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新型小夹板外固定与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创伤一科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行手法复位新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30例(夹板组),切开复位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30例。术后随访观察,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肩关节的疼痛、功能、肩关节活动范围及解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5个月,平均7.1个月。30例新型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组,优6例(20.0%)、良16例(53.3%)、中7例(23.3%)、差1例(3.4%),优良率73.3%;PHILOS钢板内固定治疗组,优4例(13.4%)、良15例(50.0%)、中8例(26.6%)、差3例(10.0%),优良率63.3%;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PHILOS钢板内固定与新型夹板外固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3)。结论:新型夹板外固定疗法在肱骨近端骨折的保守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三角翼"小夹板是在传统肱骨小夹板的基础上改良而成的,在设计上添加了顶板、透气孔、凹槽、粘扣等元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肱骨小夹板固定不稳定、操作复杂、舒适性差等问题,提高了小夹板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三角翼"小夹板适用于Neer分型的Ⅰ型、Ⅱ型、Ⅲ型肱骨近端骨折,对于NeerⅣ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者应首先进行肩关节复位后再行夹板固定。  相似文献   

3.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多见于老年人,无明显移位的Ⅰ型骨折保守治疗有一定效果,但Ⅱ型及以上的骨折运用保守治疗和传统内固定达不到理想的疗效,我院自2005年3月~2008年3月运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常规手术治疗效果更加令人满意,并发症更少,可以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较常规手术治疗效果更加令人满意,并发症更少,可以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通过15年来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文献,从取穴方式、治疗方式等了解研究现状,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Lcp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56例,采用Lcp钢板施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6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结论:作为内固材料,Lcp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4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接受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接受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有助于其骨折加快愈合,因而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近端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4%-5%,多发于骨折疏松的老年患者。对此,采用传统的接骨板治疗比较困难,自2003年4月-2006年11月,作者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 LPHP)固定治疗28例该类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观察锁定钢板在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的50例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钢板治疗,同时运用中药熏蒸和练功疗法,而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效果优水平者18例,占比72%,效果良者4例,占比16%,效果中者2例,占比8%,效果差者1例,占比4%;对照组效果优水平者7例,占比28%,效果良者8例,占比32%,效果中者3例,占比24%,效果差者7例,占比28%;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8%,对照组仅为6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临床效果更佳,可以加快骨愈合,减少螺钉松动和感染的发生,减少临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21例肱骨近端骨折,其中男13例,女8例。患者平均年龄67.6岁(57岁~82岁)。按Neer分类法:二部分骨折3例;三部分骨折12例;四部分骨折6例。术后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定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6个月,21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按照Neer评分标准:11例优,7例满意,3例不满意;满意率85.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可提供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功能恢复满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阿芳 《光明中医》2016,(10):1422-1423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采用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10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与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观察组50例)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率、伤口感染率、创伤性关节炎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应用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方案治疗,可加快症状、体征消除时间,提高肩关节功能恢复水平,且具较高安全性,对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及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加骨移植治疗老年复杂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5年8月~2008年7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加骨移植治疗27例,男9例,女18例;年龄60~82岁,平均71.2岁。按Neer分类法:三部分骨折20例、四部分骨折7例,行肩关节前方弧形切口,切开复位骨移植后锁定钢板固定。结果:本组2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20.2个月,功能评定采用Neer评分标准:优10例、良11例、可3、差3例,优良率为77.8%。结论:锁定钢板加骨移植治疗老年复杂骨近端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以早期进行肩关节的功能康复锻炼,疗效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6年4月~2009年7月,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3例,普通T型钢板8例。其中,Neer二部分骨折8例,三部分骨折8例,四部分骨折5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7月,所有病例无骨折不愈合,比较2种方法:锁定钢板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7例,良4例,优良率为84.6%,普通T型钢板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3例,优良率为7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操作简单、内固定可靠,软组织损伤小,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为老年骨质疏松病人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院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固定,实验组患者加施中药内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整体复位效果、治疗后肩关节疼痛、功能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整体复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功能活动、关节活动、肌力与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高龄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优6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3.08%。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肱骨近端复杂骨折能有效减轻创伤后肩关节疼痛,提供肩关节早期活动,获得良好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Colles骨折夹板固定期间理筋康复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拆除夹板后中药熏洗和功能锻炼;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于骨折3周后予理筋康复治疗,每周2次,治疗4周.分别测量整复前、整复后当天及拆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Neer三、四部分肱骨近端骨折58例,其中资料完整的52例。男30例,女22例;左侧28例,右侧24例;平均年龄47.5岁(28~70岁)。采用Neer骨折分类法,Neer三部分骨折23例;Neer四部分骨折29例。疗效评判采用Neer评分系统。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0个月(12~30个月)。根据Neer评分,优15例,良25例,中10例,差2例。术后优良率为76.9%,患者主观满意率为80%。结论:LPHP置入有高度的稳定性,对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小夹板固定技术是传统中医药经典的外科骨折固定技术,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高效、价格低廉等特点,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为人们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之下,传统中医药的诊疗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治疗骨折的传统特色诊疗工具的小夹板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生着巨大变化。面对日益快速发展的西医骨科内固定技术,小夹板技术近些年的发展相对滞后。如何进一步改良传统小夹板,改进其舒适性与匹配性,加强其在治疗方面的作用,规避现有的缺点,收集小夹板治疗骨折的循证医学证据,系统科学评价小夹板的疗效,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现总结前人关于小夹板作用机理的讨论及关于各种新型小夹板研发的文献,为研发更加新型、实用、安全、高效的中医小夹板提供一些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医护患合作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随机将217例肱骨近端骨折分为治疗组109例,术后采用医护患合作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108例,参照Mar-tin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方案训练。对所有病例进行11~28个月(平均17.7个月)随访观察,采用SPSS11.0软件对两组不同术后康复治疗方法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诊资料完整206例,治疗组102例,肩关节功能优73例,占71.6%,良18例,占17.6%,一般9例,占8.8%,差2例,占2%,优良率达89.2%。对照组104例,优59例,占56.7%,良20例,占19.2%,一般14例,占13.5%,差11例,占10.6%,优良率达76.0%。采用χ2检验,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的医护患合作康复治疗方案适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具有可操作性强、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