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在体条件下,比较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两种保护性处理是否有叠加效应。方法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缺血预适应组、缺血预适应加缺血后处理组,于再灌注末测定心肌组织梗死面积,测定心肌酶。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后处理组、缺血预适应组、缺血后处理加缺血预适应组心肌梗死面积、血浆肌钙蛋白I明显降低(P〈0.05),但缺血后处理组、缺血预适应组、缺血后处理加缺血预适应组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适应均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相似的心肌保护效应。这两种保护作用无叠加效应,提示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适应可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联合作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Wistar大鼠48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C)、缺血后处理组(IPO)、缺血预处理后处理联合作用组(IPC+IPO)。肢体Ⅱ导联心电图记录再灌注时的心律失常情况;测定再灌注末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心肌含水量的测定。结果IPC+IPO能明显减少再灌注时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减轻再灌注损伤,降低MDA的含量,减少心肌含水量。结论IPC+IPO对大鼠MIRI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葛根素(PI)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清SOD、MDA、LDH和CK水平;观察心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IR组比较,PI组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MDA、LDH和CK含量显著降低(P〈0.01),形态改变显著减轻(P〈0.05)。结论:葛根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SOD活性、稳定生物膜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尤瑞克林后处理是否具有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家兔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组(n=5),B组为I/R组(n=10),c组为尤瑞克林后处理组(n=10)。分别在缺血前、缺血30min、再灌注2h末检测血浆磷酸肌酸激酶(CK)和丙二醛(MDA)活性;实验结束时,测定各组心肌梗死面积并检测心肌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结果c组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组织中MPO活性明显低于B组(P均〈0.05);再灌注2h末C组血浆中CK和MDA活性明显低于B组(P均〈0.01)。蛄论缺血再灌注前给予尤瑞克林后处理可以减轻心肌的损伤,减小梗死面积。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尤瑞克林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减轻Ca2+超载、减轻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陈鹏  邸涛  王雄 《中医药研究》2011,(3):327-328
目的 观察腺苷和腺苷联合利多卡因预处理对SD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比较二者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C组):开胸只穿线不结扎血管,麻醉维持1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30 min,再灌注2 h;腺苷组(AD组):缺血前股静脉缓慢输注腺苷305 μg/(kg·min),持续30 min后再按I/R组操作;腺苷合利多卡因组(AL组):缺血前股静脉缓慢滴注腺苷和利多卡因305 μg/(kg·min)和608 μg/(kg·min),持续30 min后再按I/R组操作.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SOD和MDA的水平.结果 与I/R组比较,AD组及AL组心肌梗死范围均减小(P〈0.05),血清SOD活性提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与AD组相比,AL组心肌细胞梗死面积减小(P〈0.05),血清SOD活性提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 腺苷预处理可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保护缺血再灌注心肌,腺苷联合利多卡因的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乌甲素注射液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乌甲素预处理组和高乌甲素后处理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大鼠心脏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假手术组不缺血维持生命体征2h。高乌甲素预处理组于心肌缺血开始前15min静脉注射高乌甲素注射液(4mg/kg),高乌甲素后处理组于心肌缺血开始后10min静脉注射高乌甲素注射液(4mg/kg)。实验结束后用氯化三苯四氮唑染色法(TPT)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并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的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出现缺血、梗死区,血清NO含量、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高乌甲素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大鼠心肌梗死范围显著减少(P0.05),NO含量、SOD活性显著增加(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高乌甲素预处理和后处理可以减小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范围,其可能通过抗氧化机制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Wistar大鼠24只,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抑制剂组(I—postC+ERK抑制剂组)。再灌注结束后腹主动脉插管取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剖取左心室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相比,I—postC组心肌梗死面积减少,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抑制剂组与I—postC纽相比,心肌梗死面积增大,血清LDH、CK—MB活性及MDA舍量升高,血清SOD活性减弱。结论心肌缺血后处理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番茄红素对SD大鼠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求其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番茄红素5、15 mg/kg+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番茄红素组术前15 d开始ig给药,其他组给予生理盐水,1次/d。制备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再灌3 h,收集血液,测定血清中心肌酶谱相关指标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以及炎症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中生存素的表达。再灌24 h后取心脏,依文思蓝–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双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比较,番茄红素可显著减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梗死面积(P〈0.05),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中CK、LDH水平(P〈0.05),显著升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中SOD水平而降低MDA水平(P〈0.05),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P〈0.05),显著逆转缺血再灌注损伤下调的生存素表达(P〈0.05)。结论番茄红素对SD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和激活生存素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益气化瘀方对冠状动脉结扎法复制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结果:益气化瘀方高、中剂量组梗塞区心肌面积及重量均显著降低,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益气化瘀方低剂量组梗塞区心肌面积及重量均降低,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化瘀方高剂量组MMP9 及TNF-α含量明显降低,SOD 活性明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益气化瘀方中剂量组MMP9 及TNF-α含量降低,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 活性明显增加,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益气化瘀方低剂量组SOD 活性增加,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衰老大鼠心肌组织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来源及其在衰老大鼠心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敏感性增加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雄性成年SD大鼠和衰老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成年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衰老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衰老缺血再灌注+1 400W组,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缺血前24 h及再灌注前25 h分别腹腔注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特异性阻断剂1 400W。采用Evans blue和TTC双染法检测心梗面积;用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硝基酪氨酸(NT)含量;用Western-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iNOS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成年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衰老缺血再灌注组心梗面积增大(P〈0.05);心肌组织NT含量较成年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增高(7.29±0.1 vs 4.61±0.1,P〈0.05);iNOS表达增高(P〈0.05);与衰老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衰老缺血再灌注+1 400W组NT含量减少(3.2±0.1 vs 7.29±0.1,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小。结论衰老大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增加可能与衰老大鼠心脏中iNOS表达升高有关,催化生成大量NO进而生成毒性的ONOO-,从而损伤心肌。  相似文献   

11.
