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冠心病血瘀证、痰证、痰瘀互结证、气虚证、心肾阴虚证的蛋白差异表达进行评价,筛选出差异蛋白,探讨其诊断价值及证候发展规律;对冠心病蛋白质组学实验提出规范检测标准、优化实验设计、创新技术手段等建议。冠心病与正常组的差异蛋白为CD41、视黄醇结合蛋白、结合珠蛋白、血清白蛋白等;痰证以脂质代谢异常所导致的"高脂"为主要特点,其与血瘀证主要差异蛋白为载脂蛋白E、载脂蛋白H及巨噬细胞刺激蛋白1等;痰瘀互结证的特点为"高脂、高凝",其与痰证差异蛋白为纤维蛋白原β链、补体C4、载脂蛋白AI前体、载脂蛋白E、白蛋白等。心肾阴虚证与血瘀证的差异蛋白为补体C3、补体C1、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4前体、载脂蛋白E等;气虚证与血瘀证的差异蛋白为补体C3、补体C4-A、补体C7、血浆血管舒缓素、血红素结合蛋白等。以上差异蛋白可作为辨别中医证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慢性心力衰竭(CHF)(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气虚血瘀证及气阴两虚证的相关蛋白质组学特征,探讨证候发生发展机制的可能生物学通路。方法:研究设计分为CHF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健康对照组,利用i TRAQ标记定量结合串联质谱技术分析CHF气虚血瘀证及气阴两虚证的相关表达差异蛋白质,为蛋白质组学层面的疾病与证候生物学基础提供实验依据,可以在一定层面上揭示证的内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CHF气虚血瘀证组表达差异蛋白质有16个,其中载脂蛋白E、半乳糖凝集素-3结合蛋白等11个蛋白质表达上调,维生素D结合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等5个蛋白质表达下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在CHF气阴两虚证组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有15个,其中补体9、间-α-胰蛋白酶抑制剂家族重链相关蛋白等10个蛋白质表达上调,前血清淀粉样蛋白P、维生素D结合蛋白等5个蛋白质表达下调。结论:蛋白质组检测结果能够反映CHF气虚血瘀证及气阴两虚证的生物学基础,从而能客观的评价证候特征,为病证结合的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热毒炽盛型和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及正常人之间的蛋白质差异,寻找热毒炽盛型和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的相关蛋白及生物标记物。方法:采集狼疮性肾炎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应用双向凝胶电泳、荧光染色及质谱分析技术分析其血清蛋白质表达差异,并对差异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狼疮性肾炎患者热毒炽盛型与脾肾阳虚型比较表达的差异点有5个,热毒炽盛型高表达的蛋白质是Ig mu chain C和间α-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重链H4;脾肾阳虚型高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角蛋白-10。正常人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差异点有4个,狼疮性肾炎高表达的蛋白质是α1-抗胰蛋白酶和α1-抗糜蛋白酶,正常人高表达的是二硫键异构酶A6蛋白。结论:正常人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表达有差异,这些差异蛋白可能有助于揭示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或作为其新的生物标记物,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热毒炽盛型与脾肾阳虚型狼疮性肾炎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表达有差异。提示,同一疾病不同中医证型间的蛋白质表达不同,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有望对中医证候的发生机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血清淀粉样A蛋白(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等急性时相蛋白与血脂的关系及与冠心病心绞痛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检测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统一检测血浆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100(Apob100)、SAA、hs-CRP、FIB。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中医证候分为血瘀证、气虚证、痰浊证、阴虚证、阳虚证、气滞证6组。结果 (1)冠心病组SAA、hs-CRP、FIB高于非冠心病组;(2)SAA、hs-CRP、FIB与及Apoa1成负相关;(3)SAA、hs-CRP、FIB与阳虚、气虚、气滞3个证候相关。结论冠心病与脂代谢和炎症相关,不同中医证候与脂代谢、炎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MKN-45皮下移植瘤模型血清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BALB/c-nu/nu裸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干预组,采用瘤块接种方法造模。正常组自由饮食,模型组、干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消痰散结方灌胃。运用蛋白质组学的双向凝胶电泳技术,观察3组之间的血清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筛选出与消痰散结方作用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并对其进行质谱鉴定,确认差异表达蛋白质的身份。结果去除血清中高丰度蛋白质后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稳定性好的血清2-DE图谱。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中找到25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12个表达上调,13个表达下调。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中找到19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其中14个表达上调,5个表达下调。3组间比较共找到差异表达蛋白点9个,与正常组比较,在模型组中表达上调、在干预组表达回调至正常组水平的3个,最终鉴定为结合珠蛋白、泛素蛋白连接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与正常组比较,在模型组中表达下调、在干预组表达回复至正常组水平的有6个,其中3个鉴定为载脂蛋白A1、过氧化物酶1、超氧化物歧化酶。结论消痰散结方对载脂蛋白A1、过氧化物酶1等功能蛋白表达的综合性调节可能是其发挥抗胃癌作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行正常大鼠与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寻找气虚血瘀证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复合因素制作大鼠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利用二维凝胶电泳,软件分析及质谱鉴定等技术观察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的蛋白质表达谱改变情况。结果:初步鉴定出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与正常组相比升高的蛋白质是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补体C3(complement component C3)、ZN--α2-糖蛋白(ZN-alpha-2-glycoprotein)、免疫球蛋白λ轻链(immunoglobulin lambda light chain),降低的蛋白质是CD5抗原样蛋白(CD5 antigen-like)。结论:初步发现的差异蛋白可能与气虚血瘀证的形成、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四物汤对血虚证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考察四物汤对血虚证患者血清蛋白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探讨四物汤治疗血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正常、血虚证患者和四物汤用药患者的血清,用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四物汤对血虚证患者血清中有影响的蛋白质。结果: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血虚证患者血清与正常相比有15个蛋白质的水平发生改变,其中有11个上调和4个下调,四物汤可使这些改变的蛋白质水平有所恢复。胶内酶切提取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其中血虚证患者血清与正常相比升高的蛋白质有结合珠蛋白,聚集素,补体C4B,GTP结合蛋白2,与正常相比降低的蛋白质有转甲状腺素蛋白,血红蛋白β。血虚证患者服用四物汤后可降低结合珠蛋白,聚集素,补体C4B,GTP结合蛋白2,升高转甲状腺素蛋白,血红蛋白β。结论:四物汤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减轻基因损伤,增加血红蛋白等途径治疗血虚证。  相似文献   

