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冬云 《医疗装备》2013,26(6):41-4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即时检验(POCT)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糖化血红蛋白(HbAIC)即时检验(POCT)分析仪NycoCardReaderⅡ与测定HbA1C的参比方法高效液相离子层析法(HPLC)进行比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判断偏倚是否可以接受。结果:结果预期偏倚均在要求范围内。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IC)即时检验(POCT)与HPLC法相比呈良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HPLC的替代方法用于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适合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3种通过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认证的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以及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化的意义。方法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HPLC)法(X)、硼酸亲和色谱层析法(Y1)、酶法(Y2)测定40例糖化血红蛋白样本,进行精密度分析、偏倚分析、回归分析。结果X、Y1、Y2方法测定的精密度均不大于2%;X-Y1、X-Y2中都不存在离群值、所有的数据偏差都在6%的范围内;X-Y1的回归方程为y=0.9968x+0.1785(r=0.9981,Syx=0.092),X-Y2的回归方程为y=0.9569x+0.2449(r=0.9862,Syx=0.243)。结论和HPLC法相比,硼酸亲和色谱层析法以及酶法的精密度均可以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标准化使采用不同厂商、不同方法、不同试剂测定同一份样本的结果应该是可比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HLC-723GX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自本院2019年6月~12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本院门诊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HLC-723GX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bAlc的精密度、准确度,检测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lc)的结果,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待评检测系统HbA1c批内、批间CV均符合要求,精密度达标;待评检测系统与目标检测系统检测结果偏倚<1/2TEa,准确度达标;对照组患者HbAlc的阳性率为0,研究组患者HbAlc的阳性率为96.67%,其中1例患者HbAlc值无明显异常。结论:HLC-723GX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不但准确度很高,同时具有较高的精密度,能够根据最终的糖化血红蛋白值进行糖尿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NycoCard ReaderⅡ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准确可靠性。方法利用Bio-Rad VarientⅡ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法与NycoCard ReaderⅡ微粒色谱法对100例血液标本进行HbAlc检测。对两种机器测定HbAlc结果的精密度、批内变异、批间变异进行研究。结果两种测定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粒色谱法检测HbA1c批内CV值为2.6,批间CV值为2.9。HbAlc在3.7%~17.8%范围内线性良好。结论应用HPLC法和微粒色谱法对HbA1c检测结果的分析有很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李峰 《现代医院》2014,14(9):69-7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应用糖化血清蛋白(GS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10年6月2013年6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同期择取12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GSP及HbAlc检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GSP及HbAlc检测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SP及HbAlc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GSP的阳性预测值、灵敏度、特异性等均显著优于HbAlc(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糖化血清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诊断效果确切,且糖化血清蛋白的阳性预测值更高,对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HA-818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lc的性能及对糖尿病的筛查价值,为临床上糖尿病的临床筛查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5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置于预先加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采血管中,检测仪器为日本爱科莱公司HA-8180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依据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评价精密度和准确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HbAlc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HbAlc的批内精密度检测结果:HbAlc低值CV(1.12%)、HbAlc高值CV(0.89%),均≤3.0%;批间精密度结果:质控1 CV(2.41%)、质控2 CV(2.78%)均≤4.0%,结果均符合要求;HbAlc的偏倚值分别为0.18%,0.69%,均≤2.0%,结果符合要求;ROC曲线下,筛查糖尿病的HbAlc最佳阈值浓度为6.1时,其敏感度达到82.17%,特异度达到81.22%,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结论:HA-81...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DS5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进行性能评价。方法:系统研究DS5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精密度灵敏度、准确性并分析其与手工微柱法结果的相关性。结果:DS5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lc具有较高的精密度,批内CV为1.94%,批间CV为3.05%,平均回收率为98.2%,与手工微柱法比较,r=0.935(P<0.005)。两法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正常人群的HbAlc范围为4.5±2.2%。糖尿病病人的HbAlc测定值为8.3%~23.0%。结论:DS5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具有灵敏、准确、快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魏玲 《现代保健》2011,(6):138-139
目的 观察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对判断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意义.方法 对53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进行测定.结果 糖尿病患者治疗4周后,血糖明显下降(P〈0.01),而HbA1c无显著变化(P>0.05);12周后,血糖明显下降(P〈0.01),且HbA1c显著下降(P〈0.01).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以反映检测时患者前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能准确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糖代谢水平与病情控制程度,为国际公认的糖尿病监测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组选取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为同时期体检正常人员,每组各98例;测定两组人员的空腹血糖值(FBG)与HbAlc,统计两组HbAIc异常情况,对比分析异常率。结果: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对比分析,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HbAlc测定对比,观察组异常率高达80.61%,而对照组异常率仅为8.16%,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糖尿病患者其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升高较为显著,可作为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的指标依据,具有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及纤维蛋白原(FIB)在糖尿病(DM)监测中的意义.