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STAT3 mRNA、EGF mRNA和EGFR 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6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3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STAT3 mRNA、EGF mRNA和EGFRmRNA的表达,并结合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口腔鳞癌癌变过程中STAT3、EGF和EGFRmRNA的表达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依次增高,分别为25.0%(15/60)、40.0%(12/30)、68.3%(41/60)和33.3%(20/60)、43.3%(13/30)、80.0%(48/60)及18.3%(11/60)、46.7%(14/30)、75.0%(45/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EGF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EGFR表达与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口腔鳞癌中STAT3、EGF和EGFR mRNA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STAT3、EGF和EGFR mRNA可能在口腔癌的浸润、转移及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STAT3、EGF和EGFR mRNA的联合检测可望成为口腔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口腔扁平苔藓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口腔扁平苔藓(OLP)癌变及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16例扁平苔藓,10例扁平苔藓伴不典型增生,14例口腔鳞癌上皮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OLP伴不典型增生组织中EGFR的表达高于正常黏膜(P<0.05)。口腔鳞癌中EGFR的表达高于正常黏膜及OLP(P<0.01)。结论EGFR的过表达在OL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其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口腔黏膜癌变的关系.方法 ①以30例健康成年人唾液样本为对照,通过放射免疫法对12例上皮异常增生患者、40例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唾液EGF含量进行测定分析.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16例上皮异常增生,30例OSCC上皮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上皮异常增生组唾液EGF含量[(5.12±4.30)μg/L]显著高于口腔鳞癌[(2.35±1.00)μg/L]和正常对照组[(2.18±1.02)μg/L](P<0.01),OSCC和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②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EGFR的表达高于正常黏膜(P<0.05).OSCC中EGFR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1).OSCC组和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EGFR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EGF和EGFR可能参与口腔黏膜癌变的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口腔鳞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2例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利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STAT3的相对含量(灰度)。结果:STAT3蛋白在高、中、低分化鳞癌组中的平均灰度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高STAT3蛋白表达越低。STAT3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相关,T1、T2、T3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结论:STAT3蛋白的表达可能影响着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并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口腔鳞癌诊断和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术前洛铂化疗对口腔鳞癌抑癌基因PTE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在洛铂术前化疗后PTEN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前未行化疗为对照组,术前化疗者为实验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口腔癌患者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及其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HE染色法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2组6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PTEN蛋白全部表达,阳性率为100%;对照组中,口腔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6.7%,显著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对照组在高、低分化口腔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表达阳性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其临床肿瘤大小之间相关(P<0.05)。实验组口腔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比较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PTEN基因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对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术前洛铂化疗可提高口腔鳞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口腔鳞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2例口腔鳞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利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STAT3的相对含量(灰度).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1),STAT3蛋白在高中低分化鳞癌组中的平均灰度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高STAT3蛋白表达越低.Ⅲ、Ⅳ期口腔鳞癌STAT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P<0.01).结论:STAT3蛋白的表达可能影响着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并与其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在口腔疣状癌(OVC)中的表达。方法选择15例口腔疣状癌、10例正常口腔黏膜、20例口腔鳞癌标本(高、低分化鳞癌各1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IMP-1的表达和分布。结果口腔疣状癌组织中TIMP-1阳性表达率为80%(12/15),高于高分化鳞癌(60%,6/10)和低分化鳞癌(40%,4/10)(P<0.05);平均染色强度高于高、低分化鳞癌(P<0.05);口腔疣状癌、口腔高分化鳞癌、口腔低分化鳞癌组织中TIMP-1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结论OVC是一种不同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独立类型的恶性肿瘤,TIMP-1可以抑制肿瘤的浸润与转移。  相似文献   

8.
TFAR19在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凋亡相关基因tfar19在口腔正常黏膜、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7例正常口腔黏膜、60例口腔白斑,30例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TFAR19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口腔正常黏膜组TFAR19染色阳性率为88.2%,白斑组TFAR19染色阳性率为63.3%,口腔鳞癌组TFAR19染色阳性率为30%,3组间染色阳性率分别有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5)。应用Crosstabs相关性统计分析,TFAR19染色阳性率与组织病变恶性度显负相关(r=-0.997,P<0.05)。②口腔正常黏膜、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的TFAR19细胞染色强度指数分别为199.34±25.33、130.23±19.21,和59.44±13.83,各组间分别有显著性差异。结论tfar19基因在口腔黏膜上皮成癌过程中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可以推测tfar19基因的表达缺失发生在肿瘤形成的早期。  相似文献   

9.
