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资料,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52例患者成功率为100%,其中旁道参与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28例,成功28例;房室结折返心动过速24例,成功24例。手术后并发症发生1例,随访半年中,有2例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较好,技术先进,损伤小,手术后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朱剑萍 《云南医药》2002,23(5):413-414
射频消融 (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但手术中需C臂X线机调整角度。我们在无C臂X线情况下开展了直臂X线的RFCA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 0 0 0年以来共收治 8例 ,年龄 2 0~ 6 9岁。设备采用万东公司 80 0mA、F81- 1直臂X线机 ,射频消融治疗仪 ,东方电力仪器FXD - 5A型电生理仪 ,Webter 6F4 级标测电极和 7F4 极大头电极导管。常规插管进行电生理检查。在放冠状静脉窦电极时常需取左前斜位 ,而直臂X线机无法转动体位 ,故先把电极头制成一约 6 0度的弯…  相似文献   

3.
李忠诚  李广平 《天津医药》1994,22(12):707-709
对27例WPW综合征(13例显性,14例隐性)患者的29条旁路进行了导管射频消融,其中左侧旁路23条,右侧旁路6条。当时成功率为100%,术后检查7例CPK酶轻度增高,1例有少量心包积液,余未见任何严重并发症,随访1.5-24个月,1例复发,总成功率为96.5%。  相似文献   

4.
黄玲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307-3308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ehycardia,PSVT)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发生术后并发症2例,其中穿刺点血肿1例、心脏压塞1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SVT患者安全有效,手术前后需要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及时发现并协助处理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陈宇宁  朱美 《江苏医药》1997,23(4):277-277
本院对4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接受射频电流导管消融(RFCA)治疗的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对象: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龄42.5土12.3(13~70)岁,均有SVT的临床证据,发病时间3~40年,发作严重者伴有明显的血液动力学障碍且药物不能控制或预防发作。其中房室旁路(AP)引起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30例(显性13例,隐匿性17例);房室结双径路(AVNDP)引起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10例,均为慢一快型;持续性自律性房速(AT)和1型房扑(AF)各1例。8例并存有器质性心脏病(高心病…  相似文献   

6.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8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82例观察分析。包括房室旁路者59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2例;房速1例。除1例老年病人未完成手术,余均一次消融成功。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郑亚西  刘君实 《贵州医药》1994,18(3):137-138
1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手术前后均分别作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结果表明:术前检查可对病例初步筛选,利于手术方法选择,节约手术时间;术后可对手术疗效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长导引鞘在慢径路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长导引鞘作支撑行慢径消融术治疗48例AVNRT患者,与文献报道的普通AVNRT消融术的平均放电次数、平均功率、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48例AVNRT患者全部消融成功,术中平均放电次数为(2.6±0.4)次,平均功率为(16±9)W,48例均无并发症出现,无1例复发。结论使用长导引鞘辅助消融,加强导管的稳定性及贴靠的紧密程度,提高消融成功率,节省费用,降低放电功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是治疗AVNRT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姚雨凡  尹翠芬 《云南医药》1996,17(6):457-458
射频消融左侧旁道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报告姚雨凡,尹翠芬,盖起明,雷芸,钱忠德射频消融(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技术,目前已成为根治室上速的一种理要方法,我院心内科于1995年8月为3例左侧旁道患者行治疗,现报告如下。病...  相似文献   

10.
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已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我院于1993年3月开展了此项技术,到目前为止共做 RFCA24例次,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RFCA24例次中,患者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26~58岁(平均40.5±1.5岁),心动过速史8~24年(平均15.8±1.2年)。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显性预激  相似文献   

