l,随时间的推移,7 d时降至(1 875±87)g/m l(P<0.01),其浓度迅速降低,至14 d时已降至(212±95)pg/m l,假手术组始终无VEGF的表达;在心肌梗死区边缘局部注射VEGF后24 h可见CD34+BMCs数为(24.4±5.2)个/HP,未注射VEGF的心肌梗死区也可见CD34+骨髓干细胞浸润,但CD34+BMCs数仅为(7.5±2.0)个/HP,P<0.01;心肌梗死后14 d,注射VEGF组与未注射组心肌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11.38±1.31)和(3.12±1.32),P<0.01。结论:在心肌梗死区边缘局部注射VEGF,可以促进CD34+BMCs向心肌梗死区归巢,可能参与毛细血管增生和坏死心肌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王晓娟 《环球中医药》2013,6(7):492-495
目的观察中药丹参多酚酸盐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促骨折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将0.5 mg/ml浓度丹参多酚酸盐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对照组为无药物单位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48小时镜下观察细胞情况,1、3、5、7天行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培养7天的两组细胞的VEGF mRNA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培养48小时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密集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MTT检测也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情况优于对照组;实验组VEGF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促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并提高其VEGF的表达。可能是其促骨折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温阳补肾药对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阳补肾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白细胞介素1β诱导体外培养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体系,分别向其中加入巴戟天含药血清(A组)、鹿角胶含药血清(B组)、淫羊藿含药血清(C组)、骨碎补含药血清(D组)和空白血清(F组),E组不加入血清。各组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RT-PCR法检测bcl-2和Bax的mRNA表达量,采用电泳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体系的建立,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量。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34、CD45表达阴性,CD90表达阳性。②bcl-2和Bax的mRNA表达量。各组bcl-2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5±1.15,15.18±1.51,15.36±0.72,16.12±0.95,16.79±1.39,16.02±1.14;F=182.000,P=0.000)。A组bcl-2mRNA表达量高于B组、C组、D组、E组和F组(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E组高于B组(P=0.030)。各组Bax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17±0.67,15.37±1.02,18.18±0.23,17.37±0.72,28.36±0.93,23.52±1.26;F=28.422,P=0.000)。A组BaxmRNA表达量高于B组和D组(P=0.001,P=0.018),低于E组(P=0.001);B组低于C组、E组和F组(P=0.013,P=0.000,P=0.000),B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组低于F组(P=0.000);E组高于C组和F组(P=0.000,P=0.000)。③bcl-2DNA和BaxDNA电泳结果。电泳图谱显示,E组条带与A组、B组、C组、D组有明显差异。④bcl-2和Bax的蛋白表达量。各组bcl-2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 526.18±697.38,20 096.88±953.73,16 784.88±504.36,14 856.65±546.90,8 549.29±313.63,9 004.79±399.12;F=341.740,P=0.000)。A组bcl-2蛋白表达量低于B组、C组和D组(P=0.000,P=0.000,P=0.000),高于E组和F组(P=0.000,P=0.000);B组高于C组、D组、E组和F组(P=0.000,P=0.000,P=0.000,P=0.000);C组高于D组、E组和F组(P=0.000,P=0.000,P=0.000);D组高于E组和F组(P=0.000,P=0.000)。各组Bax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435.09±1002.35,4 590.96±71.45,11 721.90±855.08,10 393.54±662.79,13 874.83±541.16,12 774.15±674.40;F=136.305,P=0.000)。A组Bax蛋白表达量高于B组和D组(P=0.000,P=0.039);B组低于C组、D组、E组和F组(P=0.000,P=0.000,P=0.000,P=0.000);C组低于E组(P=0.010);D组低于E组和F组(P=0.000,P=0.002)。结论:温阳补肾药含药血清有对抗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主要是上调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下调促进凋亡基因Bax的表达,抑制其蛋白酶活性从而降低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益气活血方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活力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8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4只、益气活血方组4只,纯化培养BMSCs,采集空白对照组(灌胃蒸馏水)、益气活血方组(灌胃益气活血方)大鼠血清;将BMSCs分为空白血清对照组、5%、10%、20%益气活血方血清组,分别以含10%空白血清及含5%、10%、20%益气活血方血清培养液干预培养BMSCs。MTT法检测BMSCs增殖活力,ELISA法检测培养BMSCs上清液VEGF水平。结果第2天、第4天、第6天,10%益气活血方血清组BMSCs去基线增殖率较5%益气活血方血清组与20%益气活血方血清组明显增加(P0.05或P0.01);第2天、第4天组间BMSCs上清VEGF水平比较,10%益气活血方血清组明显高于空白血清对照组、5%益气活血方血清组、20%益气活血方血清组(P0.01)。结论 10%益气活血方含药血清可明显提高BMSCs增殖能力,促进VEGF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体外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潜能,探讨作为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的应用前景。方法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成人骨髓单个核细胞,经贴壁法获取MSCs,体外扩增培养并进行鉴定。在内皮细胞生长培养基(I)MEM)中以血管内皮细抱上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定向诱导h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观察细胞形怨学变化,扩增培养后经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袁型鉴定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形态学观察显示,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bFGF、VEGF诱导后的hMSCs可见类似内皮细胞样改变,向血管内皮诱导分化24d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表达转为阳性.而CD106、HLA—DR表达明显上调。