8.
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血清蛋白质组学差异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分析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脾胃湿热证的证候实质。方法:应用血清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系统生物学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分离技术分离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获得差异表达蛋白质,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和数据库鉴定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发现12个具有明显表达差异的蛋白质斑点,经鉴定可以确定的9个蛋白质分别是备解素B因子、凝血因子Ⅱ、C-反应蛋白、alpha-胰蛋白酶抑制剂重链H4、载脂蛋白AI、重组人载脂蛋白AI、血小板凝血酶敏感蛋白、α-巨球蛋白、补体3。结论:筛选出来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涉及机体免疫、物质代谢、炎症反应及血液流变学等,通过对脾胃湿热证模型大鼠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研究,从理论和技术的角度为运用蛋白质组学对脾胃虚实证候实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找到中医证候的物质基础,以期阐明证候的科学内涵。方法取心气虚弱、心肾阴虚证型进行蛋白组学研究,探索冠心病不同证型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的差异蛋白有凝血酶原、α2巨球蛋白、膜联蛋白A5、补体C3、甘露糖结合蛋白C、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E、载脂蛋白H、活化T细胞核因子5亚型b等,这些差异基因和蛋白涉及凝血系统、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补体系统、脂代谢系统,Wnt途径、凋亡系统。这些差异蛋白与不同证候的形成有关,有望作为证候实质的标志性蛋白。结论以蛋白质作为证候规律研究的物质基础,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和方法对这一物质基础进行定量和定性,了解其变化规律,对了解证候实质及临床辨证的规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载脂蛋白、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检测指标与中医虚实辨证的关系。方法:选择101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肿瘤组,按虚实证辨证标准分为偏虚型、偏实型、虚实并重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排除肿瘤者10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及分析血清载脂蛋白(ApoA1、ApoB100)、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4、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等指标。结果:肿瘤组ApoA1、CD3、CD4、CD4/CD8、NK、ApoA1/ApoB100(Al/B100)等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poB100、IgG、IgA、CD8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肿瘤组偏虚型的ApoB100及偏虚型、虚实并重型的ApoA1、CD3、CD4明显低于偏实型,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偏实型、虚实并重型的ApoB100高于偏虚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虚实并重型的NK、A1/B100低于偏虚型、偏实型,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式建立的虚实判别方程中只有ApoA1、ApoB100被保留,判别方程总回代符合率为62.4%。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载脂蛋白代谢及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但以血清载脂蛋白A1、B100为恶性肿瘤中医虚实辨证的最佳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同阶段患者血清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健康人群(正常组)、冠心病中高危人群(中高危组)、冠心病急性期患者(急性期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稳定期组)的血清,分别作用于HUVEC,培养至24、48、72、96h检测吸光度值(OD值)。结果4组血清中加或不加5%胎牛血清,其对HUVEC增殖均有促进作用,正常组、中高危组、急性期组、稳定期组对HUVEC的促增殖作用呈逐渐增强趋势,稳定期组血清促增殖作用最强。结论心血管疾病在急性期后,随着病程和生存期的延长,其血清对HUVEC的促增殖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将146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患者纳入冠心病(CHD)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对照组为冠脉造影正常的30例非冠心病者。所有对象采集造影前血标本以检测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同时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白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冠心病各亚组血清Lp-PLA2、IL-18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UAP组与AMI组hs-CRP水平和外周血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SAP组(P〈0.05);AMI组与UAP组血清Lp-PLA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SAP组(P〈0.05),在校正了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二变量相关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中,血清Lp-PLA2水平与IL-18、WBC水平呈正相关(r=0.735、0.265,P〈0.001),与hs-CRP无相关性(r=0.032,P〉0.05)。