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心电图异常情况,不同年龄段和男、女性别之间异常心电图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对7332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心电图检查,并进行数据汇总.结果 7332例老年人中,男3278例(44.71%),女4054例(55.29%),男、女性别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心电图1365例(18.62%),异常心电图5967例(81.38%),异常心电图前五位是:ST-T改变3115例(42.48%),房室肥大1808例(24.66%),期前收缩969例(13.22%),束支传导阻滞795例(10.84%),窦性心动过缓633例(8.63%);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性心动过速随年龄增长而减少;ST-T改变、房室肥大、期前收缩、束支传导阻滞、房颤房扑和窦性心律不齐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和心室预激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 0.05); ST-T改变、房室肥大、期前收缩、束支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和房颤房扑男、女性别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老年人异常心电图发生率相当高,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女性比男性多见,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心电图应作为老年人常规体检项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方法将2660名健康体检者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常规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相关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内部男性人员与女性人员的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比较,中老年组男性人员以及女性人员的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异常心电图检出结果中,ST-T改变和各种早搏的发生率普遍较高。结论中老年人的心血管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心电图异常改变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及心电图异常类型分布情况,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5 919例健康体检者按性别、年龄对心电图异常表现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25.8%,781/3 024)高于女性(21.3%,617/2 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06,P<0.01);各年龄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58,P<0.01);不同年龄组窦性心律失常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46,P<0.01)。ST-T改变发生率较高,且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窦性心律失常多发生在20岁以下人群。结论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心电图异常,对预防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电图分析,观察心电图左室高电压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与年龄、性别、ST-T改变等的关系,初步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常规十二导同步心电图仪检查健康体检人群500例,就其心电图左室高电压,以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现左室高电压者占体检总人数的23.6%(118/500);男性左室高电压发生率为23.5%,女性为23.9%,男女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发生率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例左室高电压中合并ST-T改变31例,经心脏超声证实为左室肥厚23例。结论单纯左室高电压对于心电图左室肥大的诊断没有特异性;心电图左室高电压合并ST-T改变诊断左室肥大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9570例职工体检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某企业职工体检心电图异常情况及相关原因,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9570名体检者发按年龄和高血压分组,分析主要的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以及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女性(22.8%比20.7%,P<0.001),中老年组高于青年组(27.1%比16.3%,P<0.001),高血压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非高血压组(31.0%比18.6%,P<0.001)。高血压与性别、年龄、S-T/T改变、心动过速、左前分支阻滞和左室高电压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心电图检查可早期发现心电图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某单位体检人群异常心电图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单位体检人群的心电图信息,筛选异常心电图,分析其类型及与人群性别、年龄等的相关性。结果: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为17.0%,前5位的原因分别为:ST-T改变、室上性心律失常、左室高电压、I度房室传导阻滞、II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同类别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随年龄段分布有所差异,总检出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男性异常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结论:中老年人(尤其是50岁以上者)应定期体检,尽早发现并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干部健康体检3780例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体格检查中异常心电图的分布,为研究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取2005年1至6月干部体检共3780例心电图资料按年龄、性别分组及异常心电图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共检出异常心电图879例(23.25%)。异常心电图依次为窦性心律失常(38.10%),ST-T改变(22.53%),各类早搏(14.33%),室内传导阻滞(12.16%),左室高电压(4.66%),陈1日性心肌梗死(1.37%)等;(2)异常心电图除窦性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外,异常率随年龄增高而递增;(3)异常心电图发生率均为男性〉女性。结论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同时,男性患病的危险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艾滋病患者心电图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例AIDS患者的临床、心电图资料.结果 ①196例中心电图异常137例(69.9%),其中一项异常者75例(38.3%),二项以上异常者62例(31.6%),心电图正常者59例(30.1%).②异常分类依次为:左房室肥大、ST-T改变、慢心律失常、快心律失常、右房室肥大等.结论 AIDS患者心脏损害有潜隐性,应用心电图检查可以了解AIDS患者临床各期的心脏变化.  相似文献   

9.
体格检查心电图异常分布及变化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我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体格检查中异常心电图的分布与变化趋势,为心血管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回顾近年3次体检共11714例次心电图资料,从异常心电图的分布情况,年龄、性别及3次结果分类统计,予以横向及纵向的比较。结果(1)各项指标在异常心电图中所占比例依次为窦性心律失常41%,STT异常24%、其他心律失常13%、室内阻滞10%、R波高电压7%、房室或窦房阻滞等。(2)各项指标除窦性心律失常外,均随年龄增加而递长。(3)各项指标异常率除STT异常外,男女比较均为男性>女性。(4)各项指标在3次体检对比中无变化。结论心血管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同时男性患病的危险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的心电图异常情况,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1144名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十二导联心电图体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55.81%,女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57.7%。心电图异常检出率中ST-T检出率最高,其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随着年龄增大,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11.
