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们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15例,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8年12月~2011年8月使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覆盖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张术后创面。结果术后5~10 d移除引流敷料,见切口内肉芽组织新鲜,无明显感染。11例减张伤口予直接缝合,14例伤口行植皮术。随访时间3~18个月,创面愈合良好,无功能障碍,外形满意。结论负压封闭引流可有效处理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张术后伤口。 相似文献
3.
万小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3,(10):110-111
目的探讨上肢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弓I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8例上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经切开减张后应用VSD负压引流。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术后做好VSD负压引流的护理,对患者的疼痛、患肢肿胀程度及肢端血运情况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结果7~10d后拆除VSD。其中2例有皮肤缺损,二期行游离桂皮术;其余16例均行二期清创缝合术。术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周到、精心的护理是采用VSD负压引流治疗上肢骨筋膜室综合征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是通过使用多聚乙烯醇一吸收性明胶海绵组成的医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对感染性软组织缺损创面形成一个良好的接触面,在维持创面清洁的同时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此外,VSD技术还具有使用简便,减少换药次数和病人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及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等优点。2007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1例右胫骨平台骨折合并骨筋膜综合征病人,经采用VSD技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联合组织瓣移植治疗四肢严重感染性骨外露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四肢感染性骨外露创面先行清创及封闭负压吸引,7~10 d后应用组织瓣移位或移植方法覆盖骨外露创面,给予精心护理.结果:65例创面经封闭负压吸引7~10 d后,感染得到控制,除骨外露处无肉芽组织生长外,其骨外露周围软组织缺损处均可见肉芽组织生长,细菌培养阴性,二次手术行游离植皮及组织瓣移植全部成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做好封闭负压引流的护理观察、功能锻炼,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28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术后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的回顾分析,总结出保证有效负压、保持引流管通畅和有效冲洗,保证营养支持和有效牵引、分阶段特色功能锻炼和有效止痛(腕踝针无痛技术应用)等护理方法。结果:28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通过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及专科护理,骨折、伤口均愈合。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对减张伤口有充分的引流作用,术后保持持续负压,配合特色冲洗方法,有效牵引、个性化功能锻炼及有效止痛等,是促使患者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8.
背景: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后往往出现肌肉膨出体外、大量组织液渗出导致肌肉创面不新鲜、易发生感染等不利于患者恢复,应用封闭负压引流可以保护创面,避免局部毒素入血。目的:观察基于自主研发的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在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切开减压后采取自愿的原则,给予基于自主研发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合成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和常规切开减压敷料包扎治疗。观察治疗后3d患者肝肾功能指标及肉芽颗粒的新鲜度。结果与结论:采用自主研发生物材料创面敷料、合成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后均能明显保护患者的肝肾功能,肉芽组织颗粒的新鲜度为满意,优于常规切开减压敷料包扎组(P〈0.05)。采用合成材料创面敷料封闭负压引流组打开封闭负压时部分患者出现周围区域水泡。提示自主研发新型生物材料创面敷料能有效引流,避免患者毒素入血保护肝肾功能,同时肉芽组织颗粒的新鲜度满意,可为后期植皮提供良好的组织创面,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术后治疗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科2010年1月—2014年3月26例下肢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在行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后,行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7 d~20 d。除去一般护理方法外,对引流管、引流量、负压吸引力、漏气状况进行了全面观察、记录及相应的护理。[结果]每2 h观察 VSD负压封闭装置情况可以及时地为主管医生提供病人的最新病情,而 VSD负压维持在-0.04 MPa~-0.01 MPa可以达到有效负压吸引。[结论]负压封闭术在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中效果显著,转变了传统换药、引流方式,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治疗率。但术后护理也很关键,特别是对引流量、负压吸引力、漏气状况的相应护理,对最终的康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我们对8例因小腿骨折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经系统的观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2例,23~48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压扎伤2例,车祸伤6例;致伤至手术时间2h以内3例,2~6h 5例。致伤部位均为小腿。其中胫腓骨骨 相似文献
11.
背景:目前治疗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常采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凡士林纱布覆盖减压创面,需长期、频繁敞开换药,增加了感染概率,不利于创面引流及肉芽组织培养,造成住院周期长、效果欠佳。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四肢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32例四肢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在进行相同切开减压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骨折,负压封闭引流覆盖创面;对照组采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比较两组骨折愈合、临床结局、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
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治愈10例,肌挛缩4例,截肢2例;对照组治愈7例,肌挛缩6例,截肢3例,两组临床结局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骨折愈合率及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植皮及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表明在及时切开减压的基础上,采用Ilizarov外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四肢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保肢率高,可有效治疗骨折,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感染率、植皮率,缩短住院时间,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目的:探讨Ilizarov外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四肢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32例四肢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在进行相同切开减压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I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骨折,负压封闭引流覆盖创面;对照组采用单边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比较两组骨折愈合、临床结局、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
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治愈10例,肌挛缩4例,截肢2例;对照组治愈7例,肌挛缩6例,截肢3例,两组临床结局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组骨折愈合率及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植皮及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表明在及时切开减压的基础上,采用Ilizarov外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四肢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保肢率高,可有效治疗骨折,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感染率、植皮率,缩短住院时间,但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下肢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骨科创伤患者采用VSD治疗,并加强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一般护理,VSD创面与负压吸引管的观察和护理,功能锻炼及营养支持。结果 2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7)d,经二期植皮后均痊愈出院。结论科学合理的全程优质护理是保证VSD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换药或引流护理,观察组做好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结果:两组换药次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治疗费用、住院天数、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并加强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16例负压封闭引流( VSD)技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并发小腿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患肢的观察护理、VSD管路引流情况的观察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认为患肢的观察护理、VSD管路引流情况的观察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的观察护理是VSD技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并发小腿骨筋膜室综合症护理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不同程度的肌肉坏死与神经变性。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 ,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 ,造成肢体残废 ,甚至危及生命。我科在 1998年共收治 10例此类患者 ,经精心治疗及护理 ,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1 临床资料10例患者中男 7例 ,女 3例 ,最大年龄 69岁 ,最小 10岁 ,平均 2 5 2岁。其中发病于肌肉注射后 1例 ,骨折后绷带、石膏过紧 1例 ,其他 6例为外伤所致 ,平均住院 19 8日。2 护理体会2 1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 :严重挫伤、挤压伤、烧伤、毒虫毒蛇咬伤、过于疲… 相似文献
17.
林武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5(5):36-38
临床上,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由创伤或骨折后局部血肿和组织水肿,使骨筋膜室的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从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引起室内肌肉和神经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多发生于四肢肌肉丰富的部位[1]。一旦确诊为骨筋膜室综合征,最重要的处理措施是立即实施切开减压,术后对于膨胀出的肌肉组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微小切口减压在急性下肢动脉损伤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疗效。方法:2008年11月-2010年10月对22例(23条肢体)急性下肢动脉损伤术后并发肢体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施行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微小切口减压术。结果:23条肢体中17条减压创面肉芽新鲜,13条肢体肿胀明显消退,Ⅱ期行减压切口缝合术;6条肢体经再次清创后以VSD材料覆盖,再次负压引流后肉芽新鲜,行减压切口缝合术;缝合创面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和植皮等。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微小切口减压能有效预防急性下肢动脉损伤术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降低创面感染风险,促进创面修复,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林民贵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12,(17):79-80
目的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小腿骨折并发骨筋膜间隙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实验组选取40例骨折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切开减压以及VSD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切开减压及传统换药治疗。结果实验组在感染发生率、截肢发生率、肿胀消退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可以有效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口部位感染,促进切口愈合,降低住院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