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早期扩张型心肌病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量或半定量方法对20例早期扩张型心肌病及22例扩张型心脏病患者心内膜心肌活检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细胞肥大、畸核、核改变及间质纤维化的程度比早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重,而早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炎细胞浸润的程度则比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重。两组有9例见心肌内小血管壁增厚(21.4%)。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心肌梗死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原因,提高心肌梗死与扩张型心肌病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例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均表现为反复胸闷、气短,入院前加重,心电图检查提示频发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予相应治疗,病情加重,经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例1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例2予保守治疗,2例均病情缓解后出院。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在心肌梗死与扩张型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避免临床表现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误诊。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期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但对中老年期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报道较少。该病由于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手段,误诊及死亡率较高。我院于2000—2007年结合排除诊断法确诊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50例,本文作一回顾性的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4.
扩张型心肌病29例的误诊分析益阳卫生学校附属医院朱琢珍益阳市人民医院袁霓扩张型心肌病约占原发性心肌病70%~90% ̄[1],至今病因不明,误诊、漏诊现象仍有发生,且病死率较高,卫校附属医院及益阳市人民医院1981~1991年住院病人中,经临床、超声心...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心肌病( ischaemic cardiomyopathy,ICM)与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均以心脏扩大、心肌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临床易误诊误治.2011年我院收治缺血性心肌病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误诊原因分析(附10例尸检结果)大连市解放军第213医院[116100]王卫真,佟铭扩张型心肌病(DCM)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其发病原因不明,诊断困难,病死率高,尤其在早期极易误诊。我们总结了自1980年以来收治的64例DCM,多数以冠心...  相似文献   

7.
对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表现异常Q波误诊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心肌病变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非心肌病变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分别因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4年,加重1周;反复胸闷及心悸17年,再发1周入院。2例均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多年,给予相应治疗,效果不佳。后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关医技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别确诊为二尖瓣关闭不全及缩窄性心包炎,行手术治疗,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临床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必须排除其他引起左室扩大和心功能不全的疾病,并应对临床资料和相关医技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但不可过度依赖医技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9.
扩张型心肌病人血清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抗体测定鲁由金,沈青山(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临床免疫室,441021)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目前仍主要依靠临床排除其他心脏病后综合分析而确立,无特异性方法,往往使早期病例漏诊或误诊,近年来已证实扩张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10.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以某一症状、体征而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并非罕见。1990~1998年我院遇6例DCM误诊病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46~68岁。误诊为冠心病4例,慢性胃炎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各1例。误诊时间为1~3年。1.2 诊断标准 采用实用内科学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诸骏仁.扩张型心肌病.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31~1332…  相似文献   

11.
32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诊断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B超室秦胜亚安徽省五河县人民医院内科张荣培,王素云2年来,收治心肌病32例,其中扩张型心肌病(DCM)21例,肥厚型心肌病(HCM)9例,限制型心肌病(RCM)2例。声像图改变I、DCM:(1)左心型:左...  相似文献   

12.
刘泽英  胡尚基  宗华 《临床荟萃》2001,16(22):1042-1043
扩张型心肌病是以心室扩张为特征的一类心肌病 ,老年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心脏扩大 ,心力衰竭 ,特别是伴有咳嗽、气短等呼吸道症状 ,加上老年人常有老年性肺气肿 ,很容易误诊为肺心病 ,尤其是合并有肺内感染者就更难以鉴别。据有关文献报道 ,扩张型心肌病初诊时误诊为肺心病者可达 9.7%~2 2 .7% [1~ 3] 。我院自 1984年建院以来共收治 6 0岁以上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93例 ,其中入院诊断为肺心病者 15例 ,约占 16 %。现就其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加以分析 ,以期对这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有进一步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  相似文献   

13.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误诊原因及诊断要点。方法:对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8例诊断过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8例中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3例,误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误诊为重症肌无力2例,误诊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2例。结论:认识和重视不足是窦性心动过速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心电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苏女 《临床医学》2006,26(12):3-4
目的观察肥厚型与扩张型心肌病病例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9例肥厚型心肌病与1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肥厚型心肌病组77.8%心电图出现异常,以ST—T改变发生率最高(6例,67%),左心室肥大次之(5例,56%),传导障碍(3例,33%),有1例V3-V5导联出现巨大倒置T波(11%)。扩张型心肌病组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心电图改变,ST—T改变发生率(12例,63%)与肥厚型大致相等,P波改变(12例,63%)、传导障碍(9例,47%)、心房颤动(4例,21%)、室性心动过速(3例,16%)发生率均较肥厚型高,左心室肥大较肥厚型低(37%)。结论肥厚型与扩张型心肌病均可引起多种类型心电图改变,重视临床及心电图变化,采取进一步的检查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该病的误诊。  相似文献   

15.
杨涛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76-1777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心血管病常见死亡原因之一。本病多见于35-45岁,但近年来在老年患者中有增多的趋势,易误诊为缺血性心肌病。我科自2003年8月-2005年8月收治扩张型心肌病25例,现就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和误诊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误诊原因及诊断要点。方法:对8例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诊断过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8例患者中,3例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1例误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误诊为重症肌无力,2例误诊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结论:认识和重视不足是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扩张型心肌病1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心肌病的诊断有时比较困难,易与其他心肌病混淆,在超声心动图普及前文献报道误诊率很高,现将我院近几年来扩张型心肌病(DCM)14例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心肌致密化不全(NV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成人患者因多伴受累心室扩大,且无特异性症状体征,临床上易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近年来,我们超声诊断的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7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用心阻抗非线性法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张型心肌病过去称为“充血型心肌病”。多数学者认为[1],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是病毒性心肌炎所遗留下来的后果,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功能严重受损。为了解其心功能下降的程度,本文采用心阻抗图非线性法观察了30例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脏收缩功能和泵血功能,并与相应的健康正常组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57.3±13.6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58.1±14.1岁,经心…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探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云南省曲靖地区人民医院功能科彩超室李翔应用美国HP-77020ACDFI诊断仪(频率1.9~2.5MHz)检测120例(窦性心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左心室功能。男83例、女37例。平均年龄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