郭艳莉  王宁勃 《贵州医药》2023,(10):1623-1624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ST-T改变与急性左心衰短期、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急性左心衰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静息心电图检查,记录ST-T改变情况,随访患者的短期、长期预后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在88例患者中,短期预后良好74例(84.1%);长期预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11例(12.5%),其中心源性休克8例,心源性死亡3例。短期预后良好患者的静息心电图ST-T异常率明显低于短期预后不佳患者(P<0.05);长期预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的静息心电图ST-T异常率明显高于非心血管不良事件患者(P<0.05)。Speasman分析显示静息心电图ST-T异常率与短期预后、长期预后均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静息心电图ST-T异常率为影响短期预后、长期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急性左心衰多伴随有静息心电图ST-T异常,短期预后、长期预后均有待改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与急性左心衰短期、长期预后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异常心电图分布,及老年人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上钢社区604名65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按年龄、性别分组,并对异常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发现312人(51.66%)心电图异常,各年龄段心电图异常率随年龄增高而增加,男性心电图异常率略高于女性。T波改变、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结论:老年患者异常心电图发生率高,心电图检查对社区老年人保健、疾病预防及慢性病管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50例作为甲亢组,另选本院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心电图情况。结果甲亢组心电图异常率为89.33%高于对照组的1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亢组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房颤动、左心室高电压和P波高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较高,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心房颤动、左心室高电压、P波高尖。  相似文献   

14.
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分析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电图改变特点,加深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75例DCM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总结DCM心电图特点。结果75例患者中有73例DCM患者的心电图有异常,其中以心律失常最多见(86.7%),其他依次为ST-T改变(54.7%),房室肥大(50.7%),低电压(16%),异常Q波(6.7%)等。结论DCM有多种心电图表现,其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多样易变,其发生与广泛心肌纤维化致心电生理异常,影响心肌细胞的电传导和自律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120例酒依赖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酒依赖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符合CCMD-2关于慢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患者120例进行心电图检测,并与90例正常人体检心电图对照。结果:酒依赖患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为65.8%,显著高于对照组(27.8%)。酒依赖者的心电图改变顺序为:ST-T改变,左心室高电压,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传导阻滞。结论:酒依赖可导致较高的心电图异常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常规心电图的特征,探讨老年人健康体检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石坪桥社区1521例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年龄、性别、有否心血管疾病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结果 594例(39.05%)心电图正常,927例(60.95%)心电图异常;各年龄段参检者心电图异常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男性心电图异常率较女性为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率较"健康人"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积极地开展心电图检查,为今后社区老年保健、疾病预防及慢性病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健康体检人群的心电图分析,观察心电图ST-T改变在健康人群中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与年龄的关系以及性别间有无差异,初步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3638例,就其心电图的ST-T改变,以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现ST-T改变者人数占体检总人数的13.03%(474/3638),其发生率随年龄递增而递升(P<0.05),且男女发病率(12.98%VS13.09%)无明显区别。结论心电图中出现ST-T改变时,须结合各方面情况及其他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临床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老年和94例非老年动态心电图的结果,观察两组临床特征和心律失常的类型,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老年组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减低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最常见的症状为胸闷,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Ⅱ度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中左房增大者房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左房正常组(P<0.05);老年组中LVEF<45%者室性心动过速、Ⅱ度和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和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比率明显高于LVEF≥45%者(P<0.05)。结论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老年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病因为高血压,其次是冠心病,左房内径增大可致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85年干部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择60岁以上病员描记心电图2,033例次,发现心电图异常的比例较高占34%(598/2033),其中心律失常占70.4%(421/2033)、ST-T改变占8.06%(108/2033)、心肌梗塞及房室肥大占11.5%,反映出老年患者心电图异常的特点。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入探讨在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临床作用。方法 40例冠心病患者,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诊断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动态心电检查诊断阳性34例(85.00%),其中阵发性室上速20.00%(8/40),房室肥大15.00%(6/40),窦性停搏15.00%(6/40),阵发性房颤20.00%(8/40),缺血性ST-T异常改变15.00%(6/40);常规心电检查断阳性24例(60.00%),阵发性室上速15.00%(6/40),房室肥大10.00%(4/40),窦性停搏10.00%(4/40),阵发性房颤15.00%(6/40),缺血性ST-T异常改变10.00%(4/40)。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方法 ,不仅诊断效果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而且还具有快速、无创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