八味沉香散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八味沉香散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健康SD大鼠90只,按体重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6组各15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此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尼莫地平组( 10.0 mg/kg)、八味沉香散高剂量组(20.4 g/kg)、八味沉香散中剂量组(10.2 g/kg)、八味沉香散低剂量组(5.6 g/kg).采用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大脑MCAO模型,观察八味沉香散不同剂量组对大鼠行为学、脑含水量、脑梗死面积、SOD、MDA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2.72±0.82)分]比较,八味沉香散各组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53±0.97)分、(1.65±0.97)分、(1.82±1.24)分]均降低,脑水肿减轻,脑梗死面积缩小,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善,SOD活性[(13.66±0.93) U/mg、(12.74±2.49) U/mg、(12.18±5.32) U/mg]提高,MDA含量[(6.14±1.26) nmol/mg、(6.16±1.96) nmol/mg、(6.57±1.38) nmol/mg]减少.结论 八味沉香散高、中剂量组对脑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自由基含量、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药方对阿霉素(ADR)所致大鼠心肌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3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DR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观察比较血清肌钙蛋白I(cTnI)、一氧化氮(N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B型利钠肽(BNP)水平,以及心电图、心肌病理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模型组cTnI、BNP、MDA、NO、hsCRP含量明显增高,SOD活性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见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cTnI、BNP、MDA、NO、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心肌组织与正常组几乎接近,超微结构的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中药方可以预防和减轻阿霉素对心肌的毒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心肌SOD活性及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肾强肝活血法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谷氨酸(glutamate,Glu)、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大鼠模型,以尼莫地平为对照,用补肾强肝活血法经验方“回春偏瘫方”治疗14天后观察其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Glu、SOD和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出现明显Glu和MDA含量升高(P〈0.05),SOD含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回春偏瘫方中、高剂量组脑组织Glu有不同程度的下降,SOD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但从MDA水平看,西药组和回春偏瘫方中、高剂量组有明显下降(P〈0.05),但回春偏瘫方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补肾强肝活血法可通过降低Glu和MDA水平,提高SOD含量,减轻兴奋性谷氨酸所致细胞毒性和自由基损伤作用,可有效减轻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阳性对照硝苯地平预处理组(N组);阿托伐他汀低、中和高剂量预处理组(AL组、AM组和AH组)。再灌注24h,检测大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五组血清BUN和Cr水平、MDA含量升高, SOD活性降低(P〈0.05),肾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学损伤。与IR组比较,AL组、AM组和AH组血清BUN和Cr水平、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肾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但AL组、AM组和A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川芎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川芎小剂量组和川芎组大剂量组各10只,予相应药物灌胃30min后,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血清肌酸激酶(CK)、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经TTC染色测定梗死范围并称重左心室质量,记录心电图以评价川芎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川芎提取物组血清CK活性、MDA含量明显降低,NO、NOS、SOD含量增加(P0.05),心肌缺血面积明显缩小(P均0.05),心电图中出现ST段异常抬高的导联数(NST)及ST段抬高≥2 mV的总和数(∑ST)和Q波出现的导联数(NQ)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川芎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N)对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Longa法制作大鼠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TL)、缺血再灌注组(I/R)、隐丹参酮低剂量治疗组(CTN1) (2.5mg/kg)和隐丹参酮高剂量治疗组(CTN2) (5mg/kg),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脑梗死体积,测定Caspase-3蛋白表达,检测SOD活性、GSH-Px、MDA及NO的含量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组织中miR-210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隐丹参酮组可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减少脑梗塞体积、显著降低脑组织内氧自由基的生成,提高SOD活性,并降低miR-210的表达,miR-210的表达量由(12.29±2.14)降至(6.91±0.53)(P<0.05).结论:隐丹参酮对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抗凋亡和降低miR-21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在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银杏酮酯(GBE50)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建立改良的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平衡灌注30 min,缺血30 min,再恢复常速灌注4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用3组不同浓度的银杏酮酯 (12.5 mg/L、25 mg/L、50 mg/L)进行灌流,观察停灌前、再灌5 min、再灌10 min、再灌20 min、再灌40 min时,心率(HR)、左心室收缩峰压平均值(mLVSP)、左心室等容收缩和舒张期压力平均值(±dp/dtmax)的变化;冠脉流量(CF)、冠脉流出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结果 用银杏酮酯灌流缺血的心脏后,与模型组比较,mLVSP、±dp/dtmax分别增加;平均冠脉流量增加,冠脉流出液中LDH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银杏酮酯对离体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