结论 Lp-PLA2可能协同其他炎症因子共同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可能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冠心病新的炎症标记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并对其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4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并以2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4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检测并对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水平变化,分析其对冠心病的影响及作用,作出相关性分析,并分析了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3 d、7 d、15 d血清hs-CRP和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15 d时与正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与IL-6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6 1 2 1,P〈0.0 1)。在缓解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 0.9 1%和72.73%,均高于对照组85.71%和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和IL-6共同参与了冠心病复杂的炎症反应,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有确切疗效,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可能与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贴对冠心病(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冠状动脉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将80例CHD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膻中穴、心俞穴二穴交替贴敷通心贴,每穴贴敷每次12h,每日1次,治疗3周;对照组39例,口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粒22.5rag),每日3次,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清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8(IL-18)、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18、M—CSF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hs—CRP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贴具有抑制冠状动脉炎症反应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冠心病肾阳亏虚兼痰瘀内阻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菲叁提泥汤治疗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脂达标率的影响。方法:将78例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6例,每天分别给予辛伐他汀20mg,1次/d(辛伐他汀组),艾菲叁提泥汤50mL,2次/d(艾菲叁提泥汤组),二药合用组,疗程8周。结果:辛伐他汀,艾菲叁提泥汤均能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脂蛋白(a)[Lp(a)](P〈0.05及0.01);二药合用组TC,LDL-C降低效果明显优于各组单用药组,达标率明显提高(69%∶23%∶19%,P〈0.01),血清甘油三酯(TG)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升高(P〈0.01)。结论:艾菲叁提泥汤能全面改善血脂,与他汀类合用效果更显著,并大幅度提高达标率。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辨证与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稳定期患者中医辨证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张鹏  刘鹏  贺劲  徐伟建  毕力犬  王伟 《中医药研究》2010,(12):1428-1430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观察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情况与中医证型、CAG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脂代谢异常指标在痰、瘀证中有不同程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则相反,在痰、瘀证中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痰瘀相兼证与非痰非瘀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及载脂蛋白(a)[Lp(a)]的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且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HDL水平随冠状动脉狭窄的加重而降低,重度狭窄与轻度狭窄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病人TC、TG逐渐升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逐渐升高,多支病变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之间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血脂改变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的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之间的关系,以期发现这种变化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的预测意义。方法选取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2007年9月—2007年12月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且入院后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62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3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NCHD组)。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s-CRP。结果ACS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CS组与SAP组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及判断其严重程度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糖代谢状态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及IR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8例NGR CHD患者、72例PDM CHD患者及40例DM合并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计算HOMA-IR。结果hs-CRP浓度、HOMA-IR DM组显著高于PDM组和NGR组,PDM组亦明显高于NG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hs-CRP与H0M A-IR密切相关。结论①随着CHD患者糖代谢进展,hs-CRP水平及HOMA-IR逐步升高。②hs-CRP可能为CHD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水平,以及其基因D442G突变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分析方法,检测102例冠心病患者和347例对照组的CETP基因D442G突变的基因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血清CETP水平。结果:CETP基因D442G突变与冠心病的危险性无显著相关性;CETP基因D442G突变的DG杂合子具有较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论:CETP基因D442G突变对人群血脂水平有一定影响,未见D442G突变与冠心病有相关性,该突变可能不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