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在早期脑梗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早期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分别采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的DWI图像均显示与临床症状相符的病灶,且病灶具有较高的信号强度和清晰度,大面积脑梗塞有29例,腔隙性脑梗有21例。MRA检查显示45例患者血管症状异常,主要表现为动脉闭塞、动脉狭窄和动脉硬化。结论:DWI能有效的显示脑内病灶,MRA能比较完善的显示血管的异常。DWI和MRA的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磁共振对早期脑梗塞的检出率,并且可以准确显示病变部位的位置、范围及血管的异常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结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 3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 T1WI、T2WI、FLAIR、DWI、MRI 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将 MRA 结合 DWI 诊断结果与 MRI 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比 较不同方法对病变的检出率。结果:与 MRI 的检出率 43.33 %(13/30)相比较,MRA 结合 DWI 检出率 100.00 %(30/30) 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RI 诊断结果中有 6 例 FLAIR 序列局部血管呈现为低信号,而 MRA 结合 DWI 诊断结果中,DWI 所显示的病灶解剖定位与 MRA 成像上所显示的血管异常解剖定位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结论:对急 性脑梗死患者实施 MRA 结合 DWI 诊断,能够对病灶的位置、血管情况等尽早的确认,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指 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和血管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4洌急性脑梗死病人行常规MRI检查。再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TOF 3D脑血管成像检查。结果69例发病时间〈2h的病人,在T1WI和T2WI均为正常,DWI像呈稍高信号影;85例发病时间2h~6h病人,T2WI呈高信号,DWI呈异常高信号。在磁共振脑血管成像(MRA)中,31例表现为正常;20例表现为主支血管影及其分支缺失;35例表现为脑血管影局限性狭窄、稀疏;68例表现为弥漫性脑血管分支影稀疏、减少。呈枯枝状,且常伴有主血管影粗细不均匀及狭窄。结论DWI比常规T2WI对诊断急性脑梗死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能发现常规T2WI像不能发现的超早期脑梗死。脑血管成像在与DWI及T2WI像结合观察时,可对病人脑血管基本状态做出初步评价,但不宜单独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在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行磁共振成像(T1WI—T2W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对比3种成像方法的异常率。结果:三种成像方法中DWI异常率明显高于T1WI有统计学意义(X^2=4.44P〈0.05),而DWI和T2WI的异常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1.20P〉0.05)。23例病后1周内均行三种成像方法检查,其中T1WI和2例T2WI正常者8例而DWI均显示异常,T2WI与DWI检查4例发现的病灶部位数相同,有8例DWI发现的病灶部位数多于T1WI和T2WI。12例于发病1周后三种成像方法检查,三者异常率相同,发现的病变部位也基本相同。结论: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发现早期病毒性脑炎的病灶较T1WI或T2WI敏感,在其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持续时间、次数及临床特征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73例TI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发作持续时间、次数及临床特征。发作后均在24h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CT检查,部分发作48h后复查,记录影像学异常(责任病灶)的例数。结果TIA发作≤30min、〉30min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4.3,5(15/112)、36.1%(22/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TIA发作≤3次、〉3次TIA患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14.7%(19/129)、43.2%(19/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既往有、无卒中病史者发生脑梗死比例分别为34.9%(15/43)、17.7%(23/1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有、无高血压病史者发生脑梗死比例为27.5%(28/102)、14.1%(10/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现为偏肢无力和(或)麻木、非偏肢无力麻木者发生脑梗死的比例分别为40.2%(33/82)、5.5%(5/9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局灶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30min、发作次数〉3次、既往有卒中、高血压病史及表现为偏肢无力和(或)麻木的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比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王识 《中医药研究》2010,(12):1459-1460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发病后90d的预后及其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26例临床确诊为TIA病人的90d随访及相关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异常及正常病人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DWI检查异常者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7.0%,正常者发生率为4.3%。二者预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TIA病人发生梗死的几率逐渐增加。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与无危险因素比较,梗死几率明显升高。颈内动脉系统TIA组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预后构成不同(P〈0.05)。结论 TIA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对改善脑血管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颅内血管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临床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进行常规MRI扫描(包括T1WI、T2WI序列)及SWI扫描,将SWI图像与常规MR序列对比分析。结果 17例海绵状血管瘤,单发13例,多发4例,SWI检出35个病灶,常规扫描(T1WI、T2WI序列中任何一个序列可以检出病灶即判断为检出病灶)检出22个,SWI发现病灶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常规扫描(χ2=11.08,P〈0.05),且SWI所显示的瘤体比常规图像轮廓更清楚、范围更大。7例静脉畸形在常规MRI序列及SWI序列上均见显示,但SWI序列能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及更多细小的髓静脉。6例动静脉畸形常规MRI序列与SWI显示情况基本一致。结论 SWI较常规MRI序列能够更好地显示颅内血管畸形,特别是对小的海绵状血管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脑分水岭梗死(CWI)头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特征,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资料完整的68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行MRI平扫、头部及颈部MRA.结果 MRI显示皮质前型18例,皮质后型15例,皮质下型26例,小脑型9例;MRA显示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33处,中动脉狭窄或闭塞26处.结论 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的狭窄、闭塞是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磁共振成像对脑分水岭梗死能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周宝宽  周探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2):2054-205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min,多在1h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h,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CT、MRI)检查无责任病灶。TIA是脑卒中的高危因子,一次TIA发作后,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 TN 分期诊断中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成像序列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检 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舞钢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为 直肠癌患者 85 例,所有患者均行 MRI 常规成像序列检查及 DWI 检查。