11.
以射频电能消蚀治疗2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男8例,女15例,年龄16~61岁,平均43岁,15例预激综合征中,显性预激7例(A型4例,B型3例),隐匿性8例,共16条旁路,其中左前侧壁3条,左后间隔4条,左侧壁4条,右后间隔4条,右游离壁1条,成功消蚀15条旁路,其中2条后隔旁在冠状窦内消蚀成功,1条左后隔旁路未能阻断,7例房室结双径路(DAVNP)患者要秀下位法消蚀,成功地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Swartz长鞘与普通鞘管辅助下消融右侧房室旁路的疗效差异,评价Swartz长鞘在右侧旁路标测和消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2例右侧房室旁路分别采用Swartz长鞘(A组,n=21)和普通血管鞘(B组,n=21)进行标测、消融。观察消融即刻成功率、手术时间、消融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随访,评价导管消融后的远期预后。结果消融术中证实42例右侧房室旁路中,35例为右侧游离壁房室旁路、6例为右后间隔旁路,1例为右前间隔旁路。Swartz组右侧房室旁路全部消融成功,常规组中2例消融后房室传导恢复,换用Swartz长鞘后消融成功。Swartz组放电次数、放电时间、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2.1±0.2)vs(4.1±1.3),P〈0.05;(150±53)s vs(320±82)s,P〈0.05;(1.5±1.1)h vs,(2.6±1.3)h,P〈0.05;(20±2.8)min vs(38±10.5)min,P〈0.05。随访9个月,常规组1例复发室上速,Swartz组均未复发。结论采用Swartz鞘进行右侧旁路标测与消融较常规方法更有助于提高消融成功率,减少射线暴露和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道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起源的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 5例房速均被证实起源于三尖瓣环下侧壁部位并行射频消融治疗。影像学消融靶点位于三尖瓣环,局部电图可见A波和V波,且A∶V<2,V波的振幅>0.5mV。结果 5例房速均射频消融成功,部位位于三尖瓣环下侧壁,靶点局部A波激动时间领先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48±16)ms,AV比值(0.5±0.4)。三尖瓣环下侧壁起源的房速P波特点:I、avL、aVR导联P波正向,Ⅱ、Ⅲ、aVF导联P波负向,V1~V6导联P波负向。结论三尖瓣环非间隔部位是右房房速的一个重要起源点,其体表心电图有明确特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特点。方法慢-快型AVNRT患者老年组28例,非老年组63例,采用中位法消融房室结慢径。结果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但老年组有效消融功率为(25.1±10.1)w,对照组为(19.9±9.1)w(P<0.05);消融时间老年组为(332.3±144.7)s,对照组为(268±88.2)s,老年组高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RFCA治疗老年AAVNRT患者安全有效,但需较高的消融能量(消融功率和放电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有效靶点的标测方法及对射频消融成功的影响。方法:20例特发室速的病人,其中右室流出道特发室速(RVOT)12例,左室特发室速(ILVT)8例,对132例室容易诱发或同源室早较多的患者采用激动标测,而对7例室速不易诱发且室早较少者采用起搏或起搏+激动标测量。结果:20例室速病人首次消融成功19例(95%),复发2例。13例单纯激动标测消融均获成功,7例搏标测放电效果不佳,结合激动标测6例成功。结论:不论RVOT或ILVT,激动标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对室速不易诱发的病人,起搏标测可作为辅助的标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鹏  许静 《天津医药》2012,40(3):240-243
目的:探讨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或其邻近组织的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性及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阵发性房速患者10例,术中予心房或心室刺激诱发房速,分别在右心房、主动脉无冠窦内进行心房激动标测,分析体表心电图P波及窦性心律时P波特点,最后均于无冠窦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心房刺激均能反复诱发和终止10例患者的房速,右心房的前间隔希氏束上部标测出相对提前的心房激动,但多次射频消融未成功,后于主动脉无冠窦内标测出心房激动较体表心电图提前,放电后终止10例房速的发作。房速时P波间期明显短于窦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5±5.3)个月,均无房速复发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经主动脉无冠窦内射频消融可作为治疗消融前间隔希氏束部位失败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通过对82例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宣教,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精心护理.结果1例术中经多种方法都不能诱发心动过速而中断手术外,其它81例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结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的落实是确保射频消融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对射频消融室上速的指导作用。方法118例室上速患者分为CARTO组(69例)和常规组(49例),比较两纽标测与消融过程的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及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18例均完成射频治疗,2例常规射频失败患者转为CARTO指导下成功完成治疗,两组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CARTO组较常规组在手术时间中无显著性差异(118±36minVS119±52min,P〉0.05),但在X线曝光时间明显缩短(9±3minVS17±6rain,P〈0.05)、放电次数显著减少(4±2次VS9±3次,P〈0.05)、放电时间显著缩短(196±73sVS402±84s,P〈0.05)。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室上速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放电次数和时间,缩短X线曝光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房室慢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导管射频消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房室慢旁道逆传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电生理检查显示慢旁道只有逆传功能,呈递减性质并伴有文氏现象,心动过速时RP’>P’R,准确标测慢旁道宜在心动过速时进行,成功靶点应记录最早的逆向A波,但VA不融合,其间存在等电位线。首次消融术后只有1例复发,再次消融成功后随访无复发,所有病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房室慢旁道具有特殊的电生理特性,射频消融是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