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与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程均为3周。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NIHSS积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治疗后均改善,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卫生经济学价值。方法将北京、上海五家三甲医院收集的3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和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为一体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客观评价两组住院期间以及随访期间的经济成本的差异。结果在住院治疗期间,试验组的治疗费及护理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但在3个月及6个月随访期间,试验组的医疗费用及护理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可以明显地减少卒中病人后续治疗的医疗费用,节约社会成本,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队列对照的研究方法,运用中风中医症征积分量表客观地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北京、上海四家三甲医院收集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和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为一体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程为21天,客观评价两组之间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方面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在改善中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中风症状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积分方面明显优于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P<0.05,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症征积分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和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月随访期间神经系统功能(NIHSS)、生活自理能力(BI)、残障水平(OHS)和死亡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和OHS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在1个月随访期内两组的死亡率基本相同,但在3个月随访期内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456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中西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卒中单元模式实施治疗.中西组再加用中药辨证施治和针灸治疗。观察项目有:并发症发生率、Barthe指数(BI)、脑卒中残损评定法(SIAS)、牛津残障量表(OHS)、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牛津残障量表(HRSD)等。结果中西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组MMSE、HRSD出入院差值分别为(11.21±4.76)分与(-17.31±3.72)分,对照组分别为(7.57±2.28)分与(-9.12±2.42)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SIAS、BI出入院差值分别为(24.76±12.32)分与(25.21±11.69)分,对照组分别为(16.17±6.49)分与(13.77±9.03)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组出院后2月随访OHS评测,轻中度残障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及随访期间,两组病死率及卒中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相对于西医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更有益。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两组,一组为中西结合治疗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其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Barthel指数(BI)等指标。结果:中西组SSS、FIM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西组OHS恢复到3级~4级者较对照组多(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可以达到临床上的满意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7.
头电针配合卒中单元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头电针配合卒中单元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都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头电针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I和NIHSS评分都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优(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综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有明显效果,加用头电针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下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成本的分析。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100例、对照组(卒中单元模式)100例,观察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Barthel指数(BI)。结果: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和卒中单元组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之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与天数的比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可在不增加患者住院费用的基础上,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66例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观察组),54例为传统护理组(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在神经内科护理的基础上另加规范的中医辨证施护,主要观察指标有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I)、神经功能评估(NIHSS)。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卒中急性期患者可从中获得更多益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基础治疗+中药汤剂+苦碟子注射液+中药泡洗+综合康复方案,对照组40例给予基础治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现代康复技术.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14天NIHSS评分(22.33±1.06)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21天后,治疗组NIHSS评分、ADL评分、MMSE评分[分别为(18.73±1.23)分、(20.19±2.17)分、(38.68±2.85)分]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1.65±1.41)分、(25.37±2.34)分、(32.12±3.11)分](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 (55/60),对照组为70.00% (28/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组)、B组(针刺结合卒中单元组)、C组(中药结合卒中单元组)、D组(卒中单元组)组,每组60例。每组病例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脑卒中残损评定法(SI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量表(BI)评分、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整体临床疗效,并于出院后第6个月随访OHS评分。结果4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A、B、C、D组治疗前后sIAs评分差值分别为21.91±3.25,17.11±4.12,17.25±4.26,10.64±5.42,A组差值与B、C、D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前后BI评分差值分别为43.58±1.69,38.69±2.35,39.16±2.54,33.57±1.28,A组差值与B、c、D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值分别为12.33±2.25,9.20±3.02,8.04±3.16,5.93±3.38,A组差值与B、C、D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治疗后和出院后第6周OHS评分比较,A组与B、C、D组比较经秩和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93.33%,B组总有效率86.67%,c组总有效率85%,D组总有效率86.67%,A组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和中药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能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可提高整体临床疗效,较针刺结合卒中单元组、中药结合卒中单元组、卒中单元组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潘宁  付海燕 《中医药研究》2011,(10):1196-1197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对老年性脑卒中后运动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帕罗西汀20 mg/d,连续90 d,两组患者同时接受物理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1 d、90 d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估。结果治疗前和治疗后21 d两组FI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 d治疗组FIM评分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安全有效,可促进运动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严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94例严重脑卒中(牛津残障量表评定均为5级)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按卒中单元模式进行治疗,中西组加用规范化中医药辨证施治及针灸治疗,观察项目为住院病死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牛津残障量表(OHs)评分等。结果中西组SSS、FIM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西组OHS恢复到3级~4级者较对照组多(P〈0.05);两组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较一般卒中单元对患者更有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早期危重症脑卒中患者康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78.12%;组问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和C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第14d和第21d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第21d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第21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第180dBI指数≥85分者分别为20例(71.43%)、18例(56.2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补阳还五汤对早期危重症脑卒中患者康复具有良好疗效,能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复元醒脑汤联合常规西医疗法应用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根据卒中指南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元醒脑汤,疗程均为14d.治疗前、治疗7d后、14d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中风病类诊断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即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病类诊断评分均下降,BI均上升;根据中风病类诊断评分确定的病情程度在治疗7d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NIHSS评分、BI评定的生活能力治疗前后比较有所改善,两组7d后、14d后的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元醒脑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相比,能更好地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病情改善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除遵循一般治疗原则外,给予奥扎格雷钠针剂、丹参注射液和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进行分型,气虚血瘀型加黄芪注射液;痰热风扰型加痰热清注射液;内闭外脱型,闭证加醒脑静,脱证加参附或参麦注射液。治疗10d后观察两组疗效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经治疗10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组CRP下降至(16.76±8.83)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8±10.45)mg/L(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方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栓心脉宁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血栓心脉宁片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45例,疗程28d。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27.20±2.20)μmol/L和(26.59±1.34)μmol/L,而治疗后分别为(10.50±1.10)μmol/L和(15.21±1.17)μmol/L;治疗前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为(20.88±3.09)mg/L和(21.23±3.22)mg/L,而治疗后分别为(10.29±0.98)mg/L和(15.21±1.17)mg/L。两组治疗后Hcy、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有明显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