结论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诱导作用下,hMSCs具有向内皮细胞分化潜能.产生功毙性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损伤(ischemic brain damage,IBD)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进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疾病,其中脑梗死占80%,大部分患者会后遗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如言语不利、肢体偏瘫等,严重危害健康.目前对IBD的治疗除了溶栓、营养神经,尚无更好的办法可以攻克,且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4 子 6h,很多患者入院时已经超过6h,甚至不知道发病时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o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因其有自我复制、多向分化潜能等多种优点,目前已经被广大研究者广泛运用于科研与临床.本文主要对BMSCs移植治疗IBD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丹酚酸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混合后对心肌梗死大鼠进行心脏移植,观察移植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EPCs与B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CD34、CD133、CD44)分别鉴定2种细胞。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丹酚酸B最佳药物浓度(8μg/mL)预处理EPCs,并以不同比例与BMSCs混合(EPCs/BMSCs分别为1∶1、2∶1、4∶1和8∶1),手术移植至心肌梗死区。HE和N-BT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19.60%±3.23%)比较,各细胞移植组心肌梗死面积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4∶1组(11.37%±2.18%)和8∶1组(9.23%±2.35%)效果最明显(P<0.05)。与模型组[(5.17±2.31)个/高倍视野]比较,各细胞移植组Ki-67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多(P<0.05),其中8∶1组阳性细胞数[(15.00±3.16)个/高倍视野]明显高于其他细胞移植组(P<0.05)。结论丹酚酸B预处理的EPCs联合BMSCs进行心脏移植,能够减少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提高BMSCs在梗死周边和缺血局部的增殖。并且随着EPCs移植比例的增加,梗死面积逐渐减少,增殖表达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B)预处理的内皮祖细胞(EPCs)不同比例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联合心脏移植后BMSCs的存活状况。方法: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培养、纯化EPCs与B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丹酚酸B最佳药物浓度处理的EPCs以不同比例与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的BMSCs混合,移植至心肌梗死区。4周后,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法测算心梗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Brdu的表达情况。结果:8:1组和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9.23±2.35)%和(19.60±3.23)%,8:1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心梗面积显著缩小(P0.05)。4:1组和8:1组BMSCs阳性细胞数与其他治疗组比较,存活细胞显著增多(P0.05)。结论:丹酚酸B预处理的EPCs联合BMSCs的移植,能够提高BMSCs在梗死周边和缺血局部的存活。随着EPCs移植比例的增加,BMSCs的存活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648-2651
目的:研究体外左、右归丸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地塞米松诱导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2月龄SD雌性未生育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CON)、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左归丸组(ZGP)、右归丸组(YGP)和补佳乐组(BJL)组。采用双侧去卵巢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术后3 d灌胃饲养,按每千克体重大鼠的给药量为人的6.3倍计算,每日灌胃1次,给药12周后,利用全骨髓贴壁法获取去卵巢大鼠BMSCs,进行体外培养。对去卵巢大鼠BMSCs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通过表面抗原CD29、CD90、CD11b/c鉴定BMSCs,模型组分别加入10~(-6)mol/L、10~(-5)mol/L、5×10~(-5)mol/L地塞米松,分别作用24、48、72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比较以上6组BMSCs以10~(-6)mol/L地塞米松诱导48 h后的凋亡率。结果:流式鉴定CD29、CD90均显示为阳性,CD11b/c为阴性;10~(-6)mol/L地塞米松作用48 h时与其他组比较,去卵巢大鼠BMSCs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并以此时间、浓度作为诱导条件。与OVX组相比,SHAM组、ZGP组、YGP组和BJL组凋亡率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ZGW组比较,YGW组凋亡率较高(P0.05)。结论:左、右归丸均能抑制去卵巢大鼠BMSCs的凋亡,且左归丸的效果优于右归丸。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世界,缺血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肌细胞坏死及心力衰竭是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近10a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在缺血性心脏病受损心肌细胞的修复、再生及心功能的恢复中很有价值.但是移植的干细胞存活率较低致使干细胞移植疗法停滞不前.大多数干细胞在移植到受损心肌组织4d内凋亡和丢失[1-2].缺血缺氧、炎性微环境和细胞生存信号丢失等多种机制可能导致了移植干细胞的凋亡.另外心肌梗死等缺血性心肌病病程中普遍出现的再灌注也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通路给予移植干细胞以致命一击.因此提高MSCs移植存活率是这种治疗方法能否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体外分离培养及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MSCs)的方法.方法:采用贴壁分离和消化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3~4周龄大鼠MSCs,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其活性和表型.结果:原代培养的MSCs呈圆形、梭形、多角形等,24 h内即可见少量细胞体贴壁伸展,7~8 d左右可达90%融合,纯化后的MSCs呈均匀一致的长梭形,24h内细胞贴壁率99%,传代周期为7d左右.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CD34表达阴性,CD44表达阳性.结论:贴壁分离和消化控制相结合能有效分离纯化成年大鼠MSCs,细胞纯度较高,细胞活力强,生物学性状稳定,是目前一种比较理想的分离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BMSCs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表面抗原.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BMSCs组和电针+BMSCs组,制备MIRI模型.模型组、电针组直接注射生理盐水;B...