[方法]对146例糖耐量正常者、165例糖尿病患者(DM组)进行HbAlc、FPG、2 h PG及FIB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组HbAlc、FPG、2 h PG及FI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能较好地反映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控制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有良好的相关性.FIB水平显著上升说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高凝程度加剧,有血栓形成的危险,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糖尿病患者除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外,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血糖控制情况的可靠实验室指标。方法:采用亲和分析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同时观察空腹血糖。结果:51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与HbAlc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同时也观察到HbAlc水平明显升高者,FPG/HbAlc比值较高。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浓度是评价血糖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经检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随机血糖值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水平间的关系。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空腹血糖(FPG)、HbAlc、随机血糖检测,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评估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血糖的监测价值。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相关系数r=0.531,P0.05,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不同随机血糖浓度与HbAlc的比较其相关系数为0.615,统计学进行差异比较P0.05。结论 HbAlc与随机血糖也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以及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相关性。[方法]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33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46例,正常对照49例,分别对空腹血糖(FBG)、HbAlc、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FBG、HbAlc、血浆D-二聚体与无微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微血管病变组血浆D-二聚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P=0.63)。[结论]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浆D-二聚体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微血管病变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方法 8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HbAlc)检测结果分为两组,即HbAlc≤6%的单纯糖尿病组46例和HbAlc>6%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43例,对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HbAlc>6%组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HbAlc≤6%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晓虹 《医疗装备》2006,19(2):55-56
糖化血红蛋白(HbA)是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其中最多的是HbAlc),糖化血红蛋白越高表示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越多,糖尿病病情也越重。血糖是通过弥散方式进入细胞内的,无需胰岛素参与,血糖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过程很缓慢,而且是不可逆的,每一个红细胞内都有血红蛋白,而红细胞的寿命为120天,平均60天,因此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HbAlc与总HbA的比率)能反映测定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已成为了解糖尿病控制良好与否的重要指标。DiaSTAT可测定HbAlc与总HbA的比率。DiaSTAT使用低压离子交换色谱分析法,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患者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空腹血糖(FP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3例患者进行HbAlc及FPG检测,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53例患者HbAlc为(7.01±3.61)%,FPG为(7.42±5.21)mmol/L。FPG≤6.1 mmol/L的75例患者中HbAlc>5.8%的49例,占65.3%;FPG>6.1 mmol/L的78例患者中HbAlc>5.8%的有70例,占93.3%。结论同时检测患者的HbALc和FPG,能够为糖尿病诊断及病情控制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50例(观察组)和健康体检者2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分析糖化学红蛋白与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梅 《现代保健》2010,(36):149-150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对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0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同时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可以监测血糖控制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超声多普勒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研究和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方法:以本院住院治疗的16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分为无斑块组(19例)和有斑块组(141例),有斑块组患者中,按照斑块的等级不同分成Ⅰ级组、Ⅱ级组和Ⅲ级组。将160例患者再次按照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分为控制良好组(糖化血红蛋白≤6.5%)和控制不良组(糖化血红蛋白>6.5%)。通过测定患者的颈动脉斑块、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分析患者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结果:有斑块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指标明显高于无斑块组患者,有斑块组患者中,斑块Ⅱ级组和斑块Ⅲ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指标明显高于斑块Ⅰ级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良好组中,无斑块组患者18例,斑块Ⅰ级患者24例,斑块Ⅱ级患者8例,斑块Ⅲ级患者11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良组中无斑块组患者1例,斑块Ⅰ级组患者2例;斑块Ⅱ级患者27例,斑块Ⅲ级患者69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呈正比,颈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可以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组(观察组)和非微血管病变组(对照组),每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行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FBG及HbA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微血管病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显著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对于评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