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洪潮,中医现代化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大趋势,正在逐渐为广大中医工作者所认识和接受。内病外治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的一种,也正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迈上新的台阶。本文拟从内病外治的现状和势态出发,探讨内病外治的现代化问题。一与声光电磁结合采用新器具声、光、电、磁是现代科技的重要领域,被现代医学所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现代理疗学中。内病外治施药于外而起效于内,药由外而内需要一定的功能,与声光电磁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挥声光电磁本身的治疗效能,而且可借助它们的能量,促进药物由外之内。这是提高内病外治疗效,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的发展,把振兴中医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而中医内病外治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何更好地发掘这一宝库,正确把握其精髓,充分发挥其特色,是我们每一位中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多位专家、同仁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医内病外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笔者也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对中医内病外治有了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中医外治杂志》2007,16(4):7-7
由著名内病外治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吴震西编著的《中医内病外治》一书,近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全书共分外治论述、内病外治和外病外治效方三篇,共介绍140余种病症及800余首外治经验效方。全书理论联系实际,在求效基础上突出一个“新”字。内容基本反映近半个世纪中医外治发展的概貌,是当前中医外治方面全面、新颖、实用的专著,可作为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及科研人员的案头书,也可供广大中医同道开展外治特色专科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膏药外贴内病外治探讨李煜中邯郸市丛台区刘二庄光华堂膏药门诊(056004)中医外治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悠久的历史。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前提的。正如清代外治法专家吴尚无所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相似文献   

5.
1989年10月首届全国中医内病外治研究讨论会在我市召开,会议190多篇论文的现状反映了我国内病外治研究的水平。笔者在深入研究之后,对我国内病外治研究现状进行了扼要归纳,并就存在问题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中医内病外治是中医药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献资料.随着药源性疾病问题的日益明显突出,中医外治法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成为当前中西医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目前,内病外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笔者就其概念、方法、机理等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药,内病外治,透皮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病外治这一既古老又新型的治疗方法,正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系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成为临床医师面临的课题之一。1中西医内病外治的比较中医内病外治以膏药为代表,西医以TTS(透皮治疗系统)为代表,比较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出,西医优于中医的主要是在透皮吸收上,利用西医之长,必将有利于中医内病外治事业的发展。2增强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药物透皮吸收途经有二:一是表皮途径,主要是要透过角质层;二是附属器途径,即通过毛囊、皮脂腺、汗腺的开口透入.除离子导入法主要是经附属器途径外,其它大部是经表皮途传。透皮吸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内病外治的临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内病外治"一词的由来 根据医学史料记载,外治法的起源远远早于内治.<黄帝内经>有"桂心渍酒,以熨寒痹"、"白酒和桂以涂风中血脉".张仲景以赤豆纳鼻,猪胆汁蜜煎导滞等都是临床运用外治法治疗内科疾病的先例.  相似文献   

9.
邓来送教授从医50余载 ,广取各家之长 ,曾问业于国家名医秦伯未、高辉远、王绵之等 ,学验俱丰 ,对中医药理论有较深造诣 ,擅长用中医外治法治疗疑难杂症。现将邓来送教授在中医内病外治方面的经验介绍如下。1咳喘膏穴位敷贴治咳喘咳喘病(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患者往往反复发作 ,病情顽固且难以根治。该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 ,尤其是儿童发病率更高。邓师研制了一种外治膏药 ,疗效好 ,无副作用 ,且价格低廉 ,深受患者欢迎。邓师认为咳喘病多正气虚而邪气实 ,即气阴两虚 ,痰、火、湿太过内伏 ,外邪引动而发 ,与肺、脾、肾三脏有…  相似文献   