分析 MRI 常规成像序列结合 DWI 检查在直 肠癌术前 TN 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85 例患者术前 TN 分期中 N0 期 51 例,N1 期 19 例,N2 期 15 例;T1 期 6 例,T2 期 8 例,T3 期 58 例,T4 期 13 例;MRI 常规成像序列结合 DWI 检查在 T 分期 中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 N 分期。结论:MRI 常规成像序列与 DWI 两种检查相互补充,在直肠癌术前 TN 分期 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TIA)的磁共振弥散加权(DWI)异常与颈动脉彩超联合诊断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6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经DWI检查结果分为DWI异常组、正常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全部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三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情况和类型及颈动脉狭窄率。结果:DWI异常组、DWI正常组斑块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DWI异常组斑块的检出率高于DWI正常组。DWI异常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的发生率及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狭窄程度高于DWI正常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的DWI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斑块或动脉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诊断中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价值。 方法:选取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疑似老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 100 例,统计患者的 CT、MRI 检查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部位异常梗死情况、检查时间、病灶数量、病灶大小,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为标准, 计算 CT、MRI 单项与联合诊断的效能。 结果:MRI 检查的颞叶、额叶、脑室旁、基底节区、顶叶、小脑异常梗死率均高 于 CT 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 CT 检查比较,MRI 检查的时间更短,检出病灶数量更多,病灶大小更小,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 CT、MRI 单项 检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在老年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诊断中,MRI 检查的效果高于 CT 检查,CT 联合 MRI 检查的价值均较两者单项检查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考虑脑梗死并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证实为单侧脑梗死病人行DTI检查,共48例。重建ADVAV图、FA图及DTT图,测定脑梗死区及健侧相应部位脑组织的ADVAV值和FA值,对锥体束受累病人,测量双侧大脑脚、脑桥的ADVAV值和FA值测量。结果脑梗死后脑组织ADVAV值、FA值随病理生理演变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在慢性期锥体束受累病例显示远离病变区患侧锥体束FA值下降,ADVAV变性则无统计学意义。与传统MRI及DWI相比DTI可清晰显示梗死灶与白质纤维束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受累程度。结论 DTI结合常规MRI及DWI对梗死灶的解剖定位更准确,ADVAV值与FA值联合应用有助于对脑梗死进行更精确的临床分期,DTI对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MRI)联合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检查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1 年 3 月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 86 例,均行 DWI–MRI、FFDM 单独及 联合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 DWI–MRI、FFDM 单独及联合检查结果、乳腺病变类型,并比较诊断效能,分析不 同 b 值乳腺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 结果:DWI–MRI 联合 FFDM 诊断准确度、灵敏度较 DWI–MRI、FFDM 单独诊 断高,漏诊率较 DWI–MRI、FFDM 单独诊断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 = 400 s·mm-2 、b = 800 s·mm-2 、 b = 1000 s·mm-2 恶性病灶 ADC 值均低于良性病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DWI–MRI 联合 FFDM 应用 于乳腺病变鉴别诊断,可提高准确度、灵敏度,降低漏诊率,提供病灶详细信息,有助于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轻微脑缺血患者合并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时的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的影像学变化,同时对此类患者的PWI价值进行评估。方法对67例轻微脑缺血并颅内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进行PWI相关检查,同时分析处理采集的图像。结果所有患者中,PWI正常9例,异常58例,异常患者的血流通过时间以及其达峰时间均表现异常;PWI检查异常者DWI扫描均阴性。结论头部PWI检查可以有效检出脑缺血患者脑部狭窄血管的部位,其敏感性明显高于DWI,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活血经验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磁共振弥散成像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164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活血经验方治疗,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均行磁共振弥散成像,比较两组的成像情况、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磁共振弥散成像对两组患者缓解期及发作期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观察组缓解期及发作期的阳性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磁共振弥散成像对两组患者的病灶检出数及检出病灶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观察组病灶检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检出病灶直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经验方治疗短暂性脑缺血患者效果显著,磁共振弥散成像能够准确显示患者的病灶情况、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能够指导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好发于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特征:发病突然;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持续时间短暂,一般10-15min,多在1m内,最长不超过24h;恢复完全,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体征;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颈内动脉系统的TIA多表现为单眼(同侧)或大脑半球症状。除控制危险因素(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外,应积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SWI扫描,将SWI图像与常规MRI序列对比分析。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对MRI常规序列图像及SWI图像进行独立诊断及计数,比较不同序列计数的差异性,并分析两名医师组间的一致性。结果 20例海绵状血管瘤,单发14例,多发6例,SWI检出38个病灶,常规扫描检出25个,SWI发现病灶的敏感性优于常规MRI扫描(P〈0.01),且SWI能清晰显示海绵状血管瘤伴发的静脉畸形。结论 SWI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敏感性高于常规MRI序列,特别是对于小病灶的显示优于常规MRI序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23例膝关节外伤患者,常规X线检查无异常,但临床症状有明显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患者行MRI检查。结果 23例患者均显示有骨髓水肿、骨小梁骨折和(或)少量出血的异常信号。结论 MRI是早期诊断骨挫伤的理想方法,可以减少或避免漏诊和误诊。且T2WI脂肪抑制序列更为准确和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短期(两周)内进展为脑梗死的的危险因素.方法:对60例TIA短期(两周)内进展为脑梗死患者与同期住院的60例未进展为脑梗死的TIA患者(对照组)进行临床数据的分析.结果:各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两组之间14个因素中有8个因素有统计学差异,即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TIA发作次数、发作频率、入院时高血糖、hs-CRP、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进入回归模型的6个危险因素依次排列顺序为TIA发作次数、发作频率、高血压痛史、颈动脉斑块、hs-CRP、糖尿病病史.结论:TIA发作次数、发作频率、高血压病史、颈动脉斑块、hs-CRP、糖尿病病史是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加大TIA转化为脑梗塞的几率,TIA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