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MSCs,扩增至第3代后,应用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细胞。1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芪丹通脉片联合移植组与单纯移植组,分别灌服芪丹通脉片浸膏干粉溶液(2g/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4d。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BrdU标记的异体MSCs以微量注射的方法移植入缺血心肌内。移植后3h应用HP55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2MHz,检测大鼠心功能,4周后复查,并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缺血区的微血管密度(MVD),用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芪丹通脉片联合移植组与单纯移植组大鼠心功能均有所改善,而芪丹通脉片联合移植组改善更明显。其AI较单纯移植组明显减少,而缺血区MVD明显增加。结论芪丹通脉片联合MSCs移植能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心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增加缺血区MVD,与MSCs单纯移植组比较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含药血清对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外分离、筛选、培养大鼠BMSCs细胞,制备0.36,0.72,1.44 g·kg-1灌胃处理得到的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含药血清作用后,选择第3代大鼠BMSCs,实验分为空白组(加入不含大鼠血清的培养液),正常组(加入体积分数为20%正常大鼠血清培养液),模型组(加入体积分数为20%正常大鼠血清培养液和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细胞凋亡)和中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培养过程中分别加入对应剂量、体积分数为20%的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含药血清培养液和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细胞凋亡),共6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相对存活率下降,细胞周期中G1期比例上升,G2及S期比例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血清低、中、高剂量组相对存活率上升,G1期比例减少,G2及S期比例增加,且随着中药剂量增加而差值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股骨头坏死愈胶囊含药血清可提高大鼠BMSCs的存活率,对全反式维甲酸所致的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实验探索并验证行之有效的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原代细胞10d左右达85%以上融合,传代后细胞约1周左右达85%以上融合;传至5代细胞形态呈较一致的长梭形。[结论]运用贴壁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可获得足够数量纯度较高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分化后神经元样细胞是否具有抗凋亡作用及作用的最适剂量。方法BMSCs由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股骨全骨髓法取得,经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取第五代BMSCs用低中高剂量(20mg/L、40mg/L、80mg/L)GSP干预24h,设立空白对照组。以含有20%胎牛血清的1mmol/L B-巯基乙醇(BME)预诱导24h后,继而用含有40ng/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无血清培养基作为诱导液诱导24h。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细胞特异性抗原标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和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2,MAP-2)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剂量的GSP干预24h后对神经元样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以Fluo-3AM为荧光探针标记的细胞内游离钙浓度,以Annexin V凋亡试剂盒检测组间细胞凋亡率。结果成功分离培养WISTAR大鼠BMSCs,经诱导分化后大部BMSCs变成神经元样细胞并表达NSE和MAP-2。GSP干预组细胞生长状态,活力及存活细胞比例较好。结论GSP能使BMSCs诱导分化后神经元样细胞保持较好的活力,对抗自由基产生,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实验探索并验证行之有效的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培养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原代细胞10d左右达85%以上融合,传代后细胞约1周左右达85%以上融合;传至5代细胞形态呈较一致的长梭形。[结论]运用贴壁培养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可获得足够数量纯度较高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类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不仅能够提供造血支持,且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以及多向分化的潜能,是目前干细胞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科研人员就中药对BMSCs的影响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有的中药能够促进BMSCs的增殖,有的则能够抑制其凋亡,还有的能够诱导其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等多个方向分化。其中,部分研究还就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作者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方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血管新生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组、中药+BMSCs组,每组20只。均参照改良的Longa's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线栓只插入颈内动脉9 mm,使大脑中动脉起始部不致阻塞;模型组造模后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BMSCs组于缺血再灌注24 h后经尾静脉移植BMSCs悬浮液200μL;中药+BMSCs组造模前4 d及造模后予清热化瘀方14g/(kg·d)灌胃,于缺血再灌注24 h后经尾静脉移植BMSCs悬浮液200μL。各组大鼠分别于手术后第3天和第7天采用m NSS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D31及Brdu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3,7天,BMSCs组、中药+BMSCs组在脑缺血区域可见到Brdu阳性细胞,且中药+BMSCs组Brdu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BMSCs组(P均<0.05);BMSCs组、中药+BMSCs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CD31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且中药+BMSCs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BMSCs组(P均<0.05),而CD31表达量明显高于BMSCs组(P均<0.05)。结论清热化瘀方可促进BMSCs在大鼠体内分化、增殖,该方联合BMSCs移植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这可能与CD31表达上调、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