10.
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中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中医药外治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下称膝痹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目前临床上多"以痛为腧"进行痛点外敷,并未建立系统的膝骨关节炎外治辨证体系。这不利于提高中医药外治的疗效。膝痹病内治法的辨证(即内治之理)是以气血脏腑、三焦卫气营血等整体辨证为主。然而膝痹病多以局部病变为主,或仅表现为局部病变。故我们认为在指导外治上,应正确理解"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重视发挥局部辨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内病外治的现代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复南 《中医杂志》1990,31(8):46-48
外治法是区别于药物内服法而言,针灸、推拿、外科的外用药治疗和理疗等皆属其范畴。本文所讲的“内病外治”,其含义有三:一是施治于外;二是治疗的是“内病”而非“外症”;三是使用药物治疗。内病外治作为中医学中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正随着现代科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研究药物经皮肤、俞穴、五官九窍渗透吸收,或配合手法、器械从外取治疗内部脏腑疾病的中医“内病外治”疗法,由于它具简、便、廉、验等特点和无胃肠反应及肝肾损害等毒副作用,日益为国内外医药界所重视,它是祖国医学繁花似锦、五彩缤纷的杏苑上一朵奇葩,占有重要的地位,现笔者简述“内病外治”的历史渊源、治疗方法、作用机理及发展前景等,供同道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柱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2):133-133
辨证论治和辨病治疗都是中医理论基础,在当前中医临床实践中,人们往往重视辨证论治,而忽视了辨病治疗.内病外治是中医治疗学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报道也以一病一法,一法一方为主,而理论探讨较少.笔者从中医理论的角度论述内病外治与辨病论治的关系,一家之言或为抛砖引玉,呈与同道.  相似文献   

14.
内治?外治?--对外治概念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中医外治杂志>的出版发行和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的成立,标志着一个独立的中医外治学科已在中华医坛他理应占有的席位上正式就位.对一个新兴学科来说,给学科一个确切、统一的学术定位,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从<内经>出现内治、外治之说至今约已两千年了,但究竟什么叫"内治"?什么叫"外治"?尚未见一个科学的经典的定义.  相似文献   

15.
内病外治作用机制再认识江苏省姜堰市人民医院(225500)朱宝华关键词:内病外治A机B机理论探讨以往认为,药物离子通过吸收、扩散、辐射等途径进入体内,避免肝首过效应,增加病灶局部有效药浓度,是内病外治作用机制的主要方面。从临床得失,笔者发现并非完全如...  相似文献   

16.
辛桂英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1757-1758
通过对《本草纲目》痔瘘病外治方剂的总结,揭示了该书对痔瘘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外治方剂制剂类型、主要用药方法和学术思想,提示研究《本草纲目》有关痔瘘病外治方剂,对于中医药剂型改革与临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外病内治是中医外科常见治法之一。在治疗中如苦寒药物使用得当,能迅速减轻病情,其效如桴鼓。但临床亦常见医者治病心切,见外证即不详辨其证,急投苦寒之品治之,其结果却事与愿违,非但效果不佳,还产生变证。因此,外病内治实应慎用大苦大寒。一、慎用之依据所谓大苦大寒,笔者认为:一指单纯使用苦寒药物;二指超量使用苦寒药物;三指药味特苦之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本草纲目》痔瘘病外治方剂的总结 ,揭示了该书对痔瘘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外治方剂制剂类型、主要用药方法和学术思想 ,提示研究《本草纲目》有关痔瘘病外治方剂 ,对于中医药剂型改革与临床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内病外治是中医发展的一个方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病外治是中医发展的一个方面孙天存(甘肃武山县鸳鸯兽医站741315)自然科学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学科的分化与深化是其理论不断提高的一个标志。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现代化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目标,成为与其它自然科学同步前进的前提。过去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0.
外治基本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外治与内治,是中医治疗学的两个部分。凡作用于人体体表者都属外治法,除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美容等已成为专门学科者外,其它临床各科的外治,都属其讨论范畴,因而形成了专门的外治学。1外治理论基础外病外治,内病外治,大而言之,主要基于中医学的整体论学术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