《口腔医学》2017,(3):214-218
目的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Slug及E-cadherin表达及差异性。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标本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20例,使用rt-PCR的方法检测Slug及E-cadherin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Slug的表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而口腔鳞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Slug和E-cadherin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细胞分化程度、肿瘤浸润大小无关(P>0.05)。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Slug和E-cadherin的表达与肿瘤的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yndeca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口腔黏膜癌变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yndecan-1和MMP-9在50例口腔黏膜鳞癌、8例不典型增生组织、8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的阳性率为54%(27/50),显著低于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黏膜组织组;MMP-9表达的阳性率为92%(46/50),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黏膜组织组;Syndecan-1和MMP-9的表达与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Syndecan-1与MMP-9表达在口腔癌呈负相关(r=-0.492,P<0.01)。结论Syndecan-1与MMP-9的表达与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有关,检测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中Syndecan-1与MMP-9的表达对判断肿瘤进展及恶性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两种原癌基因c-fos、c-jun,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基因表达、蛋白含量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择新鲜组织标本31例,包括糜烂型扁平苔藓10例、网状型扁平苔藓12例和正常口腔黏膜9例,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EGF、EGFR、c-fos和c-jun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这4种蛋白在不同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量的变化。结果糜烂型扁平苔藓EGFR基因的mRNA和蛋白含量分别为(55.9±23.1)%、(71.1±10.1)%,均明显高于网状型扁平苔藓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5)。糜烂型扁平苔藓中的c-fos和c-jun基因表达呈相同的变化规律,两种基因的mRN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糜烂型扁平苔藓的C-fos、C-jun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分别是正常黏膜的1.3和1.5倍,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1)。结论糜烂型扁平苔藓的癌变率可能大于网状型扁平苔藓,其中EGF及其受体引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并评估其在OSCC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石蜡包埋组织芯片为材料,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辽宁省人民医院2003年1-6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OSCC存档石蜡包埋组织蜡块103例及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EGFR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结果 EGFR蛋白在OSCC、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2.7%和3.3%;扩增阳性率分别为31.1%和0;OSCC中EGFR蛋白表达、基因扩增阳性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在OSCC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基因扩增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均无相关性(P&gt;0.05),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lt;0.05)。结论EGFR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将其作为判断OSCC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类型的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细胞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29例非糜烂型OLP、16例充血糜烂型OLP损害中STAT3的表达。结果:STAT3阳性表达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正常口腔黏膜、非糜烂型OLP、糜烂型OLP上皮层中STAT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3/10)、75.86%(22/29)、93.75%(15/16);固有层中分别为0%(0/10)、65.52%(19/29)、100.00%(16/16);三种类型上皮层两两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有层两两之间相比,只有非糜烂型OLP和糜烂型OLP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3与OLP上皮层的炎症进程密切相关,对STAT3表达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探究OLP的发病机制和早期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6例口腔白斑(OLK)组织、48例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的Ki-67和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合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使用SPSS17.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Ki-67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56.3%和79.2%;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43.8%和70.8%,Ki-67和p53在正常黏膜组与口腔白斑和口腔鳞癌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Ki67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Ki-67和p53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Ki-67和p53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expression of the receptor f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in normal oral mucosa, papillomas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has been determined by immunohistology and autophophorylation studies. Immunoreactive receptor was localised using two antibodies which recognise the receptor; EGFR1 which reacts with sequences in the external domain of the receptor and F4 which recognises sequences in the internal domain. EGFR was present on basal, suprabasal and some spinous cells of normal oral mucosa. Regional varia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of receptor was apparent. A similar pattern of receptor expression was seen on oral papillomas. The distribution and intensity of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expression varied between 20 patients with oral SCC. The staining patterns seen with the two antibodies were similar on all tissue types. The protein tyrosine-kinase activity of the receptor present on eight oral SCC was also examined by immunoprecipitation and autophosphorylation studies. This procedure also demonstrated variations in the amount of functional EGFR in these tumour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EGFR expression and tumour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干细胞标记物ALDH1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和白斑(LK)中的表达水平,评价其与癌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LDH1在10例正常口腔黏膜,30例OLP,60例LK,10例口腔鳞癌(OS-CC)中表达水平;再检测ALDH1在30例癌变与30例未癌变LK中的表达差异。结果:ALDH1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不表达,在OLP、LK和OS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6.7%,63.3%和90.0%(P<0.05);ALDH1在未癌变和癌变LK中的表达率分别是43.3%和83.3%(P<0.01)。结论:ALDH1与口腔黏膜恶性潜能程度相关,可能是预测癌变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在牙齿萌出过程中,是否参与软、硬组织通道的形成。方法:①免疫组化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出生后13、15 d以及成年小鼠下颌第一磨牙萌出部位口腔黏膜的表达变化;②原代培养Wistar大鼠牙囊细胞,选择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MTT法筛选EGF作用于牙囊细胞的较佳效应浓度。将第3代牙囊细胞以1×105/孔接种到培养皿中,加入最佳浓度的EGF孵育0.5、1、3、6 h后,Trizol一步法分别提取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同一浓度的EGF作用不同时间后,牙囊细胞MCP-1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①牙萌出时,EGF在萌出牙齿冠方黏膜的上皮层呈弱阳性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口腔上皮全层呈强阳性表达。而牙萌出后,EGF的表达集中于口腔黏膜的固有层,EGFR的表达集中于上皮基底层;②在EGF浓度为5~10 ng/mL时,对牙囊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其中10 ng/mL促进作用最强。牙囊细胞与10 ng/mL的EGF共同孵育0.5、1、3、6 h均能明显促进牙囊细胞MCP-1 mRNA的表达(P<0.05),其中3 h时促进作用最强,以后逐渐恢复,但仍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EGF及其受体可能促进萌出牙齿冠方实性上皮团的形成;适当浓度的EGF能显著增加牙囊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上调牙囊细胞中MCP-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正常口腔黏膜、口腔白斑(OLK)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相互关系,评估其作为OLK恶变早期诊断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LC3B和mTOR在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120例OLK及30例OSCC组织中的表达,回顾性分析120例OLK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LC3B和mTOR及其与各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正常口腔黏膜、OLK和OSCC组中LC3B阳性率分别为85.0%、65.8%和33.3%(P<0.05),mTOR的阳性率分别为20.0%、48.3%和76.7%(P<0.05)。LC3B与mTOR二者间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且其表达都与OLK的临床类型相关(P<0.05)。结论 LC3B和mTOR可作为早期监测口腔OLK恶变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